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鄭:這位老人巧手做香包 40年來堅守民俗文化

2020-12-28 豫見你我他

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有這樣一位老人,40年來堅持手工製作香包,一塊普通的布在她手中可以有上百種變化,製作出無數個形態各異的香包,一針一線都蘊含著特殊的溫度。

2020年12月17日,記者來到新鄭市新煙街道辦事處濱河帝城小區,見到了這位巧手製作香包的靳俊英老人,她正在一針一線縫製手中的香包,乾淨整潔的房間裡,整齊擺放著她精心縫製的各種香包。

靳俊英製作的十二生肖香包 邊豔 攝

記者了解得知,靳俊英自幼就對手工刺繡情有獨鍾,對於配色、針法、描摹花樣等刺繡技藝更是有著獨到的領悟力。1982年起,她便在母親的指導下繡制小荷包,從起稿、剪樣、刺繡到縫製,技藝純熟。出自她手的荷包顏色鮮活、針法豐富、繡工精巧細緻。「我們家的繡藝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十裡八鄉的人都誇。」靳俊英說,如今她已與香包結緣40年,每一個香包、每一幅繡品都傾注著她的心血,都是她的寶貝。

靳俊英正在繪製刺繡圖案 邊豔 攝

靳俊英拿起桌上的香包圖紙對記者說:「這是一位朋友讓繡的龍鳳呈祥香包,你不知道,光畫這個圖樣都畫了一上午呢。」記者看到,圖紙上的龍鳳栩栩如生,每個線條都那麼流暢。「圖畫完,接著是剪樣、粘貼、上絲線、裝香料、掛吊墜等,做這一個香包都得半個月。」靳俊英一邊剪著紙一邊對記者說。

「這裡面填的香料是幾十種香草混合成的,裡面放有艾葉、薄荷等幾十種香料,有散濁化溼、滅毒驅蟲、醒腦爽身等作用,這可是我家祖傳的秘方。」靳俊英舀起一勺:「你聞聞,香氣清新淡雅,裡面的香料都是純天然的。」

靳俊英正在往香包裡填充香料 邊豔 攝

時代在發展,香包的造型設計和表現形式上也要融入一些現代元素,為此,靳俊英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大家喜愛。十二生肖、如意蓮花、元寶、繡球……一個個香包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小小的香包裝滿了美好的祝願,一針一線承載著靳俊英對傳統手藝的熱愛,她告訴記者,自己會堅持手工縫香包,也希望將這門手藝一直傳下去。(新鄭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邊豔 高尚)

