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華為已經確定在9月15日之後,將會沒有晶片了,也就是大約一個星期,華為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但這僅僅是來自於晶片的壓力,更殘酷的是,競爭對手並不會因為華為面臨困難而手下留情,更多的是痛下殺手,希望將華為逼上絕路。
原來,華為預計在9月發布最新的Mate40系列,並且搭載了麒麟9000處理器,這也是麒麟晶片的絕版機型,雖然臺積電已經在日夜備貨,外界預計備貨量也只有1000萬片晶片。而作為對手,,蘋果今年的iPhone 12首批備貨量就預計要達到8000萬臺,對比之下,華為顯然在備貨量上不是iPhone 12那麼充足富餘。
至於在產品上,iPhone 12目前基本可以確定會採用劉海屏設計,只是對比iPhone 11稍微增加了一顆雷射雷達攝像頭,所以拍照也會有所提升,再加上A14處理器的性能優勢跟iOS 14系統的長時間優化,流暢度上顯然也超越了華為Mate40系列。
更嚴重的還是在於價格上的衝擊,諸多的信息表明蘋果會取消iPhone12的充電頭以及有線耳機,以此降低iPhone 12的成本,讓iPhone 12的定價保持在五千元以下。而另外一方面,因為這可能會是華為的最後一批晶片,導致華為經銷商們已經在線下開始加價售賣,對比iPhone 12的低價格,可能不會讓所有支持華為的用戶都無視蘋果的價格優勢。
當然,華為目前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充電速度與電池容量,還有近幾年一直在發展的拍照,這些功能性的體驗並不會輸給iPhone 12。可惜的是,以往的華為Mate系列新機都能夠保持在兩千萬級別的銷量,如果沒有持續的晶片供應,正如餘承東所講,對於華為會是災難性的。
在晶片之後,還要面臨著來自於蘋果這樣強大對手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相信支持華為不能只是口號。餘承東表示,我們完全可以將蘋果同樣趕出中國,但並沒有這樣做,以此對比華為所遭遇的不公,作為消費者,或許我們可以更多的支持華為,但同樣沒有辦法無視iPhone 12的強大,否則就是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