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皮影的百科知識;
2.黑白線描元素的學習與運用;
3.感受黑白線描與創意背景相結合的繪畫效果。
素描紙、牛皮色卡紙、勾線筆、水彩筆、膠棒;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有時用方言),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展示圖片的同時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皮影戲的特徵特點,然後引導孩子一起觀察圖片,待孩子熱情高漲的時候開始製作。
第一步:準備一張素描紙、一張牛皮色卡紙;
第二步:將牛皮色卡紙邊緣撕成不規則形狀粘在素描紙上;
第三步:用水彩筆黑色、灰色裝飾牛皮色卡紙邊緣;
第四步:用勾線筆在畫面中畫出皮影人物形象;
第五步:用線描元素裝飾皮影人物;
第六步:裝飾背景,調整畫面,作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