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術的特點包括∶動作秘密、敏感及清醒的意識。
人們把忍術看成是一門神秘的、看不見的、暗殺性的武功,經常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指令。古代的忍者的確從事遊擊和間諜活動,都屬封建戰爭,那時的忍術習慣把人置於死地。但是在今天,忍術不應被當作一種犯罪武器。實際上,現存的忍術主要是提供有效的自衛術和發掘人的體質、精神潛力。總之,學會忍耐和控制自身的概念代替了古代的暗殺觀念。
所謂的"看不見"概念是由於古代的忍者大多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忍者主要還是穿當代的普通衣服,當然夜行服要求用黑色的、不反光的面料。現代風格的忍者服飾是市場和電影的想像產物,在歷史上根本沒有這種裝扮。
人們通常的理解。他們把忍術看作是充滿異國情調、神秘的功夫。充滿信心、刻苦訓練是學習這種合乎邏輯、但卻是非正統的、好鬥的自衛術的奠基石。儘管忍術中有些招式非常狠毒,但它還是一門綜合性的功夫。
忍術的基本功之一就是獲得感知對手意圖的能力。忍術並不過分依賴肌肉的力量,它主要靠角度和槓桿的作用來戰勝敵人。洞察對手意圖的本領,使得忍者能夠發現其弱點從而正確反擊。忍者越清醒越能戰勝對方。面對武力威脅,只有經過使動作敏捷、防禦靈活的訓練,才能有備無患。
忍術的整體構成包括四大元素:土、水、火、風。忍者認識到這四大元素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不同的動作和姿勢顯示不同的元素風格。
"土"姿勢意味著穩定和一個耐心的、持衡的心態。忍者要能忍耐,不能發火,但隨時都要準備反擊。"水"姿勢代表反應,允許在遭到突然襲擊時逃離。這個元素的特徵就是躲避,要求忍者估計情況並做出適當的反應。"火"意味著能量,其姿勢是雙手上舉,身體前傾,準備向前快速出擊並戰勝對手。"風"元素比較仁慈,要求採取措施化解潛在的威脅,但不要使對方受害。理解了"土、水、火、風"的協調作用,忍者的反應才可能是強有力的。
從基礎水平上說,這四大元素能夠用來解釋對方的身體語言。對於水平較高的忍者來說,可以利用這些元素來構造人生藍圖。四大元素的協調可以幫你預見未來,作出正確的行動和選擇,甚至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忍術的重心是徒手格鬥技術,它是建立在敏銳、清醒的基礎之上的,並不完全依賴肌肉。忍術練習者要學會尋找最佳角度,以便把敵人打倒在地。當然對於一個熟練的防守者來說,對付強大的對手仍可以運用猛擊。
忍術中的徒手格鬥非同尋常。例如在對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用雙手去推其膝蓋,讓對方頭部首先著地可以化解一次致命的襲擊。忍術教導學生去擾亂敵人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還可用抓擊術鎖住對方的胳膊或腿。
雖然忍術中包含有大量的使四肢不能移動的鎖術,但是在實際打鬥中,還有許多不能使用鎖術的情況。這樣一來,忍術中擊打或踢打術便顯得重要起來。擊打血脈可以產生強烈的疼痛,猛擊骨頭可以使特別危險的傢伙殘廢。
忍術並不特別強調打鬥的動作,因為每一個人所面對的情況本身就千變萬化,應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踢、推或抓。徒手訓練的目的就是要確保練習者能對各種意外事故應付自如。
最高水平的忍術還包括對火、爆炸物、化學藥品等的使用。忍術是靈活性與紀律最適宜的揉和。忍術的本質並不是要把人培養成暗殺者,它已有了900多年的傳統。 忍術訓練可以使人掌握許多有用的功夫,提高個人打鬥能力。更重要的是,忍術可以促進人體質與精神同時發展,幫助其成長。
【一】
1.當面對一個持刀的襲擊者時,忍者採取有風元素特徵的站立姿勢。
2.當襲擊者刺來之時,忍者向旁一閃,抓住其持刀的手腕。
3.忍者不失時機,迅速使雙手緊抓襲擊者持刀的左院部。
4.忍者跨左腳上步面向襲擊者,雙手上舉,將襲擊者左肘向後扭拐。
5.忍者用力一拽使襲擊者失去平衡。
6.將襲擊者摔倒在地,同時用膝頂住其胸部。
【二】
1.在這個自衛對抗中,忍者的衣頜被襲擊者抓住。
2.他雙手下移,抓住對手的腰。
【三】
3.忍者降低重心用力後拖將對手捧倒。
4.使對手捧倒後頭部先著地。
【三】
1.忍者彎腰屈膝降低重心下潛。
2.身體前傾的同時出左手用力推打襲擊者的右膝蓋。
3.忍者繼續發力,用力推打襲擊者的右膝蓋。
4.在襲擊者棒倒之際,忍者一個前滾翻,用腳跟踢其臉部。
5.忍者採取屈膝姿態,在襲擊者捧倒之際,一個前滾翻,用腳跟踢其臉部,給襲擊者以有力打擊。
⊙ 掃碼↑加宗主微信
邀你入微信群
1.多年習武者交流群
2.老江湖者比較多
3.分傳武·中醫·買賣群
⊙ 愛好者掃碼入QQ群
群號:813497505
1.年輕武術愛好者多
2.群共享資料也好多
3.傳武交流·武術買賣群
《武宗kungfu》的願景是「智者不匹夫,武者無懦夫」,使命是「以武學打開世界」,價值觀是「愛國、強身、正義、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華武學是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內涵之道,包括易學、中醫、兵法、儒釋道之學等普世的民族文化。武有大小,大者衛國,小者衛民。武學不僅是大道、哲學,訓練人的智、信、仁、勇、能,提高人整個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質量,更是術學,掌握真正的武術技擊能力是武術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