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旅遊報導】霞浦,一個連名字都具有濃濃詩意的地方,光是看兩眼「霞浦」二字,也知道霞光、海岸與這裡的羈絆。五彩灘涂、四季潮汐、霞光萬裡、碧海銀灘……這些都使得這個魅力無限的「中國紫菜之鄉」多次入選《中國國家地理》旅遊目的地榜單,也使其成為海內外無數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朝聖之地」。
充滿海洋魅力的霞浦,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是閩東建縣歷史最悠久的縣份。霞浦海岸線綿長,岬角突出且島嶼、港灣眾多,在漫長時光中的潮水漲落中,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光影變幻所渲染的五彩灘涂和金色海岸更是迷亂了遊人的眼。要想看到絢麗的晚霞,以及斑斕如油彩的灘涂或許需要一點運氣。不過,即便遇上「天公不作美」的時候,霞浦仍有另一番美景。若是遇上雨天,晴天的斑斕油畫就會變成水墨畫卷。
如果期望邂逅難忘景致,或許你該先了解一下這片「霞光鋪滿的海岸」。
這個傳統的小漁村位於霞浦縣東部,距離三沙古鎮約3公裡,被譽為霞浦縣最容易出「大片」的地方,這裡不僅灘涂面積廣大,而且左右皆有山坡和觀景臺,無論是拍攝絕美落日,還是俯拍油彩般的海灘都很適宜。退潮時灘涂露出,晚霞映照在潮溼的灘涂上,一副重彩潑墨般的絢麗景象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
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灘涂,但是小皓那些沒有確定水道的沙灘,在每次潮汐過後都會變換出新的曲折水道,這些水道形成的紋理變化多端,更有堪稱一絕的「虎斑紋」海灘。這也使得每次來小皓,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和色彩。
沙江村是一處臨海而建的古村莊,兩條S形的航道把村莊和對面的大海以及竹江島相連。這兩條S形的航道由水面的竹竿圍成,S灣的一頭直通大海,遠遠望去,一副寫意水墨般的恬淡靜美。
海中的竹江島仍然有漁民在此居住生息,利用小舟往返於兩個村莊之間。一天之內,時常有漁船從水面經過,使得「水墨S灣」動靜皆有,給這幅水墨畫卷增添了不少煙火氣息。入夜時分,漁排上的小木屋透出鵝黃色的燈光,指引著歸來的漁船,漁人追著落日的餘暉,蕩悠悠地回到燈光指引的地方,更顯現出沙江村的溫馨與寧靜。
花竹村地勢較高,適合居高臨下俯瞰山海。近處浮標魚竿、魚排木屋,遠處天光雲影、帆影蹁躚。除此之外,這裡還是觀賞「福瑤列島」全景的最佳地點,尤其在日出時分,雲霞漫天,丁達爾光透過雲層向下照射,海面上出現變幻莫測的色彩。
花竹村早晚溫差較大,日出之前海面上雲汽翻湧,福瑤列島從蒸騰的雲汽中若隱若現,如同縹緲的「蓬萊仙山」,好似偶遇海上蜃景一般。日中時分,水汽散盡。此時在這裡遠眺,一副水天相接的景象仍然令人神醉。
這個面朝大海的小漁村,海面尤為寬闊。山下是海水衝刷的沙灘,遠方是連綿起伏的山峰。這裡同樣是霞浦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之一。當夕陽漸漸落下時,海浪、沙灘、魚人、帆影……都被籠罩在胭霞之中,目中所及的一切都鍍上一層薄薄的「玫瑰金色」。
沙灘上常常可見到彎曲的水道、溪流穿過,形成多變的柔美紋理,當夕陽的餘暉灑落此間,沙灘和溪水都呈現出金燦燦的色調。一年四季潮漲潮落,甚至太陽東升西落中,都發生著奇妙的變化,引得遊人紛至沓來。
「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這句唐詩似乎是對楊家溪古榕樹的最好詮釋。楊家溪古榕樹,因一張晨光中的牧牛圖而聞名海內外攝影界。看到這張圖的一瞬間,就仿佛進入了「戴月鋤荷歸」的隱逸世界。儘管這些詩句並不是為此處所做,但是這樣的畫面仍舊惹人聯想。楊家溪的渡頭村,擁有全球緯度最北的古榕樹群。與霞浦其他的山海之景不同,這裡全然一派清新的森林清溪之景。由於很像武夷山的九曲溪,所以這裡又有閩東小武夷的美稱。
除了森林清溪之外,楊家溪風景區還有奇峰怪石、龍亭飛瀑、古樹名木等自然景觀,除此之外, 朱熹、楊文廣、遊樸等文人在此遊歷的民間傳說以及摩崖石刻、古橋古堡等人文景觀又賦予楊家溪擁有非同於霞浦其他景點的人文魅力。
位於霞浦最南端的北兜,是觀賞海上日出和漁民趕海歸來的主要景點。在這裡還可以看到漁人編制、修補漁網的勞動場景,這些場景以晨光中漂泊的雲彩和遠處的漁船為背景,遙遙觀之,一曲旋律優美的晨光中的《漁光曲》就「奏響」在眼前。
北兜的外海湖沙灘,總長約3公裡,沙坡陡峭連片,沙質細膩柔軟,無論是晨光還是晚霞,映照在此,都是一片碧海銀灘的景象。這裡一年四季潮汐不停,潮水衝刷著金色的海岸,起伏的節奏好似在演奏一曲明快的奏鳴曲。
除了美景誘人,靠海吃海的霞浦海鮮更是引人神往。大黃魚、石斑魚、牡蠣、梭子蟹、青蟹、對蝦、紅蝦等海產極為豐富,每個小漁村都可以吃到當日新鮮打撈上來的肥美海鮮。新鮮的海鮮無需複雜的烹調方式,即便是清蒸,鮮美的海洋滋味都能讓人「鮮掉眉毛」。
因為這裡是山海相逢之處,所以霞浦的居民也有不少時令蔬菜來調劑海鮮作為日常飲食的單一。令環環印象深刻的除了海鮮,就是這裡的芋圓了。不同於其他城市把芋圓當做甜品來食用,這裡的芋圓用新鮮的肉類和時令鮮蔬為餡,以芋頭和木薯粉製成半透明外皮包裹,蒸熟後的霞浦芋圓餡料充沛彈性十足,令人食之難忘。
生活在霞浦的人因為大海,不僅擁有詩意的自然風光,更擁有「嚮往的生活」。山海之間,人們以灘涂為田,收穫四季山海之美味,祖祖輩輩和海洋共生,生活簡單而恬靜。「朝開川上日,夜發浦中霞」,這片壯闊在外,恬靜在內的夢幻之地,無論遊人是否再來,她都會在那裡輕輕唱著屬於自己的漁舟晚歌。(文、部分攝影/黃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