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爆笑劇情背後,是清朝一群苦命「官老爺」

2020-11-19 澎湃新聞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叢魚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2987,閱讀時間:約8分鐘

上世紀90年代,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九品芝麻官》憑藉無釐頭的爆笑劇情火遍中國。除了流傳的搞笑臺詞和經典橋段以外,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公正廉明匾」從搖搖欲墜、蛛網塵封,到光潔如新、熠熠生輝——這個鏡頭是對主角包龍星官場生涯的最好寫照。

從九品官員包龍星,起初為了區區一兩白銀,不惜冤枉黃老秋夫婦、落得個「包大人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後來又在三萬兩白銀的「黃金屋」誘惑之下,掉入方唐鏡的陷阱,被判死刑;最後,越獄成功的包龍星,經歷了千驚萬險、千辛萬苦,為被誤判的秦小蓮平反,就這樣用自己的血與汗將公正廉明匾「擦」得鋥亮反光之後,辭官從商。

這部經典影片的爆笑劇情背後,其實是清王朝龐大的候補官群體的悲慘命運,更是大清政治史中一個讓人不得不重視的現實問題。

一.買賣官職這事兒

在古代的中國,朝廷賣官鬻爵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其在秦始皇時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以爵換粟」,以應對蝗災和瘟疫;朝廷出賣的只是官爵,也就是「鬻爵」,購買者有爵無權。到了漢恆帝時,才開始賣實職,也就是「賣官」。

清朝是買賣官職最泛濫的朝代,泛濫到什麼地步呢?朝廷把官職明碼標價,按俸祿和等級依次抬高價格,只要有錢,甚至有和尚買官的。「買官」這事兒在清朝,正兒八經形成了制度——捐納制度。捐納制度和科舉制度相輔相成,構成了清朝官員的兩大來路。捐官名目繁多,比如捐實官、捐出身,還有花錢買監生資格去國子監讀書等。

而買官的又是什麼樣的人呢?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屢試不第的官宦子弟,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家庭條件中等偏上,捐官來謀求個鐵飯碗。另一種是商人,腰纏萬貫,但是出身卑微、地位低賤,為了將「富」與「貴」結合,買個官做做,獲得尊重和話語權。

二.候補官到底有多苦命

按理說,這官職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挖好了的——買官的人那麼多,但是官位畢竟有限,所以,買官買的只是一個候補,要真想有實權就得排隊等,於是就有了清朝龐大的候補官群體。要想得以補缺,要去投供,也就是向吏部報導,再用抽籤決定去哪裡候補。候補期間,他們或當差,或署缺,或賦閒,大多生活悽苦。

其實,清朝前期的候補官員並不多。捐納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從康熙開始的。康熙十三年,三藩動亂, 戈爾丹反叛,軍隊南徵北戰需要大量糧餉。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康熙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所有向國家捐錢的人,他們的孩子可以進入國子監,並且獲得官職。在一個崇尚讀書、以官為榮的社會,這項政令的影響不言而喻。一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背後,是多少為了捐官而傾家蕩產的人。

一個想賣,一個願買,那麼衙門裡的候補官數量有多龐大,就可想而知了。有人用「官多如鯽」來形容冗官的局面。據統計,晚清候補官員是正式編制的六倍多。甚至有史書記載:在同治末年,江蘇道員只缺二三個,候補卻有六七十員;府州縣通判可外補的也只有十幾個,候補卻達到一千餘人!

候補官雖然也算半個官,但卻沒有實權,僧多粥少,所以是不給他們發工資的。試想一個敲髓撒膏買到官職的平民,在家徒四壁、捉襟見肘的時候,連工資都沒有,如何生存下去?清末縣官李超瓊在其《日記》中記錄了他考中舉人、分發江蘇時,所遇慘象:與他需次的足有46人,其中有候補了20多年卻連臨時差事都沒撈上過一次的,有候補幾年貧死他鄉的;還有一個叫王竹的老鄉,候補了20年,骨瘦如柴,最終等來一個縣令,卻在得到消息後的幾天就病死了。此外,還有很多人死於飢餓。

