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意「美化」垃圾,是為了什麼?

2021-02-17 澎湃美數課

說到垃圾你會想到什麼?

攝影師 Gregg Segal 拍過一組「與一周內使用過的垃圾合影」的攝影作品。一人,一周,居然產生如此多的垃圾。

 ⌂ 圖源:Gregg Segal

就在前不久,美數課的兩位編輯在好奇心(和勇氣)的驅使下,也記錄了自己的塑料品使用量。14天裡,自認為不環保的男性僱員小K一共用了235件塑料品,一次性塑料品佔比為71%;認為自己還算環保的姑娘小D使用了373件塑料,一次性塑料佔比為30%。

 ⌂ http://h5.thepaper.cn/html/zt/2021/01/suliao/index.html

關於 塑料|垃圾|汙染 ,藝術家們和可視化創作們也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製作出了美麗且令人思考的可視化作品。

✦✧✧

數據可視化如何共情


上面這群五彩斑斕的烏龜是 Kat Greenbrook 創作的 「我的塑料足跡」 項目。烏龜?塑料?為什麼是這個組合方式?

 ⌂ 圖源:Kat Greenbrook

Kat 提供了這樣一個數據,平均一年有 2.75 億噸塑料垃圾,其中 800 萬噸進入海洋中,讓 100 萬噸海洋生物的生命受到威脅甚至死亡,所以選取了這樣一個海洋生物代表——海龜,讓數據與可視化有一個連結,達到一個共情的目的。

這個塑料足跡項目始於試圖了解塑料用途和塑料廢物。 在開始這個項目之前,Kat 對塑料和回收利用並不了解。 她有一個塑料回收箱,據她所知,她放在那的所有東西都被回收了。 儘管可以回收一些塑料,但大多數都是運往垃圾填埋場的。

即使 Kat 產生的所有塑料廢物都沒有排到海洋,它最終還是被填埋了,所以她想對她個人負責的塑料廢物進行量化。

 ⌂ 圖源:Kat Greenbrook 收集了家庭一年內一次性垃圾用品

在2019年,她收集了她的家庭( 2 個大人 1 個小孩)使用的原本會被扔掉的塑料,總共 24 kg,並計算出每個小時的塑料使用量為 2.7g
 ⌂ 圖源:Kat Greenbrook

Kat 描述到在理解數字時,希望更多地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但是,在轉換為數字 1 和 0 時,對它們的含義失去了同理心。查看圖表時,她不再感覺到處理塑料廢物時的情緒。 因此,她需要一種不同的方式來可視化此信息。

表格和圖表使數字易於可視化,但更難與所測量的真實世界聯繫起來。如今,數據可視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對數據在其傳達方式中所代表的內容產生共鳴。

所以,她想到了這個組合方式:加熱塑料並重塑成烏龜。她用矽膠模型,和廢塑料製成了一隻小烏龜。每隻海龜平均由 2.7 克一次性塑料廢物製成,代表一個小時的塑料使用量。

這是她一個小時的塑料使用量(1 只海龜,2.7g 塑料製成)這是一天的塑料使用量(24 只海龜,65g塑料製成)⌂ 圖源:Kat Greenbrook一周的塑料使用量(168 只海龜,455g塑料製成)⌂ 圖源:Kat Greenbrook

如果要直觀地表示她的年度塑料足跡,她需要大約 9,000 只塑料烏龜。當越多的烏龜被製作出來,Kat 感受到塑料帶給環境或生物破壞的情感更加強烈。

海洋中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


國家地理也關注了塑料垃圾在海洋中的情況。 陽光,風和海浪最終會將海洋塑料分解成幾乎看不見的碎片。 最大的未知數和擔憂之一是這些不到五分之一英寸的微塑料可能對魚類產生的影響。

⌂ 圖源:美國國家地理

他們創作的可視化用吸管(常見的塑料製品)代替可視化中常見的柱狀圖模式,顯示了海洋中某些地區的被塑料汙染的嚴重程度,比如在弗拉姆海峽,每加侖超過 13,000 種碎片塑料。

⌂ 圖源:美國國家地理

100%純汙水製冰所

沒有食品級原料,標榜100%來自臺灣百川的汙水,各種新奇的添加物取自河川裡的福壽螺、紙漿、淤泥、染料、瓶蓋、橡皮筋等。每支冰棒都是工業、農業、民生與人為汙染改變河川樣貌的故事。

這是臺灣藝術大學視覺設計系的畢業作品——100%純汙水製冰所,三位大學生用臺灣的汙水製作了棒冰,非常直觀地看到各地水源情況。

⌂ 圖源:100%純汙水製冰所

冰棒的包裝袋也經過精心設計,顏色代表汙染程度:紅、紫代表重汙染;黃、橘是中度汙染;淺藍色則是來自狀況較好的河流,幾何設計則是汙染內容的另類呈現。作者們希望藉由作品能讓大家看到臺灣河川的狀況,水汙染的問題可能一時不會解決,但希望能發揮一小段警惕的作用。

