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媒體:晶片禁令對華為效果有限,中國光子晶片助華為脫離險境

2020-12-23 婷觀環宇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擅長的科技領域,也都會優先發展對自己有益的尖端科技,在各自的不懈努力下,每個國家都築起了高高的科技壁壘,一般來說,現代科技的壁壘已經越來越難以被打破,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也是不慢,在各類科技領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你們知道為什麼美國要針對華為使用晶片禁令嗎?難道真的是因為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成為了世界第一,所以美國嫉妒所以就要打壓華為?這或許是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很可能是敲山震虎,為的是將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一網打盡。

表面上看我國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但是我們只看到了光鮮亮麗的一面,實際上我國多個科技領域已經是舉步維艱,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技術封鎖,令我國的科技難以完成突破,商人逐利,美國絕不允許華為不斷做大。

荷蘭媒體:晶片禁令對華為效果有限,中國光子晶片助華為脫離險境。所以只有我們自己掌握核心科技,才不會受人針對,既然美國針對我們使用晶片禁令,從光刻機領域無法的完成突破,那我們就另闢蹊徑。

中國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光子晶片。雖說現在光子晶片肯定是不如電子晶片那樣好用,但是光子晶片將成為未來半導體行業的主流,用光子取代電子作為傳輸介質,相比之下,光子晶片受眾範圍更小一些,但是長遠發展也並不弱於電子晶片。

我國已研發並生產出了第一顆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晶片,已申請專利。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的科技多一些信心,儘管暫時光子晶片還無法和電子晶片相提並論,但是中國既然是開拓者,未來又何嘗沒有機會超越電子晶片呢!

