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春拍】「旅美華人藝術家」專題——伍澤樞、趙春翔、顧福生、夏陽

2021-02-19 中國嘉德香港

這是1963年,文學家白先勇與孤身旅美三十年的藝術家顧福生,闊別多年再次相遇時,所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言說的是顧福生,但同樣也是對二十世紀初期一批留美藝術家的精神寫照。他們不畏生活或大環境的苦難,終生堅持以創作立言。藝術是他們的終極信仰。

是次嘉德香港所策劃的「旅美華人藝術家」專題,即囊括留美前輩伍澤樞、趙春翔、顧福生夏陽等人的經典作品,呈自上世紀初至90年代,以紐約為中心輻散的藝術璀璨光華。

中國嘉德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

3月30日下午3時 | 香港JW萬豪酒店

華人藝術家旅美發展版圖

1890年生於廣東的伍澤樞,12歲移居加拿大,於加拿大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即遷居紐約,入中央藝術學院、藝術學生聯盟進修,並曾就讀醫科學校,對人體解剖學有深度的鑽研,是中國第一代留美藝術家的代表。其創作反映了藝術史上由古典走向現代主義的過渡,其技巧和風格受印象派與現實主義影響,以描寫人物與風景見長。在當時華人不易生存的美國藝壇中,很難得的很早便取得一席之地。

Lot 671

伍澤樞(1890-1968)

男人像

油彩 畫布 | 65 × 49.5 cm

David Wu Ject-Key

Portrait of a Man

Oil on canvas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80,000 – 120,000

《男人像》即為伍澤樞繪畫之個中代表,其以自由鬆動的筆法寫意地打破了古典寫實的疆界,描寫一個側身而坐的男子,陽光灑在他的右側,從額頭,臉部上紫紅色的曬痕向下延伸出他沉默的目光,搭在椅背上交握的雙手暗示他沉浸在思考中,雖坐立在我們眼前,但若進入了畫外之外的冥想世界,帶有一種精神性的刻畫,盡現藝術家純熟的掌握功力。

Lot 672

伍澤樞(1890-1968)

去年夏天

油彩 畫布 | 24 × 34 cm

David Wu Ject-Key

Late Summer

Oil on canvas

來源

紐約Elliott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註:畫背貼有SS Hope項目及紐約Elliott Galleries畫廊之標籤

估價 ESTIMATE:

HK$ 20,000 – 40,000

作品《去年夏天》則在形式和題材上近於印象派梵谷作品《麥田裡的絲柏樹》(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但伍澤樞以其一貫的灰色調作為基底,用色沉穩卻富有蘊氣,在樹叢和草地的細節展現上呈現豐富的色度變化,引領觀者一品時代的真實溫度與風採。

而對趙春翔而言,藝術家追求的是活的生命,及自我獨立的靈性解放,他從中國文人畫的傳統出發,到充分吸收西方各種藝術風潮的特色,在「中西合璧」中毫無窒礙地直接展現個人性靈,其自1958年起定居紐約SOHO區,時逢當時風起雲湧的抽象表現主義風潮,與包括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萊恩(Franz Kline)等美國抽象領袖頻繁交流,促使了他創作風格的轉變,在媒材上將壓克力彩與中國的墨彩相結合,以大破大立精神,開創新局。

Lot 670

趙春翔(1910-1991)

內外湛明

彩墨 紙本 | 一九九一年作 | 180 × 97 cm

Chao Chung-Hsiang

Brightness Inside and Outsid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91

出版

1994年,《趙春翔遺作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臺中,第98頁 

展覽

1994年6月4日至7月24日,「趙春翔遺作展」,臺灣省立美術館,臺中

來源

臺灣王文俊先生舊藏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500,000 – 600,000

如《內外湛明》中大面積濃黑的墨色如雨似瀑從上方奔流而下,其間兩竿瘦勁的墨竹挺立,在螢光彩的襯託下益發清奇有神。作品兼具形象與抽象,體現趙春翔對於「知黑守白」的深刻理解,亦展現若醍醐灌頂般流露出強烈的哲學思維,將其一生所追求的玄妙情懷充分地鎔鑄及抒發,令人為之讚嘆。

