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體育強國建設 展望新甘肅新體育——「十三五」時期全省體育...

2021-01-18 每日甘肅

實施體育強國建設 展望新甘肅新體育

——「十三五」時期全省體育事業成就綜述

代表中國隊參賽的甘肅運動員曾蓓勳奪得2018國際乒聯青少年公開賽塞爾維亞站U18男單冠軍。

「十三五」時期,全省體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戰略,充分發揮體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助推文化繁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省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作出了新的貢獻,也為「十四五」時期全省體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王向晨

——政治建設不斷強化。全省各級體育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部署要求,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增強發展體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主題教育和體育工作兩手抓、兩促進,取得明顯成效。強化組織建設,堅持和發揚「黨支部建在運動隊上」的優良傳統,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全面提高體育系統黨建工作質量。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精神,推動體育行業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持之以恆糾正「四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黨員領導幹部政治敏銳性和鑑別力不斷增強。

——全民健身蓬勃開展。全省各地全面實施《甘肅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城鄉居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全省共建成村級農民健身工程6307個,覆蓋率達到99%;健身路徑1655套,鄉鎮和社區體育健身中心503個,籠式足球場301個,健身步道65條,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拼裝式泳池、拆裝式冰場49個;市、縣級公共體育場覆蓋率分別達到93%和87%,縣級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覆蓋率達到80%。省體工二大隊滑冰館建成並投入使用,甘肅省體育館通過竣工驗收,蘭州奧體中心、七裡河體育場建設項目、蘭州體育館提升改造項目先後開工建設。國家甘肅臨洮體育訓練基地正式掛牌運行,二期建設規劃全面啟動。全省46個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全部實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每年廣泛開展全省規模性健身系列活動達2500多次以上,參與人數逾千萬人次,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超過900萬。創辦甘肅「隴原舞王」廣場舞民間爭霸賽、甘肅省「金色的田野」鄉村廣場舞大賽等一批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到81497人,初步形成了具有甘肅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競技體育穩步提高。運動項目布局進一步優化,重點項目競爭力得到提升。共有9名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參加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是我省參加境外奧運會人數最多的一屆。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取得4金、3銀、7銅的成績,創造了我省參加全運會近20年來的最好成績。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獲得2金2銅的優異成績,是我省運動員參賽亞運史上奪牌面最廣的一次。2018年成功舉辦第十四屆省運會,全省5517名運動員參加38個大項、344個小項的比賽,田徑、射擊、遊泳等項目的多項紀錄被刷新。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運會,獲得19金25銀21銅,創造了我省參加全國綜合性運動會的最佳戰績。近五年來,省級優秀運動隊在重大國際、國內比賽中共獲得前三名844個,其中第一名263個。成功舉辦了隴越騎聯2020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蘭州國際馬拉松賽、國際籃聯三人籃球U23世界盃等國內外知名賽事。積極探索「省隊市辦」「省隊校辦」「省隊協會辦」等省級優秀運動隊創辦新模式,先後成立的省桌球隊、省羽毛球隊均取得一定成績。競技運動管理、保障體制進一步完善,甘肅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甘肅省反興奮劑中心先後成立。

——體育產業方興未艾。五年來,我省加強政策引導,釋放市場潛能,制定甘肅發展健身休閒產業和體育競賽表演業實施意見,有力促進體育消費。省級投入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5億元,扶持全省110多個體育產業重點項目,帶動社會投資近50億元。立足河西、隴中、隴東南及民族地區體育產業「三大板塊」,積極打造冰雪運動、自行車汽摩運動、航空運動、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傳統武術運動、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產業帶。積極引導社會投入,通過ppp模式在白銀市建設國家級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訓練基地項目。融入體育+旅遊、體育+扶貧,實施國家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在全省各地啟動大眾「冰雪歡樂季」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在全省各地建設滑雪場地。截至2018年底,全省體育產業單位發展到7843家,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45.38億元,增加值為55.1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67%。「十三五」期間,全省體彩銷售額累計達到161.78億元,體彩銷售網點達3184個;2020年銷售額實現逆市上揚,市場份額增加到53.92%,體彩總銷量位列西北五省第2名。