⌂ 圖源:100%純汙水製冰所不知道看了這些可視化作品對你是否有觸動或影響。反正課代表做完塑料垃圾項目後,已和同事們加入#買咖啡自帶杯子行動#👏
對了,你還看過什麼關於垃圾的可視化,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課代表。

◒◡◒

┊推 - 薦 - 閱 - 讀┊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他們用這個方法美化「鄰裡花園」
    近日,多寶街社工站的社工和環保小衛士、黨員紛紛走上街頭,前往轄內各社區的「鄰裡花園」一起打掃花園衛生,利用收集來的環保酵素、茶葉渣,為花草施肥、澆水,美化多寶街的「鄰裡花園」。「今年1月份,我們邀請了16對親子家庭學習並體驗製作酵素。這次所使用的酵素,就是年初這部分家庭所製作的。」社工說道。除此之外,7月9-16日多寶街社工又經過微信平臺線上宣布「物物交換」的方式,號召居民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並收到了許多居民的廚餘垃圾二次成品。
  • 稼軒小學:我是校園美化小達人
    是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裡學習、生活、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校園裡的一名小主人,都有維護校園的義務和責任。這不,稼軒小學五(3)中隊舉行了「我是校園美化小達人」的活動,一起努力把校園變得更加美麗。快來看看都做了什麼吧!勤勞的馬思齊同學正在用抹布擦拭著牆上的灰塵,看他那認真的勁頭,真不忍心打斷他,為你點讚!
  • 這些垃圾分類小知識了解一下吧!
    這些垃圾分類小知識了解一下吧! 你知道可回收垃圾 包括哪些嗎? 有害垃圾又有什麼?
  • 《三國演義》劉安殺妻給劉備吃的描述,本意為了美化,卻用力過猛
    獵戶劉安殺妻子給劉備吃這一段,作者是為了美化劉備。由於美化太過分,用力過猛,反而使劉備人設受損。羅貫中竟在書中把慘絕人寰的犯罪,輕描淡寫為類似「忠義」之舉,這是由古代扭曲的價值觀和戰爭的殘酷性所決定的。這實在讓今人無法理解。羅貫中究竟為何如此描寫?下面我來為您做個詳細的解答。
  • 陳坤竟不知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楊洋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7月1日起,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要罰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而企業最高罰款5萬元。新規定不僅「逼瘋」了上海人,就連打算去上海的人也不知所措!這不,陳坤就發微博問網友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對於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我想,除了陳坤,讀者朋友們中也會有人有疑問吧!那麼,我們就來具體的分一分吧!
  • 「銀髮」互助,推動垃圾分類
    推動垃圾分類 揚子晚報網12月20日訊 (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魏宏偉 )12月16日,南京高淳區古柏街道三保村開展了一場特別的「垃圾分類大講談」活動,來自中保自然村100多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相聚在中保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銀髮互助,推動垃圾分類
  • 碎玻璃是什麼垃圾 廢燈管是什麼垃圾
    眾所周知,玻璃是可回收垃圾,那麼碎玻璃是什麼垃圾呢?有些人認為,玻璃已經碎掉了,已經沒有回收價值了,其實不然,碎玻璃經過高溫溶解之後依舊可以回歸市場的。碎玻璃是可以回收垃圾,那麼同樣是玻璃材質的廢燈管是什麼垃圾呢?接下來的文章中小編將詳細為大家介紹。
  • 垃圾都分類了,我們的遊戲和電影什麼時候分級?
    上海垃圾分類了,全國人民都在編段子嘲笑上海人。  以前罵人:我%@#¥%……¥  現在罵人:幸虧你生在XX,你要是生在上海,都不知道把你扔哪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已經把魔都人民逼瘋了,不少上海人已經成功戒掉了奶茶,因為搞不懂珍珠奶茶裡的珍珠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 垃圾回收,我們該向臺灣學什麼?
    臺灣民眾將垃圾投入垃圾車內。柴逸扉攝來自上海的張先生曾向記者講述這樣一段往事:幾年前自己去臺灣旅行,和當地一位朋友約吃飯。結果這位朋友遲到近1個小時,理由是「先回家扔垃圾。」當時他覺得很不可思議。然而,如今上海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後,張先生已然明白那位臺灣朋友的心情。「現在每天分類幹垃圾、溼垃圾就已忙得團團轉,大家見面討論最多的就是垃圾話題。」
  • 希特勒從未對中國人抱有好感,我們不必美化和崇拜他
    演講中的希特勒如今一部分國人之所以盲目的崇拜,甚至於美化希特勒,只要是由於這一的幾個原因:第一,希特勒是以戰敗國起家挑戰強權秩序,在一段時期內打得對手丟盔卸甲,保持了主動權。希特勒還將人類分為了三大等級,最高等級自然是他喜歡的雅利安人,而最次的第三等級是必須被驅逐的「文化的毀滅者」,比如猶太人。在希特勒來看,中國人等質於猶太人,是會「摧毀德國的元氣」的族群。關於這一點,當年大文豪魯迅就看得一清二楚,他在其雜文中寫道:在希特勒的「卍」字眼中,中國人也是「劣等民族」。
  • 垃圾分類小常識 | 袋子屬於什麼垃圾?
    袋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那麼,袋子屬於什麼垃圾呢?Q袋子屬於什麼垃圾?A一般來說,袋子屬於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Q方便麵袋是什麼垃圾?A方便麵袋屬於其他垃圾。關於袋子屬於什麼垃圾,大家知道了吧,如果袋子乾淨無汙染,那它是可回收物,如果被汙染了就屬於其他垃圾。塑膠袋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為了避免造成浪費,每次超市用過的袋子,應留下來,下次逛超市再用,這是一種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 冰城小學生張馨雅 垃圾分類要求編成順口溜