除了生活貧苦以外,他們的政治地位還十分低下。拿劇中的包龍星舉例,即使他的祖先是包青天,而且他的老爹包不同還曾經是大官、結交了不少人物,包龍星也還是混得慘不忍睹。作為從九品官員,被狀師欺負,被七品官欺負,甚至還被正九品官員瞧不起。原因就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候補官。最終他成功平反冤案,直接原因還是他憑奇蹟般的好運氣,在一次偶然中結交了皇帝。這才使得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官,扳倒了從一品水師提督和刑部尚書。面對狼群,最好的辦法就是爭取到老虎的支持。然而,值得回味的是,影片的結尾部分,皇帝駕崩了。這在某種意義上暗示了包龍星終將難逃被權貴報復的厄運。

三.朝廷的定時炸彈

如果單看他們的遭遇,確實是可憐悽慘;包龍星創造奇蹟、威風八面的背後,不知是多少候補官的血淚。但是清朝的候補官隊伍,不僅自身命途多舛,而且對於政治來說就是一顆毒瘤。

首先,他們的官職畢竟是買來的,做生意就要講究利潤,再不濟也要回本吧;所以這些利慾薰心的候補官們,一有機會便撈。而且捐官的成本很高,這就大大增加了「清廉」二字的代價,讓清官成為政治的稀缺品。據記載,知縣一職的價格是4600兩銀,而俸祿卻只有60兩。要是不受賄,很多人一輩子都回不了本。所以可以想像,他們等待已久,一旦事權到手便巧取豪奪,貪得無厭,無異於朝廷裡的定時炸彈。劇中的包龍星還算有良心的,對真實的候補官和當差群體來說,「能撈則撈,不能撈則日夜想著撈」已經是普遍心理和群體行為了。

更要命的是,關係到近代化的實業是吏治敗壞的最集中之處。候補官員無所不用其極, 挪用公款,公開受賄,安插親信,欺上瞞下。嘉慶帝時剿辦賊匪,但是兵丁個個衣衫襤褸,如同乞丐,因為每年所發的帑金都用於候補官員結黨營私了;如果帑金物盡其用,則會兵精餉足,早能平定動亂。而且官員在監管武器製造時偷工減料,以至於最後填充火炮的火藥摻進沙土,這樣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暫且不提貪汙的習性,再看看他們的能力吧。事實上,像劇中包龍星那樣有一些膽識和能力的候補官也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候補官只是酒囊飯袋而已。畢竟,有能力的人都通過科考入仕了。多數候補官是碌碌無能的,對近代事業一竅不通,甚至難以勝任傳統事務。在晚清,近代性局務多由候補官操持,他們迂腐不化,講話拿腔作調,前呼後擁,追求享樂。外國來華的商業考察團,曾記錄過中國工廠中候補官員充斥的現狀:各個部門都有一些「衣服華麗而懶惰的士紳」無所事事地各處偃息,或者鑽研經書。他們對管理工作一無所知,但是作為主管管理的親朋,他們都領薪水。

有晚清官員說,「前代之冗官在閒散,我朝之冗官兼在候補」。作為冗官問題突出的兩個時期,晚清的冗官與宋朝的冗官是有本質區別的。體現在哪裡呢?宋朝的冗官不是真的「冗」,而更多的是是官位確實存在空缺,但是在分配上出現人浮於事的現象。而晚清的冗官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多贅冗了。

靠賣官鬻爵來「開源」,只是封建社會體制內的權宜之計,又無異於飲鴆止渴。賣出去的是官職,更是官場的廉潔和尊嚴。捐納之事的弊端,道光看得很清楚。他曾對大臣張集罄說,捐班「將本求利,其心可知」,「廉之一字,誠有難言」。實際上,道光帝在賣官上格外「大方」。道光年間,京官不說,僅賣地方官所得財政收入就有3388萬兩白銀,而且賣官頻繁,每年都有記錄。在江河日下的晚清,即使認識到位,也難免迫於壓力束手無策,回天乏力。然而,晚清社會並沒有因為捐官而迴光返照,道光三十年蕭條時期,「抗租」「抗暴斂」「抗漕」民變頻發,強盜盤踞,邪教盜匪,在在皆有」。

候補官員群體的可憐背後又是多少可恨之處。作為晚清的一條政治寄生蟲,他們不斷消耗著大清的元氣——這巨大的內耗,讓清王朝的吏治由內而外爛透。

參考資料:《道鹹宦海見聞錄》、馬平安《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肖宗志《晚清候補冗官研究》

