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晶片的華為,將何去何從?

2020-12-27 吉吉美學

麒麟晶片無法再生產,對於華為的手機業務打擊是巨大的,這也基本上讓華為海思的研發機構名存實亡,因為即使研發出來,5納米3納米的晶片,晶片的集成化再高端,內部優化的再好,也沒有晶片代工廠可以為其加工,按照目前來看有這個能力的只有臺灣的臺積電。

昨天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表示,因米國的第二輪制裁,限制了只要使用米國技術的公司,不能再接受華為的訂單,而臺積電正式發表聲明,在2020年的9月14號之後,迫於壓力和條款,不能在給華為提供任何的晶片。

其實國際上形成晶片代工的這種模式,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當初,德州儀器,英特爾,這些大公司都是具有從晶片的研發到生產到封測,只有一條龍的能力,所以當時一些小的半導體,研發公司,迫於資金的成本,根本無法涉足到這個領域。

後來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改變了這一國際形勢,創立了只給晶片代工的這種方式,在取得了國際認證之後,當時的許多大公司都去找其代工,慢慢的半導體世界格局,轉變成了這種方式,研發的公司可以投入高成本進行研發,而不用過多的去考慮生產加工晶片,這可以為企業省掉了更多資金。同時這也可以讓小的半導體晶片研發公司進行投入。

所以說半導體行業一直按照這種方式去進行,而在世界上唯一的一家,還按之前方式運作的企業就是三星,他們所生產的獵戶座系列晶片,也廣受好評,而他們根本就不用去考慮晶片會有斷供的後果,因為所有都是自己的,話語權只是自己擁有。

餘承東表示,今年在Mate40系列手機上,是麒麟晶片的最後一代,而這一代晶片也命名為麒麟9000,而不是我們之前,我想到的麒麟1020晶片,之所以這樣的命名,也顯示出了華為的無奈。

對於手機的業務,晶片的斷供是給華為巨大的衝擊,臺積電加速生產所能提供給華為的晶片也僅僅為800萬部,據消息稱,華為將在國內的手機使用麒麟9000晶片,而在國際版可能會有高通曉龍或聯發科的晶片替代。

Mate40尚且如此,我們不禁會想到明年上半年會發布的,P50系列手機,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在這半年的時間內,華為是否能找到晶片代工的企業,仍舊是個未知數,華為海思的研發機構會何去何從,目前都是未知數。

剩下的都是我們的猜想,華為是否能找三星合作代工,下一代華為的手機是否都要外購晶片,都不得知,希望我們的華為會挺過這道難關,當初我還天真地以為科技無國界,現在看起來是那麼的可笑。