隴越騎聯2020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

——青少年體育快速發展。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陽光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體教融合逐步推進。創建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74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3個,省、市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88個、省級戶外體育活動營地14個。國家級單項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發展到11個,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成17所,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中心在蘭州市體校建立男子曲棍球國家少年隊,建設校園足球特色學校751所。每年舉辦田徑、籃球、足球、武術等20多個單項的全省青少年錦標賽和足球、田徑等項目U系列賽。舉辦「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第六屆陝甘寧革命老區青少年足球聯賽、中國金昌國際青少年生存訓練營等賽事活動。實施國家高原人才開發計劃,每年組隊參加高原九省區青少年田徑對抗賽。每年聯合教育廳、團省委、科技廳等單位,廣泛開展模型、無線電、定向越野等科技體育比賽,參賽青少年近十萬人次。與教育廳深入推進校園足球發展,推動武術、遊泳、冰雪等大眾項目進校園活動,中國足球學院西北分院掛牌。

——體育扶貧紮實推進。全省體育系統全面落實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扶貧辦《關於體育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將「體育+扶貧」寫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並會同省扶貧辦在全國率先出臺《推進體育扶貧工程的三年行動計劃》。紮實推進體育場館、體育賽事、體育彩票、體育明星、體育綜合體、體育企業扶貧六大行動,有力助推了全省脫貧攻堅進程。每年全省有16項省級以上青少年競技體育比賽安排在貧困縣舉辦。姚明、劉國梁、鄧亞萍等先後帶隊到我省貧困地區開展幫扶活動。累計在貧困地區資助建設300個鄉鎮和社區體育健身中心,1242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5個籠式足球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設施。省體育局每年將60%以上的省級體彩公益金和全民健身設施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先後為75個貧困縣安排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體育賽事經費補助3.3億元。全省體育產業單位吸收貧困戶就業務工近5萬人。省體育局先後選派2名縣級幹部、9名科級幹部到華池縣掛職幫扶,全省體育系統有300多名幫扶幹部積極投身體育扶貧和脫貧攻堅。

五年來,全省體育系統認真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大力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著力發揮體育公共服務職能,積極培育扶持體育產業,體育與百姓生活的關係更加密切,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滿足。五年來,全省體育系統堅持服務大局,不斷完善競技體育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競技體育實力明顯提升,在國際國內大賽中取得了一系列優異成績。積極開展體育交流與合作,組織舉辦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賽事,通過體育宣傳我省的窗口作用得到更好地發展。五年來,全省體育系統積極投入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體育在精準扶貧中積極釋放自身活力,通過建設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滿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藉助舉辦賽事活動凝人心、聚人氣、樹信心。

機遇與挑戰並存。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求與體育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發揮仍不充分,公共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還需要深化,體育社會化組織亟待改革。競技體育項目布局不夠合理,高水平體育人才不多,競爭實力不強,群眾喜聞樂見的「三大球」項目專業運動隊尚未組建,後備人才培養體系還不健全。體育產業基礎仍然薄弱,規模較小,場館利用率不高。

甘肅小輪車隊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包攬女子項目金銀銅。

展望未來,全省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把握體育強國建設難得機遇。「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為我省做好體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全省體育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從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的體育價值再認識出發,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將體育服務於人民,將體育源源不斷地為人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動力作為體育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抓住體育強國建設的著力點,全面深化體育改革,大力推進西部體育強省建設,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青少年體育、體育文化宣傳等方面的新發展。

——深刻領會體育「四個重要」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緊扣「四個重要」的體育發展新定位,立足省情實際,服務大局,創新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時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四個重要」是對新時代體育發展的最新定位,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十四五」時期,我省體育要圍繞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任務要求,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和體育消費為根本目的,充分發揮體育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建設西部體育強省為目標,助推體教融合、健康甘肅建設,實施「體育+」和「+體育」發展策略,推動體育產業與教育、文化、旅遊、康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和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宏偉目標,聚焦西部體育強省建設,精心謀劃「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階段,是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重要時期,也是甘肅體育深化改革的關鍵期、攻堅期,全省廣大體育工作者要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全民健身。堅持「保基本,全覆蓋,兜底線」。認真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統籌部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運用新興技術推進智慧健身路徑、步道、公園建設,鼓勵社會建設分布於城鄉社區、商圈、工業園區的智慧健身館(中心)。進一步提升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的品質和效益,加快推進蘭州奧體中心、七裡河體育場等重點體育項目建設,持續建好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實現村級體育場地全覆蓋,健全全民健身組織隊伍網絡,在全省農村持續掀起全民健身熱潮,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基礎保障。

