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簡明被傳曾是木工廠員工 如何接手華航石油成迷

2021-01-11 今日泉州網

葉簡明神秘帝國前傳

圖為葉簡明

葬禮

2013年,福建省建甌市。一位名叫葉柳春的老人去世了。

他出生在福建南平市浦城縣觀前村,建甌市以北140公裡。根據《浦城縣誌》,觀前村是浦城縣的主要碼頭,村民多為南浦溪船工,葉柳春就是其中一員,經常隨船往返於浦城縣與建甌市;後來他被借調到建甌工作,索性把家安在了建甌。

這位普通船工的去世,讓一個隱秘的富豪家族浮現出水面。

據當時參加葬禮的人介紹,葉柳春的葬禮規格極高,聲勢浩蕩。葉家足足開了60桌宴席,不僅把來客的禮金均如數奉還,還為每人發了100元。還令葉家人意外的是,當時還有大批外地幹部前來弔唁,「坐了整整兩輛大巴」。

這次葬禮讓建甌人知道了葉柳春的孫子——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葉簡明。中國華信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能源及金融企業,它資本龐大,在歐洲各地收購油氣終端,還擁有金融業的全套牌照。

在此之前,甚至連葉簡明老家浦城縣的幹部們都沒有聽說過葉簡明。他曾提出為家鄉捐獻一座1000個床位的養老院,但是縣裡的幹部害怕此人是為了非法集資,拒絕了這個請求。

祖父去世之後,葉簡明捐資1000萬元,成立了「葉柳春教育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捐資56.7萬元重修了觀前小學,還拿出18萬元獎勵村裡的貧困學子。2013年夏天,「葉柳春教育慈善基金會」撥款110萬元重修位於觀前村的葉氏祠堂。

葉簡明1977年出生在建甌市,那時他的父親葉乃清已經隨祖父葉柳春到了建甌。搬到建甌之前,葉乃清還曾做過一年的木工學徒。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葉簡明的父母,伯父和祖母依然生活在建甌市。他的堂哥和侄子是計程車司機,據說他們價值40萬元的計程車,正是來自葉簡明的資助。

2016年9月23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2016年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葉簡明位列第二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2015年,他領導下的華信營業收入超2631億元,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29名,超過了神華、寶鋼等一眾國企,更是遠遠超過萬科、京東和萬達等公司。

13天後,在建甌市一中的110周年校慶上,葉簡明委託夫人吳麗瓊為建甌一中捐贈5000萬元,用於新校區工程。

淘金

葉簡明是中國最神秘的富翁,外界對他的了解少得可憐——甚至連他的真實名字都不知道。界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2006年之前,他叫「葉建明」。

那時的葉建明還遠沒有觸及到石油和金融業務,他的公司生產的是活塞、食品、木製品和消防設備。

在網絡世界裡,葉建明的痕跡被刻意抹掉了,但一些蛛絲馬跡依然可以拼湊出他的發家史。

1999年,22歲的葉建明參與了建甌市國有大廠活塞廠的改制重組,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建甌巨力活塞有限公司。根據其官方介紹,目前已是國內發動機鋁活塞最大的生產商之一。

2002年至2004年,25歲的葉建明和妻子吳麗瓊先後創辦了以新葉命名的5家企業,業務包括衛生用品、消防器材、木業製品和食品。建甌市解放路上一座名為「新葉大樓」的三層建築,曾經是「新葉系」集中辦公的地方。

2004年,建甌巨力活塞和新葉系公司合併,成立了福建省巨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歲的葉建明擔任董事長兼總裁。根據當時的一份公開資料,此時巨力實業的總資產達6000萬元。

隨著巨力的壯大,葉建明獲得了建甌市青年創業標兵、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百名創新先鋒等榮譽。

如今,葉建明的名字已經從巨力實業的譜系中消失,甚至福建巨力實業的工商資料也查不到。不過他身邊的人,依然和巨力公司有關聯——華信紀委委員蘇衛忠是福建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的董事,葉簡明的妻子吳麗瓊為福建巨力股份的股東。

