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亂發脾氣?父母善用全腦養育法,輕鬆養育高情商娃

2021-02-08 騰訊網

古話把孩子的臉比作六月的天可是一點都不誇張的,這一點相信很多帶過孩子的寶媽都深有體會,一旦孩子脾氣上來有了情緒,那架勢可真的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如果我們好言相勸,那麼他們不是左耳進右耳出就是完全不能理解我們要表達的意思;而如果我們大聲斥責,那麼不僅無法安撫他們原本就有的情緒還會使得他們變本加厲地發洩自己的怒氣。

我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如此,他媽媽要他去午睡,他卻說要看動畫片,不讓他看就亂發脾氣;就連本該自覺完成的作業,他也因為不想寫而無緣無故對著父母鬧情緒;等等這種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由著自己的性子亂來、鬧情緒的情況真的是常常上演,引得他媽媽一個勁羨慕別人家聽話懂事的孩子。這種現象相信很多父母都不會感到陌生,雖然人人都說孩子很單純,可是有的孩子真的無法讓父母明白他們為什麼那麼容易情緒化,其實這和先天因素、後天因素都有關。

為什麼孩子那麼容易情緒化?

首先,人的大腦的發展也是有它自己的規律和順序的,就好比一個孩子也總是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才學會走路、保持平衡,人的大腦想要完成發育也要等到一定的年齡,想要讓一個3歲或者剛上學的孩子學會通過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是不符合一般發展規律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發脾氣的情況是正常的。除此之外,父母在後天的教育過程中沒有及時把握機會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發洩以及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造成孩子情緒化的一大原因。

《國語·越語下》有云:「得時無怠,時不再來。」

問題的出現也代表機會的來臨,當孩子出現情緒多變的情況時,也意味著培養孩子掌控自己情緒的時機來臨了,家長們不要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從而加入發脾氣的隊伍,也不要因為覺得厭煩而遠離孩子,甚至因為溺愛而由著孩子,要學會在問題背後看到機會,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教導,其中《全腦教養法》一書裡所提到的全腦教養方法就非常值得父母們了解和借鑑,下面本文就基於該書講解一下如何用全腦教養法來教導孩子管理情緒。

如何教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一,面對和關注,通過右腦進行情感連接

人的左腦和右腦機能是不相同的,左腦具有條理性和邏輯性的思維能力,偏向理性;而右腦則更感性一些,偏向於藝術思維。所以當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化的現象時,比如生氣、悲傷、害怕,那麼家長們就需要學會感同身受,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建立情感上的連接,切身的體會到孩子的情緒,不要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就忽視孩子的情緒問題,只有當父母做到了和孩子的情感連接,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有效的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第二,複述經過,讓孩子的左右腦進行連接

父母和孩子的情感連接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理解,而孩子自身的左右腦連接則可以引導他們學會自行安撫或者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在其教育著作中指出:

「直接指出他們過去的錯誤,這於事無補。」

深以為然,直接指出孩子在處事方式上的問題所在,不僅無法使得他們反思,很有可能還會加劇矛盾使得他們的情緒化變本加厲,《全腦教養法》中所提到的讓孩子複述經過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方法。

左腦更理想,右腦更感性,當孩子被右腦的情緒所控制時,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把令他們憤怒的事情經過說出來,一則可以讓他們暫時性的把情緒穩定下來,二則可以通過他們自己的述說以及父母的提問讓他們自行發現自己情緒化的不合理之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述說事情的經過從而讓左腦發揮功能,然後用理性來駕馭右腦的感性,漸漸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第三,善用上層大腦,學會控制情緒

《全腦教養法》中指出下層大腦會負責一些比較基本簡單的功能、反應動作,比如反射、躲避等,一些直接而強烈的情感也是它所負責;而上層大腦則不一樣,它掌控一些更高級的思維與功能。當遇到孩子情緒化情況時,父母們需要引導孩子激活自己的上層大腦,使用自己的上層大腦來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孩子很憤怒,那麼父母需要教導他們通過深呼吸或者打沙包、運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自己失控。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外國爸爸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她的女兒調節自己的情緒的,這位爸爸告訴自己的女兒當意識到自己產生情緒時,不應該由著自己被情緒控制然後用偏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應該用捶枕頭、跺腳等方法先來擺脫自己的壞心情然後再去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不經過長期的練習孩子是無法靈活的運用自己的上層大腦的,所以在平常生活裡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練習自己做決定、讓孩子寫日記和畫畫、創設情景問問孩子會怎麼做等等方法來鍛鍊他們的上層大腦。