相關焦點

  • 華為晶片問題已得解?荷蘭最大半導體商阿斯麥願意向中國出口晶片
    [億歐導讀]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全球副總裁沈波表示,公司對中國出口集成電路光刻機持開放態度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全球副總裁沈波表示,公司對中國出口集成電路光刻機持開放態度,願意支持全球任何客戶。
  • 晶片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越,華為卻領先,荷蘭工程師道明了緣由
    晶片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糧食,然而我國的晶片自給率卻不足30%,每年需要花費巨資來進口晶片,2019年就花了近2萬億,這可是天文數字。但是得益最多的美國可不管那麼多,為了維護其科技霸權地位,還是採取了一系列諸如晶片斷供、實體清單等措施,對我們中國企業進行連番打擊。
  • 切斷華為晶片供應鏈,回歸初心,森林大學助力華為慢慢崛起!
    華為回應晶片供應鏈被斷近日,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更改了一項出口規則,即便電子晶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的,但是只要使用美國的製造設備,就需要獲得政府的許可。受此政策的影響,華為研發的麒麟處理器未來也將被迫斷貨,幫華為生產晶片的臺積電將停止為華為供貨,根據臺積電2020年上半年5nm晶片的產能,都被蘋果和華為承包,華為旗下的海思晶片向臺積電預定50億元的圓晶訂單,受美國商務部政策的影響,臺積電被迫中止向華為的供貨合同,海外媒體都對華為的未來持悲觀態度。然而華為面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在社交媒體發布:「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的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 美國「晶片禁令」後,其實臺積電才是最大受害者?華為:難兄難弟!
    在華為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再次宣布了一項措施,就是發布了「晶片禁令」,這一禁令明顯是針對華為的,因為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的目的是打壓華為,但是華為沒被打壓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所以才有了這項禁令的發布,但其實臺積電才是其中最大受害者。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隨著美國禁令的升級,華為面臨的已不僅僅是無晶片可用,而是功放、鏡頭、射頻、內存……只要是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的廠商,想給華為供貨,可能都需要美國的審批。有人擔心,京東方造的是液晶面板,但屏幕驅動IC還是採購自國外的,所以可能也會無法賣給華為。
  • 美國科技霸凌不得人心:傳三星正與華為商討晶片代工
    在此背景下,據國外知名數碼科技媒體Phonearena報導,三星與華為正在探索一項「合則兩利」的重磅交易——這家韓國巨頭將為華為的5G設備製造先進晶片,而作為回報,華為將把部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不過這篇報導的真實性仍有待確認。
  • 華為mate40搭載的將是最後的麒麟晶片?
    最近的日子裡有關於華為的話題一直高居不下。前段時間因為「斷供禁令」的影響,導致臺積電在9月15日停止向華為提供晶片生產,這也使得許多人都開始擔心華為即將發布的mate40系列還有沒有晶片可以用?那麼華為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會成為絕唱嗎?
  • 餘承東無奈道出實情:華為沒晶片了,麒麟高端晶片絕版已成絕唱!
    最近兩年的華為總是牽動很多人的心,今年上半年華為迎來了美國第2輪的制裁,這次針對了華為的麒麟晶片製造。從9月15日之後,根據禁令中的內容,臺積電將無法為華為進行晶片代工生產。因此,麒麟晶片將會成為制約華為銷量的最突出矛盾。
  • 華為霸氣官宣!將全力自建晶片製造工廠: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
    【7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5月15日,正值華為被列入到「實體清單」一周年之際,美國商務部再次對華為頒發了「晶片禁令」,讓華為海思半導體要面臨晶片無法量產的難題,因為華為海思只具備了頂尖的晶片設計能力,並不具備高端的晶片製造能力,而在美國頒發「新規禁令」下,所以這也成為了華為目前最為棘手的問題
  • 榮耀被賣,華為迎來敦刻爾克大撤退?晶片難題,沒有時間了!
    通過實施華為+榮耀雙品牌戰略,華為旗下手機實現了高低搭配、攻防兼備,;在華為強大的研發體系加持下,這種老少通吃的打法很快為華為拓展了國內市場。  2017年,榮耀以5450萬部的銷量、789億元的銷售額,登上中國網際網路手機第一的寶座;  2018年,榮耀同比增長率超過30%;2019年,榮耀在國內的整體市場份額達到13%。
  • 華為晶片短缺危機,5條出路?
    「中國芯」只是時間問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近日承認,由於美國對華為的第二輪制裁,到9月16日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就將用光庫存。在晶片危機上華為如何破局?多方都在關注。
  • 華為晶片或有望實現「復產」!
    華為晶片或「復產」有望!近日,美國再次縮緊晶片禁令,這將使得華為徹底「無芯可用」。 眾所周知,2018年的中興事件,給中國半導體行業敲響了警鐘。時隔兩年,華為再次遭到晶片的掐喉。兩起事件帶來的後果,吹響了發展「中國芯」的集結號。
  • 華為晶片發展受阻,三星晶片或在中國強勢擴張,小米成潛在客戶!
    三星、華為和蘋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以自主研發晶片,這三個品牌也是去年銷量前三的手機廠商;和華為、蘋果不同的是,三星除了可以自主研發晶片之外,自家研發的獵戶座晶片是向其他手機廠商銷售的,同時三星還提供晶片代工技術,這是華為、蘋果做不到的事情。
  • 華為回應晶片斷供:求生存是主線,若獲許可,手機願採用高通晶片
    由於華為在9月15日才結束所有晶片的採購入庫,目前庫存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9月23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上表示。這是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新一輪晶片制裁禁令生效後,華為高管對公司現狀及晶片儲備的首次回應。
  •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開始自建晶片工廠?
    近日網上流傳出了關於華為要自建晶片工廠的傳聞,這則消息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其實華為自己建設晶片工廠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如今的華為被制約最慘的確實就是晶片生產的問題。根據新的禁令,華為任何採用了美技術或者美設備的企業在沒有得到許可的前提下,都不能為華為提供任何的服務,而華為的晶片一直都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由其是高端晶片。
  • 華為晶片「三管齊下」,比爾蓋茨果然沒說錯
    美國對華為的一次次打壓,讓國人清醒的認識到,中國晶片產業還在許多方面落後。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實現國產晶片安全可控成為目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而這對華為來說,也是尤為重要。在美國實體清單、晶片禁令等一系列制裁之下,華為晶片供應鏈被切斷,設計出來的晶片無法被生產出來。
  • 華為回應晶片斷供:美國持續打壓給公司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日前在第五屆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首次就公司現狀及晶片儲備情況做出回應。他表示,華為在9月15日才結束所有晶片的採購入庫,目前庫存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美國持續打壓給公司經營帶來很大壓力,求生存是主線。
  • 華為晶片庫存隱憂,P系列或成絕唱,三星虎視眈眈欲重回中國!
    無奈,華為只能四處尋找合適的晶片供應商,但目前在高端晶片上能夠提供給華為的企業少之又少,高通、臺積電等公司都忌憚美國的制裁而選擇與華為分手;唯一能指望的中芯國際,又只能大批量生產14nm工藝制式的晶片,這種工藝的晶片用在中低端智慧型手機上比較合理,但還不能用在高端智慧型手機上。
  • 華為官宣晶片專利,專利審核已通過
    沒有晶片可以使用,大概是今年華為遇見最大的難題了。9月15日晶片禁令正式落地,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面臨著沒有晶片可以使用的局面。華為的短板華為雖然擁有設計晶片的能力,並且其所設計的晶片是目前全球來講性能相對比較高的晶片,但卻因為在晶片製造上沒有太多的研究,導致華為暫時陷入了一種沒有晶片可以使用的困境。
  • 華為晶片確認停產,卻迎來高通瘋狂搶單,P50有望用上高通晶片
    麒麟晶片成絕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公開對外宣布,Mate40旗艦系列將會在今年9月份發布,這款旗艦將會搭載最先進的5nm晶片麒麟9000,這顆晶片將會是麒麟系列的絕唱,9月15日之後,麒麟晶片將正式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