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看到老媽發了條語音給我,因為上班時間不方便,想等抽空看了再用語音而不是文字回復給她,想不到到中午忘記了,下午回家路上才想起。
原來當天是農曆十月初十,老媽說按照老家的習俗,這一天要給剛過世的親人掃墓上香,一家人當天買了紙錢、香炮等去外婆的墳頭祭拜,表弟也從南寧回去了,老媽還說幫我出錢買了些祭拜的物品,不用我再出錢了,也聽到老爸在旁邊說幾十塊錢而已。
上香的事情,已經不記得是否曾經有聽說過,還是我忘記了,那一刻又想起了外婆滿是褶皺的笑臉,頓時極其愧疚,遠離家鄉,日夜思念卻再也回不去,如夢境一般,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又如雲散消散。
慈祥的外婆,就這樣只能活在我的記憶和夢裡。
奔赴喪禮的雨夜
灰暗的天空,熟悉的山林和晚空,安靜地坐在車裡,隔著車窗,懷念曾經也是在同樣的道路,騎著摩託車被晚風吹拂臉皮的感覺,還有各種呼嘯的聲音,心情都是想儘快回到「家」裡。
弟媳和弟弟在聊天,他們的交流和詢問,讓我打不起精神,只想這個世界能安靜或者停止,或者如果我有指揮棒,能受我控制及掌控最好,這樣我會不會更好受一些,會不會更快樂幸福一些?都是問號。
越來越近的時候,感覺也越來越強烈,仿佛想要跳起來,到村口的時候,悶熱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那麼突然那麼著急,好像外婆的突然離去。
很多親戚朋友都在忙碌著,我有點不知道該如何下車了,最終還是不知道被誰叫了才下了車,然後聽到幾個聲音,說外婆在家裡,我魂不守舍地拖著大腿朝著熟悉又傷感的老房子走去,穿過忙碌的人群,穿過做法事的師傅,我只是看著路,誰也都沒有看。
碰見了舅舅,他平靜地對我說,外婆就老房子裡面。
那是我從小未滿月就待過的房間,也是我從小長大的房間,更是和外婆生活一起的房間,可是現在這個房間,幾乎是空的,只有地上白布包裹著的外婆,我大腿不敢再邁出一步了,不敢再前行一步了,因為我不敢接受這個事實,不敢面對如此親近的外婆就這樣安靜地躺著了,不再起來了,不再親切的呼喚我了,不再對我微笑了…..
想起前一天下午,表弟和老媽用微信視頻和外婆的通話,那時候的外婆雖然有點神志不清,可還是一個大活人,想不到如今就從此陰陽兩隔,我都沒能好好報答您的此生恩情呢,為何就要走得如此匆忙,讓我好生悔恨,悔恨我的無能和不孝啊。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鼻涕止不住的也往下流,控制不住的情緒讓自己頭腦要空白,身體抽搐著,自己又想去控制住…….
外面的雨下得越來越大,風也在狂嘯著,在這個雨夜,這就是我要的背景音樂嗎?不是也由不得我啊,天意弄人啊。
陽光燦爛的下午的微信視頻對話
2020年夏天出差東莞的某個下午,下班比較早,回宿舍閒著無事就給表弟打了個微信視頻,他們都在家裡,然後就把手機給了外婆,外婆一個人坐在搖床上,夕陽撒在她黝黑的臉上,看著她張開了鑲滿牙的嘴親切與我打招呼,精神非常飽滿,我也會心及開心地的笑了,覺得外婆應該好起來了。
於是我就說,外婆,你精神看起來很好,應該很快就好起來了。
外婆也笑著說,是嗎,你也覺得我精神很好嗎?最近也吃了好多東西,你媽也經常買東西給回來給我吃,大家都很關心我。
我說:你多注意休息,能吃的就多吃一點,想吃什麼的告訴我們,還有我買的奶粉也記得吃。
外婆說:是啊,吃得下我就多吃一點,不過肚子還是有點脹脹的。你好好工作,不用太擔心外婆,外婆沒事的。
