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雲社演員吳鶴臣因病眾籌一事,在網際網路上討論熱度攀升,最終從簡單的社會互助事件演變為一場鬧劇。吳鶴臣家被網友扒出有房有車,而且手術費用也並非水滴籌上所籌集的一百萬之巨,一時間關於吳鶴臣騙捐的質疑不絕於耳。
躺在病床上的吳鶴臣或許怎麼也想不到,生病前只是德雲社一名普通相聲演員的他,居然在生病後成為了輿論中心的人物。把他推向輿論中心的,除了獅子大開口的妻子以外,還有審核機制存在很大問題的水滴籌平臺。
先說吳鶴臣的妻子張泓藝,因被網友質疑,「她」選擇以長文回應。開篇便說明,自己生於1998年,是吳鶴臣的合法妻子。吳鶴臣33歲,張泓藝只有21歲,12歲年齡差的事情暫且不提。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華點」,張泓藝是「他」不是「她」,真實身份是吳鶴臣的師弟。
張泓藝的社交帳號上還能找到不少與吳鶴臣之間互動的內容,確實兩人是以師兄弟相稱,而且有兩人的合照證明,張泓藝的外表看起來更像是個年輕的男孩而並非女性。不知道是張泓藝見師兄突發急病,一時情急冒充師兄的妻子,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事情發展到如今謎團越來越多,不僅吳鶴臣家境究竟如何沒有定論。就連妻子張泓藝的性別到底是男是女,她或他與吳鶴臣之間又到底是什麼關係都令人捉摸不透。
更有人發現,張泓藝家境也算不錯,19歲便喜提愛車。作為吳鶴臣的好友,都不惜改換性別冒充妻子為他在網上發帖求捐助,可為什麼家境不錯的他自己不出錢先為師兄墊付醫藥費。根據張泓藝自己所說,手術費用大約在15萬元左右,這並不算是驚天巨款。
作為一個德雲社的演員,15萬元應該難不倒吳鶴臣。更何況郭班主對於手下的弟子們一貫不錯,見弟子有難也不至於撒手不管。但最詭異之處在於,張泓藝在明知道手術費用約為15萬,且德雲社其他演員也在捐款的情況下,將眾籌金額設置為一百萬,令人不禁有些「陰謀論」的猜測。
目前來看,吳鶴臣家中老人年紀應該不小,對於眾籌平臺的操作規則及提現等操作大概率是一竅不通。唯一精通這些的吳鶴臣,又躺在病床上,不知何時才能恢復健康。冒充妻子的張泓藝,則是這些眾籌金額唯一的掌管者,如果沒有網友質疑的話,他會不會將其中多出來的部分為自己所用?
作為眾籌平臺的水滴籌,其實更是難辭其咎。不少網友質疑,水滴籌只是簡單的對求助者信息進行登記,並未去真正地對這些登記信息進行核實。水滴籌在不久前事情剛發酵時便做出了回應,稱信息中的一些界定因素,比如有房有車不能作為沒有全力發起眾籌的前提條件。
至於網友提出的審核問題,水滴籌則表示,作為平臺水滴籌不具備審核求助者車產及房產的資格。換言之,水滴籌只是單純提供了一個零門檻的平臺而已。至於這個平臺上的信息是真是假,則要靠著捐助者的火眼金睛自己辨別了。
這不是此類眾籌平臺第一次出現類似問題。2018年,「小鳳雅」的病情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然而後期網友跟進小鳳雅病情的時候卻發現,小鳳雅的母親並未如她所言給女兒進行最好的治療,在小鳳雅去世後,眾籌資金剩餘款項的去向及用途也遭到了質疑。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則在事情發酵後,站出來對公眾致歉並說明情況。但是對於水滴籌目前最大的問題,即對於求助者的信息審核問題,沈鵬並沒有明確地進行正面答覆。只是說水滴籌的所有項目,一旦捐助者發現問題希望中途退出,平臺都會予以退款。
但是也有律師認為,作為水滴籌這類的互助平臺,它所擁有的權限有限,對於信息的審核甄別能力也有限。加之如今國家法律對於公民隱私的保護,作為平臺的水滴籌,貿然去調查求助者的個人信息,一方面可能涉及違法,另一方面則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於平臺而言得不償失。作為平臺,目前能做的是建立追責機制,協助相關部門打擊詐捐行為。
據悉目前張泓藝已經暫停水滴籌的項目,已經籌集的款項暫時還沒有申請提現。事情發展至今,躺在病床上的人似乎已經被遺忘,吳鶴臣未來能否重返劇場也無人關心。善良被透支後,剩下的是人心的變冷與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