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4日電 (常濤)「我不是商人,我沒有那麼多天馬行空的商業想法,我只是在做我擅長的事。」採訪最後,對外界給自己貼上的「生意人」標籤,PDD予以否認。
12月10日,北京,PDD作為「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參加了當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成立儀式。活動結束後,PDD接受了中新經緯客戶端專訪,分享他對電競、直播的體會與看法,並回應外界對他所謂「商業帝國」的關心和猜測。
PDD真名劉謀,PDD是他的遊戲ID。在2014年6月退役前,PDD是中國最有名氣的電競選手之一:2013年SWL聯賽第二賽季冠軍,2013IEM(英特爾極限大師賽)新加坡站冠軍,2014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賽亞軍……而在2019年3月籤約鬥魚後,PDD成為國內流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遊戲主播之一。
外界對他的關注不止於此。
2019年PDD以小象互娛創始人的身份登上了當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在直播打賞、俱樂部投資及選手轉會等方面,PDD也有非常可觀的收入。一直以來,「PDD是個生意人」「PDD很有商業頭腦」「商業鬼才」是大眾給他貼上的標籤,網上甚至流傳著PDD的經商名言:做生意格局不能太小,抬頭看看天好大。
不過,PDD對「商人」的身份並不認可。他表示自己沒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商業想法,做的都是自己擅長的事情。不過,他也沒有否認會跳出電競和直播圈子,拓展新的商業版圖的想法。
PDD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專訪 中新經緯攝
以下為中新經緯專訪PDD實錄(略有編輯):
「打遊戲,職業和興趣是兩碼事」
中新經緯:通過你小時候的經歷會發現,你曾對遊戲非常痴迷,放到現在會被很多人稱做「網癮少年」。當下,確實有一些青少年沉迷遊戲,甚至耽誤學業。那麼,你有什麼要告誡他們的?職業選手和普通人玩遊戲有什麼區別?
PDD:我覺得一定要區分職業和興趣,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將遊戲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你不打算將「打遊戲」做為你未來的人生事業,你就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控制它對你生活的影響,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打遊戲是你的職業,你就要加油把它幹好,做最優秀的選手。這其中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如何認識這兩者在分配時間和精力上的區別,如何控制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的比例。
事實上,從「網癮少年」到成為職業選手是非常困難的,門檻很高,可能1000人裡面也出不了1個職業選手。所以絕大多數「網癮少年」要控制好在遊戲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要讓遊戲影響自己生活的主線。
中新經緯:有很多熱愛遊戲的青少年想成為你這樣的職業電競選手,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PDD:成功的經驗、秘訣是成為職業選手之後總結出來的。職業電競的門檻很高,它需要你有過人的天賦,不是說你玩的時間長,自己很努力就可以變得很厲害,就能成為職業選手。所以,對青少年來說,在決定把自己短暫的青春時光投入到職業電競上來的時候,要先斟酌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
中新經緯:有沒有天賦怎麼判斷?有什麼標準?
PDD:比如說反應很快,操作很快,大腦想的東西傳遞到手上很快能做出來,並且大腦思路也很清晰。
「電競人才培養存在誤區」
中新經緯:當初中國組建電競國家隊,引發過爭議。即使在今天,大眾對電競的認知仍然有限。你平時會遇到這種質疑嗎?
PDD:質疑一定是存在的。不僅是電競,很多新業態在沒有經歷那麼多歷史沉澱之前,都會受到大眾的質疑。但從我的體會和觀察看,相比於2010年我成為職業選手的那一年,如今大眾對電競的認可和接受度已經提高很多了。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我父母和叔叔阿姨們聊的都是,誰家孩子打遊戲,那肯定這一輩子完了。但現在他們不會第一時間否定,而是會關心你做得怎麼樣,認知上更加理性,至少對「打遊戲就是壞孩子」這種刻板印象改變了很多。
中新經緯:遊戲和電競有什麼區別?
PDD:遊戲更多是娛樂消遣。比如說你結束一天工作回到家裡,打遊戲放鬆一下,這是一種
娛樂消遣的形式。而電競是一群人進入這個行業後,跟全世界所有的高手PK然後爭奪冠軍,這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電競要求你的專注度、純粹度以及匠心精神,進入這個行業,你不會去想別的,就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強。電競是一項很殘酷的運動,是通過電腦操作來實現,但實際還是人與人的比拼,是人類自我挑戰極限的體育運動。
中新經緯:最近有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中國電競用戶新增2600萬,預計中國未來會成為全球最具商業價值的電子競技市場。中國電競在職業化和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哪些問題和差距?
