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2月5日電(記者 吳勇 胡潔 蘇峰)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有12000多名,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來自中建鐵投路橋有限公司的劉金濤,是距離武漢最遠的。他老家是遼寧瀋陽的,距離武漢1800多公裡。
「東北人、湖北人,都是中國人。沒有國,哪有家。保衛武漢,就是保衛我的家,保衛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劉金濤說。
來自瀋陽市和平區砂山地區的劉金濤,因為參與武漢市外四環的建設,過年沒有回瀋陽。(中國日報網 蘇峰 攝)
「疏導千輛工地用車, 每晚都給家人報平安」
來自瀋陽市和平區砂山地區的劉金濤,因為參與武漢市外四環的建設,過年沒有回瀋陽。「已經是項目尾聲了,春節期間我選擇了留守值班。」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公司參與到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劉金濤被緊急抽調到了施工現場。
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每天的進出車輛達到千餘輛,包括運輸車輛、物資車輛、小型材料車輛等,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引導,勢必造成工地車輛堵塞,影響工期。
劉金濤在車輛入口處,每天需要對每一輛進出車輛進行指引,「光用手指引還不行,必須親口告訴……」
劉金濤和同事每天也實施兩班倒制度,互相打個替班也是常有的事兒。(中國日報網 蘇峰 攝)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播,劉金濤每天的工作需要承擔很大壓力,「按要求必須佩戴專用口罩,」劉金濤說,「這對喊話的雙方都是保護。」
專用口罩阻隔了聲音的傳播,劉金濤在每次指引時都要「聲嘶力竭」的大聲去喊,這使得他的嗓子早已不堪重負,「不敢輕易喝水,」劉金濤說,「因為喝水就意味著要摘下口罩。」
劉金濤和同事每天也實施兩班倒制度,「有時候同事去廁所,或者是在扛不住了,回去喝口水,」劉金濤說,「互相打個替班也是常有的事兒。」
疫情爆發後,遠在瀋陽的家屬非常擔心劉金濤的健康,「每天我都要給家裡報平安,不論多晚,只有聽到我的聲音,家人才會安睡,否則就會一直等著我。」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