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孝經》第三十一集

2021-02-17 中華文化大講堂


全國首檔傳統文化國學廣播節目《中華文化大講堂》

——溫馨提示: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孝經》

第三十一集

核心經句: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孝經·聖治章第九》


內容講解:這是《孝經》中的名句,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讓我反省了很久,有點冒冷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去愛其他人,就違背了做人的德行;不恭敬自己的父母長輩而去恭敬其他人,就違反了做人的規則。

  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有時我們對於自己的父母親人不能真心地愛護和孝順,卻對其他人比對父母親人還要好。比如說,從來不陪父母吃飯卻陪客戶吃飯,從來不陪父母旅遊卻陪著領導旅遊,對領導的父母親人體貼照顧得比自己的父母親人還好。這就是「悖德」、「悖禮」。這句話讓每個人都有所反思,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恩情最重的是父母,但是生活中,往往對於父母、親人、師長天天給予我們關懷愛護的恩情記不住,對於他人偶爾的恩惠卻很感激,我們對於身邊至親至愛的人的恩情體察得太少,說得嚴厲一點是忘恩負義了。

  同時,這也是一個檢測真偽的標準,如果我們對於他人愛護和尊敬的程度超過了對待自己父母親人的程度,這樣的所謂「敬」和「愛」就是假的,內心深處是有所圖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我們要反思自己,對他人的好是真好還是恭維他人以獲得私利和機會?反過來講,他人對我的好如果超過了對待自己父母親人的程度也一樣是有所圖的,要警惕身邊唯利是圖的小人。當一個人無所圖的時候,如果對他人的好超過了對自己的父母親人的好,內心深處會不安,這就是良心。

  一個人如果從小嬌生慣養,對父母不恭敬,到了社會上對於領導、師長不恭敬,就會苦難重重、寸步難行。困境之下,為了把工作做好,為了讓領導信任,人就開始轉變,對待領導恭敬、對待工作積極認真。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再回到家中就會發現自己變了,反倒懂得尊敬長輩了,能主動做飯洗衣、很好地孝敬父母了。這就是在社會生活之中磨礪了自己,獲得了人生的成長。

文字/和悅

一檔天下父母推薦給孩子的節目,一檔天下孩子推薦給父母的節目。

◎ 中華文化大講堂簡介

◎ 節目簡介

◎ 全國電臺播放調頻

◎ 主講嘉賓簡介

◎ 中華文化大講堂試聽節目

◎ 聯繫合作方式

◎ 選購:中華文化大講堂學習資料


中華文化大講堂《孝經》產品

欲收藏先購《孝經》mp3 請長按以下圖片中的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


↓↓↓

相關焦點

  • 【每日講堂】《孝經》第31集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 黃柏霖警官: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黃柏霖警官: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時間段:01:05:07.28--01:10:
  • 賀知章《孝經》草書附全文
    天子章第二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 二十四孝之鹿乳奉親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乃免。鹿乳奉親詩讚: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鹿乳奉親譯文:周朝時有個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順。
  • 《孝經》全文及解釋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 《孝經》全文及譯文:受益匪淺
    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孝者,德之本歟?《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行先哲,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於四海。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況泯絕於秦,得之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
  • 十三經之首:《孝經》全文(注音+朗誦+釋義)
    天tiān子zǐ章zhāng第dì二èr  子zǐ曰yuē:「愛ài親qīn者zhě,不bù敢gǎn惡è於yú人rén;敬jìng親qīn者zhě,不bù敢gǎn慢màn於yú人rén。愛ài敬jìng盡jìn於yú事shì親qīn,而ér德dé教jiào加jiā於yú百bǎi姓xìng,刑xíng於yú四sì海hǎi。
  • 《孝經》全文及譯文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 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 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 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 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 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
  • 《悟學.第三十一篇》何為色難?
    【集注】:「無違,謂不背於理。」按:「朱子因欲伸其師窮理之說,其注《論語》到處塞入理字。於仁則曰心之德,愛之理,於禮則曰天理之節文,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自古無如此解經發也。然有絕不可通者,如此章『無違』明是不背於禮,乃偏作理,而於下節言禮天理節文以自圓其說,可謂心勞日拙者矣。
  • 《孝經》原文及翻譯,受益匪淺,值得收藏轉發!「國學經典系列」
    【孝經其書】《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18章。
  • 《玉子》愛,從何而來?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如果可以把愛分類,朋友之間是友情之愛;戀人之間是戀情之愛;家人之間是親情之愛。朋友基於同一的愛好創造友情;戀人基於自身分泌的荷爾蒙產生愛情;家人不僅基於血緣關係,還有長久的共同生活形成密不可分的親情。所以問題來了,我們的小女孩美子是怎麼愛上超級豬玉子的?她們的愛是因何產生的呢?首先,她們應該不屬於戀人吧!
  • 新片首映丨❀ 【IMAX 4D】 《 敦 親 睦 鄰 》
    票房周期 四天 8.15-8.18日 導演 深南茂業全體員工 監製 敦親睦鄰籌備委員會「敦親」,就是指要用誠懇真摯的態度對待自己的雙親,也可引申為親人、親戚。《禮記曲禮》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敦親是睦鄰的基礎。「睦鄰」,指的是與四鄰和睦共處。《尚書》指出「四鄰」是天子的四個輔助之臣。 2014年,食品健康危機、價格混亂盛行之際,深南茂業如強弩之初,獻出首場溫情大策,敦親睦鄰,以服務展翅之態,驚世讓利之勢,溫暖了周邊方圓百裡親鄰之心.
  • 《孝經》全文拼音誦讀版(兒女必讀)
    立lì身shēn行háng道dào,揚yáng名míng於yú後hòu世shì,以yǐ顯xiǎn父fù母mǔ,孝xiào之zhī終zhōng也yě。夫fū孝xiào,始shǐ於yú事shì親qīn,忠zhōng於yú事shì君jūn,終zhōng於yú立lì身shēn。《大dà雅yǎ》雲yún:『無wú念niàn爾ěr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我想問你最後一個問題——「愛過」:小說《悖德之城》推介
    在這樣龐大的BL業界,有三部封神的BL輕小說不得不提——《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樂團》、《間之楔》和《炎之蜃氣樓》。《炎之蜃氣樓》自1990年出版以來已有40卷本傳,多篇番外,作者桑原水菜是一位出色又多產的作家,2007年的《悖德之城》就是一部內涵深刻、文筆上佳的桑原入門作品。
  • 《孝經》誦讀版(原文注音,白話翻譯)
    天tiān子zǐ章zhāng第dì二èr  子zǐ曰yuē:「愛ài親qīn者zhě,不bù敢gǎn惡è於yú人rén;敬jìng親qīn者zhě,不bù敢gǎn慢màn於yú人rén。愛ài敬jìng盡jìn於yú事shì親qīn,而ér德dé教jiào加jiā於yú百bǎi姓xìng,刑xíng於yú四sì海h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