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讀書感悟(2)你我皆凡人,何必迷戀仙

2021-01-09 種花家兔子先生

文/種花家兔子先生

「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自在獨行》的第二章,賈平凹先生以自己的視角,寫出了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即便他有一定的文學造詣,也不過描繪了人世間的冰山一角,讀者要做的便是以小見大。

01

放眼窗外,路上有些什麼人呢?有男人,有女人;有閒人,有忙人;有我們愛的,也有我們恨的。

這些都是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

翻開書本、點擊滑鼠,我們感知範圍之外,又有哪些人呢?有閉月羞花的美人,有揮金如土的富豪,有憂鬱寡歡的詩人......

02

我是久仰賈平凹先生的大名,才買的《自在獨行》。高中時我不太喜歡讀書,因此讀過的書少得可憐。當讀過賈平凹先生的文章後,我覺得文章就應該寫成他這般模樣。

年少時建立起來的個人崇拜,將他推上了我年幼心靈的神壇。但年少時眼裡只有好詞佳句,看不到整篇文章;眼裡只有賈平凹先生的頭銜,看不到文章背後的深邃內涵。

一篇《名人》,寫出來他被囚禁神壇的苦悶、悲傷和吶喊:「我不要這個名,我要活人!」

我如他所願,拆掉了神壇。原來世間都是凡人。

03

我還不死心,覺得他即便不是神,也應該不是一名俗人吧。他應該有文人的風骨,他應該有獨特的固執。

可是他也會寫一幅字給人用於巴結領導,他也會畫一張畫給人用於打通銀行的貸款關節,他也會應邀出席別人的壽宴。

原來他不僅不是神,更不是聖人,充其量是和我們一樣的凡人。但我依舊喜歡這位凡人寫出的文字:「盲人行走,不舍晝夜,醉漢說話,唯其獨醒。」

04

他是一名凡人,我也是一名凡人,我迷戀的不是神仙,我迷戀的一直都是一個和我一樣的凡人。只是我閉上了自己的雙眼,用黑暗的混沌,幻想出了一個自己無法觸碰的神。

既然同是凡人,他能做到的,我也就能做到了。

而我能做到的,讀著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做到。

相關焦點

  • 《自在獨行》:給生命的行者,願皆得灑脫
    我是燕子,您是不是很久沒看書了,或是忙於工作之不能,亦或是不知道看什麼,那關注我吧!我們一起讀好書。平凹先生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
  • 賈平凹《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從來沒有讀過賈平凹先生書籍的我,因為書名買下了這本《自在獨行》,越長大內心就越浮躁,越害怕孤單就越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自己以後能成為一個活得很自在,享受孤獨的人,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告訴我怎麼自在通透的活在這個世上吧,所以就毅然決然的買下了,很顯然我買對了。
  • 「我抒我讀」投稿|自在獨行,萬物有靈
    繼《自在獨行》後,時隔三年,賈平凹又推出最新散文集《萬物有靈》,書中收錄了賈平凹自1981年至2019年近四十年的創作隨筆,共66篇。其中《六十歲後觀我記》《女兒婚禮上的講話》《人家》三篇散文,是首次被收錄進其作品集。
  • 882 金曲回放 | 李宗盛《凡人歌》,你我皆凡人...
    《凡人歌》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閒既然不是仙 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 利字擺中間多少男子漢 一怒為紅顏多少同林鳥 已成分飛燕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戀愛人不見了 向誰去喊冤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閒你既然不是仙 難免有雜念
  • 《自在獨行》|生命本是一場修行,你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
    《自在獨行》賈平凹 著這本書是賈平凹先生四十年的散文精選。2 默默看世界作者喜靜,閒暇處喜歡觀人。說閒人,「閒人的朋友最多,沒有貴賤老幼之分,三句話能說得來,咱們就是朋友了,『為朋友兩肋插刀』,讓我辦事就是看得起我呀!」說弈人,「弈壇上經常出現怪異現象:大凡大小領導,在本單位棋藝均高。他們也往往產生錯覺,以為真箇『拳打少林,腳踢武當』了。」
  • 讀《自在獨行》,你是孤獨的行路人嗎?
    習慣於獨行的人看到這個名字就感到了一種親切感,封面上印著賈平凹的獨行世界,寫給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人既然如螞蟻一樣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該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
  •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我的內在冒出來的一個話語就是,見鬼,我的動作有那麼噁心嗎?你也太誇張了吧。接著就是抑制不住的負面情緒,感覺惱羞成怒,感覺很不自在。因為內在的小我受到批評了,感覺自己的臉面被撕開了,所以很不舒服。人總是貌似很理性,至少讓人看起來顯得正常。
  •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最近有個欄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立意就很好,人生總會有風雨,面對生命中不可迴避的風雨,要乘風破浪,勇敢前行,人生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在最艱難的時刻,一定要拿出一份勇氣在風雨中,唯有珍愛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獨行,溫暖、浪漫和詩意都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要為自己活一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這本書的作者靜聽風,是一位詩意女子,擁有浪漫情懷,期盼在時光中如花盛開,認為愛自己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當你真正認可和接納自己時,所有的美好都將會照進現實。
