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以黃文秀為創作原型的電影《秀美人生》在壯鄉首府南寧舉行了盛大首映禮,廣西各界人士走進影院,一同回顧她短暫而燦爛的一生。影片出品方,主創和主演團隊、黃文秀家人和生前同事、駐村第一書記代表、影迷代表等共同出席當天首映禮並觀看影片。
苗月導演攜影片主創團隊與觀眾真情互動,分享他們在疫情期間如何攻堅克難,守望相助,用心用情用功砥礪精品創作的難忘歷程。
電影《秀美人生》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原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為人物原型,真情講述了她研究生畢業之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熱血奉獻,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影片由導演苗月擔綱執導,演員郎月婷領銜主演,白威、陶海、張政勇等聯袂主演,是一部激蕩青春理想,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精品勵志電影。
當天下午,煥然一新的廣影國際影城新夢店CINITY廳內高朋滿座,氣氛融融,透過大銀幕,廣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百坭村群眾在黃文秀帶領下脫貧攻堅的勵志故事娓娓道來,文藝工作者們孜孜以求的精品創作躍然呈現——強烈的時代氣息,獨特的人文情懷,質樸的鄉間生活,洋溢的青春風採,唯美的詩意畫面,無不向觀眾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秀美人生和壯鄉新視界。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不僅是黃文秀的青春諾言,更是她紮根基層,熱血奉獻的生動實踐。「你問我為什麼回到鄉村來,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影片緊貼時代脈搏,聚焦脫貧攻堅,通過極富感染力和沉浸式的影像表達方式,來喚起人們對鄉土鄉情和對生命本質的追尋,來激發人們對鄉村的無限關愛和用心守護。
正如影片導演苗月所言:「初心、堅守、改變,是文秀生命的驅動力,也是影片的主題。與傳統扶貧題材電影不同,《秀美人生》在表達主旋律時,追求更生活、更接地氣、更生動、更讓人感動的方式講述故事,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用詩意的畫面來表達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和態度。作為主旋律電影,定位、調性、品質很重要,要用最大的誠意和最嚴格的製作流程來進行生產製作。」伴隨著觀影時間的一點一點推移,沉浸在光影視界裡的觀眾,無不被影片直抵人心的柔軟,蕩滌浮華的真摯以及詩意唯美的音畫所深深折服,大家紛紛坦言,很多年都沒有這麼感動過了,觀影中幾度流淚……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CCTV6、中國電影報、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日報、南國早報、鳳凰網、騰訊網、新浪網、豆瓣網、優酷視頻等20餘家區內外媒體紛紛到場宣傳報導。據悉,伴隨著廣西點映活動的火熱開展和首映禮的成功舉辦,電影《秀美人生》將繼續開啟全國公映之旅,以文藝精品力作,講好廣西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
你問我為什麼回到鄉村來
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
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
這是正在南寧如火如荼點映的電影《秀美人生》主題曲中的一段歌詞,這也是第一書記黃文秀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的真實寫照。
文於心,秀於行
四年前,一位愛美愛笑的女孩滿懷欣喜地從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決然加入到廣西選調生隊伍,回到養育她的紅色土地。為了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2018年3月,黃文秀主動請纓到深度貧困村百坭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勇敢地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有人問她:你是全國優秀師範高等學府畢業的碩士,有更多更好的選擇,為什麼偏偏要回到貧困山區?她回答: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但總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在百坭村一年零八十二天的日子裡,這個樂觀堅強的女孩紮根泥土,與鄉親們肩並肩、手拉手,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默默奉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面對「研究生駐村嘛,鍍鍍金、走走過場而已,一個文文弱弱的女孩子,能搞出什麼名堂來?!」的質疑,她收起裙子,脫下高跟鞋,換上運動裝、雨靴,戴上草帽,披肩長發紮成馬尾,幹農活、種油茶、摘果子、教跳舞唱歌、關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與村民同勞動、拉家常、謀出路,往返奔波於崎嶇山路,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僅用2個月的時間,以雙腳丈量散落在大山深處的11個自然屯,全村195戶貧困戶沒有一戶遺漏,並手繪了百坭村貧困戶示意圖,清晰的標註了每一戶地理位置、致貧原因等信息,她全情忘我的付出,很快從一個「新手」變成了村民和孩子們眼中的自家人、文秀書記、文秀姑娘、文秀姐姐。
陽光女孩,文靜秀麗
她始終樂觀、堅強、自信、開朗、善良、充滿正能量,用自己的熱情溫暖和影響身邊的人……
她是一位興趣愛好廣泛、多才多藝的新時代青年,善書法,喜好繪畫、吉他、電影等。
黃文秀繪畫和書法作品
她跟我們大家一樣愛美、愛時尚、愛幽默耍怪、愛在朋友圈曬日常,並且對愛情充滿期待。面對困難和委屈,樂觀開朗的她也曾哭鼻子。
她是同學們眼中的拼命三郎,同事們口中的好朋友,鄉親們眼中的貼心人,也是孩子們眼中的大姐姐,更是脫貧攻堅的女戰士。
她是爸媽的小棉襖,更是爸媽的驕傲。她的家庭並不富裕,父母身患重病,重壓之下,她卻總是保持陽光開朗、積極向上。
弱肩挑重擔,秀美是人生
從擔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開始,黃文秀就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融入當地生活,她以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了桂柳方言,她在駐村筆記中寫道:「最後平安歸來,我的車技又提升了」「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裡很快樂。」
在黃文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滿一周年那天,她的車輛儀錶盤顯示已達25000公裡,她發了條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徵,駐村一周年快樂。」
「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那樣自豪,長徵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前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黃文秀的初心、使命、擔當、奉獻、堅持……
經過努力,百坭村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88戶418人順利脫貧。村裡的路更平了,夜晚的燈亮了,儲水池更多了,環境更美了,產業更紅火了,小康的路寬敞了。
然而, 2019年6月17日的凌晨,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因惦記防汛抗洪工作和群眾安危連夜趕回百坭村,黃文秀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30歲,當我們還在糾結青春何處安放時,黃文秀已經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乃至生命,都獻給了她最深愛的土地和人民。
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大城市作為人生秀場的時候,黃文秀選擇的秀場是村屯。正如導演苗月所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秀場,黃文秀的秀場在村屯。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人生價值的選擇「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
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鄉村的未來在教育更在人才,於是她想為孩子們建一所幼兒園,讓他們也能享受均等教育,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如果能夠提前預知你將要面對的困難,你是否還會堅持作出這樣的選擇。」黃文秀仍然會毫不猶豫的堅持最初的選擇,因為她深知那些貧窮的土地意味著什麼,那些孩子們眼中的渴望意味著什麼。
大城市可能不缺少像她一樣的白領,但是鄉村的未來缺少像她一樣有擔當、懂感恩、講奉獻的青年。李大釗說: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電影《秀美人生》的意義在於,讓更多人關注農村,不只是幫助農民脫貧,還要關注鄉村發展振興。
來源: 廣西新聞頻道、文明來賓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原標題:《電影《秀美人生》在邕首映!回顧黃文秀短暫而燦爛的一生,觀眾幾度流淚,黃文秀家人及主創團隊到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