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斷供首日!中國企業發展受阻,再次說明「科技有國界」

2020-11-19 騰訊網

2020年9月15日,這不是一個尋常的日子,而是美國下發的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的日子,是華為晶片斷供首日。並且臺積電、三星、高通、SK海力士、美光等多家晶片企業均表示「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據報導,臺積電曾在其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給華為繼續供貨。曾傳聞三星、高通試圖希望給華為供貨,但後來也不了了之,未見下文。那華為如何應對呢,是不是還有傳聞的B計劃呢?

答案是: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明確對外表示,美國對華為晶片供應的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就是今天),麒麟系列晶片9月份以後將無法再生產,華為Mate40將成為搭載高端麒麟晶片的「絕版」,經銷商拿貨不好拿貨了。

據報導,華為一直在尋求替代方案,但高端晶片存在技術瓶頸且難以繞開美國技術與設備限制。雖然華為仍然可以使用中低端企業,仍然可以製造手機,但這意味著華為將與蘋果、三星以及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家「降維」競爭。

艱難時期,華為手機市場份額可能要丟掉不少,現在擬大力發展筆記本、平板、智能手錶、車機、手環、眼鏡、音響、耳機等手機周邊業務,以應對美國晶片限制等。然後就是主推鴻蒙系統等,有意通過強化軟體、生態、系統等,補硬體短板,希望通過彎道超車搶抓未來十年物聯網發展機遇。

有意思的是,蘋果選擇在華為晶片斷供的第二日,就是9月16日凌晨1點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這種搶市場,搶份額的心態昭然若揭。面對這種現狀,南生再次感受到:科技是有國界的!

沒有「國界的科技」,會導致科技失去多樣性,會出現贏者能吃,而這個贏者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優的,尤其當這個贏者不願意他國使用他的技術時,就形成了對他們科技、經濟的桎梏。

