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吉他之神?聽聽這25位大師給你的建議吧!

2021-02-07 吉他手

吉他手

國內最大的吉他交流基地

學吉他、找譜子、看教程,牛人彈唱都在這裡

即使你一天把自己關在地下室8個小時,身邊只有一臺節拍器跟一本地獄般的教材陪伴,你仍然不會確定你是否已精通所有關于吉他6根弦的技巧。的確,你可能會鍛鍊出如速記員般靈敏的手指和海量的和聲彈奏方法,但若要彈奏出能震撼靈魂的音樂則常常需要更多元的技巧。但是,這些都不代表達到如Jeff Beck那樣水平,表現的像是身在吉他之神的國度。

 

首先,不要擔心你無法達到Jeff Beck那樣神一般的才能,這是很傻的。你要做的就只有確保當你彈吉他時,可以讓你全身起雞皮疙瘩,因為興奮和幸福而顫抖。

 

我們認為,如果你想要增加並最大化你的能力,你可以同樣像那些吉他之神學習。因此,提供了這25個了解自己音樂的吉他英雄的小技巧—從搖滾帝王到爵士元老,再到其他各領域的神。

 

希望你可以從這些有實際、有秩序的智能寶藏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幫你從歧途導入更高的靈感殿堂。

 

1. Joe Satriani——「不斷充實自己吧!」

 

進入新的領域是讓自己練習樂句成功的關鍵成分。重複彈奏同樣的東西只會讓你停滯不前,每周增加新的和弦、曲調或是音階到你的日常練習菜單吧,你不一定要馬上知道如何使用這些東西,這只是要讓你的手指移動到指板上新的位置,並讓樂聲自然流露出來。

 

2. Carlos Santana——「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一個刻畫出自己獨特性的方法,那就是帶著錄音機,到一個不會被打擾的地方,然後跟著鼓機彈奏吧!一段時間後,你會逐步了解音樂的全貌,你可以開始看見這個人的riff,和另一個人的riff,接著,這幾個riff就會是你的了。再來,你可以開始專注在自己的riff上,直到演變成獨特的聲音。

 

3. Steve Lukather——「放鬆自己」

 

當你試著加快速度時所要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放鬆,不要讓自己的肌肉超出負荷。你可以練習半個小時就休息,一會兒後再繼續,這在當你試著練習會讓手指抽筋的複雜樂句時尤其重要。當我小的時候,我會坐在電視前面,上下撥動pick,輕輕地練習彈奏音階。我並不怎麼專心,但這樣的練習卻因為我的不專心而有了幫助,因為我是保持放鬆的,所以我可以增進技巧和肌耐力。但是千萬不要在感覺疼痛繼續練習,絕對不要,因為肌腱炎並不是開玩笑的。

 

4. Jerry Garcia——「動態」

 

想要練習彈奏動態的話,就把導線插入你練習用的音箱,然後把吉他音量全開。首先是琶音,從非常小聲開始,然後通過調整你的彈奏方式慢慢變大聲。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在不改變手掌位置的前提下,讓你的彈奏動態更多元。很多吉他手在要改變動態時,手的姿勢就跑掉了,結果,他們往往會變成「輕彈一族」的一員—一群看似彈奏很快,但並不會擁有任何彈奏力量的人。你所要做的就是由不斷反覆變化,由小聲撥動pick到大聲撥動pick。

 

5. Rusty Cooley——「保持吉他的高度」

 

無論當你坐著練習時你的吉他放在哪裡,他應該跟你站著時放在同個位置,我發現了這是最困難的方式。很多年前,我是坐著練習solo的,這個姿勢深根蒂固,直到我去演出然後表現得一塌糊塗,只因為站著表演時我的左右手位置和練習時完全不一樣。現在大多數的吉他手認為把吉他放高一點很不酷,但我認為,聲音聽起來好聽,比看起來酷但聲音很糟還重要。Zakk Wylde把他的Les Paul背得很低,但只要該輪到他solo時,他會把腳踩在舞臺喇叭上,來讓他的吉他高一點。天啊,Tom Morello還把吉他背到會被撞到下巴的高度。所以,看在殺手級吉他彈奏的份上,把吉他背高一點吧!

