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在——緬懷曾經至親至愛的親人

2021-03-01 微塵世界溫暖你我

心上蓮花:子欲養而親不在


——緬懷曾經至親至愛的親人(之一)

  母親,在數月前那個雨雪無情的傍晚,離我們而去,自責的、懷念的淚水時常流淌在我的臉龐。

  那個小時候將我寒冷的小腳焐在自己懷裡的青春女人,那個曾跪在佛前為兒子祈求健康而寧願減去自身壽命的體弱婦人,那個擔心驚醒側榻的兒子而不敢翻身的白髮老人……

  那個餵雞種菜做飯洗衣拖地幾十年如一日的家庭主婦,那個數年中一日往返四次幫忙照顧癱瘓外公的女兒,那個老來住院拿藥卻念叨「浪費」國家社保資源的普通老百姓……終於,離開了她念茲在茲的家與親人們。

  作為兒子,頗後悔因考慮媽媽身體而沒有同意她去寺廟做義工的願望,後悔沒有早日結婚生子以滿足老人家含飴弄孫之樂,後悔沒有好好愛惜身體以免父母之憂,更後悔沒有慰藉她暮年時那顆備受病痛心傷折磨的心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惟願,母親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民警遇到了一個迷路的老爺子,老爺子老年痴呆,都兩天沒吃飯了,民警給買了飯,打電話通知他兒子接他回家。

這麼普通的一個視頻,我竟然看的淚流滿面,我多想有一天派出所也給我打個電話,讓我把爸爸接回家,我多想他只是走丟了。

  感觸最深的是我公公,他辛辛苦苦供三個兒子上了大學,兩個娶了媳婦。我家是老大,想著老人家終於可以緩一緩了,能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了,沒想到,很突然地我公公就走了,明顯有種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覺!現在我們儘量多回家陪婆婆,幫婆婆做家務活!

  看到這個題目,就有很想留言說一說的衝動!子欲養而親不待,真的是如此……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父親會永遠的離開!

  那時我還未成年,小學六年級。父親就因病住院,做了一次大手術(那時還沒有微創)縫了42針。術後去醫院看望父親,只見他全身插滿了各種管子,很是虛弱。後來好不容易出院了,沒到一個星期,母親因為上山砍柴意外摔斷了腿,使得原本需要母親照顧的父親,倒轉過來照顧母親,再加上農忙,不到一年父親的病復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最後連床都不能躺下,又走不了路,暴瘦的父親只剩皮包骨吃盡了苦頭!!!

  那時沒有接觸佛法,不懂得如何去照顧父親,反而因為各種所謂的「偏方」害了不少的小生命,真是罪過!在我讀初一時,父親終於還是走了。而我竟然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

  後來聽家人說父親臨終時,眼睛瞪的很大,不停的揮手並說道:走開,走開,我還不想走,還沒見我女兒一面……此生最大的遺憾。

  接觸到《地藏經》後,根據父親臨終前的種種跡象表明,父親的去處不是很好,後來也曾經為父親專門念《地藏經》回向。願父親能夠早日脫離苦海,往生善道,求生淨土!阿彌陀佛!  

  也勸大家珍惜眼前,及時行孝!感恩心上蓮花這個平臺!

  看到這個話題,內心牽扯出絲絲的疼痛,有無數語言集聚在內心,卻不知該如何打開!

  我親愛的姥爺,您在另一個世界還好嗎?您離開7年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痛難忍!

  您二老年輕時是有名的中學老師,在我和弟弟牙牙學語的時候,您就耐心地教導我們學習知識。您與世無爭,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我們姐弟從小就和您家住對門,您二老照顧我們吃穿用度,是和父母一樣親的人。

  後來我外出求學,少有機會回家。

  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傍晚您到門邊小菜池裡除草,對面小區樓房裡有人扔磚塊下來,正好砸中您的後腦,您摔倒在地,血沿著菜池流了一大片,等被人發現已經過去了1小時。家人見您外出但是久不見您歸來,於是出去找了才發現。您剛過了80大壽,這是命運的捉弄嗎?那時的我不懂佛法,怨恨蒼天不公,您這麼善良,卻遭此厄運!