蘭州馬拉松。

競技體育。堅持「抓基礎,補短板,促改革」。抓好運動項目布局,堅持走「精兵強項」之路,鼓勵省隊市辦、校辦、協會辦、社會辦。打好東京奧運會和十四屆全運會,力爭取得優異成績。補齊基礎大項和「三大球」項目短板,穩步推進冰雪項目發展,爭取2022年北京冬奧會有甘肅運動員入選國家隊。推動訓練單位中心化,制定高水平人才引進和獎勵機制。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臨洮體育訓練基地二期項目,建成集冬夏體育項目訓練競賽、轉訓調整、服務保障為一體的亞高原綜合性體育訓練基地。繼續辦好隴越騎聯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努力實現賽事中期目標。

體育產業。堅持「搭平臺,促融合,提效益」。利用好「一帶一路」平臺,推動「體育+」模式,發展體育旅遊業、競賽表演業、體育製造業,豐富體育健身休閒產品供給,提高體育消費水平,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行體育場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提高場館利用率,成立體育產業公司,拓展延伸體育產業鏈。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培育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本土體育品牌賽事活動,擴大甘肅體育影響力。

青少年體育。堅持「重合力,強體系,提質量」。按照「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原則,深化體教融合,推動全省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加大對各級體校扶持力度,提升辦學質量;加強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體育單項後備人才基地、體育傳統校的引導與支持,加大對省級體育傳統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戶外營地的指導,選拔和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完善青少年U系列賽事體系,組織開展各類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

體育文化。堅持「講故事,樹品牌,鑄靈魂」。廣泛宣傳群眾身邊體育明星和運動達人的時代風採,講好甘肅體育故事。展示隴原健兒「食甘肅人民之祿,何以為報」的樸實情懷,詮釋「克服三苦,無私奉獻,克服困難,爭創一流」的甘肅體育精神,錘鍊甘肅體育工作者的精氣神。加大對甘肅傳統體育非遺項目的研究與宣傳,深入挖掘隴越騎聯、崆峒圍棋、伏羲武術、瑪曲賽馬、甘肅象棋等體育品牌的文化價值,打造甘肅體育的亮麗名片。