 

6. Barney Kessel——「保持手感」


把你的吉他拿出琴盒,然後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練習短短一段時間,從5到45分鐘都可以—一天這樣練習很多次,比一次練很久還要有效。多次的練習,短短5分鐘已經足夠來練習一項技巧或是樂句的時間了。整個練習的目的,是要讓你的反射動作像神槍手一樣,讓你可以拔槍就射而且百發百中。

 

7. Nels Cline——「求真」

 

在談到個人創意展現時,不要去聽那些沒有想像力的悲觀者的話。關於這點,無疑的會遇到「既有的樂器精進的規則」和「跟著自身直覺」的衝突。堅強一點,唯一所謂藝術上的進步—除去商業化時—會發生在有人大膽修改規則,或無視常理時。這些跳脫常軌的人一定會忠於自己。

 

8. Dave Wronski——「保持拾音器的平衡」

 

想要平衡你的拾音器,就把你的吉他接到可以測量頻率的儀器上,像是一個4軌錄音器。獨立彈奏每條弦,然後調整拾音器的高度直到每條弦彈奏出的音量大小相同。一般來說,靠近低音弦的拾音器會調比較低,若你的吉他總輸出比以前還要小聲,打開音箱然後調整就可以了,這樣做的好處是每根弦之間的清晰度可以更明確。

 

9. Jimmy Page——「空間收音」

 

有一句很老的錄音格言說:「距離會製造深度」,我已經用了很多次—無論是在單軌錄音或是整隊一起錄。人們習慣近距離錄音,但我會在後面同樣多放一支麥克風,然後平衡兩者。同樣的,如果聽起來很棒的話,你可以不用在錄音室裡調整EQ,你可以簡單靠著科學化麥克風的擺放位置,得到正確的音色。

 

10. James Hetfield——「往下掃」

 

對於比較重的旋律來說,他一定得向下刷pick,這絕對是關鍵。這樣會聽起來比較緊,而且厚實很多。

 

11. Oz Noy——「在立體聲中移動」

 

試著用兩個音箱和一些立體聲的效果來得到較大的舞臺聲響,當你站在兩個音箱中間時,用桌球delay會聽起來非常大聲。而任何立體聲的chorus、flanger、phaser,或是以我為例,Leslie simulator,會有聽起來更加寬廣的效果。我用立體聲的Ernie Ball volume效果器,把信號從一邊移到另一邊會有很酷的效果。我喜歡幾乎一樣的音箱,雖然包含Stevie Ray Vaughan在內的其他人,比較喜歡兩個擁有完全不同聲音的音箱來補償彼此聲音的缺陷。最後,要知道除非你的音箱都有收音,並擺放至一左一右的聲道,否則除了你之外沒人聽得到立體聲的效果。

 

12. Jeff Beck——「適度就好」

 

過分沈溺於任何事都是錯的,無論是一天練習50個小時,或是吃太多食物。我有一個平衡點,任何人或事也都應該要有。我會試著保持這個平衡,所以我可以處理突然冒出的靈感,卻不因為練習太多而感到失落。我可以彈得很棒,但接著我就會因為沒有在思考而開始亂彈。適度休息一下可以讓我想更多事情,這幫助了我把創意跟速度整合的很好。

 

13.Al Di Meola——「交替撥弦」

 

有個有效練習上下撥動pick的方法,那就是選3.4個音符,然後只練習它們。常常會有想要提升右手敏捷性的樂手,卻因為左手試著彈奏太多音符而進度被耽擱了,我聽過很多樂手從第六弦快速彈奏整個音階到第一弦,但是卻彈得非常粗糙。其實只要練習得非常基本就好—只用少少的幾個音符—然後慢慢彈奏出完美的旋律,這樣其實就是一個大挑戰了。

 

14. Marty Stua——「擁抱歷史」

 

那些偉大的音樂家們對音樂的基礎了如指掌。他們的經驗能讓我們寫出的音樂更真實,Eric Clapton跟Keith Richards可以教你一卡車的藍調,但是你最好也找出他們的音樂受到哪位原創者的影響,像是Robert Johnson。有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你曾到過哪的話,要怎麼知道你正在往哪走?」就是這個意思。

 

15. Deke Dickerson——「善用小指」

 

要多用你的小指彈!我剛開始彈吉他時,有個老鄉村樂手告訴我要不斷練習左手小指—即使覺得很卡也一樣—直到他變成你的習慣。這是我曾得到過最好的建議,你生來就有5根手指,不要忘了使用他們全部!

