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們的家園,你真的了解嗎?

2021-01-12 騰訊網

地球是一個既不是特別大,也不是特別小的星球。但它是我們的母星,是所有生命的所在地,也是可以觀測到整個宇宙的地方。

圖解:地球的數字藝術。

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通過學習其他世界來了解地球及其行星家族。現在他們相信,行星是通過太陽誕生時遺留的旋轉碎片環凝聚而成的。

地球的形狀

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它在兩極是扁平的。在兩極之間地球的直徑是12700千米。而在赤道附近它的直徑是12750千米。

圖解:地球的形狀。

大地測量學是一門研究地球形狀的學科。現代大地學家在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得知地球的形狀。但人們很久以前就得出了這個結論。舉個例子,人們注意到遠處的船隻看起來好像掉到了地平線以下。早期的天文學家觀察月食的運動:地球在月球上投下一道彎曲的影子。所以地球是圓的。

質量和密度

物體的質量告訴我們它其中包含了多少物質。在1735年,數學家皮埃爾·布格估算了地球的質量。今天,科學家們知道地球重6.59×10^21噸(5.98×10^21公噸)。為了計算出它的密度,科學家們用地球的質量除以體積。地球上的空氣、水和巖石的重量約為等量水的重量的5.5倍。這使得地球是所有行星中密度最大的。

重力和磁力

重力是一種把所有東西都拉向地球中心的力量。地球也是一個巨大的磁鐵。它有南北兩極。(磁極和地球兩極不在同一個地方。)指南針是因為地球磁力發揮作用的。

地球的三部分

地球是由空氣、水和結實的地面組成的。科學家稱這些為大氣層、水圈和巖石圈。這些術語來源於希臘詞根。Atmos(大氣壓)意味著蒸汽,Hydro意味著水,Lithos意味著石頭。

大氣層

地球是由一個被稱為大氣層的氣體層所包圍著的。這就保護了它免受致命的輻射和流星的傷害。大氣層也像毯子一樣保持地球溫度的穩定。這個毯子是由21%的氧氣,78%的氮氣和1%的其他氣體組成的,它還含有灰塵和水蒸氣。

水圈

當從太空看向地球時,它可能被稱為藍色星球。它四分之三的表面被水覆蓋著。這就是水圈。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液態水的行星。海洋、湖泊和河流都充滿了動植物。水圈提供食物、肥料和工業原料。海洋生產鹽和許多其他重要的化學物質。

巖石圈

巖石圈是地球的固體部分。它有一個大約1740英裡(2800公裡)厚的固體外地幔。地殼是由巖石和土壤組成的,它構成了地幔的頂部25英裡(40公裡)。地球物理學家利用地震波來了解地球內部。地幔之下是地核,它大約有4400英裡(7100公裡)寬。地核具有堅固的內核和熔融的外核。

地球的年齡

化石使科學家們相信地球非常的古老。現在科學家們用放射性元素來測量地球的年齡。通過知道這些巖石需要多長時間衰變,地質學家可以計算出它們所處巖石或礦物的年齡。幾种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常被使用,其中最著名的是碳14。

科學家們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巖石形成於42億年前。他們認為地球本身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

地球的自轉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是靜止的。他們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圍繞著我們運動的。現在我

們知道地球是繞地軸轉動的。地球每23小時,56分鐘,4.09秒自轉一次。在1851年,法國科學家瓊-伯納德-裡昂·傅科用鐘擺證明了這一點。他把一個又重又尖的重物系在從高高的天花板上懸下來的長繩上,懸著的物體下方是一層沙。當鐘擺來回擺動時,這個重物的尖點在地板上的沙子上標出了它的運動。這些標記沿著不同的方向,傅科擺表明地球一定在轉動。

正是地球的自轉導致了晝夜。它使氣流在北半球向右轉,在南半球向左轉。這種現象就叫做科裡奧利效應。

地球的公轉

地球自轉的時候,也圍繞著太陽旋轉。整個過程歷時365天,6小時,9分鐘,10秒,這被稱為恆星年。地球環繞太陽的運行軌道是一個被壓扁的橢圓,所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在一年之中會有輕微的變化。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地點稱為近日點,它發生在一月初;距離太陽最遠的地點成為遠日點,它發生在七月初。地球在近日點比在遠日點離太陽近480萬公裡。