相關焦點

  • 孩子脾氣暴「愛打人」怎麼辦?高情商的父母都這麼引導
    暴脾氣的孩子不好管教,怎麼管也不聽,你說他還憤憤不平,頂撞你,在學校不服老師管教,動不動就動手打人。很多父母也發現了孩子脾氣暴的問題,用了各種方法都很難解決,有的家長可能也會去抱怨,疑惑,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看到小武不聽話,小武媽媽瞬間發火,對著孩子屁股就來了一巴掌。小武頓時怒吼道:「我已經道歉了,為什麼還要罰我!」說完一把推開媽媽小跑著離開。最後只剩下小武媽媽站在原地發牢騷「這孩子真是太暴躁了!」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乖乖聽話,一旦看到孩子脾氣暴躁,就忍不住用粗暴的方式壓制孩子。
  • 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肯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怎麼說就是不聽,稍微喊大聲點就會大哭起來;還是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越是制止,他叫得越歡;每天吃飯都要人喂,睡前讓他刷牙比登天還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
  •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可能只因你沒做好這一步
    面對這種情況,寶爸寶媽應仔細觀察找到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寶寶是太疲倦了,還是身體不舒服,偶爾發發脾氣,還是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要分清楚寶寶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根據原因及時引導將寶寶的壞習慣糾正過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正亂發脾氣的毛病呢?
  • 孩子總是發脾氣,不一定是不懂事,有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關注
    文丨飯飯媽 作為家長,自然都希望孩子非常有禮貌,無論是待人處事,還是在其他方面,都能保持一個較為平穩的心態。可是有的孩子,並不能像家長所期盼的樣子發展,甚至會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因此令很多家長感到非常困擾,為什麼孩子總是亂發脾氣呢?
  • 爸爸養育的正確姿勢——遊戲力讓養育不缺位
    人的大腦有兩部分,一個是理智腦,一個是情緒腦。情緒腦在出生時就成熟了,就正常工作了,而理智腦需要很漫長的過程才能發育成熟,尤其是情緒的調節系統,要到4歲才完成第一階段的發育,而真正發育成熟需要等到25歲才完成。所以,孩子是可以很自然地表達憤怒、恐懼等情緒,但他們卻沒有能力去調節這些本能情緒,所以,孩子的行為就暫時受成熟的情緒腦支配了。
  • 星孩總是亂發脾氣?了解九大氣質向度,教你讀懂孩子
    相信不少爸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和陽陽爸爸一樣遇到這樣類似的問題:孩子總喜歡胡亂發脾氣,性格也是非常的內向,不喜歡與別人交流。這些問題令家長們擔心,孩子那麼內向、脾氣又差,會不會影響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 全腦開發、蒙眼識字?別讓「偽早教」毀了孩子!
    芝芝媽說視頻在朋友家現場錄的,她說朋友的孩子真是個「神童」,蒙上眼睛之後給他讀什麼東西都能讀出來,因為他參加了一門號稱「全腦開發」的課程,通過培訓,孩子蒙上眼也能感知所有事物,還能有過目不忘的能力。芝芝媽親眼見證這種神奇的學習效果之後,想給孩子也報上,於是來問問我的意見。我二話不說,直接回她:假的,別信!她很驚訝地說:不是吧?我親眼所見的呀!
  • 父母養育孩子長大,孩子引領父母成長
    當了父母之後,許多人以為,把孩子養大成人,教育孩子懂事明禮,是我們的權利和責任。實際上,很多時候,父母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被孩子帶動成長,孩子就象上天派來督促我們成長的最佳使者。人的成長,應該是一生的功課。並不是當了父母,就可以按下暫停鍵的。
  • 魏坤琳新書發布會 | 科學養育,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最強大腦」
    除此之外,兒童教育與腦科學的結合,在專業領域也是一個前沿話題,這又增加了普及難度。但是看著那些錯誤的腦科學知識正在傳播,他感覺為新一代父母普及科學養育知識這項工作意義重大且刻不容緩。 於是,他與一群科學家朋友共同發起了新型科學養育計劃——愛貝睿未來腦計劃,希望打造一套前沿的、科學的、服務中國新興家庭的科學早教方案。