可以看到,葉建明在22歲時就已經身家不菲——僅他和妻子兩人創辦的「新葉木業製品」,註冊資本就高達118萬元。

起家

在成為建甌的企業家之前,葉建明是幹什麼的?界面新聞記者聽到了三種答案。

根據葉簡明和《財富》雜誌的對話,他的第一桶金來自幫助一位港商朋友銷售建甌的房子,拿到了一兩千萬。

而根據福建省《政協天地》的報導,葉建明是在2001年回到建甌創業,在此之前,他在香港成立了貿易公司,從事貿易業務。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獲得了另外一個消息,葉簡明的第一份工作並不是創業者,而是建甌市木工廠的普通員工。建甌市木工廠已經倒閉多年,界面新聞找到當時的廠長,他馬上認出了葉簡明的照片,但拒絕透露葉簡明是否在木工廠工作過,以及葉後來的去向。

「這是個神秘人物,我不能說,如果能說我會和你說的。」

從其創業經歷來看,葉建明的生意夥伴除了妻子吳麗瓊,最重要的便是張奇。

張奇是巨力系所有公司(巨力環球、巨力活塞、巨力活塞工業、巨力股份和上海巨力實業)的法人和大股東。

華信2014年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張奇(巨力系所有公司的法人)曾經是華信的員工,2013年2月從華信離職。中國華信2015年5月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巨力活塞的股東之一巨力環球與華信之間存在業務聯繫,雙方的業務聯繫到2013年8月停止。

用這兩份公告,華信和巨力環球以及張奇撇清了關係。表示「中國華信從未以任何名義向巨力環球及其所屬公司提供任何融資業務上的擔保,凡巨力環球及其所屬公司對外從事的融資、授信、借貸等一切業務及其所產生的債務糾紛與中國華信沒有任何關聯」。

在前一天的一份公告中,華信表示「我司獲悉社會上有企業或個人假冒中國華信名義進行融資及騙取銀行信貸的情況,其中仍有我司已離職高管或已脫離華信體系的下屬公司繼續冒用中國華信的名義」。

從公開的裁判文書上可以看到,張奇和巨力環球在2014年前後陷入了多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借款多則1400萬元,少則60萬元。

同時,巨力陷入多起金融借款糾紛,2015年起,中國建設銀行(5.390,0.01,0.19%)、平安銀行(9.200,-0.05,-0.54%)和信達資產也多次向巨力活塞等企業發起訴訟。

隱身

2006年,葉建明走出建甌走向廈門,在那裡,他的名字變成了葉簡明。

2006年6月30日,福建省華夏拍賣有限公司受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的委託,公開拍賣廈門華航石油公司100%的股權,當場順利成交。

廈門華航石油當時是國有產權,但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拒絕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當時的買家和成交價格;福建省華夏拍賣有限公司則告訴界面新聞,他們的檔案保存期限為5年,再加上公司內部動蕩,當時的成交紀錄已經找不到。

根據葉簡明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所說,他正是廈門華航石油公司的買家,以此為起點建立了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進入了石油行業。如今,華信超過2600億元的年收入中,有65%來自石油天然氣行業。

華信全面接手了華航石油的牌照、渠道和人才。

1984年成立的廈門華航石油擁有成品油批發牌照,已經在福建沿海主要港口形成了供油網絡,擁有大型的柴油、燃料油、保稅油儲罐。

界面新聞記者獲得的商務部2009年5月的一份公告顯示,華信石油獲得了成品油批發資格,而華航石油的此資格被註銷。

華信石油的一份官方簡介中則表明,其業務骨幹主要來自廈門華航石油有限公司。華航石油的兩位員工,還成了華信管理層的核心——原華航石油的總經理助理陳秋途目前已經是華信能源的總裁和法人代表,華航石油的副總經理莊苗忠已經是香港華信的總經理。

