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3項大獎的《1917》,為什麼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
《1917》的故事發生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英德對抗前線上,兩名16歲的年輕英國士兵接到命令,他們需要徒步9英裡耗時8小時,穿過敵人的陣地,給另一支部隊的長官傳達 「立刻停止進攻」的訊息!
因為,一旦進攻 這一支部隊將踏入敵軍的陷阱,兩個營1600名士兵將會犧牲!於是,為了挽救這些生命,兩名年輕士兵踏上了沒有回頭路的徵程!
《1917》的故事其實挺簡單的,但是這部電影厲害就厲害在兩個小時的電影時長,竟然使用一鏡到底的呈現方式!
當我們跟隨著鏡頭,兩名年輕士兵接到任務那一刻起,這個殘酷的故事就已經開始了!
而一鏡到底的呈現方式 也讓整部電影更加有真實感!通過鏡頭跟隨著主角的視角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感受到了生離死別、感受到了命懸一線。他們走過的每一步、闖過的每一個難關都那麼的真實!
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兩個小士兵,因為布雷克的哥哥就在他們要傳達訊息的部隊中,所以從一開始,布雷克對這個任務就顯得更加有行動力,不管是救哥哥,還是1600條人命 都是十萬火急的事情!
而斯科菲爾德小跟班,從一開始就不是那麼有幹勁,而且狀況頻出,從手被劃傷、到被炸彈埋進土堆,估計斯科菲爾德心裡想的就是:為什麼會選到自己?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黴?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斯科菲爾德的內心開始發生轉變!
敵方飛行員墜機,本著人道精神,布雷克救下了飛行員。但是,隨即「農夫與蛇」的戲碼上演了,就在斯科菲爾德去打水的功夫,布雷克竟然直接被飛行員捅死了!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這個橋段是深深地震撼到我了!而斯科菲爾德也從這一刻起,肩負起了本應兩個人承擔的重任!
當斯科菲爾德搭上友軍的便車,周圍的士兵歡聲笑語的樣子和他的沉默對比,像極了一開始他和布雷克的反差!
之後是斯科菲爾德獨自的旅程,而且後面的路程比之前更為艱難!當斯科菲爾德和敵軍近距離對射,斯科菲爾德被子彈擦傷、摔下樓梯!整整10多秒的黑屏,真怕斯科菲爾德再也醒不過來!
《1917》的故事固然殘酷,但是在如此殘酷的戰爭中 依然有著閃光點!比如布雷克人道主義的拯救敵軍、斯科菲爾德將食物全部分給平民。
至於電影中最震撼的場面 就要數最後,當斯科菲爾德趕到前線,我方的一波小隊已經開始了進攻,而斯科菲爾德為了將訊息傳達給長官,在槍林彈雨中狂奔的鏡頭了!
的確,所有偉大的戰爭電影,都是反戰的!
《1917》也是我心目中 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
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