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男星在綜藝節目中提出的如何與女生相處的觀點:「不管女生多大,都要把她當成小女孩。」節目一播出,觀眾對此褒貶不一。
有的人連連叫好,說對啊,這才是對女生的體貼嘛,女孩子就是要寵溺的呀;有的人質疑這是男星在給自己立「暖男男神」人設,他自己在節目中的其他表現並沒有做到真正地尊重女生;也有的人跳出這個「蜜糖圈」般的話語來看待問題:難道不應該客觀平等地與女生對話嗎?當成小女孩是什麼意思,難道她沒有自己成熟獨立的思想嗎?
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每每涉及男女平等的問題,哪怕只是涉足敏感範圍一點點,都會引來諸多陣營的不同觀點、辯論與評判。但這也恰恰證明人們較以往更加注重女性在社會中的生存現狀與發展。
而作為新世紀的女生,我們又該如何「聽懂許多道理,依然可以過好此生呢?」
韓國作家崔賢廷是一名30多歲的獨居女,喜愛在三更半夜吃美食,然而在凌晨保持清醒。作為上班族大軍的一員,她出版了個人作品《紅頭髮的N》,成為了臉書網紅漫畫家,圈粉讀者無數,引起了眾多同齡人的共鳴。
而《紅頭髮的N》姊妹篇《紅頭髮的N2:我是這樣的,你呢》不同於第一部搞笑風格式的吶喊,第二部作品更加細膩溫柔,往內心深處剖析,展現了女生及其隱秘的內心故事,但又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日常。
閱讀全文好似在與朋友對話,她娓娓道來自己的日常經歷,中途還不忘停頓一下,眨著眼睛問你:「我是這樣的,你呢?」
那麼N是怎樣的一個女生呢?
她有一頭紅髮,在坐回老家的大巴車時會主動給老年人讓座,因為希望自己年邁的父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又有人能像她一樣給他們讓座。
她喜歡想像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美好的地方,而非真的去到那些美好的地方去旅行。
她在高檔時裝店看中一件外套時,腦海中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覺得買貴的東西能成為更高格調的人;另外一個覺得辛苦一個月賺的錢只買了一件外套太不值。最後理智戰勝了虛榮心,衣物只要能夠蔽體,價格在合理範圍之內,忠於其本質就好。
她覺得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過分謙虛。要珍視自己付出辛勞所收穫的,在別人稱讚時說「謝謝」,而不是「沒有」。
她會每天在鏡子前想自己禱告:「我可以的!我很了不起!我很偉大!」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讓絕望中的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如果有人討厭她,她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心情就跌到谷底,她深知即使是集世人的愛於一身的超級偶像也有黑粉,有人討厭普通的我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人打不起精神,但是N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苦苦等待月薪的日子變成每天領日薪的日子。這樣每一天就會有動力去賺當天的飯錢了。
她可以安然自若地與孤獨相處,孤獨並不需要克服,只需要去熟悉。哪怕一個人在家吃飯,也可以打開電視,毫無壓力地吃完飯。
而遭遇情人節、白色情人節這些對單身者不友好的不速之客時,N覺得即便單身,也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可以自己掏錢買零食吃,以節日為契機,表達對自己的愛惜之情。
N就是這樣的一個女生,簡單、純粹、用力過活,拎得清、看得全面、不會自己為難自己,想做什麼、想說什麼也順應本心。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的平凡人,然而活出真正的自己,會讓這份平凡變得不平凡,因為你是你自己星球上最獨一無二的那朵玫瑰。
在書的最後,有一段N關於年齡的內心獨白:「我的20歲一片混沌,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四處奔波,但總是局促不安、彷徨不定。相比之下,經濟獨立之後,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30歲更令我滿意。當時間流逝,步入40歲之後,我希望自己能說現在比30歲時更好;同時,步入50歲就說50歲更幸福;步入60歲就說60歲最幸福;步入70歲就說70歲才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如此一來,我就不會介意自己會失去青春和失去一些可能,反而會對日後的人生更充滿期待。」
這段話讓人聯想到48歲的俞飛鴻,通透豁達、靜綻芳華,之前總有人隻言片語截取一些俞飛鴻的訪談片段,給大眾造成了一些誤解。在最近的一次採訪裡,俞飛鴻自己澄清了一些事情。
她說她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是單身主義,她反對一切形式,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選擇。在男女平等方面,她說最重要的是平權、是人權,而不是簡單地徹底把男女分為兩個陣營。
她說:「我不會輕易喊女權,我認為在精神世界上,不管男女,一定是平等的,女人最自在的方式,是去認清這個社會的狀況。」
對於年齡,她說:「皺紋是經歷,經歷是美的,但你不能否認,年輕確實有年輕的動人。」
是啊,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獨特的美,20歲吹彈可破的肌膚美、30歲自信果敢的眉梢美、40歲成熟睿智的眼神美、50歲有故事的笑容美……
只要活出真的我,不矯揉造作、不背叛初心,每個年紀的你都是最好的你,眼波流轉中閃著迷人的光芒,這樣的你,是多麼的不平凡啊。
俞飛鴻自編自導自演電影《愛有來生》時,前前後後拍了整整十年,雖然質量過硬、口碑良好,但電影上映後只收穫了200萬左右的票房。有人覺得不值,人生有幾個十年啊,就這樣浪費在一部電影身上。
但俞飛鴻不這麼認為,因為於她而言,這件事情的整個過程是最令她成長、開心、收穫頗豐的。功利的人們往往只注重結果,好像沒有一個漂亮的成績,人生這張試卷就白答了。其實人生又何嘗只是為了要一個100分呢?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啊。
還記得同樣是紅頭髮的櫻木花道嗎?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人們對於《灌籃高手》百看不厭,且次次看次次被感動?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熱忱這回事愛得深沉。
櫻木那份熱愛籃球、永不言棄的赤誠之心隨時隨地感染著他人。他活出了真的自己,他就是愛籃球,哪怕別人都嘲笑他,他也要把籃球拿在手裡,一次次跨步上籃。球場上那個揮灑著汗水的他,一閃一閃發著光。
崔賢廷給自己書的主人公設計一頭紅髮,我想,她也是想借紅髮來表達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人生態度。紅髮代表熱情、嚮往、積極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每個人都是這世上獨特的存在,我頂著一頭紅髮,即使沒有人愛我,我也會自己愛自己。
奧黛麗·赫本曾說:「我的生活不是理論或公式,而是出於本能或常識。『道理』比任何詞都貼切,我從每個人、每件事上學到了道理,從母親身上,從芭蕾舞老師身上,從《時尚》雜誌上,從生命、自然和健康的法則上都學到過。」
活出真我,遵從本能的赫本簡單從容、直面內心,她看得到自己的有點,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在簡約卻又不簡單的日常裡活出了「非常奧黛麗的」閃閃發光的人生。
我是N,我有一頭紅髮,我活成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我很開心。我是這樣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