Lot 669

趙春翔(1910-1991)

溫馨

壓克力彩 彩墨 紙本 | 一九八九年作 | 45 × 45 cm

Chao Chung-Hsiang

Warmth

Acrylic,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Painted in 1989

來源

臺灣王文俊先生舊藏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120,000 – 180,000

完成於1989年的《溫馨》,以簡化後的精煉造型,描繪出一對面向左邊的鳥兒一前一後,以寧靜的姿態駐足;在牠們身後,一大片墨色塊面的背景外,還加上粉橘、靛青、石綠等色的短疾筆觸相呼應,復以他慣用的螢光黃畫出一道圓形光暈籠罩在鳥兒身上,在構圖、用色乃至於線條墨韻上均尋得穩定平衡之感,流露出一片恬靜安詳的氛圍。

作為臺灣現代藝術的重要代表,顧福生以多變的抽象人體、質感豐富的異化色彩建立起自我特出的風格,先後影響了白先勇、三毛等文學作家的人生之路。出生將門世家的顧福生,自小並未遵循其父顧祝同將軍之衣缽,而是堅持自我藝術之路的追索,並成為「五月畫會」成員中首位舉辦個人畫展的藝術家。其於60年代遠赴巴黎,在朱德群門下進行藝術深造,後旅居紐約與舊金山,幾十年中作畫生命從不間斷,用創作詮釋以「人」為中心的存在主義哲學,展現極具普世價值的時代幻境

Lot 679

顧福生(1935-2017)

小憩

油彩 畫布 | 一九六〇年作 | 100 × 65 cm

Ku Fu-sheng

Sitting High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60

出版

2008年,《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第52頁 

展覽

2008年8月2日至24日,「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

來源

臺北誠品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250,000 – 350,000

新舊思想碰撞交融、藝術思潮百舸爭流的60年代,是顧福生藝術生涯的起點,於今春亮相的重要作品《小憩》便是其60年代「青色時期」珍稀力作,標誌著藝術歷程的一次重要轉型。藝術家將色彩減到最簡淨的黑與白色系。在朦朧的背景中,一個深黝的黑色造型撕開一道裂口,彷佛是天地混沌中的黑洞,昭示了「美源於破碎與傷痛」的真諦,而當中一男人的形體隱隱可辨,他像一個紀念碑般地駐立在天地之間,堅毅的形象,言說了人本孤獨的存在本質。

文學家白先勇的成名作《寂寞的十七歲》之封面插圖即為顧福生60 年代作品,作品《小憩》猶如此幀的巧妙鏡像。

此作更如顧福生為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所作封面的一幅巧妙「鏡像」,既見證著這一時期臺灣社會在建設中的種種矛盾與不安,又以堅忍不拔的信念帶給新生活以勇氣,使創作成為兼具現實性與歷史感的時代紀念碑。

Lot 680

顧福生(1935-2017)

美的經驗(花與舞)

油彩 畫布 | 一九九八年作 | 125 × 100 cm

Ku Fu-sheng

A Beautiful Experience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98

出版

2008年,《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第72頁 

展覽

2012年8月10日至9月2日,「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

來源

臺北誠品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220,000 – 320,000

80年代後,顧福生的創作風格、媒介愈發多變,卻始終將「人」的聚散離合、愛欲想念作為創作核心,如作於1998年的《美的經驗》,展現出一個花團錦簇的「美麗新世界」。在畫面中,紅色和黃色的巨大花朵在藍色背景上爭相開放,兩個漂浮的男性人體在空中舞動,野獸派意味的高純度花色、背景和俯視視角營造出超現實般的荒誕景象,影射出自由與迷茫並存的當代處境

Lot 678

顧福生(1935-2017)

太陽下的又一天

油彩 畫布 | 一九九九年作 | 40.5 × 51 cm

Ku Fu-sheng

Another Day In the Sun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99

出版

2008年,《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第34及74頁 

展覽

2008年8月2日至24日,「顧福生」,誠品畫廊,臺北

來源

臺北誠品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30,000 – 50,000

而另一件《太陽下的又一天》則營造出另一番海上風景:在天海交接,水天一色的世界,漂浮的獨行者在海面上自由徜徉。單一的主角若提示了生命中孤獨的本質,但人們依然具有「擁抱相似靈魂的能力」,以及恬然自由的心緒,端看如何自處

