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旅行中的二三事

2021-02-27 尋人咖啡館

那天喝著泰國豆子和朋友討論著泰國的咖啡,說到我上次去日本回來也什麼都沒寫。那時候想的是純粹去玩的,雖有些不一樣的想法卻也沒有動筆的念頭。覺得都是些瑣碎的事。朋友一臉無語的說:你寫你的,這些拿出來分享的東西人家未必不想看。 

想想似乎有道理。

所以分享些這幾次外出的想法和事,有些與咖啡無關,有些也僅僅是個人的一點想法。

這次去臺灣,用了廈門銀行代辦入臺證的服務,我周四下午遞的資料,周一中午入臺證就出來了。價錢230,速度快的驚人。

然後在臺灣的所有ATM都可以用廈門銀行的卡直接取臺幣,免手續費。匯率划算的想哭(1:4.8,臨行前在機場換的是1:4.3,後悔死了)如果你們有用的話,麻煩告知廈門銀行給我點廣告費也是不錯。


%


關於旅行

在我的認知裡從自己完全熟識的地方去到一個幾近陌生的地方,就差不多算是旅行。當然工作出差不算在內,旅行基本上腦子完全處於當機的狀態,一直考慮工作你還不如在辦公室裡呆著。

所謂熟識,籠統來說應該是自己長時間居住的地方,更有甚者可以說是那個從小玩到大的地盤,有的人從讀書到工作,有的人離開了又回來,日復一日的在這裡,有青澀的學生歲月,也有柔和的談情說愛散步偶遇,街邊吃個飯都有可能偶遇鄰居或兒時玩伴,見個客戶也可能是小學同學或者舊同事,這裡有哪些巷子,景點,新店開張還是舊店搬遷,都知道的很清楚。

所以如今,雖說福州算是故鄉,可是每次去到福州市區或者城鎮裡,總覺得自己像個遊客。大抵能聽得懂大家的語言,但是也免不了對街道房屋店鋪的陌生感。不像在廈門,出門的道路熟悉,街景變化都很清楚,可以去自己熟知的店鋪,在咖啡館裡見到認識的人。

故而現在對於我而言,離開廈門,無論去哪都像是旅行。心態不同之後,看整個城市的心也開始不同起來。習慣於廈門的所有生活,也喜歡福州市政給人民的規劃;喜歡廈門的綠意娟秀,也喜歡北方城市的粗曠大氣。

旅行的有趣在於,發現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是如何的生活,怎樣的表達自己的喜好和人生。

而對於我而言,不跟攻略走的旅行,尋訪那些咖啡館和飲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冒險啊。

%


關於吃與喝

一般去完一個城市,朋友們得知後都會詢問有沒有推薦的美食鋪或者咖啡館,原來的時候都會很認真的推薦一遍,去完日本之後,朋友再問,竟然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原來一直在國內浪,然後來詢問的朋友大多口味和自己差不多,於是推薦的店總能一股腦全出去,反正都是自己喜歡的。到了日本之後就有點猶疑起來,我本就是個不大會跟著攻略走的人,時常發現好吃的食物都是靠著吃貨的好運氣,例如去年在濟南發現一家好吃的手工餃子,連濟南的朋友都不知道,似乎只有附近的居民知道那個院子裡有,我在那裡吃到了人生第一份蓮藕餡的餃子,而後推薦給一些朋友去也都喜歡的不行,那時候純粹是聞到了麵食的香氣尋去,普通的攻略上都沒有。

然後在日本發現,那些當地人喜歡的店鋪(日本人自己排長龍),口味並不是我喜歡的,但我還是很想進去嘗試一下,這些符合這裡居民口味的店鋪。可以從吃的文化裡探知一個城市的風向和習慣。

拿咖啡來舉例好了,

我們一直在說的北歐淺焙,應該是現下大家都蠻喜歡的,產地風味明顯,帶著明顯的果酸,甜度高。那是因為北歐人的飲食習慣,比較忠於食材的原味,因此他們料理方式簡單,沒有過多的調味,這點跟我們喜歡海鮮的鮮甜,還有如今遵從食物原本味道的想法是一致的。還有我們喝茶的習慣也是由淺入深,所以我們喝北歐的淺焙簡直就是順口,然而這些若在大多日本人眼裡就是必須倒掉的酸水啊。