PDD:一個樸素的道理是,只有行業越來越規範,才能帶來更好的商業化,才能給選手提供比較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這個行業。過去很多電競隊伍思考的是如何活下去,現在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豐富自己的打法,怎麼去做行業第一,很多電競公司都有上市的想法。
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雖然中國電競用戶數量在不斷快速增加,但行業整體產值不高。量變會引發質變,隨著這個群體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中國電競各種商業化運作也會更加成熟。
對於人才培養,我認為目前行業還是存在誤區。其實在電競人才培養方面,我也是處在摸索階段。事實上,我們培養人才和高校培養人才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做電競青訓,這事實際上跟普通玩家沒有太大關係,我們是針對行業內的俱樂部,向他們輸送選手。我們選的這些選手都是分數很高的,跟普通玩家差距特別大。
目前高校很多跟電競有關的課程,實際上跟培養電競選手這事有較大的差距,他們主要培養的是電競運營之類的人員。培養職業電競選手這事交給高校來承擔,目前來講不太現實。
PDD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專訪 中新經緯攝
「內容是主播的核心競爭力」
中新經緯:有很多粉絲評論說PDD的直播間「自帶喜感」,講遊戲同時又會說很多人生道理,這是刻意為之嗎?這種風格是怎麼形成的?
PDD:其實是自然表達。直播這件事本來就是讓你做真實的自己,並會放大一些情緒。我做直播很多年,有很多追隨我多年的粉絲,要給他們傳遞比較正確的價值觀。因為你講的話,可能會影響很多人。至於說風格「自帶喜感」,可能與我性格有關係,我平時就是比較逗的人。
中新經緯:你如何看待網絡直播這個新業態?你覺得怎麼才能做好一個好主播?
PDD:從行業來講,網絡直播越來越規範了。最初有大量資本和眼球關注這個行業,那時候行業有一些亂象。現在來看各方面都在規範化,比如鬥魚等直播平臺也都慢慢上市了。至於主播這個職業,現在也開始慢慢被大家接受,這種變化與這個行業逐漸規範化和專業化分不開。做好一個主播最重要的還是他所傳遞的內容,這是第一核心競爭力。
中新經緯:這些年你比較關注公益,你本人還是皮皮歡樂希望小學的榮譽校長,你做公益出發點是什麼?
PDD:行業發展初期,主播會收到很多免費禮物,平臺會給主播結算。當金額到達了一定的量級以後,我就想這麼多人的「心血」,與其隨便消耗掉了,不如我們用這筆錢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希望小學建成後,我去參加了落碑儀式,當看到那麼多的小朋友有了好的教室,老師們也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我能夠感覺到確確實實幫助了他們,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中新經緯:你作為鬥魚主播代表獲得「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稱號,能不能介紹下在青少年公益方面,今後會做哪些工作?
PDD:其實最主要就是在行業內、在鬥魚的體系內,倡導大家更多的去關注公益,營造更加積極、健康、正能量的網絡環境。
「我沒有很多商業想法」
中新經緯:你如何看待外界稱「PDD是個生意人」「PDD很有商業頭腦」的這種評價?你認可嗎?
PDD:不那麼認可。我一直沒有刻意去幹什麼事情,我也沒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商業想法,我做的很多事情都與我自己的經歷有關。大家說我很有商業頭腦,無非是說我在青訓、轉會這些方面掙到了錢。但我做這些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做我擅長的事情。我不能浪費我曾經作為頂級職業選手的經驗,所以我會選擇去開一家俱樂部,當時我們的計劃是把這家俱樂部送到LPL,但後來失敗了,我們才轉做的青訓。
其實,我就是把自己這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我個人的優勢進行了延伸。包括我做MCN,其實也是因為我把直播積累下來的經驗做了延伸。其他的我沒有什麼商業規劃,這麼多年就是在專注我所擅長的事情。
中新經緯:所以你不會跳出電競及直播這兩個圈子去做生意?
PDD:這不好說,每個人在一個階段做什麼樣的事情,都是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現在在做直播,我覺得這是我能拿捏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一定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做選擇,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如果今天有個人突然跟你說,你一定適合去創業,我覺得是錯誤的。我無法預測以後我一定能做什麼,但我會根據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去選擇做什麼。
中新經緯:你選擇投資戰隊會看哪些維度?你選人有什麼標準?
PDD:其實考慮的東西比較多。我選戰隊看的時間會更長一些,看的是他五年之後發展潛力。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要想快速獲得收益是不現實的。未來,俱樂部會是電競行業發展比較重要的一環和角色,因為它可以延伸出很多東西。
我選隊員的話,會先和他聊天。從聊天過程中,我就能看出他是怎麼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是什麼樣的職業態度,甚至他是不是一個超級天才,我都能看出來。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個「天才」。(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