暗喻時代變動,言止從心

夏陽60年代「室內系列」代表作

《客廳》

Lot 673

夏陽(b. 1932)

客廳

油彩 畫布 | 一九六八年作 | 96.5 × 96.5 cm

Hsia Yan

Living Room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68

出版

1989年,《夏陽》,誠品畫廊,臺北,畫冊封面及第24至25頁

2013年,《懷樸抱真——夏陽作品》,視平線藝術,上海,第117頁

展覽

1989年12月24日至1990年1月25日,「夏陽」,誠品畫廊,臺北

來源

臺北誠品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附:臺北誠品畫廊開立之作品證書

估價 ESTIMATE:

HK$ 400,000 – 600,000

夏先生作品顯示了當代藝術觀念的東方神韻,空靈而渾莽,從而讓我們了解夏陽先生在國際藝術舞臺的地位與貢獻!

「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的夏陽,自1963年開始以即興的線條充滿人物的造型而生「毛毛人」的語彙,以此描寫人生百態而聞名。《客廳》為其「室內系列」的代表作,曾為1989年藝術家於誠品畫廊個展的畫冊封面作品。

1989 年,作品《客廳》被藝術家親定為1989 年返臺後於誠品畫廊第二次個展的畫冊封面之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夏陽在此以大膽的黑與紅色面分割空間,極簡的用色與空間構成呼應中國的留白、西方的硬邊藝術的精神。進而讓觀者聚焦坐在沙發上的三個主角,他們自左向右形成端坐交談、高談闊論、倚背傾聽的坐姿,若展現「中立」、「激進」與「保守」三種個性。

夏陽《客廳》作品局部

追溯創作此畫的1968年,正是中國「文革十年」劫難的開端,腳踩「革命紅色」大地、頭頂「黑暗天空」的毛毛人,成為藝術家對於彼時社會現實的觀察與批判,而那伸向白色燈罩的手,正似夏陽一生不斷尋找藝術出路、追求自由的精神寫照,使作品別具意義

