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竹枝詞》
張燈作戲調翻新
顧囊徘徊知逼真
環佩姍姍連步穩
帳前活見李夫人
CCTV10《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之
古老的皮影藝術
(視頻建議wifi網絡下觀看)
兩千年一泓文脈
方寸戲臺現人生百態
談笑間光影纏綿
音韻繚繞敘愛恨離合
皮影戲
興於漢朝,盛於唐宋
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
以萬物有靈的傀儡藝術
配以慷慨激昂的民間搖滾
在市井巷陌,人煙生聚之地
傳唱經典,教化世人
皮影戲
2006年被列入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被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0年1月2日
中央電視臺《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組
來到皮影戲的故鄉之一
陝西西安
書本旅行團的同學們
跟隨葉聖陶先生《在西安看的戲》一文
在西安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
王智老師的引領下
與國粹對話
零距離接觸皮影戲的
前世今生
1
一面布幕,兩個世界
五尺生綃,七緊八慢
唱念做打,喜怒哀樂
光影變幻,笑看沉浮
《漢書》記載
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故去
武帝悲慟不已,圖畫其形於甘泉宮
仍不解相思之苦
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
以燭光照亮李氏形象之剪影
遙望見好女,如其貌
還幄坐而步
武帝寬慰
埃及,柬埔寨,土耳其等地
均有不同形式的皮影戲演出
即便是在中國
山東,北京,陝西各地
皆可尋訪到皮影戲的蹤跡
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流派眾多,風格各異的表演
堪稱光影藝術的巔峰解讀
皮影的製作工序極其複雜
從選皮、制皮、畫稿
到鏤刻、敷彩
每道工序都來不得半點馬虎
陝西皮影的製作原料
皆選用上好的秦川黃牛皮
經過浸泡之後
用刀片刮至半透明狀
畫上所需人物
再經過雕刻、上色
生旦淨醜才有了精魂
影人的四肢與頭部用線聯綴
表演時全憑三根竹籤
輔以唱腔與音效
便可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推皮走刀
是皮影雕刻中的絕活
在陝西華縣皮影傳承人
汪天興老師的示範下
這門兼具力道與技巧的手藝
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有乾坤
需保持刀刃不動
以手腕轉動皮子完成雕刻
手法神似縫紉烹調
沒有經年的磨礪與天賦
決計生不出那份細膩靈動
皮影本是燈下魂
只看影子不看人
若要四人刀馬動
你先練上十年功
若要演出你方唱罷我登場
一方帷帳譜春秋的傳世之作
除了以巧奪天工的影人為筋骨
離不開一個好的戲班子
撐其血肉
最少四人的班子
除了耍影子的主唱外
每人尚需彈奏兩種以上的樂器
這才圓得了場面
以竹籤控制影人
行走奔跑、飛天遁地
是鳥獸魚蟲,神仙妖怪
活起來的主要原因
舉手投足,嬉笑怒罵
全看指尖飛舞
臺上臺下,風起雲湧戲裡戲外,人生百態以影築形,見微知著文化瑰寶,傳承千年
部分內容來源:央視影音
編輯:尚北辰 審核:魯雷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