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麒麟9000的華為Mate40系列,確實亮點十足,不管是性能、配置還是做工,都做到了尖端水準。不過難以搶購的現狀,也讓很多粉絲有苦難言,如果現在你去逛一下華為商城,會發現有很多之前的產品都處於缺貨狀態。
這也更讓我們對華為未來手機業務的發展產生疑問:未來究竟會不會有新的晶片出現呢?
前兩天我們報導過,國外博主曝光了華為下一代麒麟晶片,叫做麒麟9010,是一款基於3nm製程工藝的移動處理平臺。
不過現在他又對此消息進行更新,他表示華為未來將會有兩款晶片,分別叫做麒麟9010和麒麟9020。麒麟9010是基於5nm+製程工藝製造,這是一款5nm加強版的晶片,相較5nm的工藝能提升5%左右的性能,同時功耗降低10%。
而麒麟9020才是基於3nm製程工藝製造的晶片,是一款真正大升級的晶片。不過兩款晶片都還只是處於能設計出來的階段,暫時還沒有任何可以生產的消息,原因大家也都很清楚。
根據臺積電的進展來看,3nm的開發過程遇到了瓶頸,最終量產時間會有所放緩,並且最初的計劃將於2022年大規模量產,所以想要看到3nm製程工藝的移動處理器,至少也要等到2022年。
其次,華為現在正處於不能生產晶片的階段,這方面的未來依然不太明確。但最近的華為,還是有不少動作。
在晶片方面,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公司入股了湖北九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和銷售微電子電路設計、輔助設計軟體,是半導體設計的核心領域之一,該舉動或許會加速提升EDA國產化。
而且華為也有不少相關專利,都是針對晶片下功夫。比如「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這個專利,通過摘要內容來看,是一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用於提高業務的傳輸性能。
而且在近日,華為還聯合了中興、統信等30家公司,成立了一個「同心生態聯盟」,目的就是致力於打造屬於中國的PC端軟體生態,希望能有一款壟斷Windows的作業系統。再加上鴻蒙的出現,華為做到了將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同時跟進。
不管怎樣,希望華為能在未來,繼續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