相關焦點

  • 【嘉德香港‧春拍戰報】首日拍賣開門紅!
    中國嘉德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3月30日於香港JW萬豪酒店舉槌,首日拍賣開門紅,當中「中國書畫」及「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共4個專場,錄得2.73億港元總成交額來自各方的收藏家、藝術愛好者於現場及電話踴躍參與競投,足證中國嘉德香港精品策略備受肯定。中國瓷器及珠寶共三場專拍今天繼續舉行。
  • 【嘉德香港】生機出筆端
    是次春拍中國嘉德香港將引領藏家透過井上有一大氣凜然、盪氣迴腸的大筆縱書;席德進
  • 嘉德香港2018春拍亮點搶先看
    其中,特設專場「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系列」,可謂本季最大亮點。此系列由三個極具誠意的亞洲私人珍藏專題組成。繼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張大千巨製《江隄晚景》以1.32億人民幣成交之後,得蒙同一藏家信賴,今次將再次推出「王振宇夫人唐兆穎舊藏」專題;同場另一專題,為本港重要私人珍藏的七十餘幅黎雄才山水,多為畫家自四十年代到文革之前,於川、陝、鄂、粵等地所作的寫生精作,亦有《長江大橋》這樣謳歌新中國建設事業的瀝心之作。
  • 【嘉德香港‧秋拍】「POP ART」專題(二):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
    是次秋拍特別策劃的「潮文化」專題中,含納了來自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三位藝壇先鋒入「潮」的代表作,試圖呈現新世代的審美眼光、獨特的美學,與藝術家在創作上透過不同媒材的表現本季秋拍,我們首先呈現KAWS三件經典的「同伴」系列作品。
  • 【嘉德香港】3月31日 ─ 4月3日 | 春拍亮點隆重登場
    其中,特設專場「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系列」,可謂本季最大亮點。此系列由三個極具誠意的亞洲私人珍藏專題組成。繼中國嘉德2017年秋拍,張大千巨製《江堤晚景》以1.32億人民幣成交之後,得蒙同一藏家信賴,今次將再次推出「王振宇夫人唐兆穎舊藏」專題;同場另一專題,為本港重要私人珍藏的七十餘幅黎雄才山水,多為畫家自四十年代到文革之前,於川、陝、鄂、粵等地所作的寫生精作,亦有《長江大橋》這樣謳歌新中國建設事業的瀝心之作。
  • 藝術家 | 夏陽:冷眼世情·笑看人生
    眼前這位髮鬢蒼白、卻意氣風揚的藝術家,曾經一度是臺灣電視廣告中知名咖啡品牌的代言人,那突出的造型、天生的演員,其實蘊含著一顆哲學家的心靈,偏偏以他藝術家的身份,成為近代華人歷史的一個鮮明典範後來才知道,將他拍倒在地上的那人,就是夏陽。」
  • 華人藝術家夏陽福建首檔個展「渲寫·行變」在廈展出
    中新社廈門11月29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中國首個抽象藝術團體「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華人藝術家夏陽福建首檔個展「渲寫·行變」,29日在廈門仧美術館展出。夏陽親臨現場分享其藝術創作心路歷程,並與各界來賓一同展開零距離對話交流。
  • 【嘉德香港‧秋拍】「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趙趙 &石晉華
    ,是次秋拍,嘉德香港將首次推出「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單元,為廣大藏家推薦四位來自不同地域的優秀年輕藝術家作品,分享我們被其作品所打動的2007年,趙趙首先在《碎片》中展露出對強烈衝擊力的興趣,幷在六年後通過槍擊玻璃創作出《星座》系列,這一當年即亮相香港巴塞爾博覽會的作品正是日後「星空」系列的起源。
  • 【嘉德香港•秋拍】中國現代主義革新之路:廣東三傑——丁衍庸、林風眠、關良臻絕創作聚獻
    是次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在「時代的臉龐」專題中,並呈他們多件珍罕非凡的油畫作品,有林風眠富含人道精神的《基督受難》與經典的《湯沐仕女》、丁衍庸霸氣萬千的《楚霸王》和簡筆寫大境的《湖畔盛景》、關良深具時代意義的大尺幅
  • 聚焦9位藝術新星,「閃亮的星」專題閃耀登場嘉德香港秋拍
    聚焦9位藝術新星,「閃亮的星」專題閃耀登場嘉德香港秋拍中國嘉德香港2020秋季拍賣會「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呈現「閃亮的星承接2018年嘉德香港秋拍推出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專題,企圖回歸「品味藝術」的初心、關注創作本身,並受熱烈迴響。今秋嘉德香港策劃了其續曲「閃亮的星」,呈現9位勇於挑戰傳統、堅定自我創新的優秀藝術家,透過他們的作品,讓我們一同驚訝、感動、震懾、品味與回歸收藏的初心。