我說:你好起來了我們會再回去看你的。
……
那天下午,我們聊了半個小時,那是我看到外婆最後的,也是最好的狀態。
想不到外婆在那個午後的燦爛笑臉,永遠成為回憶。
記事起,我的童年
感覺我的記憶正式打開的印記,是某天,老媽牽著我的手,後背背著弟弟,路過外婆家的豬棚,朝著外婆家走,人生的半個童年,都是在那屋、那山、那田間、那樹上樹下度過。
早晨,在外婆的呼喊聲下掙紮起床,自己洗涮,吃著外婆做好的早餐,大部分是粥,有時候是飯,很少有麵條,因為麵條是甜的,我也不是很喜歡。
沒上學之前,到底怎麼玩耍的已沒有太多印象,只是記得老往廚房跑,看有什麼好吃的,但是大部分時間是喝著甘甜的米湯。
夜晚,外婆又會給我們做飯,外公是不怎麼做飯的,老爸老媽到鎮上做生意,所以晚上回來也比較晚,所以基本上都是外婆做飯,最喜歡的是下午幫外婆煮飯,那是土灶上放個大鍋,家裡人多,都會放很多水,小孩一般得幫忙生火,熟了之後用一個簍子把米飯和米湯分開,如果是喝粥的話就直接乘到鍋裡面或者大碗裡面。這時候常常會來一碗豬肉醬油拌飯吃,那個香啊,回味無窮,從外婆的手上接過來端到大門口,放到石凳上吃,不知道有多幸福和愜意。
讀書的時候,放學了需要做課後作業,外婆邊做飯邊看我們是否有做作業,有時候忍不住想快點到外面去玩,就用2-3支筆並排著寫字,這樣可以寫快一些,有時候還隨便亂畫,外婆沒什麼文化,看到我認真地在做作業,她很開心的笑著說,對了,我們哥哥就是要這麼認真讀書才對,好好學,以後要讀大學哦。
當然有時候不太想做,偷偷著想往外面跑,外婆就追出來,語氣很重地說,沒做完作業怎麼能跑出去玩呢,趕緊先做完作業,要不然告訴你老爸又要打你了。
是的,我被我老爸打過一次,因為作業不會寫,又反應不過來,老爸一氣之下拍了我的頭,說怎麼像個木頭一樣,這麼簡單都不會。外婆聽到了很心疼,說怎麼可以打呢,晚上睡覺前摸摸我的頭問痛不痛?不過還是說,要聽話,要好好讀書才是,聽到了嗎?知道了嗎?
一天到晚,外婆如果不是在家裡做家務,就是到田裡幹農活,圩日的時候會上街幫外公賣菜種,有人有困難了她也會去幫忙,也喜歡給別人做媒,媒女(被介紹婚姻的女方)有6-7個。
天冷了大家就圍在外婆家烤火、一起做過節的燒餅,別人也會經常送東西給外婆,外婆的好人緣感覺是我們自愧不如的。
跟隨外婆摘野果
小時候沒錢,所以能想到的賺錢的方式大家都會去做,比如我們從小就學會到山上採摘一種野草,曬乾了賣。會幫家裡編制竹製品,比如養蠶用的,用煙燻了再拉到街上賣。還有到山裡砍一種灌木類的植物,曬乾了去掉它們的小葉子,捆綁好了可以當掃把,也可以拿去賣,還採蜂蛹、蜂蜜就更不用說了。
小時候經常和外婆去摘一種小小的野果,像一個圓圓胖胖的小飛彈一樣的,成熟的話是紫黑色的,甜甜的很好吃。
為了摘到更多更好的,外婆一般是下午忙完了,四點鐘左右就帶上我,走去很遠的山上去採摘,因為一天的太陽曬過之後,野果會更成熟更好吃,第二天一早拿去賣才可以賣個好價錢,而我也可以吃更多,只不過吃多了會便秘,拉大便屁股會很痛,所以家裡人也不讓吃太多。
這時候我會幫著外婆找哪裡有更多的野果,幫忙摘,而外婆背著袋子,弓著腰從一個地方挪到另外一個地方,從一堆灌木叢挪到另外一個灌木叢,從一個山頭挪到另外一個山頭,好幾次我看著空曠的山野,看著日落西山後陰涼的山風吹來之後,忍不住問外婆什麼時候回家?還要摘多久?也害怕會不會有壞人或者野獸出來傷害我們?而那時候幼小的心靈也有了對死亡的恐懼,只不過不是對外婆過世的恐懼,而是所謂鬼混的恐懼,長大了之後,看著父母衰老,直到外婆比重及過世,才加重了對家人過世的恐懼。
三年級被趕回父母家,淚溼了雙眼
