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近期宇宙中的恆星,也包括太陽的10個意想不到的有趣事實

2020-12-21 騰訊網

1、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每顆恆星都比太陽更大,更明亮。 在大約比6級更亮的5,000顆恆星中(一般說,肉眼視力1.5的人,可見到的最暗的星近似於6級),只有少數非常微弱的恆星,它大小和亮度與我們的太陽大致相同,其餘恆星更大且更亮。在500顆左右的恆星中,其亮度比4級高(本質上包括從城市位置肉眼可見的每顆恆星),所有這些恆星基本上都比我們的太陽更大,更亮,其中有很多會很大。在人眼可以從地球上看到的最明亮的50顆恆星中,固有亮度最低的是半人馬座,它的發光度仍然比我們的太陽高1、5倍,並且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很難看到。

2、在漆黑的夜晚,我們實際上是看不到數百萬顆星星的。 儘管我們經常從電視廣告,文學作品或歌曲中聽到過,但,那些都是運用了誇張的寫法。實際上,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上百萬顆的星星。因為,它們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的肉眼跟本捕獲不到星星的光芒。即使一個視力很好的人,在沒有月亮,沒有任何人造光源的夜晚,或許可以一次能看到2000-2500個星星。(即使是這麼少的數字,仍然很難。)

3、在我們印象中,紅色吸熱屬暖色系,而藍色是冷色系。這並不是不合理。我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經驗有限。實際上,加熱的物體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顏色,紅色表示加熱的物體在可見光下可以發光的最低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顏色變為白色,最終變為藍色。因此,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紅色的星星是最冷而不是最不熱的,而藍色星星卻是最熱的!

4、星星是黑體。黑體,是一個理想化的物體,它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並且不會有任何的反射與透射。就恆星而言,它吸收掉落在它表面上的所有輻射,但它向太空的輻射遠大於吸收的輻射。因此,一顆星星是一個黑色的身體,但卻會發出巨大的光!

5、沒有綠色的星星。 儘管對於散發出綠色的恆星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觀察者看不到任何恆星中的綠色。除非它們是由望遠鏡產生的光學效應,或者是個人視覺的問題,以及對對比度有的怪癖。恆星會散發出包括綠色在內的各種光譜,但是人眼的大腦感應卻以很少出現綠色的方式將這些顏色混合在一起。一種顏色可以控制輻射,但是在對恆星發現的波長和強度範圍內,綠色與其他顏色混合在一起,而恆星則會顯示為白色。對於星星,從較低到較高的溫度,一般顏色是紅色,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因此,按我們人類肉眼所見,沒有綠色的星星。

6、太陽是一顆綠色的恆星。 就是說,太陽是「綠色」星,或更具體地說,是綠藍色星,其峰值波長明顯位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光譜過渡區域中。這個事實很重要,因為恆星的溫度與其最主要 射放波長的顏色有關。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5800 K,是藍綠色。但是,從5第條我們已經知道,當人眼將周圍的其他顏色考慮在內時,太陽的表觀顏色為白色,甚至是淡黃色。

7、太陽是矮星。 我們習慣於將太陽視為「正常」恆星。但是事實上,它是一顆「矮星」。我們知道白矮星根本不是一顆普通的恆星,而是一顆死星。從理論上講,就「正常」恆星而言(即通過持續穩定的氫聚變產生自身能量的天體)。 只有「矮星」,「巨星」和「超巨星」。巨星和超巨星代表恆星的末期(即老年)階段,但絕大多數恆星是處於漫長而成熟的演化階段(主序列)的恆星,都被稱為「矮星」。它們都比巨星和超級巨星要小得多。所以,從理論上講,太陽是矮星,或稱為「黃矮星」!