 

16. Stevie Ray Vaughan——「用更粗的弦」

 

用更粗的弦。我喜歡0.013的套弦,但是我曾玩過0.018~0.074的套弦。雖然對你的手指、弦鈕及音箱是一大負擔,但他們會聽起來超棒。

 

17. Wes Montgomery——「撐下去!」

 

要讓你各方面的技巧進步需要時間,但有很多人不了解那些你必須跨越的障礙。我以前對練習八度音的東西會感到頭痛,但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後,我已經克服了。你所需要的就是聽到彈奏中自己的一點小進步,而這一點點的啟發常常已經足夠能讓你走得更遠。

 

18. Eric Johnson——「自我感覺良好」

 

要提醒你自己,你可以很自在地感到快樂,而不是被限制或沒安全感。當你感到快樂時,你會更容易接受站上舞臺的機會,即便你犯了一堆失誤,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幾乎就像你和樂器合而為一,而音樂就像電流般流過你的身體。像John Coltrane曾說過,「當一個音樂家最重要的,就是多接觸、順應你自己。」當你這樣做時,就會像是回歸本源,所有東西都源自那裡,你會自動因此在知覺上更加獨立,而變成一個更好的音樂家。

  

19. Dickey Betts——「控制延音的衰減」

 

在使用大音量來彈奏滑音時,要學著衰減延音來控制底噪跟回授。很多人會用pick來彈奏滑音,然後用手掌根部或其他地方來控制聲音。我從Duane Allman那學到的方法是用大拇指、食指跟中指,而不是用pick。如果你的左手上有鋼製或玻璃滑管,而右手上握的是塑料pick,你跟你的樂器是完全隔離開的。你所要學的就是彈一個音符,然後在彈奏另一個音符前,用手指消音,這樣一次就會只有一個音符的聲音,這樣就會像是鋼琴的柔音踏板那樣。

 

20.Joe Pass——「搖擺的八分音符」

 

用三連音的韻律感去練習八分音符,可以很有效的讓一個人的爵士節奏感進步。當然,想讓你聽起來夠爵士的最棒方法,還是跟著音樂或是樂隊彈奏,這是你必須發自內心感覺到的。很多搖滾樂手彈八分音符都太正(straight)了,以至於他們無法彈奏爵士樂,他們太呆板了。

  

21. Steve Vai——「分離」

 

試著將自己的注意力從你的手指的彈奏中抽離,然後聽聽音箱輸出的聲音。

 

22. Allan Holdsworth——「圓滑奏的音量」

 

當彈奏圓滑音時,試著讓所有音符都有著同樣的音量。想讓自己的控制力更強的話,把重音放在不picking的音上吧。 

 

23. Pete Townshend——「民謠吉他獨奏」

 

想要讓一個電吉他手有效的用民謠吉他solo的話,因為民謠吉他的延音不如電吉他,所以需要針對這方面加入一些技巧。舉例來說,試著運用空弦技法吧,舉例來說,在picking時用右手其他手指撥奏正好是和弦內音的開放弦。這是類似鄉村樂的彈奏方法,但是用在大量掃弦或指彈主奏的橋段時非常有效。

 

24. David Glimmer——「有旋律的delay」

 

一點delay可以舒緩吉他失真中煩人、不成熟的頻率。我有兩個效果器,然後在上面各自設定了不同的回聲效果。很多時間我會讓這兩個同時開起來的到一定的效果。在獨奏時,我會試著將delay照著歌曲的拍號和速度來設定。我通常會把它們設成3連音—音符會全部纏繞在一起,所以他並不是真的有關係,但是我發現三連音的delay非常有旋律性。

 

25. Eric Clapton——「學會克制」

 