  • 【嘉德香港·秋拍】日本當代藝術三劍客——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引領秋拍「時代的臉龐」專題閃亮現身!
    其中已有見與是此上拍作品《大海的眼睛》相似的「大海」元素她如詩人蘇城一樣,將「大海的眼睛」放在自身的創作之中,彷彿將自己化作一艘在汪洋上乘風破浪的航船,遠赴他鄉,以一己之力對抗生活及現實中的狂風巨浪,更預示即將登陸世界舞臺的強大女力!草間以慣常使用的「非常態」色彩描繪中央一藍一綠的眼睛,顛覆了傳統的認知,令其煥發生機。
  • 【嘉德香港•十二月拍】一文看盡十二月拍3種競投方法!
    中國嘉德香港2020十二月拍賣會「中國書畫及瓷器工藝品」將於12月14至18日於中國嘉德(香港)
  • 【嘉德香港・秋拍】再繪逝水年華:楊凡寫給香港的終極情書
    」展覽中國嘉德香港聯同著名導演楊凡,舉行『楊凡給香港的情書』展覽,呈獻威尼斯電影節中獲得最佳編劇的動畫電影。楊凡形容,《繼》是一出自由任性的後現代電影,是華人遷移史,每個角色都是精神分裂下的自己,「幾個人慢慢地繪畫一部電影,也是一種禪修。」製作過程迴腸盪氣像修煉,成品豈止是電影?「這是個有關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一封寫給香港的情書……但本是一個夢,是一個不懂動畫,不看動畫,卻終身迷戀電影的一個標準影迷夢。」
  • 【嘉德香港‧秋拍】「狂飆年代——巴黎的世界藝術家」:藤田嗣治、李超士、常玉、熊秉明
    常玉《大茅屋工作室》 紙本水彩 27.5x37.5cm,1920年代作本次嘉德秋拍一幷為藏家呈現四幅藝術家不同風格的人體與動物紙本創作,盡現個中線條之妙、曲線之美,且看這一幅幅情真意切的傾情之作陳炎鋒認為,常玉素描中「手足的五指梳齒狀的符號化,流露畫家自我的獨創性。」這一特點在《背影》(拍品編號51)中,則尤為清晰。在本作中,常玉以含蓄的筆墨在宣紙上創作出站立女子的背影,單手置於腦勺,五指呈梳齒狀,豐滿肥碩的腿部線條,則正是友人徐志摩筆下「宇宙大腿」的經典延伸。
  • 戰報 | 嘉德香港2018年秋拍穩穩噹噹斬獲6.9億港幣 創總成交第一
    一如中國嘉德拍賣所展現出的大氣,不驕不躁,嘉德(香港)2018年秋拍穩穩噹噹收槌,1700餘件標的在兩天的時間內完成拍賣,斬獲6.9億港幣,自此,中國嘉德香港2018年總成交達11億港幣,這一成績也創下了中國嘉德進駐香港六年以來的最好結果
  • 橫跨美學變遷一世紀 | 嘉德香港拍賣描繪「時代的臉龐」百年藝術
    今年10月香港秋季拍賣,中國嘉德就策劃了「時代的臉龐」主題,從藤田嗣治說到丁衍庸、由草間彌生談到Andy Warhol、再從奈良美智講到潘玉良,呈獻諸位名家筆下的人物百態。值點網專誠訪問了陳沛岑(Vita Chen),請這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總經理兼資深專家帶領我們出發,走一趟百年美學之旅。
  • 【嘉德香港·秋拍】立天地形魂 傳曠世卓絕——朱銘、熊秉明雕塑重磅隆呈
    於1983年即獲「法國教育部棕櫚騎士勛章」,作品為日內瓦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巴黎工藝美術館收藏。2019年,中國美術館曾舉辦大型「自知者明——熊秉明藝術展」,是次上拍的早期雕塑《少女》(拍品編號60)及經典主題《扁肚牛》(拍品編號61)另一版數均呈現於展中,彰顯了二作學術及市場價值。
  • 【嘉德香港·八月拍】 掀動生命熱情 !草間彌生「南瓜」&「無限網」兩大經典主題代表作來襲
    是次「青春有你」專拍將特別呈現6件來自草間彌生80年代以來的創作經典,其中南瓜雕塑《無題》(拍品編號35)與《無限網》(拍品編號36)為其最受市場追捧、揚名四海的標誌性主題,同時共以「黃與黑」的經典用色相映爭輝。
  • 歸來仍是少年 88歲藝術家夏陽福建首檔個展開幕
    央廣網廈門11月30日消息(記者陳庚)29日,中國首個抽象藝術團體「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88歲高齡的藝術家夏陽亮相廈門仧美術館,為自己在福建首檔個展「渲寫·行變」揭幕,並現場分享自己的藝術創作心路歷程,與各界來賓對話交流。
  • 【嘉德香港・八月拍】趣意盎然:藝術的活力!楊茂林、阿咧、唐唐、龍家升、陳飛、朱銘雕塑聚現
    《夜遊神》的創生,為一直熱衷於玩偶收藏的中國80後藝術家代表陳飛,在2012年與香港知名設計師「鐵人兄弟」的William Tsang合作的作品,創作前後歷時兩年。【嘉德香港·八月拍】韻筆成詩:美的常青生命力——龐均、袁遠、吳冠中經典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