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這不是一個尋常的日子,而是美國下發的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的日子,是華為晶片斷供首日。並且臺積電、三星、高通、SK海力士、美光等多家晶片企業均表示「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據報導,臺積電曾在其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給華為繼續供貨。曾傳聞三星、高通試圖希望給華為供貨,但後來也不了了之,未見下文。那華為如何應對呢,是不是還有傳聞的B計劃呢?
答案是: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明確對外表示,美國對華為晶片供應的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就是今天),麒麟系列晶片9月份以後將無法再生產,華為Mate40將成為搭載高端麒麟晶片的「絕版」,經銷商拿貨不好拿貨了。
據報導,華為一直在尋求替代方案,但高端晶片存在技術瓶頸且難以繞開美國技術與設備限制。雖然華為仍然可以使用中低端企業,仍然可以製造手機,但這意味著華為將與蘋果、三星以及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家「降維」競爭。
艱難時期,華為手機市場份額可能要丟掉不少,現在擬大力發展筆記本、平板、智能手錶、車機、手環、眼鏡、音響、耳機等手機周邊業務,以應對美國晶片限制等。然後就是主推鴻蒙系統等,有意通過強化軟體、生態、系統等,補硬體短板,希望通過彎道超車搶抓未來十年物聯網發展機遇。
有意思的是,蘋果選擇在華為晶片斷供的第二日,就是9月16日凌晨1點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這種搶市場,搶份額的心態昭然若揭。面對這種現狀,南生再次感受到:科技是有國界的!
沒有「國界的科技」,會導致科技失去多樣性,會出現贏者能吃,而這個贏者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優的,尤其當這個贏者不願意他國使用他的技術時,就形成了對他們科技、經濟的桎梏。
而且,關鍵技術別人不會公開,不會共享。核心技術最終還是需要靠自己,就如我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突破原子彈、氫彈技術,保證了國家領土、主權安全一樣。在關鍵時期,技術永遠擁有國界。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對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國體系」一定能夠取得成功,足以緩解甚至基本不受高端晶片被「卡脖子」的影響。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