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王綰和李斯:爭吵一生李斯勝,可劉邦的做法證明王綰的高明

2020-12-23 小朵朵看歷史

真實的王綰和李斯:爭吵一生李斯勝,可劉邦的做法證明王綰的高明

王綰,其實比李斯高明多了,他是秦王朝得以建立的功勳,也是秦王朝建立之後的首任丞相,這個時候的李斯,只不過是在王綰率領下的廷尉而已。但不知為何,《大秦賦》著重突出了李斯的作用,卻忽視了大才的王綰。

李斯曾經自誇自己當年在書同文、車同軌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大秦初定之時,丞相是王綰、隗狀,幫助嬴政從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工作的,顯然是丞相。包括秦始皇名號的由來,也是王綰等人的工作,只不過嬴政把「泰皇」改為「皇帝」而已。

大秦賦中的李斯

王綰是丞相,李斯是廷尉,在《大秦賦》中兩個人為了大秦的天下互相配合,實際上兩個人爭吵了一輩子,在關係大秦帝國未來生死存亡的關鍵制度上,兩人一直存在分歧。

分歧的根源,在於李斯的小人一面。李斯是法家,韓非子也是法家,實際上韓非子的思想要略勝李斯一籌,這從後來嬴政更為欣賞韓非子的作品可以看出來。但是,韓非子一旦得到嬴政恩寵,李斯的地位必然不保,於是設計毒害韓非子,留下千古一恨。

大秦賦中的嬴政

也正因為李斯太過於在乎自己的榮華富貴,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都是迎合嬴政心思的,包括後來與趙高合謀陷害扶蘇、扶持胡亥上位,也是擔心自己的榮華富貴付諸東流。李斯明白,嬴政最討厭的便是周王朝的分封制,認為是分封制導致了天下大亂,所以李斯極力主張郡縣制。

可郡縣制真的適合當時的秦朝嗎?嬴政消滅六國,一統天下,可是這大秦並不安定,尤其是齊、燕、楚等故地,遠離秦王朝的統治中心鹹陽,反秦的活動一直未曾減弱。秦始皇自作聰明,曾經將六國舊貴族遷徙至鹹陽嚴密看守,可偌大的帝國,怎麼可能看得住?

項梁、項羽、劉邦、張良、陳餘等抗秦名士,要麼是齊、燕、楚的人,要麼是隱藏在此蓄勢待發。比如張良,曾經也是個愣頭青,花重金請刺客,一錘子砸到秦始皇的副車上,如果砸準了,秦始皇可就沒命了。結果張良遭到全國通緝,便跑到原燕趙之地躲藏,改變匹夫之勇的思想,繼續思忖滅秦大計。

楚漢傳奇中的項羽

刺殺嬴政的可不僅僅是張良,荊軻的好友、大音樂家高漸離,即便雙目失明,依然在擊築的時候,舉起築砸向秦始皇。築是古代的一種樂器,介於打擊樂與弦樂之間,本身沒有重量,可是高漸離暗中在築中灌注鉛塊,加重了築的重量,可見高漸離刺殺秦始皇的決心。

即便在鹹陽,在大秦帝國的統治中心,嬴政居然也遭到刺客的追殺,這讓嬴政大為驚駭。這種危機,連嬴政的親兒子扶蘇都看出來了,發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的感慨。秦始皇不是沒有採取措施,他修建馳道,保證帝國軍隊可以隨時到達帝國的任何角落;他經常巡視,藉此傳播始皇帝的權威,震懾四方。

大秦賦中的秦朝將領

可這些都建立在秦始皇高超的能力之上。秦始皇在,天下不敢亂不敢反,即便有些風吹草動,嬴政應對起來也是綽綽有餘。然而,誰又能保證秦始皇的後代都如他一般雄才大略呢?當然,如果扶蘇繼位,對大秦制度進行改良,大秦說不定還真能延續幾百年。然而歷史沒有「假如」,扶蘇沒有繼承王位,而胡亥的能力顯而易見,縱使十幾個胡亥捆起來,也趕不上一個秦始皇。

其實,即便胡亥昏庸,如果大秦帝國有良性的制度,也不至於這麼快亡國。在這一點上,王綰的目光更加長遠。雖然,歷史上對王綰的記載不多,甚至連生卒年都不清楚,但是卻不能否定王綰的深謀遠慮。

