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市場一向偏愛年輕的歐美創作歌手,包括英國的紅髮胖小子艾德·希蘭(Ed Sheeran)。3月7日晚,他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那場關於新專輯《X》的演唱會此前低調售票卻早已售罄,看來即使當初決定奔馳文化中心五層全開也一樣能賣掉。
8點準時開場,希蘭擔心的中國觀眾釘在椅子上的現象並沒有出現。當黑T恤吉他青年出現在舞臺上時,大場館難得地變成集體起立的Live house,他因此成為少有地用光禿禿的舞臺徵服奔馳文化中心的歌手。
秘訣是吉他快語速也快,重重的鼓點都拉不住野馬一樣往前衝的紅髮小子,如此方能以一人一把吉他壓住臺。
「全英最佳專輯」獎《X》儘管今年的葛萊美獎沒有特別青睞他,但全英音樂獎給《X》的一個「全英最佳專輯」獎足以讓他欣慰。要知道,這位唱作人出生於1991年,還年輕得很。如希蘭的歌裡所唱,他貌不驚人也不耍酷,是個「歌迷沒興趣看他裸體的歌手」。然而他一人一把吉他輕鬆成為樂壇耀眼新星,對於見慣言行誇張的九零後新星的我們來說是不小的欣慰。
更欣慰的是,在這個寫出清爽又愉悅的歌越來越難的時代,前有傑森·瑪耶茲,後有艾德·希蘭,就不擔心想聽檸檬汽水一樣清爽的歌度夏的時候沒有好選擇了。希蘭的音樂配方很簡單——嘻哈的流暢律動、對各種流行元素的熟練運用、獨特的舞臺魅力,以及自我又敏感的詞作。然而把這些加在一起,卻有了1+1>2的效果。對希蘭來說,把音符間的每個空隙都填滿的創作野心勃勃卻也生命力旺盛。
如果按照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理論,一個天才的煉成至少需要10000小時,少年時代就開始跑場子演出的希蘭具備了這個基本條件。四年前,希蘭的首專《+》出版。短短三年時間內,這個小子就從酒吧彈唱歌手迅速成長為能夠震住大場館的新星,並得到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的賞識。他身上具備在這個時代走紅的標準答案:馬不停蹄的巡演,以及不遺餘力地曝光生活細節的坦誠。
2009年,希蘭一年312場巡演的次數已經超過了他之前盼望的一年200場;一首《Don't》裡他毫不顧忌地大唱與另一位流行歌手的情事,背叛和香豔交錯,大膽的節拍和成人意識讓人浮想聯翩(他否認了女主角是泰勒·斯威夫特,據說是艾麗·高登)。
基本上,希蘭的歌裡都是花邊情事,偶爾也回憶一下自己16歲就離家的往事。感情被他唱來從來都是苦哈哈,然而妙就妙在他的情事不管多麼不堪,變成歌就從來不會無趣單調。
《I'm A Mess》是單把吉他的能量開到最大的陣仗,《Don't》是手舞足蹈來講桃色故事,《Drunk》把喝醉這件事唱得無比快活。唱到《Take It Back》的時候全場瘋了,他把吉他一放話筒一抓,機關槍的語速配上他的自嘲「我不是饒舌歌手,只是念歌詞比較快」,大口吸氣拼命吐字滿臺蹦躂加上鋼鐵掃弦,一曲結束耳膜已被尖叫震得嗡嗡響。
他的歌迷也有趣,滿場手電像螢火蟲之海,一齊亮一齊暗,希蘭並沒有要求過半句話。
然而他畢竟年輕,也有遺憾,比如能放難收,一首為《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寫的片尾曲《I See Fire》原本蒼涼闊大,淺吟低唱和高歌之間流動的風,以及簡單吉他和提琴營造出的凱爾特琴式的憂傷令人難忘,在現場卻變成簡單粗暴的鼓點加掃弦,意境全無。
還難免會在他的身上看到別人的影子。比如那首《Sing》有濃濃的賈斯汀·汀布萊克的影子,合唱部分又讓人想起「魔力紅」(Maroon 5)標誌性的天馬行空,令人幾乎忘記寫歌唱歌的是這個抱吉他的小子。又比如能聽出他確實愛戴米恩·賴斯(Damien Rice),那首《Thinkout Out Loud》幾乎就如他的偶像附體。
但是有什麼關係呢,反正年輕,無限可能,我們也都有機會看到他的進步。人家自己說了,中國是英國的四十倍,這次就算失敗「我也還會再來的」。
演唱會前的記者採訪環節。 CFP 圖演出前採訪艾德·希蘭,紅毛小子毛茸茸的,拍照都很難在臉上聚焦。比較醒目的是兩條花臂,因為「八歲就開始聽金屬了」。他準時出現,有問必答,一點也不擔心在上臺前講那麼多話會壞了嗓子。基本上,艾德·希蘭就是個乖乖青年,朋友還是學校裡的,對到處旅行演出興致勃勃,也承認愛喝酒,因為「我們英國人都貪杯嘛」。他說最擔心中國的觀眾太矜持,會全部釘在椅子上。
澎湃新聞:年少成名是什麼感覺?
艾德·希蘭:很棒。我喜歡到處旅行,在大場館唱歌,總之成名要趁早,現在這樣很不錯。
澎湃新聞:今年你在格萊美和全英音樂獎上都有斬獲,感覺怎樣?
艾德·希蘭:得獎的確會讓我感覺良好,但是不會對做音樂有什麼影響,該每天練琴唱歌還是一樣。
澎湃新聞:你的朋友們會越來越少嗎?畢竟現在你很忙。
艾德·希蘭:我最好的兩個朋友都是曾經的同學,現在還是玩得很好。你們可能會覺得成名讓我的景況變了,但是我的小世界裡的現實還是和從前一樣。當然,現在多了工作上認識的新朋友。
澎湃新聞:你的歌裡經常提到喝酒,現在喝得還多嗎?
艾德·希蘭:我是英國人嘛,英國人都愛喝酒,你懂的。
澎湃新聞:你的兩條花臂很拉風,是不是喜歡金屬?
艾德·希蘭:我八歲就開始聽金屬啦,Metallica之類的,當然喜歡。
澎湃新聞:想過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嗎?
艾德·希蘭:明天我決定收手再也不做音樂了!開玩笑,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會一直繼續。另外我可能會去拍一部寶萊塢電影,雖然是什麼電影什麼角色我也搞不清楚。
澎湃新聞:你的電影處女作竟然是一部寶萊塢電影?
艾德·希蘭:印度電影好玩啊,載歌載舞的,就算是傻乎乎的內容也比自以為偉大的好萊塢電影好玩。我就喜歡他們的電影裡每個人都高高興興的樣子。
澎湃新聞:你寫的歌大部分都是關於感情,你會問「閨蜜」泰勒·斯威夫特要點情感建議嗎?
艾德·希蘭:她已經有兩年沒談戀愛了,所以,不會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