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一過後,德雲社吳鶴臣水滴籌捐款的事件還在持續影響。
吳鶴臣,德雲社相聲演員,4月的時候就已經突發腦溢血被送往醫院救治,期間一直沒有任何的報導。
不過五月一日,吳鶴臣的妻子張泓藝在水滴籌發起了一個100萬的眾籌項目,才逐漸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從水滴籌的信息來看,發起項目的是吳鶴臣的母親,但實際上操作人是其妻子張泓藝。
在水滴籌的描述當中,對發起人的情況作了很詳細的描述,但隨著網友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曝光,越來越多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患者家中不僅有房有車有保險,而且在發起籌款的幾天後張泓藝便更換了6000塊的新手機,同時更多的網友質疑腦出血的花費是否需要百萬之巨。
隨之張泓藝在微博進行了實名回應,稱房子不能賣因為是公租房,車子不能賣因為家中有病人沒車不方便,設置百萬捐款是因為自己不知道平臺規則手滑隨便輸了一個上限金額,同時還貼出了百萬捐款的用法打算。
從給出的答覆來看,他們不只是想通過眾籌治病,更想通過眾籌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被降低。
2、
吳鶴臣的事情讓我想到了更早之前的深圳羅爾。
2016年,深圳媒體人羅爾以《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篇及其煽情的網文刷爆朋友圈,並在短短幾天之內為患白血病的女兒籌集捐款200萬。
隨後事情得到反轉,有網友接連曝光羅爾其實並不困難,在深圳擁有三套房產,並且女兒羅一笑住院期間的醫保報銷比例達82%。
隨後公布的羅一笑住院帳單更顯示,除去醫保報銷、慈善募捐、網友捐款,羅爾最終只支付了1453元。
在面對所有人的質疑時,羅爾給出了讓人震驚的理由:房子不能賣,因為一套是給兒子的,一套是給老婆的,另外一套是要給自己養老的。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羅爾更無恥的表示是公眾錯了。
所有人都在關心他是不是騙子,根本沒人關心他的女兒。
當一切的真相都公之於眾之時,騙子們卻沒有一點廉恥之心,被一些人當做救命稻草的網絡眾籌,卻被另一些人當成了生財之道。
3、
類似的網絡騙捐還有很多。
「知乎女神」童瑤利用自己的小號編織了一個在校女大學生無錢治病的謊言。
通過公布自己的支付寶號碼,短時間內便收到捐款15萬。
隨後被網友扒皮,帳號被封。
2017年6月9日,時年26歲的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上了一輛黑色轎車後失聯。
該事件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雖然犯罪嫌疑人被抓獲但章瑩穎的下落卻一直沒有消息。
隨後章家人前往美國開啟了長期的尋人活動,並在美國眾籌網站籌集經費。
各路愛心人士紛紛捐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越來越詭異。
章家的捐款設置金額一再提高,從最初的1.5萬美金到最後竟然達到50萬美金。
隨後更有網友扒出,所捐的費用並未用於尋找章瑩穎的下落,而是為章家人消費掉了。
悲劇瞬間變為鬧劇,捐款人士紛紛要求退還所捐資金。
河南省太康縣小朋友王鳳雅被確診為視網膜母細胞瘤。
面對疾病,她的媽媽在輕鬆籌、火山視頻等多個平臺開始募捐。
戲劇性的事,募捐來的錢並沒有用於給女兒治病而是給自己的兒子進行治療,最後甚至還毆打公益組織志願者。
四川大二女生黃麗辰病重,其母親利用水滴籌平臺籌集善款,短短幾日便收到捐款25萬。
隨後被網友發現其家底殷實,有房有車,被曝光後黃麗辰居然在社交平臺辱罵網友。
隨後,迫於壓力,其母決定退回所有捐款。
瀋陽公交撞人事件後,有傷者家屬謊稱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在公益平臺發起籌款。
短短兩日便籌款20萬,但隨後被治療醫院扒皮。
事件中所有的傷者都已得到妥善的安置,基本不需要承擔醫療費用。
隨後,警方介入,騙捐者退還所有善款。
類似騙捐事件還有很多,無論騙捐者騙取了多少善款,少有人因為騙捐承擔法律責任,最多就是退錢了事。
4、
網絡互助平臺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讓許多身患重病的窮人看到生的希望。
但,不斷的騙捐風波,同樣讓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對網絡捐款產生警惕,對各類平臺信息的不信任,導致人們不敢捐,甚至產生反感。
水滴籌一類的平臺從本質上不是慈善機構,而是正兒八經的網際網路企業,從根本上是衝著用戶去、衝著流量去、衝著盈利去。
水滴籌能在短時間崛起,得益於它強大的地推的戰略。
簡單講,就是僱傭大量的推廣人員深入各大醫院,特別是在ICU病房門口等待用戶,向患者家屬進行推廣,在推廣的過程中他們對患者的實際家庭情況並不在意。
在初期的一段時間,水滴籌甚者啟用了拉新返現的戰略,即每推廣一人註冊水滴籌,推廣人可以獲得3元的返現。
通過返現推廣,水滴籌也聚集了一大批新用戶。
在成熟的運營手段下,各類大病籌款平臺迅速發展,霸屏朋友圈。
但這類平臺的對求助人的審核機制卻並不嚴格完善,甚者可以很輕易的就能過審。
例如本次吳鶴臣事件,水滴籌官方的回應是平臺沒有權限審核用戶的家庭財產狀況,也就是說平臺不在意用戶的家庭情況。
即便是需要經平臺審核的病例等信息,造假也十分容易,隨便在百度上或者QQ群就能找到很多病例造假服務。
相關的文案代寫服務在某寶和QQ群眾也能找到不少,甚至有些機構可以提供從病例造假到文案代寫的一條龍服務。
你在眾籌的是治病救命,他們在眾籌的是自己優越生活的下半生。
5、
在水滴籌上的大部分用戶受限於本身朋友圈的限制,多數籌款人是達不到自己設置的限額的。
反而是那些會編故事,會利用網友淚點的騙子可以崛取大量的資金,這無疑是劣幣驅逐良幣,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
對於商業平臺介入慈善領域本身是一件好事,採用商業的運作可以讓更多的底層百姓受益,平臺如果能夠同時盈利更是雙贏的好事,這可以刺激平臺持續做下去。
我認為任何人無論是有錢還是沒錢,都有權利在眾籌平臺為自己進行捐款,但前提條件是要將自己的真實情況描述出來。
讓網友自己去選擇捐還是不捐,你有籌錢的權利,網友也有不捐的權利,但不能隱瞞,更不能欺騙。
對於真正困難的人,應當給予幫助,但對於騙子,一定要讓他們覺得天下之大卻無敵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