大秦賦中的王綰

王綰並不反對郡縣制,他和李斯確實政見不同,但王綰可沒有那麼小心眼,他是真正的為大秦長遠計。在王綰看來,天下初定,齊、楚、燕這些帝國統治的薄弱地區,當由皇子皇孫代皇帝鎮守,如此方能保天下安定。

雖然《大秦賦》中只演了秦始皇娶了離秋和羋華兩位夫人,但是秦始皇一生女人很多,他並不缺皇子,尤其不缺有能力的皇子,比如扶蘇。但是,嬴政過於自信了,他認為個人能力比制度重要,可事實證明他錯了。

大秦賦中嬴政、羋華與離秋

廷議是秦始皇的習慣,實際上廷議還是呂不韋留下的寶貴遺產,這點以後再說。在大秦建立後的又一次廷議上,秦始皇嬴政再次拋出制度問題,王綰依然堅持他的郡國並行制,即郡縣制為主,封國制為輔。當時並非王綰一人持有這種觀點,《史記》記載,當王綰提出這種觀點時,「群臣皆以為便」,也就是說,王綰的意見得到了群臣的贊同。

但是,善於揣摩皇帝心思的李斯,卻堅決反對王綰的「郡國並行制」,而是主張堅決徹底的郡縣制,這得到秦始皇的欣賞和支持。被《大秦賦》吹得神乎其神的李斯,實際上是個目光短淺、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

此番廷議後,王綰地位下降,李斯地位上升,兩個人爭吵了一輩子,最終王綰敗給李斯。不久,李斯升為丞相,協助嬴政打理大秦天下,也將大秦拖向了滅亡的深淵,而王綰不知所終。

大秦賦中嬴政、王綰和李斯

僅僅十幾年後,大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在治理大漢時採用了王綰的「郡國並行制」,大部分地區實行郡縣制,在齊等偏遠地區分封劉氏後代。對於分封諸王也多有限制,比如限制調兵權等。