8、星星不閃爍。 星星似乎在閃爍(「閃爍」),尤其是當它們靠近地平線時。天狼星是一顆閃爍的星星,但實際上,閃爍不是恆星的屬性,而是地球湍流的性質。當恆星發出的光穿過大氣層時,尤其是當恆星出現在地平線附近時,它必須穿過密度經常迅速變化的大氣層。它具有使光像彈球機中的球一樣略微偏轉的效果。當光線最終進入我們的眼睛時,它每次在大氣層中的偏轉都會使其顏色和強度發生輕微變化。結果才有「閃爍」這個假象。在地球大氣層之上,恆星不會閃爍。

9、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輕鬆看到約19萬億英裡遠,這是我們距天鵝座中一顆明亮的恆星天津四大約的距離(天津四Deneb,天鵝座主星,全天第19亮星)。在秋季和冬季傍晚的天空中尤為突出。天津四足夠明亮,幾乎可以在北半球,只要有人居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10、黑洞吸附周圍的事物不是直接吸進。 許多作家經常將黑洞描述為「直接吸入」周圍的一切的天體。非專業的人士甚至普遍擔心,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會產生假想的「微型」黑洞,它們會以不斷增加的渦旋吞噬周圍的一切,從而毀滅地球。

但事實並非如此。就大型強子對撞機而言,由於多種原因,黑洞通常不會「吮吸」。如果是黑洞,則不涉及吮吸。相反,物質被非常強大的引力吸引到黑洞中。用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它確實有點像掉進了黑洞,而不是像徘徊在洞中。由於重力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量,所有事物都遵循這個原理。當某物被拖入黑洞時,該過程更像是被釣魚者拖著一條魚那樣緩慢進行,而不是將某物從瀑布頂端推下那樣。因此,黑洞不會吮吸,但它們非常酷。