(原載於2020年12月18日雲上新鄭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屹立 通訊員 李莉 王靜 劉明月 李莉芹為了使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6月16日,鄭州市金水區新柳路小學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 來奉博,過端午——巧手做香包
    農曆的五月五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過端午節,而在所有的端午習俗中,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
  • 金岱街道:橡樹玫瑰城社區「粽」情享端午,巧手縫香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實習生 董海淼 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傳承香包製作習俗,6月23日上午,橡樹玫瑰城社區黨支部在社區兒童之家開展了「我愛我社區 我為社區添光彩」端午節系列活動之「『粽』情享端午 巧手縫香包
  • 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劉蘭芳:巧手繡出幸福新生活
    慶陽香包是甘肅省慶陽市的一種民俗物品,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技藝傳承人,20年來,劉蘭芳不僅建起了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領多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生活困難的留守婦女走出貧困,讓更多人了解了慶陽香包、傳承了香包文化,還探索出了一條慶陽香包市場化的發展之路。
  • 巧手做香包 濃情過端午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在製作香包。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香包需求量增加。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加緊趕製香包。端午製作香囊、香包是我國傳統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填充的香囊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
  • 我們的節日之巧手做香囊
    6月24日,「端午識本草,巧手做香囊」武博端午節活動走進常州市鐘樓外國語學校布穀鳥中隊,三十餘名師生參與其中。明習俗「端午節要划龍舟,是不是人們在給龍過節日呢?」「我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會送我香包,這一定是個送香包的節日吧!」
  • 端午將至,香包做起來!
    端午將至,香包做起來!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端午將至,香包做起來
  • 寧波各地多彩民俗活動喜迎端午 濃濃溫情豐富節日內涵
    新芝社區開展「巧手大叔做香袋,心靈手巧迎端午」活動。圖片來源:寧波文明網  新芝社區開展「巧手大叔做香袋,心靈手巧迎端午」活動  端午節的習俗中,最富有美感與溫馨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袋。今天下午新芝社區七彩手工坊組織開展了「巧手做香袋,歡喜迎端午」的手工製作活動,活動中幾位心靈手巧的大叔很是奪人眼球,大叔們一邊虛心向身邊的「老師」請教,一邊用心的參與製作,大叔的加入讓整個活動別具一格。
  • 【網絡中國節·端午】巧手贏天下:鎮原香包刺繡「豔壓」端午節
    【網絡中國節·端午】巧手贏天下:鎮原香包刺繡「豔壓」端午節 2020-06-24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做香包 民間老手藝還需「守藝人」
    「前些年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傳統習俗有些落寞,這幾年隨著各類節日民俗活動的興盛,喜歡香包的年輕人多了起來。但說句實話,堅持這個傳統習俗的還是老年人多。你看來我這裡買香包的,大部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胡順軍笑著說。胡順軍說,製作香包並不容易,是個細緻活,需要耐得住性子,還要有好眼神。「看不清楚怎麼做啊?年齡越大越幹不了這個。」
  • 【社區】巧手做宮燈 傳承民俗情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紫薇社區...
    【社區】巧手做宮燈 傳承民俗情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紫薇社區開展節慶系列活動 2020-05-28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徐州馬莊村:香包帶貨直播 帶著大夥致富
    靠著對製作香包的滿腔熱情和苦心研究,王秀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香包產品漸漸打開了海內外市場,2009年,王秀英的中藥香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代表作品。 「兒時跟著母親學做香包,放點棉花、草藥用來驅除蚊蟲,趕上廟會就賣點錢補貼家用。」做了一輩子香包的王秀英,從未想到小小的香包會引來這麼多人關注。
  • 時之眼 今天 河南教育圈都在悼念這位老人
    今天,在河南民辦教育界,大家都在念著同一個老人的名字;今天,在河南教育圈裡,大家都在傳頌他的事跡。尤其是作為從事教育事業40多年的我,更應為家鄉、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些貢獻。」於是,他決心回大陸辦學,把心交給故鄉,把根扎在河南,在鄭州創辦經貿大學,以感恩鄉裡,報效祖國。他說,這是自己耕耘,家鄉受益,國家收穫。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香包帶貨直播,帶著大夥致富
    靠著對製作香包的滿腔熱情和苦心研究,王秀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香包產品漸漸打開了海內外市場,2009年,王秀英的中藥香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代表作品。  「兒時跟著母親學做香包,放點棉花、草藥用來驅除蚊蟲,趕上廟會就賣點錢補貼家用。」做了一輩子香包的王秀英,從未想到小小的香包會引來這麼多人關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香包帶貨直播,帶著大夥致富
    83歲的非遺傳承人王秀英一手拿著針線,一手捏著半成品,為遊客展示著香包技藝。靠著對製作香包的滿腔熱情和苦心研究,王秀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香包產品漸漸打開了海內外市場,2009年,王秀英的中藥香包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代表作品。「兒時跟著母親學做香包,放點棉花、草藥用來驅除蚊蟲,趕上廟會就賣點錢補貼家用。」
  • 巧手繡出端午荷包香
    香包戴在個胸口了、楊柳插在大門上,這首青海民間花兒唱起來,就到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6月23—25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舉行2020年「迎端午」香包(荷包)大賽,今年的端午節舉辦的獨特又新穎,成為傳統節日裡最具節日味的特色活動。
  • 平輿縣古槐街道舉辦端午節縫香包比賽
    為迎接2020年端午節,6月24日,平輿縣古槐街道在街道敬老院舉辦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縫香包比賽,古槐街道幹部、轄區群眾、志願者參加了比賽。在比賽現場,選手們熟練地選擇布料、設計造型、縫製香袋、填充棉花、香料、鎖邊、加串珠穗子等,一切如行雲流水、有條不紊,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大部分選手都完成了香包的縫製任務,一個個五彩繽紛、形狀各異、招人喜愛的香包展現在大家面前。評委綜合比賽時間、製作數量、香包外觀形象,分別評出了一二三等獎。
  • 2020央視《星光大道》 新鄭賽區初賽第三場暨奧特萊斯跨年晚會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2020央視《星光大道》河南地區選手選拔活動執行負責人、河南唐林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李獻澤;2020央視《星光大道》河南選手選拔活動執行主任、河南唐林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蘇紅;2020央視《星光大道》河南選手選拔活動執行導演、新鄭賽區負責人、河南天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天如;河南豫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全國;華盛商業鄭州項目總經理—楊柱;華盛商業鄭州項目副總監—張曉蕾
  • 鄭州經開區瑞錦小學師生共制五彩香包「粽」情歡樂
    合作製作香包瞧,我的作品師生共制碧艾香蒲處處忙,又是一年端陽日。5月25日,鄭州經開區瑞錦小學開展了「『粽』情歡樂」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通過親手製作五彩香包,體驗端午文化,感受民俗魅力。「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泰安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組織開展「巧手剪紙做民俗」志願服務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智慧 通訊員 王志榮為創建地方特色文化傳播基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素養。12月16日,泰安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走進迎勝小學開展主題為「巧手剪紙做民俗」的志願服務活動,邀請泰山學院著名講師許珂老師教授同學們如何製作精美剪紙。許珂老師首先通過課件展示,生動講述了中國剪紙文化的歷史淵源,勾起了同學們的民俗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