往日文章精選:

原標題:《《九品芝麻官》的爆笑劇情背後,是清朝一群苦命的「官老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九品芝麻官》的爆笑劇情背後,是清朝一群苦命的「官老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叢魚上世紀90年代,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九品芝麻官》憑藉無釐頭的爆笑劇情火遍中國。這部經典影片的爆笑劇情背後,其實是清王朝龐大的候補官群體的悲慘命運,更是大清政治史中一個讓人不得不重視的現實問題。
  • 《九品芝麻官》的爆笑劇情背後,是清朝一群苦命的「官老爺」
    音頻探究視頻闢謠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叢魚《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987,閱讀時間:約8分鐘上世紀90年代,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九品芝麻官》憑藉無釐頭的爆笑劇情火遍中國。這部經典影片的爆笑劇情背後,其實是清王朝龐大的候補官群體的悲慘命運,更是大清政治史中一個讓人不得不重視的現實問題。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是一部超讚的喜劇,周星馳通過詼諧幽默的表演,把九品芝麻官演得深入人心。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九品十八級清朝的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而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代理縣令,並非是九品,而是正七品。實際上,清朝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細分為正九品和從九品。
  • 《九品芝麻官》
    《滿清十大酷刑》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在劇情上有所出入,它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候補縣令包龍星(周星馳飾)比較貪,但為人還算正直。張敏嫁給一位富商做妻子,但受到顯貴之子常威的調戲,張敏不從常威起了殺機,將張一家上下全部殺害,還嫁禍給張敏。包龍星發現其中蹊蹺,但也被方唐鏡等人誣陷而逃奔他鄉、他們在進京告狀的途中,用完了身上的銀子,星不得不在妓院打雜。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主要負責什麼,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可是在古代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比之更加險惡。清朝將官員分為九品跟十八級,而九品又細分為正九品跟從九品。九品在清朝就是縣級官員從屬,相當於現在的科長之類的級別。在清朝是不允許鄉村設立官員的,所以這些小地方上的官員也被認為不入流。
  • 你看懂《九品芝麻官》了嗎?尚方寶劍為什麼是鹹魚?
    王晶在《九品芝麻官》中就諷刺了這種現象:戚秦氏狀告常威,但在常威父親水師提督常昆的運作下,原告變被告,反而被告陷害常威。另外,包龍星父親跟包龍星的對話——「廉字怎看都是窮字」;「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等等情節,全都揭露了古代中國「衙門文化」的一些頑疾。
  • 王晶新片《九品芝麻官》續集來襲,《極品芝麻官》全無敵
    【影訊】《精品芝麻官》是王晶、鍾侃燮執導,陳浩民、胡然、張璇、葉項明、孫凱、蔡祥宇等群星領銜主演的爆笑笑劇影戲。
  • 你看懂《九品芝麻官》了嗎?王晶其實拍的是中國歷史
    這個總是露著一副不懷好意笑容的胖子,比別人更敢於暴露各種歷史的真相,只不過他善於用搞笑的橋段包裝出來,觀眾們都被情節吸引了,無暇思考電影背後的種種暗喻。我們以王晶經典的《九品芝麻官》為例,來講述他對中國歷史的看法。
  • 《九品芝麻官》讓人細思極恐的事情,戚家搞不好是販賣鴉片的毒梟
    如果你看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九品芝麻官》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這部電影裡面,包龍星在最後決定棄官從商,搞起了印度神藥,看起來這一點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也算是一個功德圓滿的劇情了,可要知道,如果你細想一下,你就知道這背後的劇情可沒有電影裡面看到的那麼簡單。
  • 電影《九品芝麻官》隱藏的暗線,你看懂了麼?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是熟悉不能再熟悉的電影了,電影中經典的鏡頭回想起來還是會讓人捧腹大笑。戚家老爺一個糟老頭子卻娶了常威的表妹為妾。要知道常威的表妹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所以不可能是兩情相悅,這可能就是一段利益的聯姻。並且常威還和表妹搞在了一起,這一段婚姻下隱藏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 《九品芝麻官》的歷史冷知識:買官居然合法,聽妻入獄原來是這意思
