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
於浠彤 唱
(升初三的學姐)
(原唱:孫燕姿)
歌曲充滿了創意、個性,也讓聽者帶著神秘的嚮往和探索去體驗這首歌。這首歌向我們傳遞了太多的信息,除了好聽、感動,我們也獲得了一種力量,付出是一種幸福,給予是一種情懷。
「克卜勒」(kepler)的本意,原是一顆星星的名字,是世界上第一顆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見的星星,從十六世紀被發現至今,不論白天黑夜,「克卜勒」始終閃耀著光芒。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首歌,有的高興,有的傷感,在你茫然不知所措的時侯,是不是會有這樣的一首歌,能讓你的人生態度發生一些改變,是否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以前的種種過往!
《克卜勒》 歌詞
等不到你 成為我最閃亮的星星
我依然願意借給你我的光
投射給你 直到你那燦爛的光芒
靜靜地掛在遙遠的天上
當你沉浸 天空那條冰冷的銀河
粼粼的波光夠不夠暖活你
當你想起 那道源自於我的光芒
我依然願意為你 來歌唱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孤寂
提醒我 我也只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當你沉浸 天空那條冰冷的銀河
粼粼的波光夠不夠暖活你
當你想起 那道源自於我的光芒
我依然願意為你 來歌唱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孤寂
提醒我 我也只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oh~
浩瀚的世界裡 更迭的人海裡
和你互相輝映 讓我們連續
用盡所有思念 唱一首歌給你 給你
一閃一閃亮晶晶 好像你的身體
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
掛在天上放光明 反射我的過去
提醒我 我不再是一顆寂寞的星星
麻湧一中教學樓前的木棉樹,今年花開得很燦爛
宿舍與教學樓之間的那排樹,常年都鬱鬱蔥蔥的
秋葉落盡春天就將會來到了
在學校裡,永遠會有朋友相伴!
關於「克卜勒」的一些資料
超新星1604(編號: SN 1604,或稱克卜勒超新星)是位於銀河系內的一顆超新星,位置在蛇夫座內。到目前為止,SN 1604是銀河系內最後一顆被觀測到的超新星,距地球僅6000秒差距(約20,000光年)。高峰時曾成為全天最亮的恆星,也比金星外的其他行星亮。
此超新星在1604年 10月9日首次被人發現。到10月17日,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發現是次現象,他深入研究後寫了一本書巨細無遺地記錄此事,書名為《De Stella nova in pede Serpentarii》(蛇夫座足部的新星)。
超新星1604是當代看見的第二次超新星爆發,前一次發生在1572年。此後,再無觀測到銀河系內的超新星爆發,但是河外的超新星則屢見不鮮,最矚目的有超新星1987A。超新星1604爆發後的遺骸成為了往後發現的同類物體的原型,在四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是常常被深入研究的天體。克卜勒所繪的星圖,記錄了超新星的位置,以字母"N"標示。(由下數起第四行,左起第四格,蛇夫座的右腳跟)
拍攝花絮
浠彤和村長坐在麻湧一中最特別的那棵荔枝樹下談論著這首歌
下午的陽光正燦爛
關於歌名「克卜勒」(克卜勒)網絡上還有一些記錄,下面整理一些:
「克卜勒的本意,原意是一顆星星的名字,是世界上第一顆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見的星星。從十六世紀被發現至今,不論白天黑夜,『克卜勒』始終閃耀著光芒。」
克卜勒(Kepler)應該是一個人,是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德國的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
克卜勒專門寫過一本書來記錄天文編號為SN1604的超新星爆發的全過程,所以,後世也將這顆超新星稱為「克卜勒超新星」。
早在北宋時期,我國就有關於超新星的記載。「古人管新星和超新星叫『客星』,在北宋時,這顆『客星』的亮度很高,在白天也能看得到。但這樣的星象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隨著它的亮度降低,這顆客星逐漸逝去。」張暘告訴記者,這顆超新星的爆發年份也被準確地記錄了下來,是在北宋1054年,算起年份的話,比起克卜勒超新星要早上很多。這顆「天關客星」爆發後留下的遺蹟便是如今天文愛好者們都愛觀測的「蟹狀星雲」。
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應該有一首屬於自己的MV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校園微拍
(I_wei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