記憶中,已經上三年級的一天下午,我和弟弟一如既往地要回外婆家,可是在大門外的路邊,外婆把我和弟弟的書包、衣服都拿了出來,直接推到我們手上說,這是你們的書包和衣服,拿著,今晚回你們家裡去住,你們家在**屋村。
其實這是早就有說過的事情,只不過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已經習慣了把那裡當作自己的家,然後聽得出外婆的聲音有些顫抖,她也很快就轉身往大屋裡面走,再遠遠地衝著我們喊,快回去快回去,早點回你們的家裡去。
那一刻,我和弟弟不知所措,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這是第一次很深刻的別離,這輩子也不會忘記,雖然從我們家到外婆家可能就5-6分鐘的距離。
當然,雖然回家住了,可是經常會往外婆家跑,以及上了初中就又離開了老家到鎮上讀書,很快又和外婆一起生活了。
外婆學自行車
小時去鎮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可是外婆不會騎,要麼是外公帶她去,要麼是其他人帶她去,也有很多時候是走路去。包括去種田、去親戚家,很多次都是我跟著外婆一步一步走過去的。外婆的一生都在用她的雙腳丈量著這個地球,丈量著這個養育著她的地方,也因為有她的雙腳,才讓這個家族不斷維繫和壯大。
其實外婆一直都想學騎自行車,我們雖然也還小不太會,但是因為膽子比較大,也基本上會騎了,所以和隔壁的小妹妹一起帶著外婆到村外的一條馬路上練習,100多米的馬路,我們開心地教著外婆應該如何扶正自行車、如何起步、如何蹬腿,還雙手抓住車尾巴用盡全身的力氣為外婆扶住自行車,外婆有些擔心,小心翼翼地左腳踩著自行車,右腳不斷在地上往前蹬,有幾次差點摔倒。我們有點著急,不斷比劃著,不斷叫喊著告訴外婆要怎麼騎,外婆也有點著急也有點尷尬地笑了。
最後外婆還是沒有學會騎自行車,可是那100多米的自行車故事,以及那夾雜著歡笑聲的回憶,在無數次的夢中浮現。
夜晚的風扇和外婆溫暖的懷抱
小時候覺得外婆家很大,去哪個房間都得跑,或者走好多步,哪裡都可以玩捉迷藏,但是長大了再回去看,發覺其實很小,特別是從小和外婆睡的房間,並排放了兩張床,其中一張就是我、外婆還有弟弟經常睡的,另外一張應該是外公和舅舅睡的,再長大一些外公就給舅舅在大門口蓋了兩間新房,用於結婚和舅媽住。
老房子的牆還是田裡的泥混合打結實了堆積的,房梁是木頭,上面再用竹子固定和託住瓦片,地面也直接就是泥土,不過是被壓結實了,以及來來回回的走,有些地方都光滑發亮了。
雖然是老式的房子,大部分冬暖夏涼,可是夏天熱的時候還是很熱,特別是在鄉下,屋子後面就是山、竹林和樹木,所以蚊帳是少不了的,那時候又還沒有電風扇,外婆在每個夏夜都得用那把大大的葵葉扇,先把蚊子趕到蚊帳外面,然後再一遍一遍的給我們扇風去熱,仿佛她不知疲倦,每當這時候,我都會伴著絲絲的涼意安然入睡。
多年以後,才買了小風扇和大風扇,外婆也老了,也不用給我們扇風了,可是外婆一輩子也沒用過空調,頓時想起內疚又油然而生。
舅舅和舅媽結婚後,外公買了一部彩色電視劇放在舅舅的房間,每天晚上我們吃完飯坐在電視機前看,開始因為買電視機的人少,過來看的鄰居很多,外婆就很熱情的招呼大家。
很多時候我也是依偎在外婆身邊看,印象最深的是看舊版的封神榜,看到有奇形怪狀的妖怪和人出來的時候,嚇得我急忙躲到外婆後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外婆就笑著安慰我不要害怕,可是那時候確實覺得很害怕,睡覺的時候就算有外婆在,也做了噩夢,也是從那時候起對世界產生了恐懼和懷疑。