秦始皇嬴政採用李斯建議,單純實行郡縣制,結果僅僅維繫了14年便土崩瓦解;大漢採用王綰的郡國並行制,存國整整407年。王綰和李斯,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可惜嬴政沒有採納王綰的建議,卻讓劉邦證明了王綰的高明。歷史,就是如此神奇,充滿魅力,可背後,還是人心。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漢書》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趙高將華麗登場,李斯大難臨頭,王綰喜從天降
    如此一來經費上可省下不少,可是這劇開拍之前,可是號稱6億投資,這可要比之前的三部都要多啊。所以接下來將鏡頭比較多的,荊軻、太子丹、樊於期,但這幾位都不是最受期待的角色,沒有想到的是呼聲最高的居然是趙高,其實不用再等多久了,嫪毐之亂馬上就要結束。
  • 王綰(wǎn)、蔡邕(yōng)
    俗語稱「生字」為「攔路虎」,可真形象!「生僻字」那直接就是「怪獸」了。 讀《大秦帝國》,每當丞相王綰出場,心裡默默的有時念成王官,有時念成王彎。 每次讀到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則心裡默念成蔡邑( yì)或者蔡扈(hù)。 知道這是自己糊弄自己呢,可是覺得反正只是個人名,符號而已,不影響理解故事內容就行。
  • 劉邦的「鐵哥們」盧綰:深得信任被破格封王,為何他還會叛漢投敵
    ,但在那個英雄豪傑輩出的年代,他的能力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他取得的諸多榮耀歸根結底是因為他的這個身份,他是高祖劉邦一生中關係最好的兄弟,要說在劉邦心中重要程度排在前三的必然是「漢初三傑」,但要論起誰能親近劉邦,他們三個拍馬也趕不上盧綰。
  • 長安諾29集:綰音侍女惠兒被杖斃,皇上對綰音失望
    長安諾29集:綰音侍女惠兒被杖斃,皇上對綰音失望 由趙櫻子、韓棟、成毅、楊超越、梁婧嫻等主演的《長安諾》正在熱播,上回說到茗玉要生產的時候,凌蓁兒去找皇上,皇上當晚在綰音的住處,凌蓁兒敲門的時候,綰音的侍女惠兒卻是阻攔不肯稟告皇上,還叫茗玉明天再生,這是能等的事情嗎?
  • 盧綰:從相愛到相殺的劉邦親信
    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綰壯,學書,又相愛也。裡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羊、酒。盧綰的父親和劉邦的父親平素就「相愛」,關係密切,而盧綰又和劉邦是一天出生,這自然是個大喜事,鄉親們紛紛送來賀禮。劉邦自幼和盧綰一起長大,兩人形影不離,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到了上學的年紀,兩人又選了一個老師,還是天天在一起。
  • 劉邦殺功(五) ——盧綰 ◇王寶寶
    竟能被立為諸侯王?這就得說說盧綰和劉邦的關係了。盧綰是豐縣人,和劉邦是老鄉,兩家住在同一個地方,而且是世交。劉太公和盧老爺子關係就非常好,劉邦和盧綰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街坊鄰居一看,好巧啊!都牽著羊,帶著酒跑去兩家祝賀。若兩個人是異性,那肯定兩家早就給他們定下娃娃親了。盧綰和劉邦漸漸長大,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好,就像劉太公和盧老爺子那樣,街坊鄰居一看,難得喲!又牽著羊,帶著酒跑去祝賀。
  • 西漢戰爭:劉邦對兄弟下手,七位異姓王僅活一人
    ,連克柏人、清河、常山共二十七縣,一舉拿下冀北重鎮東垣,偽代王陳豨、偽趙王趙利逃入代郡和韓王信合流。英布敗逃之後,長沙王吳芮派人告訴英布,誘騙英布和自己一起逃到嶺南投靠南越王趙佗。英布不知是計,在番縣被吳芮派人刺殺。而劉邦也在平定英布叛亂中,不幸被流矢射中,重病加重傷,大限將至。
  • 李斯自述:我用了十年,才能和你們一起在鹹陽城裡吃肉夾饃
    李斯沒讀過紅寶書,但教員點評過《二十四史》。在官場上混,除了靠山,還得有人帶,李斯在眾多郎官裡,認了個好大哥。他就是王綰,這個人之於李斯,就像蕭何之於韓信。六、心態崩了和王綰混熟之前,李斯心態崩了,因為他真的看到了嫪毐。這傢伙靠著一條巨根,走太后趙姬的門路,居然混成了氣候,一部分趨炎附勢之徒投在他門下,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 異姓王的下場之盧綰(五千年的點滴)
    不但一塊兒玩,而且劉邦惹了禍,被官差追捕,本來沒有盧綰的事情,他也跟著劉邦一起逃竄,保駕護航。他自然也是劉邦造反以後的第一批親密戰友,一造反就跟著的老夥計。所以雖然劉邦打天下倚重的是張良韓信蕭何,但要是論親密,比不上盧綰,樊噲也不行。《史記》雖然沒有記載盧綰立過什麼功勞,大概就是跟著混,但是他卻可以不經通報,隨時出入劉邦的臥室。劉邦也經常把自己吃的穿的跟他一起分享,這種待遇別人想都別想。
