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為歐洲國家的一個重要成員,德國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其引以為傲的工業設計,更是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但在歷史上,德國的形象並不像今天這般具有文藝感與科技感,反而更接近於一個充滿攻擊性的「侵略者」,也難怪曾經會被叫做「第三帝國」。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覺得陌生了,因為其實我們很少會提到其「第三帝國」這個稱號,而且更不熟悉其前面的兩屆帝國從何而來。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說說這些名稱的由來。
既然有「第三帝國」之稱,那麼就有所謂的「第一帝國、第二帝國」,只不過這兩個帝國在歷史上主要是被稱作「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那麼為什麼要如此命名呢?還得追溯到德國的古代發展史。
嚴格來說,一開始並沒有「德國」這個國家的概念,它的前身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是由東法蘭克王國慢慢發展而來的。所以在研究德國歷史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從羅馬帝國的是是非非說起。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羅馬帝國距離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有數千年之久,但如果你對其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其實羅馬帝國是個充滿了創造力和前衛精神的國家。就拿統治國家這麼嚴肅的話題來說,在我們現代人的認知裡,國家的最高級領導人只能有一位,就算是在多黨制的西方國家,也只能有一位總統。但你知道嗎?在羅馬帝國,卻曾經有過四位皇帝帝平起平坐,一起統治國家的情況!
為此,整個羅馬帝國也就被分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後來西羅馬帝國被瓦解,由法蘭克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接著在經歷了查理曼時代後,國家又被分成了三個小王國,而東法蘭克王國正是其中之一。
後來,因為王國的腓特烈一世加冕「奧古斯都」時,加上了「神聖」一詞來冠名,所以東法蘭克王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但是,由於當時宗教對於人們具有極高的精神與思想控制力,以至於有了「君權神授」一說,所以即使是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其地位也是要低於羅馬教皇的,等於真正的實權是掌握在羅馬教廷那裡的。
人都是嚮往權利的,不然也不會有「君主」這種集權力與財富於一身的特殊身份。隨著覺醒意識的增強,帝國君主也越來越不想被宗教方面所剝削和束縛,因此與教廷展開了很多次的奪權之戰。最終在拿破崙時代,皇帝尊號裡「神聖」一詞被終結,國名裡的「神聖」也隨之覆滅。
1871年,也就是我國大清同治十年,在俾麥斯的主力推動下,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而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後來,因為魏瑪政府的無能,熱衷於發動侵略戰爭的希特勒有了趁機奪權的機會。憑藉天生的口才和善奪民心的洞察思維,希特勒領導納粹黨開始統領德國的進入「第三帝國」時期,並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往期精彩內容
她是曾經的「中國女首富」,出生在頤和園,與「慈禧」姓氏相同
古代沒有狂犬疫苗,被狗咬了怎麼辦?我國有一流傳近千年的土辦法
楊堅奪取皇位建立隋朝後,他是怎麼處置周宣帝那五個年輕皇后的
日本女行為藝術家,剪刀給觀眾自由發揮,絕對信任的後果卻很可怕
古代有種刑法叫「虎豹嬉春」,專門針對女子,不致死卻很折磨人
參考資料
Josef Wenzler.Wirtschaftliche Erdkunde:Wolfenbüttel
申明
題/為何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那麼第一第二指的是誰?實力又如何?文/尋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