也因為經常看電視,學會了渴望的主題曲,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經常被老師要求上講臺唱,外婆就經常在別人面前誇我,說我會唱歌,唱得好聽,也跟其他小夥伴一樣說,「我們家哥哥就像個小巨星」。
跟著外婆走親戚,外婆溫暖的後背
外婆的人緣很好,親戚朋友鄰居和顧客都很喜歡她,都很愛戴她,好幾次也都因為沒有自行車,跟著外婆到處走親戚,經常睡在熟悉又陌生的親戚家裡,聽著外面的蟲鳴聲,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可是好幾次都得外婆背著走,好幾次都在外婆的背上睡著了。
當然,有記憶以來,讓外婆背得最多一次是因為牙痛,不記得是長牙齒還是蛀牙,只是覺得非常的痛,老爸最後雖然有帶我到牙科去看牙,可是在這之前我的牙因為太痛了不斷地哭鬧,然後外婆去找了偏方說黑豆煮水可以緩解牙痛,就去給我買了骨頭和黑豆煮湯喝,然後背著我哄著我說不哭不哭,很快就好了。
就那樣一直讓她背了一整天,背著幹家務,背著下田去幹農活。現在很想知道,我在外婆的後背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呢?可是記憶中,我一次都被背過外婆啊。
還有一次也是在外婆家,因為腳受傷了也讓外婆擔心了好久。事情起因是因為一個節日要到了,就跟著舅舅和哥哥們到隔壁村去採摘一些菠蘿蜜的葉子,用來做我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節日的、甜甜的、很好吃的粑粑。可是那天在我爬樹下來的時候,腳底板突然有一種強烈的刺痛感,最後發覺是因為踩到釘子了,已經不記得有多痛,不記得哭了多久,只是記得確實覺得很痛很痛,以及好幾天都不能動,只能一整天坐在外婆家廚房的門外,由外婆幫我打理衣食住行。
養蠶養花養魚的童年
雖然身在農村,也可能是因為在農村,所以很小的時候,喜歡學著大人的模樣,養蠶寶寶。已經不記得蠶寶寶是誰給的,可是還記得每天清晨,濃霧還沒消退,霧水也還躺在蠶葉上面的時候,我們就一骨碌地爬起床,然後從路邊的蠶樹上,摘一把再跑回去餵它們,靜靜地看著它們吃,幻想著它們吐蠶絲的樣子。
找了一些瓶瓶罐罐,種上其它小夥伴分享的花花草草,每天都澆水,看著它們長大,開花,每每這時候,就覺得很開心很快樂。
以及還從小河裡面抓小魚,在放到塑料瓶裡面養起來,或者在門前給它們建個小小水池,希望它們能在裡面快樂的遊來遊去,快快長大。
而這些,都是外婆最支持我們做的事情,比如有時候我們忘記為蠶寶寶了,會幫我們摘些蠶葉餵它們,比如從其它的地方給我們找回一些小花小草回來給我們種,抓魚把衣服弄髒了會任勞任怨地幫我們洗衣服,等等。
就算長大了,換了住的地方,也保持著愛好養花養草的習慣,而最後幫忙澆水、看護的,都是親愛的外婆。
中學,晚上等我回家,寫日記再睡
外婆每次都很得意地告訴別人我學習很用功,晚上回來還寫一篇日記才睡。雖然中學的時候,下課回到家都快10點了,再寫完日記也差不多11點了。外婆的意思應該是因為我的努力用功,才考上了大學,才找到了體面的工作,而且還是在深圳,還可以經常出差國內外。
其實,中學的學業比較繁重,每天晚上要上晚自習,然後再走路回家,這時候,外婆有時候還在收拾家裡,有時候就坐等我們回來,再躺著看我寫完日記後,她也才安心睡覺。可第二天一早5點多,她又繼續起床給我們做早餐,外婆的睡覺時間遠遠少過我們,而且要做幾個大人和小孩的飯菜,一年四季沒有休息日,也沒有節假日。
有一次自己生病了發燒,大半夜睜開眼,也還看到外婆坐在床邊深情地看著我,看到我醒了趕緊問好點沒有?要不要吃點什麼?熬了湯,要不要喝?
