連日來的陰鬱和霧霾,搞得人情緒低落。一整天一整天的只想呆在家裡。
朋友介紹我看了新季的日劇《小小食雜鋪》。
真好看,溫暖又治癒。推薦給大家。
「這間零食鋪總有一天會倒閉,月營業額四萬日元左右,去掉各種雜費,純利潤我都不好意思說了,但是,我怎麼也不認為,這家零食鋪是毫無意義的地方。」
——從今季10月21日起開播的《小小食雜鋪》,每集25分鐘左右。開場白總是一樣的。清晨微光裡,小田切讓飾演的食雜店主「太郎」拉開「櫻屋」食雜鋪的捲簾門,內心獨白如上。
也總有隻小貓會輕輕踏過屋頂,喵~一聲回應他。
太郎和奶奶住在這間食雜鋪裡。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會知道,他幼年失去了父母,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曾經很害怕座鐘的鐘擺滴答聲,以為那樣的聲音會帶走至親的人。深夜裡,爺爺奶奶輕聲告訴他,不會的,沒關係,我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但是,爺爺還是走了。
太郎想,留住食雜鋪,就是留住了和爺爺奶奶一起的記憶。這個被零食和玩具堆滿的小房間,似乎就是世間僅存的對他們而言唯一的重要事物。
日子如常如流水。太郎每天早晨開店,然後和奶奶一同逛菜場,做簡單的餐食。下午過後和三個住在附近的朋友「宅男死黨」一起在食雜鋪後院吃零食、閒聊,打發時光。
晚上8點準時打點好行裝,去工地打工,填補家用。
早晨再迎著晨光一身塵土地回家來。
一道廝混的朋友,都是住在東京城市角落裡,在外人看來「失敗」的人。不成器的編劇、屢遭打擊至放棄的業務員、經營著一家和「櫻屋」一樣命運、越來越遭受冷落的澡堂的大叔。
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只是叼著棒棒糖發呆,或者咬到一根蛋奶卷,任碎屑落在衣服上。
或者在髒水池裡扇扇子、泡泡腳……
反正一直在吃各種幼稚的零食
還是吃……以此抵抗院子外面那個飛速前進的世界
(小田切讓這副樣子也是偶像包袱全不要了)
偶爾也會起誓要好好讀書、關心時事,從歐洲難民到環境危機……最終卻是一臉疑惑的生發出「被騙了」的感慨。
看著他們,會覺得他們好可笑。下一秒又整個顛倒過來,覺得是自己好可笑。
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禮子」的女人無意間回到了「櫻屋」,掀開了通往那個後院的帘子。驚異於這個自小就開著的食雜鋪竟然還在,而那幫兒時的夥伴們還是一樣,像孩子一樣的。
她是太郎的小學同學,和他同年,33歲。多年前嫁去他鄉了,如今一個人回來了,帶著一個5歲的孩子。
愛情緩緩的降臨了,一餐一飯就足夠幸福,卻又遠遠不是生活的全部。
《小小食雜鋪》每一集都會迎來一位新角色,卻也是速進速出,25分鐘時間內,展開與其有關的情節,又克制而富有深意的收束。
年收入一億元的小學男同學、從小被同學欺負的溫柔女生、神秘的「陌生女人」……每一個人物都給食雜鋪和後院的主人公們帶來了衝擊、疑問、不解,同時也給出了一份相應的答案。他們每一個人最終都已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離去」了,仿佛只有食雜鋪是亙古不變的,卻也徘徊在岌岌可危的邊緣。
在所謂的改變面前,人到底是強大的,還是渺小的?
是我們在改變著他人和世界,還是在被其改變著?
主人公的「一億元」」好朋友。他第一次出現在食雜鋪後院時,完全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倨傲或者冷漠,而是捲起褲腿和他們一起吃起了冰棒。後來還邀請太郎和奶奶、禮子和兒子一起到自己在銀座的高級餐館吃飯。但結局是,他因為偷稅入獄。這也令人想起他對太郎說過的話,說羨慕他們無聊靜止的生活:「亂面這麼混亂,你們卻能在這裡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BTW,「一億元先生」由藤原龍也(上圖左)出演,也著實令我驚喜不已。他是日本劇壇的奇才。15歲就從5000多個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演出了蜷川幸雄執導的舞臺劇《身毒丸》,首次登臺就是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20歲之前已經橫掃了日本幾乎全部舞臺劇獎項。
扯遠了,說回《小小食雜鋪》。
我喜歡它的劇情進展節奏,短小又豐滿,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拿出來細細咀嚼,酸甜苦辣,入味入心。劇情本身,真的就好像一間小鋪子的存在一般,從晨昏到向晚。
有一夜,禮子在和奶奶學著醃製醬菜的方法,太郎的朋友帶禮子的兒子站到黑了燈的食雜鋪裡,讓他看,晚上關了門的食雜鋪,指給他說,「看,零食都睡覺了……」。那一刻時間真的好像凝固了,後來男人們一起在院子裡乘涼,不一會兒,就都睡著了。
你會開始被這種靜止的,或者是與大勢相悖的存在方式深深吸引。
為什麼別人都在做的事情,就表示你也要做呢?
難道他人眼中「失敗的」、「沒用的」人生,就真的一無是處嗎?
「我們能做什麼呢?」
「我們此刻的生活,到底意義何在?」
這樣終極的問題不時出現在《小小食雜鋪》裡,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如塵埃一樣,難以捕捉,就會在某一個時刻降臨,輕飄飄的幾個字,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一些悔恨砸下來,還有不舍。教會我們遺憾和珍惜的意義。
但無論如何,時間就是不由分說地往前流逝著,躲避,有用嗎?
是辛苦地這樣奔波下去,
還是停下來,想一想?
《小小食雜鋪》已經演到「第六話」,全部十集,大概會一直演到深冬。我也願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段裡,重新看一看。隨便從哪一集看起都是好的。每一集都可以單獨存在。滌蕩了這個被霧氣和毒氣籠罩的世界。
在第四集裡,奶奶向太郎輕輕問出一句:「第一個人撐了那麼久,一定很辛苦吧。」一下子擊中我心。這句話,簡直就是說給所有我們的呀。
我們一邊猶猶豫豫的,一邊長成了這樣的大人。
食雜鋪和後院,就是一棟人間小劇場。
來來去去,得得失失。
劉嘉玲丨賴聲川丨江一燕丨周迅丨河正宇丨諾瑪阿美丨林青霞丨曹禺丨戰馬丨張愛玲丨諾一丨舒淇丨烈日灼心丨鄧超丨王亞彬丨李米的猜想丨井柏然丨孫冕丨側臺故事丨螺絲在擰緊丨李媛丨欽差大臣丨腫瘤君丨寧澤濤丨黃渤丨白百何丨馬伊琍丨朱琳丨張震丨陳奕迅丨竇靖童丨十月書單丨林奕華丨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丨李健丨竇唯丨赫伯特·弗裡茨丨鈴木忠志丨沈林丨託馬斯·奧斯特瑪雅丨史航丨董子健丨林兆華丨陳柏霖丨彼得·布魯克丨金士傑丨王翀丨黃磊丨王安憶丨劉雯丨侯瑩丨劇院魅影丨李易峰
文字均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豆瓣電影)。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轉載聯繫作者或本帳號。
微博:@呂彥妮Lvyanni
工作聯絡:Lvyanni@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