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5月份開始,美國陸續不斷地對我國科技企業進行各方面的壓制,而華為作為我國科技企業的龍頭代表,自然首當其中,受到了最大的衝擊,9月15號之後,臺積電、聯發科、高通、韓國三星存儲、SK海力士均宣布斷供華為,也使得華為最新的5nm晶片麒麟9000可能成為麒麟晶片的絕唱。
在大眾的眼中,此次美國對國內科技企業的壓制,似乎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華為的海思晶片了。畢竟一直以來,海思麒麟晶片可以說是國產晶片的代名詞。海思晶片由華為自主研發設計,也被大家打上濃厚的中國芯的標籤,此次事件對於麒麟晶片的打擊確實是相當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但是如果美國對國內企業的壓制問題得不到解決,或者更進一步的話,那麼受影響最大的恐怕就不只是麒麟晶片了。
FPGA
普通人對於晶片的了解,多數是在CPU、GPU方面。比如之前不管華為、高通還是聯發科每發布一款新的晶片的時候,都會對CPU、GPU的性能做重點的介紹,可見這兩的晶片對於一款集成晶片的重要性。但是還有一個晶片,它的名字雖然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它卻有著不亞於CPU、GPU的重要性,它就是FPGA。目前我國使用的FPGA晶片,有95%來自美國。
FPGA的作用
FPGA晶片全名為現場可編輯門陣列,俗稱「萬能晶片」,在我們日常打電話、上網等時候都需要用到它。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在航空航天、雷達等軍事科技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晶片之一。而它的作用,就是進行大批量數據的運算。FPGA與CPU的不同之處在於,CPU的最重要性能是提高晶片的運行速度,而FPGA就是提高系統的數據吞吐量。打個比方,他們兩個一個VIP專用通道,速度快但是一次只能通過1個人。一個是公共通道,速度慢,但是同時可以通過很多人。
FPGA對華為的影響
有很多人說即使華為晶片被壓制,即使華為無法生產手機了,華為也還有5G技術,靠著核心的5G技術,華為依然可以屹立不倒。但是有一點大家可能不了解,承載5G技術的通信基站和配套的網絡設備和都需要大量的FPGA晶片。而這些高端的FPGA可以說100%來自美國。如果連這些晶片也不能使用了,華為會面對什麼樣的困境可想而知。
目前來說,我國對於中高端的FPGA晶片,基本還沒有自產能力,需要完全依賴從美國進口。華為在9月15號之前的囤貨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為賽靈思、因特爾等公司的FPGA晶片。而如果在這些FPGA晶片用完之後晶片問題還得不到解決的話,這就勢必會對華為的通信市場造成極大的影響,嚴重削弱華為的5G設備競爭力,這恐怕才是那些發達國家所希望看到的。
寫在最後
中國半導體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現在確實面臨著巨大的困境,而為了突破這個困境,中科院之前已宣布成立光刻機研發小組,2020年之前更是要實現國產晶片的70%自給率。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而現在中國科技雄獅已經醒來,讓我們一起期待我們讓世界刮目相看的那一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