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皮影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光輝來校授課
信陽學院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根植於信陽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沃土,致力於地方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推廣工作。
信陽皮影戲作為信陽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對其所蘊含的語言、音樂、表演、製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創新有著重要意義。「信陽皮影戲」於2019年獲批河南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學校以信陽皮影戲保護傳承為基礎,積極開展信陽市30項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收集、整理、展示、傳習、研究工作。
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陳雨倫、祁平來校授課
一、學校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於2017年成立信陽學院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先後投入近500萬專項建設資金,於2019年建成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的信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館(一期),其中設皮影戲展區、皮影戲傳習區、皮影戲藝術大師工作室,購買、收藏百年以上皮影影人近100件,收集各類皮影劇本、文字資料、音像資料集中展覽;購買、收藏非遺傳承人製作的信陽剪紙、商城葉雕、信陽烙畫等各類作品50餘幅(件);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邀請信陽市非遺工作專家、信陽民歌、光山花鼓戲、信陽毛尖製作、剪紙、葉雕、絲弦鑼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先後入校開設公共藝術選修課程《信陽優秀傳統文化概論》、《信陽地方音樂戲曲鑑賞》,推動信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二、通過皮影戲傳承人進校講座授課、皮影戲進校展演的多種方式面向全體師生普及推廣信陽皮影戲文化,邀請皮影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光輝、任長明、嶽安榮、陳雨倫、祁平等來校開設公共藝術選修課程《信陽皮影表演和製作技藝》,多次邀請皮影戲班來校開展皮影戲展演,讓師生在學習、觀賞中領略信陽皮影戲的藝術魅力。
三、依託高校優質智庫資源,推動學術研究及文化推廣工作,2017年至今,先後獲批10餘項圍繞信陽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省級、廳級、校級科研項目,逐步釐清信陽皮影戲文化價值內涵,探索信陽皮影戲人才培養機制,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思維動力。
四、學校與皮影戲新秀劇團在羅山縣彭新鎮曾店共建「信陽學院羅山皮影戲傳習實踐基地」,先後多次組織師生實地學習,強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效果。學校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與信陽其他縣區代表性皮影藝術加強交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做好信陽皮影戲的傳承創新。
五、先後組織學生建立「俏皮影協會」「商城絲弦鑼鼓傳習小組」「信陽民歌傳習小組」,學生多次深入基層實地學習,在民間藝人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表演、創編等活動。學生創編、演出了皮影卡通劇《小貓米羅》;獨立完成《絲弦鑼鼓》演奏;演唱信陽民歌中部分小調、山歌等。通過這些方式使古老的傳統藝術換發新的生機活力,未來將組織社團深入學校周邊的社區、學校開展展示交流活動,推動信陽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活動,不斷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