    星爺的《九品芝麻官今天點點就和大家聊一聊《九品芝麻官》裡的歷史冷知識。看過九品芝麻官的小夥伴都知道,包龍星並不是憑真才實學才當上九品候補知縣的,他是耗盡家財才買到的官。他買官的目的就是為了貪錢,還是回歸到最初的問題,憑什麼包龍星能買官?其這種行為在清朝是合法的,清朝有一個捐納制度,只要你符合條件給朝廷捐點錢,就可以得到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官職,所以這也是包龍星僅僅得到了一個九品芝麻官的原因。
  • 《九品芝麻官》中的八府巡按,真的有權處置身穿黃馬褂的常威嗎?
    在周星馳的經典之作《九品芝麻官》中,立志成為一代清官的「候補知縣」包龍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機緣巧合,終於得到同治皇帝信任,被任命為八府巡按。之後代天巡狩,主審冤獄,使戚家一案真相大白,常威認罪伏法,令影迷直呼過癮。
  • 《九品芝麻官》背後的歷史真相,竟是滿漢勢力的一場角逐
    導言《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馳的代表作之一,劇中講述的是戚秦氏含冤受屈,被各級地方官員爭相陷害,但是最終在包龍星的努力下獲得平反的故事橋段。《九品芝麻官》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是卻取材於真實的歷史故事後改編而成。
  • 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中被封為八府巡按,這在歷史上是多大官?
    引言很多人一定都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其中有一部講的是一個九品芝麻官的電影,叫做《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主人公包龍星在向皇帝申請重新審理秦小蓮的案件的時候,皇帝將包龍星封為了八府巡按,包龍星的排場瞬間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 《九品芝麻官》:周星馳最有毒的一部電影
    轉自:王左中右(iiiidea)作者:尤色+鄒鄒前天重溫周星馳的《九
  • 周星馳《九品芝麻官》經典臺詞:看什麼,沒見過美女啊
    你用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你分明是反清復明其實是這樣的,我看現場太緊張了,旨在製造氣氛,所以跟我老媽出來輕鬆一下,你不是介意吧?——周星馳38部電影《九品芝麻官》8、小時候許過願望,想做一個好官,長大才知道,好官不容易做。最糟的就是連貪官都做不成,夾在中間一事無成。
  •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剛正不阿的九品芝麻官!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是由王晶執導,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徐錦江、吳啟華、鄒兆龍、蔡少芬、鍾麗緹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1994年3月3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九品芝麻官」包龍星為了給一名含冤入獄的女子秦小蓮申冤,他用盡一切努力最終使惡人命喪鍘刀之下的故事。包龍星(周星馳飾)自幼家貧,但他有志要像先祖包公一樣做個明鏡高懸的清官。
  • 《九品芝麻官》的歷史背後,竟是滿漢博弈的又一次幕後交鋒
    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馳的代表作之一,劇中講述的是戚秦氏含冤受屈,被各級地方官員爭相陷害,但是最終在包龍星的努力下獲得平反的故事橋段。《九品芝麻官》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是卻取材於真實的歷史故事後改編而成。作為自利的慈禧,不會平白無故做出這麼大的舉動,在這背後其實是滿族與漢族利益群體的博弈,而楊乃武和小白菜只是這場博弈中的棋子而已。
  • 嚴肅考據:《九品芝麻官》的歷史原型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星仔」經典中的《九品芝麻官》。 與所有周星馳電影的底層視角一樣,這部電影選擇了一個中國官僚系統中最底層人物—九品候補知縣—來作為主角。情節也是一如既往的簡單:洗心革面,申冤昭雪,屌絲逆襲,嘲諷權力與金錢,每一樣都滿足了中國平民社會階層的精神消費需求。不過在周星馳還沒有成為「星爺」的上個世紀1994年,《九品芝麻官》的票房非常一般。
  • 周星馳《九品芝麻官》裡細思極恐之事,當年的清朝如此奇葩
    《九品芝麻官》誕生在1994年,這一年是周星馳結束四連冠的第一年,其後的香港影壇再次被成龍接管,而《九品芝麻官》在當年的周星馳三部作品中,票房成績同樣排在了最後。似乎從哪個角度去看,《九品芝麻官》在周星馳的諸多作品中都算不上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