這次到日本,去了學弟打工的咖啡館,在新宿地鐵站出口,很繁華的位置,所以價格也比較高。一家開了很久的館子,具體開了多久沒有問,只是知道在他二十多歲從父母手裡接手這家店已經快20年了,這二十年間賣了超過一百萬杯的咖啡,店裡有臺古舊的烘焙機,據說是老闆自己做的,四個按鍵,四條烘焙曲線,店裡永遠只有那四支豆子。吧檯後面滿滿的一大櫃的杯子,然後你點咖啡,杯子可以自己選擇或者他們推薦,一般的杯子都會附上卡片,上面寫著杯子的牌子或者是手藝人的介紹。老闆說大多杯子的製作者都已經離世了,所以杯子都蠻珍惜的。

相關焦點

  • 【破冰行動】執行二三事
    【破冰行動】執行二三事 2021-01-15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歷史百迷(50):《西京雜記》的作者是誰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頜剛在《中國史學入門》書中曾明確指出:《西京雜記》這本書,「講了漢朝的許多故事。書的作者是誰?沒有定論。有的說是劉欲,有的說是晉朝的葛洪」,甚至還有吳均撰書之說。為研究工作帶來極大困難。隋唐之際,特別是唐太宗繼位後,為了以史輔國,以古鑑今,非常重視編修歷史。
  • 李暉二三事(四)
    後記李暉是千萬知青中的一員,李暉經歷了十年浩劫帶給他的所有苦難。同時李暉更是幸運的,在艱難困苦中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得到了達古拉的真愛,並伴隨他一生。然而能像李暉那樣能得到蒼天眷顧的人少之又少,絕大部分回城後因為年齡偏大,沒有學歷,只能進到街道大集體企業。他們又都經歷了下崗、照顧老人、培養孩子方方面面的問題。
  • 俞平伯|《讀紅樓夢雜記》選粹(附錄)
    他說:《讀紅樓夢雜記》是同治八年願為明鏡室主人在杭州刻的。這人只署別號,本不知道是誰。恰巧在友人處見到一本《願為明鏡室詞》,是旌德江順怡做的,刻的時候與地方都是一樣,可見這《雜記》是江順怡所做無疑了。這真是奇巧之至!如他不在友人處見江詞,何從知道這書作者底真姓名?我因他所節錄的頗有趣,很想自己買一本。果然,去年十月間被我在杭州買著了。
  • 《陰陽師·晴雅集》二三事
    《陰陽師·晴雅集》二三事 看粗剪那天,放映結束,我側過身去對他說:祝賀你,導演。
  • 與太空女神戀愛的二三事——《人工性智能》
    在影片中,人類的太空技術也僅處於起步階段,星際旅行時需要耗費較長時間。因此在每次建立外星殖民地時,需要一名經驗豐富的船長獨自開船前往星球完成任務。這次跨國集團埃德爾茲公司準備開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船長人選選定為米盧Milutin。同時埃德爾茲公司還想利用這次機會測試新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便給米盧增添了一位智慧機器人同伴。
  • 關於抑鬱症的電療二三事(上篇)
    昨天淺草229說:「老公住院四周,MECT七次,抑鬱的情緒沒有了
  • 元陰少女雜記:鬼交
    「哦……」小桃似乎釋然地長長吐了一口氣:「他每天晚上都來,每天和晚上和我做那種事……我知道,我是在做夢,他也許根本就不存在於這個世界……可是我真的有點想見見他……」慢著!小桃這句話信息量有點大!我有點懵了:「他是誰?和你做什麼事?」
  • 《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我撿到了一條美男魚?
    《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改編自日本漫畫家いときち原作的同名漫畫。一共13集,每集4分多鐘,溫情又歡樂。
  • 還珠樓主二三事:周簡段
    還珠樓主二三事周簡段 | 《神州軼聞錄》
  • 臺灣雜記(一)