朋友,上述事實還有新的觀點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
    太陽就已經很大了,個頭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有的相當於太陽的幾十億倍,質量也比太陽大很多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當然要數R136a1,這是1985年發現,其位於R136超星團中。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2008年,但是為了和我們對宇宙的逐漸深入的了解同步,它已經更新了幾次。我六歲的女兒總是有特別多的問題。幾天前我們從學校開車回家的途中,她就在追問我宇宙的本質。她有一句有趣的話是這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對此我有一個簡單的回答,我說:「宇宙是一個很大的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知道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答案。
  • 宇宙中有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它有多大?科學家:能容納45億個太陽
    宇宙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非常神秘的,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去探測宇宙是否存在邊界,所以科學家們目前推測宇宙是無限大的,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很多的天體,其中我們生活我的地球屬於行星,而地球圍繞公轉的太陽則屬於恆星,大家都知道太陽在我們心中是非常巨大的,太陽的直徑比地球要大上百倍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地球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是太陽,直徑約為139.2萬公裡。但是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也是只能算一個中等大小的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數不勝數,例如大犬座VY,雖然大犬座VY的大小很有爭議,但是現在普遍認為它的體積為太陽的30億倍,太陽在它真的太渺小,就像把一滴水扔到大海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比大犬座VY還要大的恆星,那就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色特超巨星-盾牌座UY,它已經超越大犬座VY,成為了目前最大的恆星。
  • 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陽其實是一顆挺無聊的恆星。「已到中年的」太陽,它的核心仍在燃燒著氫,對當前相對嬌俏的尺寸也沒什麼不滿意。儘管它會繼續保持這種狀態約50億年,但我們的太陽最終還是會耗盡氫,然後繼續消耗核心更深處的氦。這時候,太陽會在短短幾億年時間裡膨脹成為紅巨星。
  • 盾牌座UY已不是宇宙最大恆星,新晉宇宙最大恆星有100億個太陽大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天空中的恆星實際上都是和太陽一樣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恆星除了自身能夠發光發熱的特點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的大。因此我們從科學家對太陽的分類中就知道,太陽在恆星家族中不算大。但即便是屬於黃矮星的太陽和地球比起來也是大得讓我們難以想像。
  • 宇宙中有那麼多恆星,為何太陽落山之後,天空就變黑了?
    我們處所的銀河系估測恆星的數量就有1000-4000億個,而在可觀測宇宙範圍內,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起碼有數萬億個之多,那麼理論上在半徑為465億光年可觀測宇宙內,恆星的數量可以達到10^23這樣的級別。
  • 太陽的100億倍,這顆恆星就是宇宙中最大的了嗎?
    卡爾·薩根曾經說過,宇宙中的恆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還多2016年,天文學界根據2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預估可觀測宇宙內有2萬億個星系,包含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普通的棒旋星系。
  • 關於太陽的十大有趣事實(內含中文視頻)
    ,到那致命的、極具毀滅性的太陽耀斑我們列舉了有關太陽的十大有趣事實第十名,基本概況。地球是巨大的,\N然而太陽則更加巨大,大約是地球的11990倍是的,科學家發現,大概需要96萬個地球才能填滿太陽的內部空間這確實很難理解,但這兒還有更甚者。在遙遠的將來,也許是未來1.3億年到50億年中的某一時刻太陽將會燃燒殆盡所有的氫和氦,\N那時,它將逐漸吞噬地球、金星和水星在這「紅色巨人」階段之後,它將迎來自我坍塌的過程。
  • 宇宙中大的恆星有多大?他的大小是地球的1.倍,是太陽的倍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非常巨大的,宇宙的確切大小還沒有弄清楚,我們只能推測一下。人類能觀測到的宇宙直徑是930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只有這麼大,這個大小只是人類能觀察到的範圍,畢竟人類的技術仍然非常有限,不足以探索整個宇宙。
  • 宇宙中所有的黃金都來自恆星嗎?
    在大質量恆星劇烈毀滅過程中形成的眾多元素中,「金」應該是最能激發人類想像力的元素,這並不奇怪。從生物學的角度,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如碳、氧、鉀和硫等,應該是最受歡迎的幾種元素,但我們與黃金有著古老的情感聯繫。幾千年前,古人可能在溪流中看到某個閃閃發光的物體,於是就撿了起來,人類與金子的故事由此開始。這種金屬看起來似乎很有趣,但由於質地太軟,所以不是很有用。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
    迄今為止,我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的一顆行星是 尤斯庫蒂(UY Scuti),它距離我們9500光年遠,靠近銀河系中心的Scutum星座(盾牌)。它是一個被塵埃包裹的紅色超級巨星(是目前最大的一類恆星),直徑大約是我們太陽的1700倍。1860年,德國波恩天文臺(Bonn Observatory)的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它,並命名為BD-125055。
  • 在我們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個「太陽」?
    宇宙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組成,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等等,而在這些天體中,恆星是唯一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太陽太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顆恆星,那麼在我們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個「太陽」?
  • 宇宙中的恆星之最,盾牌座UY也不能稱王稱霸
    最大的恆星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就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距離我們5100光年,位於盾牌座。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是宇宙中恆星的普遍情況,體積代表不了一切。質量最大的恆星說到質量最大的恆星,那就是R136a1。這是一顆發現於1960年的恆星,位於編號為R136 的蜘蛛星雲。在這裡有一塊高亮區域,後來被證實是一顆巨大的恆星。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看完會讓你懷疑人生
    浩瀚的宇宙天體無數,其中最普遍的天體就是恆星和行星,而恆星在宇宙中的地位非常高大。雖然恆星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在它的上面還有中子星,黑洞等強大的天體,可是不管是中子星還是黑洞都是由恆星演變而來。只不過,隨著人類對於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我們發現,太陽在整個宇宙恆星家族中也只是一個小不點,比太陽大很多倍的恆星數不勝數。那麼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看完後會讓你懷疑人生。當一顆天體的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內部的高溫和高壓就會點燃中心的核聚變,從而讓一顆普通的天體升級為恆星。
  • 宇宙最大恆星被發現,直徑接近45億公裡,亮度是太陽1千萬倍?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宇宙越來越感興趣,宇宙到底有多大,以目前人類的技術勘察是無法知曉的,但我們知道宇宙是由無數的各類天體組成,其中包括恆星
  • 銀河系裡的恆星,排名第一的是不是太陽
    太陽是第二代還是第三代恆星很難確認,但太陽肯定不是第一代恆星,理由也非常簡單,因為以太陽的體量是無法在聚變中生成除碳氧後的元素的,但從太陽的光譜中發現金屬元素鐵的含量很高,質量佔比達到0.2%!然而鐵元素只會在8-10倍以上的恆星中心聚變時才能產生,因此認定太陽至少是二代恆星是沒有問題的。太陽以及結構太陽最主要的元素是氫和氦,以質量計算它們分別佔74.9%和23.8%。在氦元素以後的所有元素天文意義上稱「金屬元素」,約佔總質量的2%,其中氧大約佔太陽質量的1%,其次是碳(0.3%)、氖 (0.2%)、和鐵(0.2%)。
  • 盾牌座UY「被打敗」,已知新恆星可裝下100億個太陽,成為新巨獸
    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經說過,宇宙中的恆星比全球海灘上的沙粒都要多。這句話並非信口開河,也並非毫無根據。 2016年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份報告,基於2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估計可觀測宇宙中有2萬億個星系。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