  • 「好書推薦」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
    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 好書推薦 更多精彩請點擊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0905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只有當你不再害怕孤獨,學會與孤獨相處相伴,才能成就最大的自由。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中,告訴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的安寧。」很多時候,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01孤獨是生命的禮物賈平凹在剛上初中的時候,迫於生計,他輟學回到家中務農。
  • 《追風箏的人》: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
    接著她的話,我說:按你這麼說,《鐵達尼號》講的就是船毀了,《紅樓夢》講的是園子敗了,那還看什麼看。我分明記得,3D版《鐵達尼號》再次上映時,我和舍友一起奔到電影院,哭得稀裡譁啦,用完了一包紙巾。全神貫注之下,有很多細節,直擊人心。今天我在讀《追風箏的人》時,也有很多這樣的瞬間,讀著讀著就會有東西擊中我,像觸電一般,需要停頓幾秒,才能緩過神來。
  • 你我皆凡人,你我還是承認吧!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李宗盛少年時,總憧憬著未來,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天真又浪漫的想法,如天馬行空般,肆意想像,任其翱翔。我們也會埋怨為何這個社會如此不公,為何自己的命運如此多桀,為什麼那個站在鎂光燈下的不是自己……各種情緒撲面而來,如排山倒海般襲來,讓你毫無招架之力。此時,有的人會選擇隨波逐流,如浮萍般,到處漂浮。他們認為做有利於自己的才是正事,其他的無關緊要,這些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有的人選擇站在土地上,如白楊般,默默忍耐。
  • 《權遊》說:你我皆凡人
    一看完《權遊》最終季,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查詢編劇名單裡有沒有「於正」或「郭敬明」。
  • 你我皆凡人,何苦自尋煩惱
    李宗盛在歌裡唱道:「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是凡人,就會有煩惱,就會有憂愁,人生不如意事,常常十有八九。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煩惱裹挾,為煩惱所累,但其實,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我們為什麼會煩惱?原因就是我們的心中,總會有執念。
  • 不惑生日聽李宗盛,終懂你我皆凡人,感謝緣分讓我們認識
    但我想也要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了吧。我出生的時候還沒有這個要求,媽媽說有個慈祥的婆婆幫助接生,從此世界有了我。我沒有出生在醫院,所以我即使有心也查不到。知乎裡關於現實中遇到一個跟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有多難?假設你認識了n個「同齡人」,那麼其中有人與你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是
  • 李宗盛《凡人歌》: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這是李宗盛《凡人歌》的開篇四句,短短二十個字,卻有著容易讓人共鳴的哲意。「凡人,人世,奔波,難閒」似乎道盡一個年紀的人的生活常態,而在「難閒」的人世凡人,應該如何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應對態度?
  • 上下五千年,你我皆凡人
    你品! 是不是覺得 ta歷史源遠流長 甚至可能會成為下一個 「真香」定律 畢竟你我皆凡人
  • 《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不僅小說創作成績斐然,還是一位散文大家,代表作有《自在獨行》等。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請為你的生活保留一份「任性」可能很多人說如果非常任性,不考慮別人,會引起身邊人反感,你也不會融入這個社會。確實百度百科的任性釋義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願望或想法行事。
  •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回:晚一點的大概是10-12:00她:我打算辦一張健身卡我:你還是先健腦吧!(玩的比較好的同事,體型管理的很棒)她:去你的~我:你身材管理的很好了,你現在還年輕(21),更重要的是健腦!你看看你的另外兩朋友,正在考XX,你可以和她們一起考,或者再努力把業務技能提升一些有沒有什麼想學的或者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