  經奮力搶救,您的命是保住了,但因傷到腦部,人變得遲緩,手腳無法如常,又似回到了天真的嬰兒時代,和之前的您判若兩人。我記得,您愛英文,我便努力學習英語,每每拿到好的成績,第一時間拿給您看,您總是眉眼彎彎,滿心歡喜。工作後我掙的第一份工資,給您和姥姥買了好吃的,您慈愛地說讓我別亂花錢。我抓住假期的時間,跟您聊天,讓您多保重,您總是說讓我把自己照顧好。記得我們照全家福那天,您說:過了今天我就80了。可是現在,我讀英語您也聽不到了。

  之後的將近兩年間,您吃了不少苦,因無法時常翻動身體,夏天您起了一身褥瘡。暑假回家,您坐在輪椅上,目光呆滯,我給您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您聽不懂了;我拿起小時候您教我學的英文書,來給您讀,試圖喚起您的回憶,可是您只是吃力地用手指一下,也不能和我對話了。這場景和我的心酸,我一輩子都不會忘,我以前的姥爺去哪裡了?我努力!再努力!您也回不來了。每次面對您時,無論是聊天也好,按摩也好,倒掉吸痰器裡的痰也好,我都是努力保持微笑的。可是離開後,心裡太難受了,總是忍不住流淚,甚至曾經冒出過一個念頭:老天爺快把您帶走吧,這樣您就不會受罪了。我知道這個突然出現又消失的念頭很荒謬,但卻是真有過的,因為您實在是太苦太苦了!

  因離家在外,對您探望和照顧次數有限,心總在忐忑中。2011年的一天,您去世了,接到家中電話後我崩潰大哭。因我當時身體狀況不允許,父母沒讓我回家參加您的葬禮,是我一輩子的憾事。幾天後的一個凌晨,在我工作的城市,似睡非睡時,我偶然抬眼往臥室門口看去,您的身影出現了,又消失了,依舊慈祥的目光,穿著您最愛的深藍色中山裝。後來,給家打電話,媽媽說,您就是那天下葬的。再往後有機會回家,看到家中您的遺像,就是那身中山裝!這就是菩薩顯靈!讓您在走之前最後看一眼您寄予厚望的外孫女!

  寫下這些文字,心如刀割!跟姥爺說聲對不起,現代都市的奔忙,讓我都沒有正常如期給您燒紙祭拜,只能讓父母代勞!

  現在,略懂佛法的我,唯希望姥爺在天之靈,能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我堅持素食、放生、誦經為您回向,也會好好愛姥姥和所有家人們,祝她們身體健康,永生安樂!

[本文來源於新浪博客「心上蓮花次第開」(微博同名):

http://blog.sina.com.cn/xslhcdk。 ] 

註:此公眾號屬公益性平臺,無任何商業行為。所採用圖文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我們每天推出心上蓮花博客文章與柳師兄答疑,歡迎轉發。也許您轉發的某一篇文章觸動了朋友圈的一個人,就從此改變了他(她)的人生方向。一盞燈的光很微弱,但燈燈相傳,就能照亮一個村、一座城;一個人影響一個朋友圈,再不斷相互傳播,利益的人就會越來越廣。