而且,關鍵技術別人不會公開,不會共享。核心技術最終還是需要靠自己,就如我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突破原子彈、氫彈技術,保證了國家領土、主權安全一樣。在關鍵時期,技術永遠擁有國界。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對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國體系」一定能夠取得成功,足以緩解甚至基本不受高端晶片被「卡脖子」的影響。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晶片斷供首日,華為負重前行
    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短期內,華為等國內科技企業無法避免地會因晶片「斷供」帶來負面影響,但面對生死存亡,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在華為的帶動下將進一步發展。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程璐編輯|李薇頭圖攝影|肖麗斷供風暴到來。和華為一樣,中國手機界乃至半導體產業的從業者都在等待,等待9月15日的最終結果。
  • 切斷華為晶片供應鏈,回歸初心,森林大學助力華為慢慢崛起!
    華為回應晶片供應鏈被斷近日,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更改了一項出口規則,即便電子晶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的,但是只要使用美國的製造設備,就需要獲得政府的許可。雖然頂尖的晶片不能生產應用,但是會加快華為和中國布局晶片光刻機的生產。這次,華為可以重新複製創業初期的時刻,藉助高校科技人才合作,攻克難關,最後做到鳳凰涅槃。
  • 華為晶片發展受阻,三星晶片或在中國強勢擴張,小米成潛在客戶!
    三星、華為和蘋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以自主研發晶片,這三個品牌也是去年銷量前三的手機廠商;和華為、蘋果不同的是,三星除了可以自主研發晶片之外,自家研發的獵戶座晶片是向其他手機廠商銷售的,同時三星還提供晶片代工技術,這是華為、蘋果做不到的事情。
  • 臺積電始料未及,華為麒麟晶片有著落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了,本月15日美國傳來消息,準備出臺一項新規來打壓華為,目的是要斷掉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首要目標就是臺積電。臺積電在當天也宣布同意在美國建造一座晶片工廠,這給華為釋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臺積電會聽從美國的命令。
  • 國產晶片最強助攻來襲!舉全國之力發展中國芯:可解決華為晶片危機
    【8月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2018年的中興、2019年的華為事件發生以後,中國科技企業也是徹底的被打醒了,無論是在晶片領域,還是在作業系統領域,如果再繼續依賴於國外的產品,而不是努力提高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自給率的話,那麼國內科技企業就有可能繼續遭受到別人卡脖子的尷尬局面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經銷商:手機拿貨比較困難
    9月15日,美國5月15日下發的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記者最新從華為產業鏈獲得的消息顯示,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後續華為可能從高端手機「降維」至汽車、OLED屏驅動等,配之以軟體、手機周邊產品補洞,而經銷商向記者傳遞的情況則為:「現在華為手機拿貨很難,除非同步搭配手錶、手環、眼鏡、平板、音響、耳機等產品,而若從外圍拿貨,價格又高出幾百至幾千不等。」
  • 不同方向不同作為:澳大利亞5G發展受阻,華為卻輸給了蘋果三星!
    不同的方向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結果,這點在科技市場中也是如此,如果在2019年華為沒有被加入「實體名單」,那麼我們用戶也不會認識到現在的華為,不僅能研發出5G晶片和技術,還公布了自家的鴻蒙系統,這一切都是從去年中旬開始,在這段時間裡面,華為受到了各種阻礙,也遭受到了多種拒絕,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 華為「斷芯」,意味著窮途末路?這更像是「中國芯」哀兵必勝之戰
    我們都清楚,美國一招狠過一招的「誅芯」術,目的就是讓華為海思成為無水之源,實現對海思的全面封鎖。前段時間,7月份的時候,臺積電二季度財報說明會上,就表示了9月15日將斷供華為的晶片,外界都在關注華為會怎樣渡過難關。8月7日,華為傳來了一個令人惋惜的消息。
  • 沒有了晶片的華為,將何去何從?
    麒麟晶片無法再生產,對於華為的手機業務打擊是巨大的,這也基本上讓華為海思的研發機構名存實亡,因為即使研發出來,5納米3納米的晶片,晶片的集成化再高端,內部優化的再好,也沒有晶片代工廠可以為其加工,按照目前來看有這個能力的只有臺灣的臺積電。
  • 「晶片大王」張忠謀:曾頂住壓力給華為供貨,70歲時娶部下妻子
    眾所周知,華為是中國企業的驕傲,引領了世界5G科技的發展。有關專家指出,5g和人工智慧的技術優勢將替代人工成本優勢,帶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顛覆,並決定未來百年誰能成為世界工廠。華為的強大,讓渴望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急紅了眼,窮盡卑鄙手段對其進行瘋狂絞殺,今年更是要求世界各大晶片供應商不準給華為供貨。其實,華為的晶片設計能力世界領先,但是他們設計出來的東西,在國內沒有工廠能生產出來。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晶片加工是個巨型系統工程,包含「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麒麟9000由華為自主設計,封裝、測試中國企業完成都沒問題,其製造由臺積電代工,而臺積電用的是美國的技術和設備,這才會給美國「卡我們脖子」的機會。
  • 華為加油!蘋果用45分鐘抽了行業一個嘴巴,中國晶片之路任重道遠
    根據此前外媒的報導,美國政府與 8 月 17 日更新了對華為的限制政策,凡是一切使用了美國技術的公司都不能向華為提供生產產品所需要的半導體晶片。導致值得國人驕傲的麒麟9000晶片處境十分艱難。 當然正如上面所提到,華為在晶片設計上無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 中芯獲美國晶片設備許可?華為任正非:放棄幻想,準備戰鬥!
    最近有一個重磅消息,在市場層面有知情人士說,國內晶片生產巨頭企業中芯國際已獲老美成熟製程許可證,並且說老美針對成熟製程許可是分批發放,一次性發放4-5萬片產能所用設備,而且,包括臺積電等都有可能會被允許為我們國內晶片廠商代工。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市場一片歡呼。
  • 沒想到晶片斷供,反而讓我們看的更清楚
    沒想到晶片斷供,反而讓我們看的更清楚。反英特爾在晶片工藝上近年來一直落後於臺積電,7nm工藝也推遲兩年。 如今,英特爾把晶片代工給了臺積電,我們才恍然大悟,全球最大的晶片廠是真的連7納米晶片都搞不定了,同樣擁有阿斯麥EUV光刻機,美半導體公司卻解決不了高製程工藝。
  • 中國進口晶片市場巨大,超3000億美元,英飛凌保持供應量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預計今年中國進口晶片市場份額仍然超過3000億美元。據了解,中國進口晶片市場自2018年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之後,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3000億美元之上。如此大的市場份額背後蘊藏著高額的利潤,對此,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並沒有打算像美國多家晶片公司一樣斷供中國,而是選擇與ARM一起做出了不會受美國影響而斷供中國的表態。英飛凌原為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它曾在1998年時虧損超過12 億馬克,而在1999年時,部門成員決定獨立出來,重新組建一個名為英飛凌科技公司。
  • 中國十大晶片設計企業排名來了!到底誰才是正宗晶片股?
    2019年11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了一份2019年中國十大晶片設計廠商(未統計港澳臺地區)的營收數據的預測報告。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分布情況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有3家,長江三角洲有4家,京津環渤海地區有3家。
  • 120天緩衝期結束,臺積電、高通等已斷供華為
    如此禁令下,臺積電等華為晶片代工廠為華為代工,將要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執行,當然美國方面給了120天的緩衝期,期間內臺積電等公司仍可給華為持續供貨,首個華為晶片斷供日為2020年9月15日。如今,9月15日已至,美國方面並沒有再宣布延期信息,這意味著華為晶片斷供正式來襲。在此之前,臺積電曾在其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給華為繼續供貨。
  • 美國科技霸凌不得人心:傳三星正與華為商討晶片代工
    C114訊 北京時間6月13日晚間消息(蔣均牧)繼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一年後,美國政府再度升級絞殺手段,通過修改直接產品規則試圖全面切斷華為晶片供應。在此背景下,據國外知名數碼科技媒體Phonearena報導,三星與華為正在探索一項「合則兩利」的重磅交易——這家韓國巨頭將為華為的5G設備製造先進晶片,而作為回報,華為將把部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不過這篇報導的真實性仍有待確認。
  • 「中國芯」再次突破!任正非說出「大實話」,華為終於要贏了?
    我國再晶片領域其實是比較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是一片空白,因為大部分的專利都被外國公司給壟斷了,技術壁壘很難突破。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終於有了一些成就,並且開始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據近期媒體報導稱,我國5nm工藝蝕刻機實現了量產,還得到了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臺積電的認可,已經下了訂單準備採購我國的5nm蝕刻機,這對於臺積電量產5nm晶片有非常大的幫助。大家都知道晶片製造是需要光刻機的,但除了光刻機還需要蝕刻機的幫助才可以成功製造晶片,而我國的光刻機比較弱勢,還停留在ASML公司20年前的水平,所以光刻機領域很難突破ASML的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