不要把你會的所有的lick在歌曲第一輪進行結束前都噴光,因為在下個循環時你就沒梗了。最終你只能重複你自己彈過的句子。一開始對於即興的青澀會讓你毫無節制的亂彈,但在漸漸成熟後,你會對「彈奏有價值」的樂句有興趣。你必須沉穩下來,然後讓所有事情都在你的計算中—確保每一次聽到你彈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我致力於讓歌曲出色,而我覺得以即興來說,除非他有這個最終的目標,否則就是在浪費大量的時間。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給15歲到25歲吉他手的幾個建議
    首先為什麼要說這個年齡段?1967年的伍德斯託克音樂節上,25歲的Jimi hendrix一戰封神。  另外一位吉他之神Eddie Van Halen 23歲發行了第一張專輯《Van Halen I》The Yardbirds的三劍客,Eric Clapton,Jeff Beck,Jimmy Page出名的時候都沒有超過25歲。...
  • 吉他之神
    「吉他之神」這個稱呼大家都不陌生,像很多技術高超的吉他手比如Slash、Steve Vai、Eric Clapton等等,都被人們冠以這個名號。然而有一位偉大的吉他手,在短短三年的音樂生涯裡成為了世人「公認」的「吉他之神」,地位至今無人可以撼動!他就是——Jimi Hendrix(吉米·亨德裡克斯)。1942年Jimi Hendrix出生於美國西雅圖的一個黑人家庭。
  • 吉他之神問:你丟了個金吉他?銀吉他?還是人生的吉他?
    指間彈奏出的間奏時而輕快明亮,時而清脆悅耳琴弦帶出音箱的共振時而悠揚悅耳,時而深沉憂傷他是熱愛音樂的芸芸眾生中的一位但他也是堪稱傳奇的「吉他之神」我轉而學習吉他但是最近,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位鋼琴演奏家Kisharit我想努力成為像他那樣
  • 這些大師是如何走向吉他之路的?
    但是有時候,也會好奇的想,這些神級大師是怎麼與吉他結下不解之緣的呢?他們的吉他道路是一路平坦還是充滿坎坷呢?/被音樂耽誤的木匠/在臺北的郊區裡,瓦斯行老闆的6歲的兒子夢想是當一名木匠。偶然的一天,閒來沒事的他在借來的一把破舊尼龍弦木吉他上,來回的擺弄,他可能是在想以後自己成為木匠,也要做一把這樣的吉他。但是還沒有等到他成為木匠,他卻在那把破舊的吉他上學會了第一個和弦,這偶然的觸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於是他成為了後來的樂壇大哥李宗盛。
  • 吉他巨擘與舊金山的傳奇之夜-談Flamenco吉他大師Paco de Lucía
    2014年的2月25日,西班牙的flamenco吉他巨擘Pacode Lucía在陪家人到墨西哥渡假時心臟病發猝逝,享年66歲。
  •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學吉他?無手吉他大師Tony Melende告訴你!
    一、請問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可以學吉他?幾歲學習比較好?Tony Melende:只要是四肢健全的正常人都可以學吉他。在這個世界上,阻礙你進步的人永遠都只會是你自己。但出於手指力度的考慮,建議最好10歲以上。
  • 愛搖滾愛吉他的你,一定要看吉他大師天團Pro Max!
    這五位吉他大師聯手,就好比Bob Dylan、Eric Clapton、Neil Young和Paul McCartney組成一支樂隊,你說可不可怕?你說震不震撼! 所以,完全可以這麼說,由Steve vai 、Yngwie Malmsteen、Zakk Wylde 、Nuno Bettencourt和Tosin Abasi五位大師組團參與一場神級吉他秀,這個組合就是吉他世界的「縱貫線」,也是吉他天團Pro Max。
  • 世界上最偉大的100位吉他大師
    (下面名單是滾石評選的100位偉大的吉他大師)以下是滾石雜誌每兩年會評選一次的名單,個人認為排名只是供大家娛樂,但有些人絕對無可替代比如Jimi Hendrix。有趣的是,找了半天,沒有發現Steve Vai,Joe Satriani,Eric Johnson這些人的名字。不過那也不重要,身為吉他手的我們能全部認得出嗎?
  • 如何選擇人生的第一把吉他,不妨聽聽這幾點建議
    今天跟大家聊聊選吉他的問題,木吉他從製作上可分三類,一類是合板琴,所謂合板琴顧名思義就是吉他的整個面板是採用合板的木材,也就是人工合成的木板,所以這類琴一般情況下屬於較為低端的。而音色也是屬於比較差的。
  • 吉米·亨德裡克斯:左撇子的吉他之神
    他更令人熟知的是持琴的方式,由於是個左撇子,吉米都是右手按弦左手彈琴。吉米無疑成為了這場音樂節的引人注目的焦點,他在舞臺上悉數發揮他的音樂才華,使受盡暴風雨洗禮和在泥濘裡打滾的千萬熱情的觀眾心滿意足。而他也是這次表演中報酬最高的藝術家,不少搖滾老前輩們也比不上他。
