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紅海行動》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槍戰動作片,而是戰爭片。甚至有人說,它是中國版《黑鷹墜落》,是中國版《拯救大兵瑞恩》。
好看的電影可以誇,但不能捧殺。如果把《紅海行動》放到戰爭片的格局中看,它和世界一流戰爭片還有很大的差距。
偉大的電影,即使看幾十遍也不會膩煩。反而每次看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解。《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不管看多少遍都不為過的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
該片描述了諾曼第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電影由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主角真正本名為美軍第101空降師E連士兵弗裡茨·尼藍,在E連攻下卡倫坦灣後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陣亡的消息。
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陣亡於猶他灘頭,不久後三哥在同一周中於中緬印邊界被擊落失蹤報備(他是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同一天中尼藍夫人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弗裡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
陸軍於是下令將他優先送回國。電影後段小鎮攻防戰的情節則純屬虛構。而最後弗裡茨的三哥並未陣亡,只是成為日軍的俘虜,最後被英軍所救。
片中卡帕佐的角色是專為範·迪塞爾所寫,在所有主要演員中,只有馬特·達蒙沒參加軍訓。製片方之所以將影片拍攝地從英國改在愛爾蘭,是因為英國國防部拒絕按照史匹柏的要求提供數千名士兵充當臨時演員。
二戰是人類歷史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首宏大史詩,而諾曼第登陸,則是這詩章中堪可與《伊利亞特》相比肩的段落。
對這一段落人們有理由念念不忘,透過它我們還能觸摸到往日熾烈的氣息,藉以使浸淫於安寧中麻木許久的神經恢復激烈的搏動。
但那千帆競進、萬炮齊鳴的恢宏場面畢竟沒有太大意義,畢竟震懾人心的永遠是阿喀琉斯和帕裡斯們而非特洛伊木馬或是戰船。
為什麼要讓八個人去拯救一個人呢?這便是《拯救大兵瑞恩》中八人小組面臨的抉擇。置身於瞬間萬千生命消逝的戰場,他們卻要冒生命危險讓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脫離危險。
明白「八個救一個」才是我們人生的真諦,不必要的疑惑就會少很多。
老規矩,公眾號內發送片名【拯救大兵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