可能看到我沒有像樣的手錶,外婆就把自己的手錶送給了我,那個手錶應該是外公送給她的,那個手錶應該對她的意義也很大,看得出她送給我的時候眼神有種不一樣的凝重。那是一個非常精緻的女裝手錶,可是對於我來說,非常適合,而且那時候能有個手錶已經算不錯了,不會講究是否男女,而且外婆的手錶不仔細對比,也不會覺得是女裝的,就是這樣一個手錶,跟著我度過了中學,再到大學。
成人後,每次回家、離家的落淚
好不容易復讀後,考上了大學,作為家族第一個大學生,一開始我也很興奮,一方面是驕傲,另外一方面是自己長大了,可以「逃離」家裡的看管,可以自由「飛翔」了。而每次出門去讀書,外婆都會滿含淚水送別我,一開始我也會有點鼻子酸酸的,可是慢慢地就習慣了,外婆也由落淚變成了慢慢轉身,揮揮手說,走吧走吧,一路順風,不要太牽掛外婆,外婆沒事。
讀書的時候,也會經常給外婆打電話,不過那時候的外婆精神很好,每次都問學業重不重?同學及老師對我好不好?多吃點好的,多喝點湯補補。外婆講的時候,依舊是含著淚。
工作後,就東奔西走,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一開始外婆還是問工作忙不忙?領導和同事們對我怎麼樣?不要太辛苦太累,不用買太多東西回去給她,好好工作,聽領導的話。偶爾也會開玩笑問有女朋友沒有?還不趕緊帶回去給外婆看看?外婆老了,怕等不及哦。
外婆也還想著在老家看看能不能給我介紹婚姻對象,聽老媽說她到處問,到處看,可是最後還是沒有跟我說,可能是覺得她孫子在外面會找到更好的吧?可能覺得不太想給我過多壓力吧?可能外婆對她孫媳婦的要求也很高暫時找不到吧?…… 可惜我沒問,也沒機會問了。
上大學到工作後,有2-3次過年沒有回家,外婆也只是說是不是工作太忙了?在外面自己要照顧好自己,別捨不得吃穿,外婆讓**給你打個紅包(銀行和微信轉帳),收到了沒有?
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後,每次回家外婆也都會給兩次紅包,還為我求籤求符,結婚的時候專門做了一個銀手環給老婆戴,也為我們求了兩個符,我和老婆一個人各一個,我們也一直佩戴在身邊。每每看到那個三角形的字符,仿佛看到外婆慈祥的笑臉。
2017年秋,和老婆的第一個寶寶流產了,然後和外婆通了電話,跟外婆聊了很多,她有意岔開流產的事情,然後說到了家裡,說著說著她又流淚了,那一刻感覺從小撫養我長大的外婆真的老了,我卻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什麼對我那麼重要的女人們,我都覺得如此多的愧疚跟無助。那一刻,真想對80多歲的外婆說,對不起,孫兒不孝。
2018年7月的一個晚上,和老媽打了視頻電話,說很久家族沒聚了,晚上就一起聚了一下,兩桌人,然後讓我跟外婆視頻了一下,外婆聽力不好了,然後說著說著就哭了,想起昨天我還寫了篇《致外婆》,想不到晚上就視頻了,唏噓時光的殘忍,卻也無可奈何。
2019年清明節和老婆回去掃墓,因為最後一天返回深圳定的車票比較早,外婆雖然身體不好,還是很早就起來,坐在門口等著我們,最後也是滿含深情地送我們離開,又給我們塞了一個大紅包,叫我們好好工作,不要太擔心外婆,外婆沒事。
2019年4月24日,老爸突然找我說,外婆下午摔倒了,已經送到鎮上的醫院了,在輸液,照B超的時候還發現外婆大腦裡面有腫瘤。那一刻,我的大腦嗡了一下,我的天,怎麼會這樣。