地球的軸線相對於軌道線傾斜了大約23.5度。在部分軌道上每個半球都向太陽傾斜,這就是夏天。當半球偏離太陽時,冬天就到來了。地球沿軌道的速度約為每秒30公裡。它在近日點移動得最快。地球也跟著太陽的運動。太陽通過天空把太陽系拉向它自己的旅程。它每2億年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次。這被稱為宇宙年。這段旅程的速度約為每秒230公裡。

歲差

地球就像一個傾斜的陀螺,在它的軸線上擺動。這被稱為歲差。歲差主要是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動時的引力所引起的。完成一次擺動大約需要25,800年。

當地球擺動時,它的軸線指向空間裡的不同位置。現今,地球的軸心指向北極星。北極星的位置在許多世紀後會產生變化。當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星星紫微右垣一是北極星。到公元14000年,織女星將成為北極星。北極星將在一次完整的擺動後回到那個位置。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thetimenow-摸一凹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支持高級生命的最佳環境,目前所知最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她日夜不息的運轉,哺育著世間萬物,但也會衰老,也會疲憊。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設定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今天是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農曆三月三十。
  • 世界地球日,珍惜我們共同的家園
    《我們屬於大自然》浩瀚的海洋 江河繪山川 地球是孕育文明的搖籃湖映雲朵白 仰望藍天藍人類的母親名叫大自然你是一株草蔓延的生機帶給我們純淨清新的空氣>你是一朵花綻放的奇蹟億萬年輪迴著芬芳的四季你是千座山巍然地屹立陽光大地譜寫綠色的旋律你是千條河流淌血脈裡哺育著萬物生生生永不息我們屬於你
  • 一部豆瓣9.2分的紀錄片《家園》:地球真的很美,但有賴你我
    這部紀錄片便是今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家園》。《家園》整部影片,從頭到尾採用沉重的語氣向我們講述,地球經過四十億年生命的演化歷史,才形成了穩定卻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平衡,但這平衡的破壞卻只用了人類二十萬年的時光。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日,探討人類和地球未來命運該何該從的優秀影片。
  • 一部豆瓣9.2分的紀錄片《家園》:地球真的很美,但有賴你我
    這部紀錄片便是今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家園》。《家園》整部影片,從頭到尾採用沉重的語氣向我們講述,地球經過四十億年生命的演化歷史,才形成了穩定卻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平衡,但這平衡的破壞卻只用了人類二十萬年的時光。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日,探討人類和地球未來命運該何該從的優秀影片。
  • 我們是地球的小衛士,保護家園人人有責.
    郭紫萱 8歲《地球小衛士》▼卡紙變身▼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這樣立體手工真的好想要啊!所需材料:卡紙,剪刀,和固體膠棒。首先,剪出地球的圓形,我們地球是圓形的,不要剪錯了哦。我們地球的胳膊和腿也要剪出來了呢。
  • 你真的認為地球很大?與這顆星球相比,我們簡直像螻蟻一般!
    你真的認為地球很大?與這顆星球相比,我們簡直像螻蟻一般!地球是孕育人類和其它萬千生命的家園,人類是渺小脆弱的,對於地球應該懷著敬畏之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總想著徵服地球,肆意開發地球上的資源,這樣只會招來大自然的懲罰。
  • 我們要帶著家園飛向誰邊——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
    「那天的大海天一樣藍,我們的地球陽光燦爛,帶著家園流浪藍天。」、故事內核和情感,當地球面臨滅亡的風險時,不同於外國科幻電影裡的拋棄地球逃亡的方式,《流浪地球》裡的人類選擇了給地球安上數量龐大的發動機,帶上地球去找尋新的家園。
  • 如果人類沒了地球,我們還能去哪?這些「類地行星」或成第二家園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個設想,假如電影中地球被毀滅的場景真的發生在現實中,失去家園的人類將何去何從呢?其實,人類對太陽系外星體的探究從未停下腳步,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接下來,和我一起穿越宇宙,來看看這些我們未來可能居住的家園吧。
  • 《流浪地球》你真的看的只是電影未曾反思過我們的地球嗎!