  • 秦國歷史上,這五位丞相都是楚國人,除了李斯還有誰?
    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姚賈、王綰、王翦、王賁、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秦國丞相和相邦,呂不韋權傾朝野,對戰國後期的秦國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 《長安諾》賀蘭綰音再次遇險,蕭承睿路過搭救,這個牽手意味深長
    劇中的賀蘭茗玉聰慧大方,不僅贏得了男主蕭承煦的心還被盛州王蕭承睿寵愛。雖然蕭承睿對賀蘭茗玉有求必應,寵愛有加,但是女主內心喜歡的還是男主蕭承煦。《長安諾》賀蘭綰音再次遇險,蕭承睿路過搭救,這個牽手意味深長。
  • 電視劇《大秦賦》,秦王嬴政和李斯編制的一張大網,讓編劇給毀了
    《大秦賦》裡,李斯把申不害陰陽家這一套帝王平衡術教給了秦王嬴政。這秦王親政的最大阻礙是相國呂不韋和太后趙姬關係太好,趙姬什麼都聽呂不韋的,呂不韋大權獨攬不肯放。於是李斯建議放縱趙姬的面首嫪毐坐大,與呂不韋相抗,一來破壞相國和太后的同盟,二來讓嫪毐呂不韋相鬥,秦王坐收漁翁之利,達到削弱相國呂不韋實力的目的,以最後順利親政。秦王嬴政和李斯、王綰、蒙恬等人籌劃的大網就是這玩意兒。放縱嫪毐過程中,煽風點火的是公子虞,公子虞是李斯派到嫪毐那裡臥底的,李斯背後是秦王嬴政,所以呂不韋抓公子虞時,公子虞大喊我是大王的人。
  • 長安諾:綰音收買產婆,茗玉分娩難產,承煦夜叩宮門引淚奔
    茗玉為了救姐姐,瞞著蕭承睿,和哥哥去小樹林救人,卻落入齊王手中。在很多人眼中,蕭承睿非常疼愛茗玉,得知心上人被帶走,他一定會不惜一切去救她,但是結局卻讓人非常意外,蕭承睿為了江山決定犧牲茗玉,假如不是承煦出現,機智救人,也許茗玉早就領飯盒了。
  • 長安諾,賀蘭綰音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最後一把刀,直插胸口
    由成毅,趙櫻子、韓棟、梁婧嫻、等主演的《長安諾》正在熱播,韓棟扮演的蕭承睿和劉萌萌扮演的賀蘭綰音已經下線。縱觀賀蘭綰音的一生,其實她也是個可憐的女人。賀蘭綰音和賀蘭茗玉並列草原雙姝,是公認的美人坯子。,雖然一次次證明茗玉並沒有做過傷害她的事情,但她還是不停地想盡辦法讓茗玉難過
  • 非劉不封王,劉邦在建漢之初封的異姓王,遭遇了什麼結局
    劉邦在陳將韓信抓獲,帶回長安,然後貶為了淮陰侯。貶成淮陰侯之後,劉邦和呂雉還是沒有放過他,韓信最後也被殺死與未央宮,並被夷滅三族。梁王彭越張耳是劉邦和呂雉的親家,他的兒子張敖娶的是劉邦和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張耳在劉邦登基之初已經去世,趙王的爵位就給了他的兒子張敖。劉邦路過張敖的封地,女婿張敖對他禮遇有加。但是劉邦卻看不上他,反而罵他。趙相貫高覺得主公受辱,打算謀殺劉邦,但是沒有成功。而後張敖被牽連入獄,被赦免之後,貶為了宣平侯。
  • 《長安諾》:蕭承睿待綰音,那七分的利用當中還是有三分的真情
    賀蘭綰音對姐夫蕭承睿一見鍾情,但不得不嫁去西齊和親,婚姻不幸,家暴是家常便飯之事,後來脫離魔掌,得知妹妹竟然成為了自己喜歡之人的妃子,這種意難平更甚,後面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最後夢境破滅了,所有的真實不存在了。而她是一個靠愛情活著的女人,自然沒辦法在這滿是陰謀的後宮中存活下去了。那作為皇帝的蕭承睿真的沒有愛過綰音嗎?都說他的最愛是茗玉,對皇后芸琪是日久天長的親情,對綰音的偏愛是一個幌子,至於其他嬪妃,象徵皇帝的身份罷了。
  • 李斯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徵,呂不韋殺成蛟的目的又是什麼?
    而呂不韋卻躲在家裡偷偷地笑,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在背後促成的,可當秦王聽到這一消息時,大為震怒,連忙找王綰和李斯來進行商量。李斯在支開王綰以後,與秦王直言說要想攔住成蛟出徵韓國己無可能,因此他向秦王建議派秦王身邊的郎中樊於期跟隨成蛟一同前往攻打韓國。
  • 長安諾:賀蘭綰音最終還是為她那卑微的愛付出了代價
    可綰音為了那卑微的愛,選擇了愛情而走向黑化。始終嫉妒茗玉的一切,不但不感激她的救命之恩還恩將仇報處處針對她,甚至要置她於死地。在蕭承睿的寵愛下綰音很快便誕下了五皇子,隨之地位高漲,皇帝給了綰音尊貴的地位和恩寵,要將她的兒子封為皇太子,可真是母憑子貴啊!
  • 秦始皇滅六國重用的名將,為何在劉邦項羽滅秦時,沒出手救秦國?
    但他在巨鹿耽擱了一些時間,劉邦毫不猶豫地先進了鹹陽,秦三世的兒子秦三世向劉邦投降。就在此時,那個統一的六國,曾經龐大的秦帝國滅亡了。那為什麼秦始皇復闢的那些名將,在劉邦、項羽滅秦之時,還沒有出手幫助秦國呢?先看一下當年統一六國的名將,滅六國的主力是兩人,即王翦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