 如果您有學佛方面的疑問,歡迎在留言中提問,我們會儘量回復。有代表性的問題,或較長的回覆,將彙編成文,發布在公眾號上。

相關焦點

  • 永遠在背後支持你的是至親至愛
    很多時候我們是否回頭看看,你真正擁有的是親情,而能夠真正讓你擁有的無非是你的至親至愛,自己的父母,孩子,還有就是不善言表的愛人,每一次我們或許都會經歷著不同的苦痛,每一次我們都會變得成熟一些,不怪曾有人說,能夠讓我們發脾氣而大哭的人是父母,因為只有他們可以容忍我們的無知與任性,而能夠讓我們暴跳如雷的則是我們的孩子
  • 失去了至親至愛之人
    兩年前失去了至親,知道了什麼叫人生無常,明白了什麼叫樹欲靜而風不止!無意中本以為是個喜劇下載下來給會韓語的老婆看的。是夜,又睡不著,就先看了看。看的時候感覺前半段的渲染鋪墊拖沓冗長,以為自己啥都知道了,可當看下去的時候才明白自己的膚淺。導演一定也是失去過至親至愛的,男主那種渾渾噩噩,黑白顛倒,夢醒之間都是痛,痛的撕心裂肺、早已無法言語……心裡的憂愁苦悶難以獨自排遣。
  • 至親至愛之人,為何會向你伸出屠刀?
    更有網友總結出這樣的段子「不結婚,你可能在家裡、酒吧裡、KTV裡、網吧裡;結了婚,你就可能在冰箱裡、化糞池裡、下水道裡、河裡、海裡、山裡」。這讓筆者不禁感嘆:到底是殺人成本太低,還是活著成本太高?為何至親至愛之人會向你揮出屠刀?針對上述案件,由於案情不明,筆者無法作出法律上的具體評判。但不管怎樣,以上2起案件,均涉嫌故意殺人罪這是沒有爭議的。
  • 【盤點】是殘忍還是可憐 那些動漫中殺死至親至愛的角色
    在很多動漫作品當中,為了突出其中角色的心狠手辣和無情常常會設計一些角色會殺掉自己至親至愛的人。而這些情節往往都能讓粉絲和觀眾們非常有代入感。本周上映的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當中的反派角色滅霸也是這樣的角色。今天企鵝娘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動漫當這種那些殺掉至親至愛的人的角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滅霸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 面對至親至愛的背叛,如何邁過這撕裂的疼痛
    沒有人願意面對至親至愛之人的背叛,因為那太虐心,令人生不如死。生活中有些痛是一時半會兒忍忍就能過去的,有些痛卻要一生拼盡全力也未必能夠跨越。但不論如何,日子還得繼續,我們還得抖擻精神披掛上陣去迎接那些該或不該歷的劫。因為,我們都想好好活著。
  • 至親好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至親好友,關係至深的親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關係最密切的親人、朋友。出自: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就中有引禮讚禮的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親好友中間,有禮度熟閒,儀容出眾,聲音響亮的,眾人就推舉他做了。」
  • 【每日講堂】《孝經》第31集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2019年的清明節到了,對於已故的親人總有一些話想要表達,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1、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特別的節日裡,腦海裡盤旋的字眼,儘是些傷感,別離和後會無期,說也悽涼,讀也孤單,細雨砸傷了眼,思念觸疼了心,任冷風悽雨將自己澆透,從上到下透著寒涼,由內而外訴著感傷。
  • 男人在聊天時給你這四個稱呼,說明他已經把你當做至親至愛了
    男人在結婚之前,其實很少會用到這個詞語的,而且有些男人總是很高冷,不願意和自己的妻子說情話,當女人聽到男人叫她老婆的時候會非常的開心。尤其是在沒結婚之前,如果一個男人把女人稱作老婆,其實就是想快點把這個女人娶回家,成為家裡真正的女主人,成為自己真正的老婆,一般男人對你說出這兩個字,其實就是男人已經認定了你了。
  •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已故親人的緬懷句子簡短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1.憶往昔,我們永遠銘記。2.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3.願逝者安息,天堂沒有痛苦,最疼愛我的親人,真的到現在都不願意在想,感覺是多麼不真實。4.永遠難忘,我與您相處的歲月;您的音容相貌,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您或慈愛,或慷慨,或近乎嚴厲的關愛,都讓我此生永不會忘記啊!5.回首往事,尋尋覓覓,已是陰陽無路,夢深沉思斷腸淚不幹。