    票房位居春節檔第一是有原因的影迷小夥伴們大家好,相信很多朋友都在春節回家與親朋好友看個電影,那麼今年的賀歲檔《流浪地球》票房口碑超級好,吳京真的是賺的盆滿缽滿,演員陣容也算還可以,雖然主角是年輕一代的人,但是通過自己精湛的演技收穫了大多的認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科幻片真的是很落後,沒有那個團體願意花大手筆去放在特效上,據小編了解漫威的科幻片,都是上萬個工作人員一幀一幀的修改處理的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 【世界地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我們,要更加愛護、保護我們的地球了。視線跳出所在的城市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哪怕是它的一角縮影從上面這兩張照片說起,乍眼一看,是不是驚豔極了?看完下面這組照片,你會知道我們的家園美得多麼不可思議!攝影:BRIANSKERRY,NAT GEO IMAGECOLLECTION聖地牙哥海岸附近,加利福尼亞海獅在科爾特斯銀行的海帶稻上捕魚。
  •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我們經常看到有關於超級地球的報導,被冠以超級地球稱號的星球也不在少數,比如火星,穀神星等等。可是看起來科學家們並沒有登錄這些星球的打算,既然這些星球被稱為超級地球,環境比地球還要優秀,為什麼我們不起身前往這些星球呢?
  • 「津門視窗」「用心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第51個世界地球日
    內容提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母親孕育著萬物生靈,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知不覺,我們迎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危及人類健康,同時,也是緊急提醒著我們:「大自然和人類是不能切割的一體
  • 轉載 | 俄羅斯斯拉夫諾耶祖傳家園:把天堂再一次帶回地球
    作者:連心(Stefan Veda)譯者:江智恩原載期刊:生態臺灣原公眾號:時間的玩家圖文排版:溫玲斯拉夫諾耶裡有很多的小孩子我在2014年看了一部動人心弦的電影,描寫俄羅斯家園聚落斯拉夫諾耶的故事。這些深受啟發的善良百姓,用他們的勤勞雙手,把天堂再一次帶回地球。
  • 《地球隊長》裡的神奇配音師,你了解嗎?
    《地球隊長》裡的神奇配音師,你了解嗎?《地球隊長》是由五十嵐卓哉執導、骨頭社於2014年推出的原創科幻機戰電視動畫。這裡面神奇的配音都出自那些人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入野自由聲調平靜為《地球隊長》中的真夏大地配音,日本的男性聲優。
  • 「新地球」近在咫尺,未來在改造過後,或能成為新家園!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通過改造,或能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在宇宙當中,科學家們所發現的超級地球並不在少數,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難以突破,那就是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太大的距離單位了,在短時間內人們根本就沒有能力突破,這些星球距離地球近則幾光年,遠則幾百光年,這樣的距離我們又該如何到達呢?即使證明了這些星球比地球的環境更為優渥,人類無法到達在這顆星球上生存,找到這些星球又有什麼用呢?
  • 《家園》紀錄片
    地球,是宇宙的奇蹟,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家園。她給人類提供生存的空間和資源,使人類在這裡生息繁衍。
  • 科幻電影《後天》:請盡你之所能,關愛地球,守護人類共同家園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愛追劇,愛看電影的凝子汐吶~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都說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所以今日凝子就給大家推薦一部應景的電影——《後天》如果你是科幻電影愛好者,相信這部電影定能給你強大的視覺衝擊,尤其是裡面的一些強大特效場景,讓人不得不由衷感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 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應該就是孕育並提供給我們資源的大自然吧!「勝」的意思是打敗對方嗎?抑或是掏空挖淨整個地球?唉!請大家停止傷害我們的地球母親吧!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親眼目睹了一場對大自然近似於瘋狂的掠奪。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汶川大地震吧,可是造成那次地震的原因大家知道嗎?
  • 揭開宇宙的奧秘,這外太空中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中國電影人的「家園情懷」 澳大利亞觀眾熱捧《流浪地球》
    雪梨影院加大流浪地球排片量。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大勇):在國內已創下20億人民幣票房的電影《流浪地球》,目前也正在澳大利亞火爆上映,觀眾被影片展現的特效和情懷深深感染,認為這是一部思考全人類命運的優秀科幻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