而老媽那時候也在上海旅遊,她也很緊張,說不知道要不要回去?我仔細問了一下,還和表弟溝通了,雖然我也很想回去看看,不過他們也讓我們不要擔心,然後我也跟老媽說外婆還是很清醒的,等第二天再看吧,應該沒什麼事,你現在一個人回去也不好,也不知道怎麼坐車及坐飛機,先看看再說。老媽和表弟也說家裡的三舅媽2019年的4月18日也是癌症過世了,而三舅媽過世的前一天下午還和外婆在聊天,她們說外婆可能也是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了吧。別說外婆,就算是我,而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感覺好難受。
第二天,打了電話給舅舅,他們說外婆好點了,老媽也說放心了,不過她說前一晚失眠了。而視頻中的外婆還一個勁地說沒事的,沒事的,讓我們不用太擔心。
之後幾乎每天有機會都會問家裡人外婆的情況,都會和外婆、老爸、老媽、表弟視頻及語音,老爸很淡定,老媽就稍微有些激動,他們以為我勞動節會回去,可是我說只有一天假,除非請假,聽完他們應該有些失望的,而外婆聽到了,還是那句話,外婆沒事,不用擔心外婆哈。
外婆的狀態在那刻起,時好時壞,有機會也每天和外婆視頻電話,有時候外婆精神很好,說話很大聲,有時候會明顯感覺到她說話沒有力氣。不過還好子女們都很孝順,都很關心照顧她,她也很懂得知足,心態很好。
住了一段時間醫院的外婆稍微好一些的時候,就說晚上可以不用安排人去守夜了,老媽說有時候她還獨自一個人跑下樓買早餐,或者到街上逛逛,這時候我們會說一下她,可是心裡還是開心的,因為感覺外婆好起來了。
端午假期給外婆第一次洗頭,和外婆最後的時光
雖然清明節已經回過一次老家,可是外婆的身體這麼不好,在和老婆商量之後,提前買好了端午節的車票回去看望外婆,到的當天晚上,看到外婆坐在門口的椅子上,有點精神狀態不是很好,骨瘦如柴的身子,衣服都感覺鏤空了,不過看到我回去她看起來很開心,然後還一個勁地說,還要辛苦你回來看外婆,有心了,外婆年紀大了,沒辦法,不過應該沒事的,不用太擔心外婆。公司領導同意你請假了是嗎?
第二天大家都要上班的上班,做事的做事,所以就只有我和侄子陪著外婆及外公在家裡,陪他們聊天,扶著外婆上廁所,端茶倒水給他們喝,幫忙收拾家裡,下午燒水給他們洗澡,好久沒有這麼愜意地在鄉村待一天了。
外婆說好幾天沒洗頭了,然後打了一桶水給她,我說幫她洗,一開始她還不讓,最後拗不過我,還是讓我幫她洗了。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幫外婆洗頭,看著外婆稀少、花白又微卷的頭髮,外婆真的老了,老了。邊洗邊裝作平靜地和外婆聊天,問她水燙不燙?手抓的痛不痛?等等。
然後還打了一桶水給外婆洗澡,洗涮完的外婆看得出很開心。就在這樣的一個午後,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如此親密的互動,微風吹著,夕陽斜照,山裡有鳥鳴傳來,生病的外婆身影不斷在院子裡來回走動,外公也不閒著在劈柴火,小侄子躺在樹下睡著了,我是多想時間能再多停留一下,不要走啊。
勤勞的外婆,80多歲了還堅持養雞,種莊稼
端午節第三天的早上,找尋外婆,家裡人說,你外婆和外公到田裡種花生了,就在村口那邊的田裡。
帶著蹦蹦跳跳的小侄子走過去看,偌大的一片田裡,外公帶著帽子在鋤地,而外婆弓著腰在整理雜草。空曠的田間,只有他們兩個老人在勞作,而很多田地還荒的荒,廢的廢,要麼就建了房子,兒時大家都在田裡忙碌勞作的景象已不復存在了,也回不去了。