  • 吉他之神範·海倫已逝,但電吉他還要創造自己的傳奇
    距離吉他之神範·海倫去世已經有近一周的時間了。這位著名搖滾樂隊範海倫樂隊(Van Halen)的創始人在10月7日因咽喉癌去世,享年65歲。雖然大眾對他的名字仍然遙遠而陌生,他的逝世也僅在小範圍內引起波瀾,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聽過他的音樂。
  • 菲律賓吉他大師 Bernardo Soler 與他的Godin吉他
    在 Bernardo Soler 多年的學習生涯中,他曾經與 John Williams, David Russel, Manuel Barrueco, David Tanenbaum, Stephen Rak, Leo Witozinski, and Timothy Walker 等多位著名吉他大師交流學習。
  • 臺灣吉他前輩專訪之七:陳友佳
    寬敞的空間,感受到人文音樂的意境,讓人有舒適之感,這就是沙龍特色。歐維雅吉他沙龍,是想讓訪客放慢腳步,泡茶、喝咖啡、聽音樂、看書、欣賞畫作、玩吉他,談心閒聊,享受浮生半日閒,過著屬於自己的歡樂時光。然而在工具、模具、刀具的製作、改良,技師的養成、訓練,材料之選擇、測試以及力木結構設計,黏劑、膠水之試驗,卻歷經了兩年時間。這期間,陳友佳的許多琴友們,提供了許多好建議和解說。甚至將國外名琴之完整結構設計圖都提供給陳先生做參考。綜合所有好琴的內容,好吉他不外乎要具有:宏大的音量、良好的遠傳性、穿透力、圓潤渾厚的音色,再加上優質的手感…更進一步的追求是要具有爆發力和情感表現力…。
  • 學吉他和弦轉換掌握還不行?這幾點學習建議了解一下吧!
    我們在學習和弦轉換時,有幾個基本要求:1:看得懂吉他和弦譜;想要掌握好和弦的轉換與指法,第一點就是要會看得懂吉他和弦譜,相對於五線譜來說吉他所用的六線譜。可以說是真的通俗易懂。而且現在網上可以查,也可以買本自學書來看看,只要你不笨不傻也認識字基本學習了解一番。
  • 吉他之神崛起:吉米·亨德裡克斯
    當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在1967年的蒙特雷流行音樂節的結尾,用一把燃燒的芬達Stratocaster為演出畫上驚嘆號時,那是搖滾樂歷史上永恆的一幕,也是這位偉大的迷幻表演者最為輝煌的一幕,更是吉米對吉他之神的深情與感激。
  • 吉他之神Jimi Hendrix早期罕見1960年代吉他面世,即將拍賣
    近期好像很多「著名」吉他在拍賣! 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在職業生涯早期演奏的吉他將被拍賣。 將於8月8日由Kruse GWS拍賣行以5萬美元的起拍價推向市場。 這把吉他是在1960年代初期製造的。
  • 左撇子的吉他之神
    後來他去參軍,也一樣帶著這把琴,並在軍營裡找到了日後的合作夥伴Billy Cox。可是軍營生活並不是吉米這種性格的人所追求的,所以他終於離開了軍隊,回到家鄉當起了流浪音樂人,在朋友家蹭吃蹭住。但是這期間,他一直沒有放棄追求成為音樂家的理想,他每天幾乎不分晝夜的練琴,在簡陋的設備上磨練技藝。
  • 山特維克打造的這款3D列印吉他,究竟用了什麼材料讓吉他大師也砸不壞?
    ,「摔」吉他已然成為搖滾樂手演出時的一個重要儀式,它曾被《滾石》雜誌列為「改變搖滾樂歷史的50個重要時刻」之一。設計師霍爾特說:「您可以把吉他當錘子用,它不會有任何問題。」銑削加工過程的精度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山特維克可樂滿的機械加工工藝開發人員亨裡克•洛克卡寧 (Henrik Loikkanen) 表示。「我們的軟體建立在多年經驗的基礎上,它可為我們提供工具和切割數據建議,幫助我們把指板多個部位銑削至1mm厚,這十分具有挑戰性。」
  • 【爵士吉他】初學爵士樂,如何上手爵士布魯斯?
    我們以這兩首曲子作對比,趕緊聽聽看吧!,相信你也對這傳統布魯斯和爵士布魯斯有初步印象了吧?在《Billie’s Bounce》裡,我們有F7、Bb7、C7和弦三個屬七和弦,分別可以使用F、Bb、C的Mixolydian與之對應。那我們豈不是要記住三條音階,而且要不斷切換?朋友,別緊張!在鋼琴上面確實得這麼想。但吉他我們可以通過換把位、指型這些方法來幫助我們記憶。
  • 世界第一速度吉他大師Michael Angelo致敬經典搖滾
    世界第一速度吉他大師Michael Angelo演出海報5月23日,Dean籤約藝人,世界第一速度吉他大師Michael Angelo Batio應Dean Guitar中國大陸地區總代理海巍樂器的邀請再次蒞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