  • 《雙向養育》的黃金法則:用R=TLC公式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現在都說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責任心。其實,孩子並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由於父母的「包辦」行為讓孩 子形成了如此的生活模式。《雙向養育》一書告訴我們:如何用黃金法則R=TLC公式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發展,不壓制孩子的天性和愛好,是一种放輕鬆的教育理念。放任式養育對孩子的成長完全不插手,讓孩子自由發展而不給予充分的指導。放任式教育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很多家長放養沒有適合的程度,沒有邊界的規矩,放手任由孩子自由釋放天性,結果卻恰恰適得其反。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發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撒潑打滾,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進行處理?是放任孩子哭鬧,不管不顧?是只要孩子哭鬧,就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還是當孩子哭鬧時,會對他們採用暴力的做法?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大,不聽話。
  • 這部火了五年的電視劇告訴我們: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孩子村莊」
    這部經典的韓劇,沒有車禍失憶的戲碼,而是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了首爾道峰區雙門洞5戶人家的故事,他們的親情、友情、鄰裡情感動了無數人。再一次刷劇時,我在雙門洞式鄰裡關係的背後,發現了一個道理: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 腦科學家洪蘭:別再讓「偽早教」毀孩子,激活孩子大腦,做到這3點就夠了!
    ……無論是雙語班、蒙氏班,還是右腦開發、全腦開發的課程,先給孩子報名再說!▲洪蘭教授在大學授課在40多年的教育和研究中,我見到過太多的父母,被焦慮衝昏了頭腦:胎教聽英語、為了早上學而剖腹產、花大錢報名腦力開發、全腦開發、右腦開發、潛能開發
  • 孩子愛哭、亂發脾氣怎麼破?可能是「情緒腦」不受控制了!
    小飛和小周的孩子出生時間都差不多,基本上是相差兩個月左右都是女孩。最近寶寶也慢慢的學會走路和說話了,但是讓小飛感到苦惱的就是,之前寶寶是很文靜很乖的,也按時喝奶,別人逗他玩的時候,也笑的樂呵呵。可是最近卻像變了一個人,動不動就會哭,而且總是用哭來獲得某一個目的或者一個東西。雖然小飛也有正確的教導過孩子,可是寶寶似乎沒有理解小飛的意思,一如既往的哭鬧,這也讓小飛感到很傷心,覺得自己沒有教育好寶寶。
  • 父母的4種行為,導致孩子孩子脾氣暴躁,你中招了嗎?
    沒有誰天生脾氣不好惹,脾氣都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和影響下一步步被改變的,尤其是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更大,而那些長大脾氣很暴躁的人,小時候多半有這兩種遭遇,很無奈。 因此,爸爸媽媽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影響著他將來的人生,以下這四種行為,請你們務必不要做!
  • 一點小事就動手,該拿脾氣暴躁的孩子怎麼辦?
    有一次上圍棋課,他椅子倒了,班裡同學嘲笑他,他就用棋盤把別人砸傷了。他平時在家裡都很好,我們也很少招惹他,自從到了學校,這類問題就開始顯現出來了。我們也教過他,如果實在很生氣就深呼吸或倒數,但效果甚微,請老師幫忙分析一下,作為家長的我應該如何做才能有效幫助他慢慢學會控制情緒,謝謝老師。
  • 聰明的父母,很少給孩子講道理!教你3招,改改孩子的壞脾氣
    左腦是理性的腦,掌管語言、邏輯、推理、抽象、計算等,右腦是感性的腦,掌管直覺、情感、圖形知覺、形象記憶、靈感等。  當左腦和右腦協調起來工作的時候,才能實現協調。而孩子的發育特點是右腦發育快,左腦發育滯後。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經常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無法管理自己情緒的原因。
  • 經常被父母吼著「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南風效應」在處理親子關係時也同樣適用,教育孩子應該用南風徐徐吹動的「柔」而非北風寒風凜冽的「剛」。02父母在「吼孩子」時要怎麼做呢?01一小時對話沒有哪個父母想要吼孩子,每個父母都是知道吼孩子並不是一件優秀的教育方式,也都是希望能夠控制好自己脾氣的,在控制脾氣這件事上,往往父親能夠做的很好,而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就比較難以控制自己的脾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面對孩子的倔脾氣,父母可巧用「暗示效應」來溝通,提升帶娃效率
    另一方面也知道,這樣的倔脾氣對於親子溝通和孩子發展來說,總是一個隱患。案例朋友間閒聊的時候,總是會聽到朋友們說到自己家的孩子現在總是會變得十分的愛哭,講道理的時候也變得不願意聽了,真的是完全溝通不了。我朋友他已經不知道要怎麼處理了,很擔心孩子這個情況,他覺得特別的奇怪,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不好,他在想是不是自己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做錯了什麼?其實,孩子會突然發生這一系列的轉變原因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父母的脾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