  •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過去的一年裡,有一些人離開了我們,他們或以命相搏,換人間皆安;或鞠躬盡瘁,無怨無悔;或曾陪我們走過歲月漫長,如今卻永遠離去...在這個有些特殊的清明,一起看看可以發些什麼?
  • 子欲養而親不在
    ,等到有時間回到父母身邊,想要贍養自己的雙親,可是他們早已離開人世,不能盡孝了,表達了一種無限的遺憾之情;第二層意思就是說生活在父母身邊,可是不懂得關心父母,愛護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等到有一天父母都走了,才如夢初醒,想好好地待他們,可是雙親已長眠於九泉之下,子女只能悲痛欲絕,遺恨終身;第三層意思是儒家思想裡告誡天下兒女們要及早儘自己的孝道,否則悔之晚矣!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孝經》第三十一集
    全國首檔傳統文化國學廣播節目《中華文化大講堂》——溫馨提示: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孝經》第三十一集核心經句: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孝經·聖治章第九》內容講解:這是《孝經》中的名句,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讓我反省了很久,有點冒冷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去愛其他人,就違背了做人的德行;不恭敬自己的父母長輩而去恭敬其他人,就違反了做人的規則。
  • 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一種遺憾
    直到2017年5月7日早上,我醒來的時候才發覺姑姑哪裡不對勁,就帶她去做了檢查,檢查完才知道,竟然是卵巢癌,這可怎麼辦,從小我就是和姑姑一起長大的,是她一直在教我長大成人,不能我還沒孝敬她呢就這麼離開我吧,做完檢查發現,腹部有一個17釐米的腫塊,並且已經破裂,在流血,確診為癌症——卵巢顆粒細胞瘤。這種類型的卵巢癌非常罕見。
  • 人去世後會託夢給親人?那麼這種現象真的在嗎?看看科學家咋說
    人生在世有著一個不可躲避的事情,那就是死亡,而死亡也代表著你與這世界最終的別離,當一個人失去了至親至愛之後,便會感到痛不欲生,想要再看一眼自己的親人已經成為了不可能的事,而到了此刻,即便是無神論者或許也滿懷希望靈魂是存在的吧。
  • 為何有些人在親人去世後,不哭也不悲?無外乎這三種原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生老病死雖為自古難全之事,不能篡改,但是至親至愛離逝的結局,也是很難令人坦然接受的。當人們切身經歷這種天人永隔的事情時,所能做出的第一反應自然就是悲慟萬分,嚎啕大哭,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悲痛之情,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慎終追遠,民歸德厚。清明祭奠先人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但祭祀的方式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徵。那麼,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的句子有哪些,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怎麼發呢?小編整理了下相關語句,供大家參考!
  • 至親至愛的孩子們,你的生命不僅僅是你自己的,更是父母親人的
    前一段時間,翼裝飛行的某女大學生在張家界一飛再沒有回來……今天,失聯二十多天的某女大學生在可可西裡無人區找到了其骸骨……痛心疾首,肝腸寸斷我一個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看到警方的通報,字裡行間,看得我頭皮發麻,心滴血,眼流淚……我真不敢想像,一個孩子,一個女孩子,最後遭遇到的細枝末節……那她們的父母親人怎麼受得了啊!
  • 《明日將至》:走不出親人死亡的陰影,就邁不進幸福的明日
    2、走不出親人死亡的陰影,就邁不進幸福的明日① 難以承受的死亡之痛至親之死,是難以承受的生命之痛。中國許多小說作家,為了突出人物的愛恨糾葛,都會給他們設置一個殺父之仇,殺母之仇之類的背景。人們能夠原諒為了爭權奪利的互相陷害,卻不能原諒對方殺死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這不只是因為中國文化裡的孝悌之道,還因為,那是他們至親至愛之人。沒有人能接受至親至愛的非自然死亡。松隆子《告白》為女兒復仇為至親復仇,幾乎存在全人類的基因裡。
  • 被高以翔至親取關後,bella回應蹭熱度,稱別人無法感同身受
    藝人高以翔去年在錄製節目中不幸猝死,在當時引發娛樂圈不小熱議,雖然現在有關高以翔的話題減少了很多,但因生前女友bella多次公開緬懷他,也讓不少人一直關注著高以翔,甚至連Bella的動態一直關注著,因此引發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