相關焦點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促進我國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充分發揮體育在建設健康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和「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本規劃。
  • 強健體魄競風流——「十三五」吉林省體育事業巡禮
    「十三五」時期,吉林省體育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攻堅克難、深化改革,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日趨增強,體育產業規模效益日漸擴大,為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鼓舞了士氣、提振了精神。
  • 【體育臨夏】全省體育記者齊聚「花兒之鄉」為體育發展建言獻策
    12月18日下午,2021年甘肅省體育記者工作年會在和政縣舉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等中央媒體駐甘單位,甘肅日報、省廣電總臺、新甘肅、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等省級主流媒體,蘭州日報、蘭州晚報、蘭州電視臺、民族日報、臨夏電視臺、和政縣融媒體中心等省州縣主流媒體,以及省內各大網絡平臺、新媒體的體育記者共聚一堂,就2021年甘肅省體育事業發展、賽事宣傳報導建言獻策,共謀甘肅體育宣傳之路。
  • 重慶市召開全市體育工作會 看看重慶體育「十三五」成績單
    今天(14日)上午,因疫情防控的要求,2020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重慶市體育局局長丁洪回顧了「十三五」期間重慶體育在體育公共服務、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產業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績。
  • 鄭州體育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紀實
    同年舉行的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鄭州市的金牌總數、獎牌總數、總分又一次雄踞全省首位,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建成市奧體中心,新建縣(市)級全民健身中心6個(中牟、新密、鞏義、滎陽全民健身中心,登封集美全民健身中心、新鄭城西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建設覆蓋率達100%。5年來,鄭州市的923個城市社區、112個新型農村社區新建健身路徑1289條;建設社區活動中心88個、多功能運動場113個;全市鄉鎮體育健身工程及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
  • 為建成體育強國貢獻高等體育院校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強調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擘畫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和戰略安排,向全國體育戰線包括高等體育院校發出了動員令
  • 全省體育局長會議召開 李舜:以《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做好工作
    全省體育局長會議在長沙舉行。本次會議回顧總結了去年以來全省體育工作,研判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新形勢、新變化、新任務。李舜發表了主題為「以《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為引領 全面開啟體育強省建設新徵程」的講話,鼓勵全省體育系統工作者們既要在防疫工作中充分發揮體育的功能和作用,又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積極謀劃好湖南省體育工作的中長期規劃,在「六穩」「六保」中發揮積極作用;既要做好今年特別是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又要謀劃好下一個周期全省和各市州體育工作的總體規劃,全面開啟體育強省建設的徵程。
  • 全民健身捷足先登 智慧體育開疆拓土——貴州體育大數據「十三五...
    為全民健身發展新模式,為競技體育賦予新科技,為體育產業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防控提供新方法,為公益扶貧提供新力量,為體育惠民提供新渠道……  近幾年來,貴州省體育局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大數據戰略行動計劃工作部署,積極乘「雲」而上,依託「雲上貴州平臺」,創新政企合作模式
  • 「三大球」振興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裡約奧運會、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再次讓國人熱淚盈眶,讓世界為之震撼;雅加達亞運會、東京奧運會女籃資格賽,中國籃球不畏強敵、拼搏不息;在足球改革的引領下,中國足球在國家隊建設、職業聯賽、校園足球、社會足球發展等方面闊步前行……足籃排「三大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十三五」期間,中國「三大球」不懈努力,將影響力擴展到更廣的範圍
  • 在體育發展「最好的時代」加速奔跑 一圖讀懂廈門體育高能五年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十三五」期間,《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等相繼發布,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健康廈門」建設大會,對體育工作空前重視。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甘肅「十三五」時期完成易地扶貧...
    為展示成績,總結經驗,謀劃未來,甘肅日報從今日起特推出「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專欄,全面報導「十三五」期間我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採取的措施、發展的狀況、取得的成績,鼓舞和團結全省幹部群眾,砥礪奮進,頑強拼搏,繼續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而努力奮鬥。
  • 薛寶君:全面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1月11日,「體育強國建設論壇西北服務平臺」和「人民體育運動與健康研究院西北服務平臺」在西安正式啟動,這是人民體育運動與健康研究院全面布局運動健康產業、在全國各地廣泛落地邁出的重要一步。
  • 雲南省老年體育工作承前繼後 力爭「十四五」末全省老年人健身人口...
    會議現場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婁瑩 張成)12月15日,記者從雲南省老年體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獲悉,我省老年體育工作在「十三五」期間取得顯著成績。在「十四五」即將開局的關鍵時期,我省老年體育工作承前繼後,繼續推動全省老年體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 ...共話體育發展 | 2020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高峰論壇-主論壇...
    論壇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體育博物館館長李靜主持。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以「厚植體育強國建設文化基礎,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主題作主旨發言,他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體育強國建設將進入新徵程,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住新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成新使命。
  • 鬥門人均體育場面積超全省標準 白藤湖擬建體育中心
    )本報訊 記者魏康報導:作為體育大區的鬥門又將有新動作。記者近日從鬥門區體育局了解到,鬥門正謀劃在白藤湖片區建設新的體育中心,初定選址於白藤七路。而目前,鬥門區人均體育場面積約2.3平方米,已超過了省人均標準水平。 鬥門區已連續21年獲評「廣東省體育突出貢獻獎」,向國家隊和省隊輸送的優秀運動員達200多名,區內籃球、桌球、廣場舞等體育運動項目群眾基礎深厚,是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區。與之相應,鬥門區政府連續多年對體育設施大手筆投入。
  • 國家體育總局
    範廣升在總結中說道,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社體中心上報了關於體育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報告,包括全民健身、體育產業、人才儲備、奧運備戰、對外交流、單項協會改革等方面的經驗成果;2020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中心各協會、各項目的「十四五」規劃已完成初稿,現正廣泛徵求意見。
  •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體育成績亮眼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體育成績亮眼「十三五」時期是體育事業進入新時代、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邁上新徵程的重要時期。記者從自治區體育局了解到,內蒙古深入推進群眾體育生活化、競技體育集約化、體育產業市場化、體育文化多樣化。
  • 聚焦民族振興和時代進步 加快體育強國建設
    在今年9月22日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體育強國建設」「要科學研判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創新,不斷開創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對於推動我國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體育在改革中砥礪前行
    新時代面對新需求,需要新理念、新思路、新作為。「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事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砥礪前行,各項改革舉措密集出臺,體育工作直面新時期體育需求結構轉變和需求升級的新形勢,提升治理效能,釋放發展動能,優化發展結構,增加有效供給,吸引、帶動和服務好越來越廣泛的人群投身體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實踐。
  • 第四屆全國體育學科研究生文化論壇暨《體育文化導刊》進高校系列...
    本次論壇由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導刊》編輯部聯合主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東北師範大學)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旨在為廣大在讀研究生創建學術交流平臺,增強體育學科研究生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積極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論壇首次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會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