按照葉簡明的說法,廈門華航石油的母公司在那起走私案中被查抄,所以華航石油被拍賣。2002年起,那起走私大案進入清算階段,其母公司的資產陸續被拍賣。

那起走私案調查的公開材料極少,並沒有證據指明華航石油或者母公司福建省廈門輪船公司參與走私。不過,界面新聞注意到,華航石油的兄弟公司——香港鷺達船務公司是走私案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即便如此,廈門華航石油的母公司其實是福建省廈門輪船總公司,隸屬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是國有企業。它為什麼被拍賣,當時如何落到一個29歲年輕人的手中,依然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神秘石油大亨崩盤,曾接手賴昌星資產,朋友都是各國總統
    在中國超過三千多億的民間石油貿易中,福建籍民營油商把持的份額佔據了半壁江山以上,一股讓任何國有石油巨頭都不敢小視的民間石油勢力。在罕見地接受《財富》雜誌的採訪中,葉簡明稱自己出生在一個非常看重等級的家族,小時候吃了很多苦。
  • 最神秘的石油大亨,留下1300億窟窿,人也沒影了?
    幾年前,在走上人生巔峰的那一刻,年輕而神秘的石油大亨葉簡明,給他的員工們發了一封信,直言,「我今天不是來和大家慶功,而是來警告失敗的」。不知道葉簡明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預感,他創辦的中國華信能源幾個月就遭遇到了慘烈的大敗局。
  • 後臺被抓戳破萬億石油帝國,留下千億負債,中國的洛克菲勒涼了
    葉簡明從賣商鋪的地產商突破石油大亨的關鍵一步,就是接受「遠華」案賴昌星旗下的華航石油。彼時,華航石油雖已是賴昌星的廢墟,但卻擁有國內石油貿易牌照。這張牌照,讓葉簡明開始了他的石油追夢與造富之旅。這也能夠解釋,為何葉簡明的朋友和曝光都主要集中在海外。葉簡明和華信最高光的一刻,就是2016年發起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購。彼時,正值一個絕佳抄底機會:石油危機和西方制裁讓俄羅斯處在國力的低谷。
  • 中國民企能源巨頭「沒落」,曾連續4年入世界500強,現負債1800億
    今天講的這位是第一位將一家民營企業發展成為中國第四大能源企業的,他就是葉簡明。葉簡明可能很多人不熟悉,那提起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相信就有很多人知曉了。曾連續4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佔有一席之地的華信集團,是由葉簡明一手打造的,他作為一名「商業奇才」,前半生可謂是輝煌至極。
  • 華航空姐大尺度豔照網上瘋傳
    華航空姐大尺度豔照網上瘋傳 華航否認(圖)
  • 綠營操弄「華航」、「中華職棒」改名 鼓譟「去中國化」
    臺灣華航客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5日訊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島內一些「臺獨」分子又操弄起了「去中國化」的議題。此事這兩天在島內成了綠營人士持續炒作的焦點。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已下令要求華航機身彩繪不要把「China」弄得那麼大,並稱應多標臺灣標誌。臺當局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聲稱,應改名為「臺灣航空」。別看「臺獨」分子吵得歡,其實「華航改名」早已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
  • 華航靈異事件:華航靈異事件錄音
    而在2002年5月的時候,中國臺灣的一架飛機在澎湖海域離奇墜毀,而機上的人全部都遇難了,但是在不久卻在網絡上所流傳了一段關於華航的語言留言,而在留言裡的人有著絕望的心來說很可怕,而且也哭泣聲和海浪聲,而這個留言語音也一時間傳遍了整個臺灣,而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的呢,那麼華航靈異事件:華航靈異事件錄音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民進黨稱,該提案起因於今年4月臺灣捐口罩到歐美時,華航機身上的「China Airline」字樣讓部分外媒報導時以為該飛機屬於大陸。為了強化「臺灣的國際辨識度」,建議交通部門積極研擬並提出華航國際識別的相關政策,避免華航與大陸的航空公司混淆。他們提議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是有臺灣意象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可能性。
  • 臺灣華航春節大罷工,蔡英文只用兩個字就激怒民眾
    華航罷工(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據臺媒報導,因「勞資糾紛」問題,臺灣地區桃園「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分會8日0點臨時宣布,8日上午06:00開始啟動「無限期罷工」,松山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與高雄國際機場出發航班受影響。華航在當日深夜4時許緊急發布取消飛美、日、港以及多處航點等26航班。