外婆很得意很高興地說她種了多少的花生、玉米、蔬菜,還養及一些雞,給了一些誰誰誰,還準備給些蔬菜和雞我們,也撿了一些雞蛋,讓我帶回深圳給老婆吃,好補身體。可是外婆不知道是否忘記了,她前些天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呢。
老媽也經常說外婆每年養十幾隻雞,希望等著我們回去吃,連生病了,還在惦記著早點回去餵雞,以及給蔬菜除草。操勞了一輩子的外婆,八十多歲高齡了,心裡惦記的都是勞作,以及把我能給的,都給我們。
從香港買了些膏藥給外婆擦,不過她老說不要浪費錢。親自幫她擦的時候,看著像皺了的紙一樣的皮膚,骨頭也若隱若現,很多地方還都是青一塊紫一塊,雖然不敢接受外婆的年老,可是就是如此。每每這樣,外婆都笑著說,擦著有點涼涼的、辣辣的感覺,沒事的,外婆一把年紀了,是這樣了,不要太擔心外婆。
看著外婆摔傷的腿,為了防止外婆上廁所不方便,我說要不我出錢給外婆修個專門的坐廁吧,老媽說不用,最後弟弟偷偷買了一個可移動的坐廁給外婆,這時候我才有的懊惱,怎麼早沒想到呢。
有次表弟說外婆又摔倒了,想叫我買個老人用的警示鈴,以便她晚上起來要上廁所的時候可以叫表弟或其他人扶一下,然後我說要不買個老人用的智能手錶吧,可以打電話、有定位,還有摔倒提醒,然後外婆知道了要幾百塊錢,就極力反對說不要浪費錢了,買了她不會帶的。
端午節結束不得不回去上班,內心帶著不舍及愧疚隨著火車的開啟越積越沉重。工作之餘,晚上及周末,都會及時地問家裡人外婆的情況,有時間就會和外婆視頻,大部分時候外婆都是笑容滿面地,但是也明顯感覺到她含著淚水在一個勁地說,外婆沒事外婆沒事,不用太擔心,好好工作此類。
就在她去世前的一個禮拜,老媽又說她上廁所的時候摔倒了,然後就是因為這一次,病情就變得更加嚴重了,經常得臥床。在多個白天和夜裡,我都極度地自責和懊悔,外婆養育我這麼大,生病了都不能及時去照顧,工作這麼多年,成就一般,還離家遙遠,為何就如此無用呢?如果以後自己的親生父母,及嶽父嶽母也病重了,我又該如何照顧?又該如何是好?內心的愧疚感每天都撞擊著我的內心。
為了送外婆最後一程,出殯前的一個晚上,跟著法師們給外婆守了一夜,時而和家人圍坐在外婆的靈柩旁邊,時而跟著法師們在祠堂、院子裡、大門外或村口完成一系列的法事,雖然知道做這些遠遠不足以彌補外婆對我的疼愛和付出,也不能再挽回過世的外婆,可是希望在最後一刻,能陪伴外婆再多走一會兒,能多陪伴一會兒外婆。
直到出殯的那天早上,外婆的靈柩終於要被抬出去了,和家人們一路上邊跪邊哭著送外婆走出村口,一路送到我小時候曾經玩耍的,也是我喜歡的一個山坡上,就這樣,我最親愛及敬愛的外婆,終於要長眠於此了,外婆永遠都只能存在於我的腦海中,我的夢中了。站在山坡上,看著這片熟悉又陌生,熱烈又有點沉重感的土地,思緒仿佛由不得我自己。
後記
每次回老家,老爸老媽都會把外婆接出來團聚,每次回家好像要看望的都是外婆,可是等外婆離開後,我的內心突然掉進谷底,以後回家就看不到外婆了,以後回家就少了一個牽掛的人了,微信視頻也少了外婆的音容笑貌,而不是每次老媽都會大聲喊外婆接電話。跟故鄉的情感紐帶好像在慢慢脫落一般,深夜的時候黯然落淚,噓噓不已,很想數落這個殘酷的現實,可是也只能空有吶喊而已。
無數次情不自禁地想起外婆的音容笑貌,雖然過去外婆經常假裝大聲呵斥我們,可是眼神裡都是滿滿的愛,就這樣,她帶著她的愛,上天堂了吧?好想再次親口問問外婆,外婆,你還好嗎?
2020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