感謝大家的閱讀,力挺華為,支持國有企業。

相關焦點

  • 華為mate40搭載的將是最後的麒麟晶片?
    最近的日子裡有關於華為的話題一直高居不下。前段時間因為「斷供禁令」的影響,導致臺積電在9月15日停止向華為提供晶片生產,這也使得許多人都開始擔心華為即將發布的mate40系列還有沒有晶片可以用?那麼華為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會成為絕唱嗎?
  • 面對美國的淫威,我們就沒有晶片可用了嗎?
    在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布,他們從5月15日起,再沒有接華為的新訂單,9月14後也不會供貨給華為。他還表示,還未向美國政府遞交向華為出貨書面申請,同時聲稱,美國政府可能會放寬政策,向華為提供通用產品。
  • 全球晶片再次洗牌:華為跌出前十,美國包攬前三!
    而聯發科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好成績,大部分都是因為天璣系列5G晶片取得重大的成功,讓華為、小米、vivo等手機品牌,均推出了他家多款天璣機型,促使發哥的業績不斷往高處上漲。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遺憾跌出前十,這個消息有點讓人揪心,要知道華為麒麟手機晶片、巴龍基帶晶片、鴻鵠智慧顯示晶片等,都在各自領域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的,還記得2020上半年手機晶片市場中,華為海思佔據了16%的份額,排名第3,可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半年時間天翻地覆,沒一家代工廠敢給海思代工,整個Q4季度,可以說一塊高端
  • 華為沒有晶片了,危機中再遭挑戰,支持華為不能只是口號
    現在的華為已經確定在9月15日之後,將會沒有晶片了,也就是大約一個星期,華為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但這僅僅是來自於晶片的壓力,更殘酷的是,競爭對手並不會因為華為面臨困難而手下留情,更多的是痛下殺手,希望將華為逼上絕路。
  • 逆境中生長的華為:鴻蒙2.0誰來用?晶片困局誰來解?
    餘承東在大會上宣布,鴻蒙系統升級至2.0版本,2020年12月將發布鴻蒙OS手機版本,明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OS 2.0。到2021年10月鴻蒙面向4GB以上所有設備開源,向全球的開發者共享華為的網絡和渠道。 除此之前外,由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也在9月10日揭曉。
  • 荷蘭媒體:晶片禁令對華為效果有限,中國光子晶片助華為脫離險境
    你們知道為什麼美國要針對華為使用晶片禁令嗎?難道真的是因為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成為了世界第一,所以美國嫉妒所以就要打壓華為?這或許是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很可能是敲山震虎,為的是將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一網打盡。
  • 榮耀被賣,華為迎來敦刻爾克大撤退?晶片難題,沒有時間了!
    而從許多報導的評論區來看,相當一部分人之前選擇榮耀手機,一是靠愛國情懷支撐,二就是相信華為品牌的光環。  現在,是另一個故事了。  01  沒有晶片給榮耀了,華為還將失去第一  榮耀就這麼被賣了,實屬華為的無奈之舉。
  • 華為晶片短缺危機,5條出路?
    「中國芯」只是時間問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近日承認,由於美國對華為的第二輪制裁,到9月16日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就將用光庫存。在晶片危機上華為如何破局?多方都在關注。
  • 晶片數量短缺,華為手機岌岌可危,華為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
    在2020年,華為以手機為主的消費者業務佔比達到全部營收的56%,手機業務是華為目前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如果在接下來的日子斷供華為晶片的局面沒有獲得進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華為手機很有可能面臨著無芯可用的艱難處境。
  • 餘承東無奈道出實情:華為沒晶片了,麒麟高端晶片絕版已成絕唱!
    最近兩年的華為總是牽動很多人的心,今年上半年華為迎來了美國第2輪的制裁,這次針對了華為的麒麟晶片製造。從9月15日之後,根據禁令中的內容,臺積電將無法為華為進行晶片代工生產。因此,麒麟晶片將會成為制約華為銷量的最突出矛盾。
  • 最新:晶片計劃落空,華為陷入困境!
    報導指出,最新的消息顯示,中芯的製造工藝水平大幅度落後於國際,當前華為和中芯攜手制芯的期待顯然已經落空。周五(7月31日)晚間,中芯國際宣布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建立合作框架,有意成立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的合資企業,預計首期最終達致每月約10萬片12吋晶片的產能。估計投資與初始註冊資本將分別為76億美元及50億美元,約51%的初始註冊資本將由中芯國際出資。
  • 華為晶片確認停產,卻迎來高通瘋狂搶單,P50有望用上高通晶片
    麒麟晶片成絕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公開對外宣布,Mate40旗艦系列將會在今年9月份發布,這款旗艦將會搭載最先進的5nm晶片麒麟9000,這顆晶片將會是麒麟系列的絕唱,9月15日之後,麒麟晶片將正式停產。
  • 斷供華為?起底海思晶片28年發家史
    就這樣,華為首顆具備自有智慧財產權的ASIC誕生了,這就是華為晶片事業的起點!它不負眾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產品自然也賣得越來越紅火。晶片元老李徵回憶,當時大家都說,如果那次流片失敗,幾萬美元打了水漂,後果難以想像。一方面,吃飯的產品沒有了差異化競爭力,就會捲入無休止的價格戰中。另外一方面,新產品的研發要採購境外的器件和設備,要大量美元。
  • 華為晶片發展受阻,三星晶片或在中國強勢擴張,小米成潛在客戶!
    三星、華為和蘋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以自主研發晶片,這三個品牌也是去年銷量前三的手機廠商;和華為、蘋果不同的是,三星除了可以自主研發晶片之外,自家研發的獵戶座晶片是向其他手機廠商銷售的,同時三星還提供晶片代工技術,這是華為、蘋果做不到的事情。
  • 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這一次,大陸企業的做法是正確的,正是因為我們非常重視人才。這些人才將有助於我國晶片和光刻機的研發,突破7nm、5nm更高精度技術,為中國未來光學晶片和碳基晶片實現超車儲備人才。
  • 華為最新麒麟晶片曝光
    這也更讓我們對華為未來手機業務的發展產生疑問:未來究竟會不會有新的晶片出現呢?前兩天我們報導過,國外博主曝光了華為下一代麒麟晶片,叫做麒麟9010,是一款基於3nm製程工藝的移動處理平臺。不過現在他又對此消息進行更新,他表示華為未來將會有兩款晶片,分別叫做麒麟9010和麒麟9020。麒麟9010是基於5nm+製程工藝製造,這是一款5nm加強版的晶片,相較5nm的工藝能提升5%左右的性能,同時功耗降低10%。
  • 切斷華為晶片供應鏈,回歸初心,森林大學助力華為慢慢崛起!
    華為回應晶片供應鏈被斷近日,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更改了一項出口規則,即便電子晶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的,但是只要使用美國的製造設備,就需要獲得政府的許可。受此政策的影響,華為研發的麒麟處理器未來也將被迫斷貨,幫華為生產晶片的臺積電將停止為華為供貨,根據臺積電2020年上半年5nm晶片的產能,都被蘋果和華為承包,華為旗下的海思晶片向臺積電預定50億元的圓晶訂單,受美國商務部政策的影響,臺積電被迫中止向華為的供貨合同,海外媒體都對華為的未來持悲觀態度。然而華為面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在社交媒體發布:「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的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 華為、武漢弘芯、中芯國際有沒有可能聯合起來成立晶片生產企業
    華為手機受制於晶片,中芯國際定製光刻機卻遲遲無法交付使用當初中芯國際定製的一臺光刻機,卻被Asml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交貨,自然也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光刻機,便無法生產晶片。無法生產晶片,就無法幫助華為走出困局。
  • 美媒:不賣華為晶片,每年80億將白送給對手
    特別是在今年川普政府為了進一步打壓華為,在五月份,出臺了針對華為晶片的限制措施,全面打壓華為的晶片供應鏈。使得華為空有強大的設計能力、卻無生產工藝、即使是臺積電,還是中芯國際,都難以幫助華為。此外,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已經對外確認,9月15日後,麒麟晶片將因為產業鏈限制而被迫停產,這將對華為的手機業務產生非常巨大影響。
  • 臺積電:如無法向華為出售晶片,將迅速填補缺口
    由於美國實施限制,被問及臺積電是否可以填補華為海思遺留的訂單缺口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希望不會發生。」 他同時補充說:「我也很難預測它將以多快的速度發生。」 劉德音還稱,「但是如果這樣做,我們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填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