  • 上市前夕華航唯實「關鍵先生」蹊蹺離職
    被隱藏的「關鍵先生」市場人士難免疑惑,在公司高管大多無產業背景的情況下,華航唯實如何實現技術上的拔地而起?《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公司披露的報告期內高管變更信息顯示,2016年12月,羅紅宇因個人原因從公司離職,自2013年6月,其一直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擔任公司執行董事。
  • 真實的華航靈異事件!
    華航空難相信許多鬼友們都不陌生,覺得陌生也沒有關係,今天小僵我就來說道說道這流傳甚廣的華航空難錄音。第一位華航空難死亡錄音?
  • 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
    ,據說是一位遇難者留下來的錄音,當初本來只想傳給兩個人的,沒想到後來全臺灣人民都收到這個錄音,而且在錄音中還傳出呼救聲,但奇怪的是這個錄音事件竟然是華航遇難者頭七的前一天,後來就成為了臺灣政府唯一認可的靈異事件。
  • 華航空難錄音
    廣州日報7月8日報導,臺灣屏東有人在「華航」空難頭七前一日(5月30日)收到神秘手機留言,歷時一分鐘的留言中有男人的嗚咽聲及海浪聲,以為是「華航」空難死者的「靈界留言」。他將留言轉錄成數碼檔案,電郵給朋友後,經一個月左右,有關留言傳遍臺灣,甚至有死者親友聯絡他,說聲音像是在空難中遇害的父親的朋友。
  • 民進黨把「China」變小,華航哭了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有網友認為「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
    華航新貨機塗裝曝光,英文「CARGO」中出現臺灣形狀(圖源:臺媒)另有臺媒稱,華航今天(14日)在公司內部網站上公布新貨機的塗裝樣貌,將代表貨機的英文「CARGO」中的字母「C」暗藏了一個臺灣島形狀。華航新貨機塗裝曝光,英文「CARGO」中出現臺灣形狀(圖源:臺媒)報導稱,由於12月16日將是華航的61周年慶,華航內部也會舉辦慶生活動,也規劃新機亮相,讓員工們一睹新機、新塗裝的風採。
  • 華航譴責工會違法脫序行為 將提起民、刑事告訴
    針對10月14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辱罵華航,並對臺北分公司投擲上百顆雞蛋之事件,華航發表聲明稱,強烈譴責此違法脫序行為。為維護全體員工及股東權益,對其所造成聲譽及財產的損失,華航將提起民、刑事告訴。  華航表示,華航能有今天的規模,是一萬兩千多名員工的努力,及無數前輩的心血,絕不能因為少數有心人士的私心及挑撥,影響全體員工的權益與公司的永續發展,因此迫不得已,一定要採取法律行動,並維護華航長久以來累積的信譽與社會形象。
  • 華航飛行員罷工終於在情人節落幕
    華航與桃園市飛行員職業工會代表,就五項核心議題進行勞資協商,疲勞航班,華航充分展現善意,提出業界最優派遣方案,工會同意攜回研議。主要分歧在於工會主張飛時7小時以上就需3人派遣,華航因人力問題無法同意,雙方一時難以拉近差距。談判基本破局,罷工飛行員人數持續增多。2月10日。已有超過500名飛行員響應罷工,佔華航飛行員總數的三成。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圖為桃園機場內的華航客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臺灣華航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暗藏臺地圖,臺網友嘲諷「鬼鬼祟祟」
    華航新貨機塗裝曝光,英文「CARGO」中出現臺灣形狀(圖源:臺媒)報導稱,由於12月16日將是華航的61周年慶,華航內部也會舉辦慶生活動,也規劃新機亮相,讓員工們一睹新機、新塗裝的風採。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4月14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這次在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當時,華航稱,經討論認為要改名困難度較高,可優先在即將租借、採購的新機上,先以彩繪機方式,來增加臺灣識別。
  • 深耕工業節能 布局低溫餘熱發電 ——訪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
    面對當前餘熱回收呈現出來的巨大市場,不少企業都在思量著如何走好下一步棋,他們也逐漸意識到技術創新才是形成自己競爭優勢的關鍵。在首都北京,有這樣一家企業,以工業節能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核心,專注於工業餘熱餘壓回收利用和系統優化等技術研發,它就是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航盛世」)。作為一家技術依託型節能服務公司,華航盛世如何搶佔先機、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