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淺草229說:「老公住院四周,MECT七次,抑鬱的情緒沒有了,好多事情都忘記了,情感也沒以前敏感了,不是給電壞了吧?」,看到這條狀態就立即去收集MECT的相關資料,期間剛好看到@曉曉錢老師的博文:「關於抑鬱症的電療二三事」,頓時錯以為那是「心有靈犀一點通」O(∩_∩)O,看來這確實是大家很關心的話題,於是在徵得曉錢老師同意後把她的這篇博文也同步發表至互助會,大家可以學習討論哦。
作者:曉曉錢
摘自:曉曉錢的博客
一直有很多朋友向我詢問有關電療治療抑鬱症的事,我想這可能還真是個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不如在這裡以問答形式跟大家系統地介紹一下電療的工作原理,為何應用於臨床,效果如何以及副作用。
Q. 什麼是電療?
A. 電療,全稱「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簡稱電療,是通過電擊腦部的方式來治療中樞系統及精神類疾病。它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在50-60年代被廣泛用於臨床治療較為嚴重的精神類疾病。雖然根據長期以來的不斷發展、完善,電療技術已逐漸成熟,而且它的療效也在臨床得到認可,但電療仍然是一種富有爭議性的療法。目前國際上僅用於治療極罕見或極嚴重的精神類疾病。
Q. 電療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A. 在接受電療前,醫生會安排你進行以下準備工作以確保你可以進行電療全身麻醉:
●胸透(胸部X光透視)
●心臟機能監測(一般採用心電圖ECG監測)
●血液檢查
Q. 電療如何進行?
A. 常規步驟:
連接相關監測儀器,用以在電療過程中檢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濃度、心電圖、腦電圖等重要生理指標。
進行全身麻醉,與此同時,麻醉師應確保給予足夠氧氣。
注射肌肉鬆弛劑。
醫生會使用特製的ECT電療機實施電療。穩定電流的「劑量」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設定。確定劑量後一般會給予20-50秒的電痙攣。
肌肉鬆弛劑的效力會較快消退(一般幾分鐘)。
在得到麻醉師確認的情況下,患者會被轉移到恢復室,並在有經驗的護士監測下逐漸甦醒過來。
甦醒後,護士會檢測患者的血壓、血氧濃度,並詢問簡單的問題來確認患者的甦醒程度。
Q. 電療形式有哪些?
A. 電療形式大概可分為雙側和單側,雙側電療又可再細分為雙側顳葉(temporal lobe,太陽穴下區域)和雙側額葉(frontal lobe)。臨床調查顯示,單側電療造成長期記憶喪失的機率較高,同時,很多臨床醫生發現單側電療的療效相對較差或者效果較慢,尤其是對重症抑鬱症患者而言。
Q. 電療是如何起效的?
A. 假如有位大夫拍著胸脯說:「我知道電療是如何起效的」,那麼他十有八九是在講大話。即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然沒人能說明電療對抑鬱症等患者是如何起效的。這基於我們對大腦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目前,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電療會改變大腦中的血液循環特點,因而可以改變大腦某些區域的新陳代謝,從而改變抑鬱症的症狀。很多證據顯示,在較為嚴重的抑鬱症患者的大腦中,某些化學分子的平衡被打破,而電療有可能促進這些化學分子達到合理的平衡狀態,從而改善抑鬱症的症狀。近年的一些研究則顯示,電療還有可能促進大腦某些區域的細胞新生。
Q. 電療是否真的有效?
A. 有種說法認為,電療產生的效果並非來自它本身,而是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很多其他因素產生的。比如,特殊看護、照顧、麻醉等等。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有不少對照試驗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線索。與給予電療的治療組相比,對照組的患者會接受跟治療組患者一模一樣的所有步驟,包括前期準備、進入電療室、接受肌肉鬆弛劑以及麻醉劑等,唯一不同的是,沒有電流通過對照組患者的腦部。這些試驗發現,接受常規電療的患者恢復較快或較好,但對照組的某些患者貌似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復。這意味著除了電療本身以外,整個過程中的其他環節也對抑鬱症症狀的緩解起到某些作用。
Q. 電療可以幫到哪些人?
A. 重度抑鬱症患者、嚴重雙相障礙患者、嚴重躁狂患者(也有學者持否定態度)。
電療不應該作為中度(或更輕)抑鬱症的常規療法。對於有嚴重自殺傾向(已危及生命)、或對其他治療(如藥物、心理治療等)完全沒有反應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才應考慮使用電療。也有醫生會考慮對患有較為嚴重精神疾病的孕婦採用電療,因為可以避免抗精神病類藥物可能給胎兒帶來的副作用。
Q. 電療無法幫到哪些人?
A. 輕度到中度抑鬱症患者。
Q. 何時可以考慮使用電療?
A. 有以下情況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可以考慮電療:
●曾嘗試多種不同療法,但均告失敗。
●抗抑鬱藥的不良反應過大,無法繼續療程。
●過去曾使用過電療並產生較好療效。
●抑鬱症症狀過於嚴重並對生命的維持造成威脅,如絕食絕水。
●輕生的念頭過於強烈。
點擊「閱讀原文」繼續查看「關於抑鬱症的電療二三事(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