    生活報8月25日訊 「垃圾分類就是好,藍紅黃綠乾濕分。藍色回收又能賣,紅色有毒又有害。綠色剩菜瓜果皮,黃灰桶裡放其他。人人一定要記下,美化環境靠大家。」日前,在哈市平房區寶融福園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旁邊,哈市友協第二小學學生張馨雅和她的幾個同學用自己編寫的垃圾分類順口溜做志願,向小區居民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張馨雅是哈市友協二小五年二班的學生。從2018年開始,她就通過各種方式在學校和社區裡給鄰居和同學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
  • 「垃圾分類始於心,綠色生活我先行」邢臺市三幼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呂淑金、喬依娜)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家園的生態環境,創建綠色森林城市,邢臺市第三幼兒園大班組開展了「創建森林城市我先行」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響應本市城市建設相關政策號召,為孩子們科普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有效落實環保從娃娃抓起,從身邊做起,並帶動家庭成員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共同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 化妝品,是什麼垃圾?
    【引子】莫叔,過期口紅是什麼垃圾?當然, 今天不只是說過期口紅,我們要說說整個化妝品大類, 涵蓋了牙膏、香皂、洗滌劑、護膚品、彩妝、發用、指甲用等等眾多產品。1喝茶某天招待客人下午茶後, 你如何清理?未來, 我們不得不每天進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對於女生每天的護膚化妝來說, 有必要徹底弄清楚如何給你使用的產品進行垃圾分類。2外包裝化妝品的包裝分為2大類1) 外包裝紙箱、泡沫箱、紙盒、袋子(紙袋、塑膠袋、布袋)...... 等屬於可回收垃圾。
  • 垃圾分類|廢舊滑鼠墊是什麼垃圾?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電腦幾乎是每個家庭的標配,有電腦就有滑鼠鍵盤,有滑鼠就肯定有滑鼠墊,各種各樣的滑鼠墊讓人眼花繚亂,但無論多漂亮的滑鼠墊,在用的時間長之後就需要更換,那廢舊滑鼠墊屬於什麼垃圾呢
  • 江夏文明實踐:垃圾分類進家庭,爭做環保小天使!
    武漢市自2020年7月1日起已經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啦,大家準備好了嗎?「垃圾分類」和居家防疫一樣,也是疫情防控鏈條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為了讓孩子從小學會垃圾分類,提升環保意識,共同維護美好的環境,2020年9月19日上午9:00,江夏區婦聯在江夏區五裡界街毛家畈村村委會活動室開展了一場關於「城市文明:垃圾分類真來啦」的活動,本次活動迎來了十五組小朋友家庭的踴躍參與。
  • 你是什麼垃圾是什麼梗?你是什麼垃圾表情包
    你是什麼垃圾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最近網絡上非常流行見面就問你是什麼垃圾,而且有了一系列表情包,但是聽起來特別像罵人的話。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iPhone桌面美化
    不要著急,這篇文章會手把手教你美化 iPhone 主屏幕的各種技巧。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情很重要:使用本教程必須將手機升級到 iOS 14 系統。iOS 14 中,蘋果為我們帶來了小組件和 App 資源庫,而美化會多次用到它們,如果你的 iPhone 還沒有升級到 iOS 14,這篇教程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無法實現的。
  • 在北京高速公路上傾倒10噸垃圾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提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和經濟價值,我們可以減輕垃圾的負擔,垃圾會汙染我們的環境,包括空氣,因此國家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有四種分類方式。居民們正在學習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但這些垃圾被垃圾車運走是兩碼事,我們的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們要有道德和一顆好心,我們不能做一些昧著良心的事情,我們從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我們是怎樣的,所謂的教育和質量就是從這些小事表現。
  • 遠離垃圾人,提升修為,婁師德教我們成為打造良好人際關係的高手
    不知道從何時起,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垃圾人。所謂垃圾人,就是滿身的負能量,他們嫉妒、仇恨、偏見、憤怒、抱怨,對社會和周圍的人和事,充滿強烈的不滿情緒。而且會把他們這種負面的情緒,發洩在很多無辜的陌生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