    因為記憶久遠不能完整的體現遊記,所以叫雜記。所謂寶島臺灣,是要親臨體會才能感受到何為「寶島」。你一旦感受到她的魅力就很難忘懷。從那時起有了寫作的衝動,一直在找好的寫作平臺。覺得在微博或螞蜂窩都不適合,最終找到了微信公眾平臺。寫臺灣雜記也算是完成一個小小的「夙願」。好東西一定要分享,希望大家在臺灣也能體會到同樣的感覺。
  • 關於橡皮章的二三事 —— 素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致歉一直保持陳舊的觀念,排斥新事物的出現只會被社會大環境拋棄就如當年的閉關鎖國 而對於廣電總菊的行為,我只想問一句,您看啥?橡皮章,在接觸之前,有人喜歡,有人躍躍欲試真正接觸之後,有人堅持,有人放棄,我希望你還在堅持 關於素材,我們總是在刻章前收集各種素材
  • 茶與生活的雜記
    先點藍字關注我喲~茶與生活的雜記小姐姐說:來篇文藝的。嗯……雜記行不行?這個有點難啊,也不知道她還能寫得像人間四月天,是怎麼辦到的。畢竟對我來說,哪怕是淨手焚香,在鍵盤上敲打出的字裡行間,一樣會帶上濃重的煙火氣,如同正感慨著落霞與孤鶩齊飛,配的背景卻是「媽媽,姐姐揍我!不分享的小孩會吃虧!」的小奶音。
  • 《小別離》,三個家庭的二三事
    《小別離》,三個家庭的二三事《小別離》是汪俊執導的都市家庭情感劇,該劇圍繞中學生出國展開,講述了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青春期的故事。黃磊本劇中飾演方圓黃磊,代表作《婚姻保衛戰》、《邊走邊唱》等。本劇中飾演童文潔的丈夫。
  • | 我與偶像的二三事
    這是【我與偶像的二三事】的第11篇文章
  • 徵集 「我與戲劇的二三事」
    在她的目光下,我甚至想不起其它的例子,滿腦子都是《戰艦波將金號》中的「奧薩德階梯」片段,回答地磕磕絆絆。顯然地,從教授的表情來看,她對我並不滿意。不過,另一位教授似乎對我的經歷更感興趣。他皺著眉頭,表情略顯嚴肅:「如果要你在戲劇和電影中間選一個,你選什麼?」「一定要二選一嗎?」「是的。」
  • 菊壇奇才趙致遠二三事
    《菊壇奇才趙致遠二三事》      揚州網訊(記者丁鶴林)在我國文藝界,著名京劇藝術家趙致遠可謂是奇才:他先後拜京劇大師侯喜瑞、裘盛戎,相聲大師侯寶林為師,在梨園界獨一無二;他自己寫戲自己創腔自己主演,在北京京劇院那年屬史無前例
  • 央視女主播李梓萌的二三事
    導語:「事多」的李梓萌:主持又失誤,與吳亦凡同臺,真名不叫李梓萌央視女主播李梓萌的二三事近日,有關央視主持人李梓萌的消息有點多。在後來的報導中,我們知道原來這是李梓萌和吳亦凡共同參加央視的「心連心」藝術活動的一個場景。
  • 【獄中雜記】 五 張老闆
    值夜班本身是一件比較難受的差事,睡覺時間不能睡覺,還不能聊天,因為聊天會影響別人休息,只能傻坐著,東張西望,或者稍微閉上眼睛,養養神。老張到底是老經驗,不像我這麼無聊,而是坐在邊上玩撲克牌,一局又一局。我開始以為他是在算命,但是看他又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就好奇地小聲問道:「算命嗎?」老張回答:「不是,玩一個遊戲。」「什麼遊戲?」「出牢房。」
  • 《西京雜記》:史料宏富、幽默風趣的晉代筆記小說 | 「新編諸子集成續編」上新啦
    《西京雜記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續編)》,[晉]葛洪 撰  周天遊 校注自南北朝以來,它一直處於學者的諷誦借鑑和抨擊蔑視的矛盾旋流中,頑強地流傳了下來,不斷發揮其內在的價值影響。《西京雜記》雖不是上乘之作,但可以這樣講,它的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奇書,一部研究秦漢史和古代文學史時應隨時翻檢取資的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