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寫手進階編劇:與小說捆綁銷售 同團隊合作

2021-01-10 網易娛樂

在第20屆上海電視節上,以蔣勝男《羋月傳》、顧漫《何以笙簫默》、fresh果果《花千骨》、海宴的《琅琊榜》為代表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成為電視節一景。在網絡小說進行劇本改編的高溫背後,伴之而來的新現象是,在改編權上「執牛耳」的不再是清一色的專業編劇,小說原作者紛紛親自披掛上陣。那麼,一名小說作家要經過怎樣一場長途跋涉才能攀至編劇的高度,其中又要經歷哪些錘鍊?我們結合前人經驗,外加行業人士點化,炮製出一道進階攻略。 (文/唐龍飛)

選好網文題材:女性古言最易被改編 勿碰同人靈異清穿

網絡小說作者向編劇行列進軍的第一步首先應當讓作品吸引大量的粉絲擁躉,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一部網絡小說要有名,小說作者的自我包裝意識少不了,這其中包括「硬包」和「軟包」兩個層面。

1、「硬包」找對題材

「硬包」當然是指網絡作者的真本事,一部小說的硬實力。開卷有益,前提是開對了方向。什麼是正路?答曰:電視劇改編市場所指引的那條路——合適的題材。國內最大的電視劇源頭內容提供商之一盛大文學,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其2012年售出的上百部影視改編版權作品中,現代都市(異能、婚戀)類、古代言情類、軍事類三大題材的作品位列前三位,歷史類、玄幻類作品分別排行第四、五位。在網易娛樂記者調研的一系列改編劇中,也基本印證了這一數據。(如下表) 


從目前市場上已經獲知的網文改編電視劇來看,古代女性言情這一類的,改編成電視劇的可能性最大。結合歷史大背景,展現一個女人傳奇勵志的一生,穿插她的愛恨糾纏,這樣的網絡小說更能加分。此外,從過往經驗看,《裸婚時代》《AA制生活》這樣的話題性小說,被改編的機會也比較高。奔向編劇大本營的康莊大道上,網絡小說作者還應該考慮到當前的電視劇產業政策環境,顧及一些禁忌,比如說同人小說、靈異小說、以及屢吃禁令的清穿小說,就很難被改編的。

2、「軟包」提升人氣

那麼,什麼又是「軟包」呢?答曰:讓眾人拾柴,讓自己的人氣之火更旺。要達到這一目標,除了小說本身的魅力,也不乏作者的一些技巧。

【技能Get√】及時更新防粉絲棄樓如果連載小說更新不及時,新內容不吸引人,網友很快就會棄樓而走。fresh果果當初用了三年時間完成《花千骨》的連載,現在她不再會如此磨洋工,如果一部作品要獲得高點擊率,首先要有一定的存文,以便讓文章的更新獲得保障。

【技能Get√】建官網加強讀者互動早在幾年前,匪我思存就建立了個人網站。在官網上,匪我思存做了民意調查,以了解讀者的年齡構成,傾聽讀者的閱讀心得。當微博流行後,匪我思存便三不五時地在微博上發預告,提醒讀者官網何時發布一些新的短篇、小說番外之類的花絮文章。去年官網的註冊會員數已達十幾萬人,「有時凌晨看見幾千讀者還同時在線,我會心頭一驚。」

【技能Get√】回應讀者呼聲做調整小說作者體察民意,傾聽粉絲們的訴求,然後吸取精華反映在文章中也能討得讀者的歡心。《蘭陵王妃》的作者楊千紫在聽到許多讀者喜歡宇文邕這個人物的聲音後,便特意多加了宇文邕的戲份。《花千骨》中有關蠻荒那一段的內容,按照fresh果果的本意是會寫得更長的,但是因為很多讀者發帖期待「師父快點回歸」,她在連載的時候就大大地壓縮了。

與小說捆綁銷售:主動請纓改編原著 找名師補編劇基礎知識


《何以笙簫默》和《羋月傳》的原著作者都擔任了改編電視劇的編劇。

有了「知子莫若父」以及版權在握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作者積極爭取擔綱改編影視劇的編劇。《羋月傳》的作者蔣勝男這些年遇到過許多意向性買家,但他始終堅持不單獨售賣作品版權,一定要同時擔任電視劇的編劇。顧漫與克頓傳媒旗下的劇酷合作第二部作品《何以笙簫默》,也一再主動要求擔任編劇。2007年,匪我思存出售小說《來不及說我愛你》的版權時只是深入聊聊,情投意合後就籤授權合同。從去年開始,她意識到這種參與度已然不能保證電視劇成品符合原著的魂,也主動請纓做起編劇。

尤其是許多網絡小說作者,原本就有過編劇的專業受訓甚至本身就是編劇,這為爭得自家作品編劇的名分更添砝碼。《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作者海棠大學讀的就是編劇系,小說也基本上是按照劇本的感覺來寫的。一方面作為小說作者,對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比別人更清楚,另一方有著編劇系畢的科班學歷,製片人也認可她的專業能力,海棠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部作品的編劇。

那麼,大多數沒有過編劇文憑和經歷的網絡小說作者們,又該做些什麼功課,增加話語權重呢?答曰:補課學習。小說作者們可以選擇的學習路徑包括:按照編劇科班教學科目找相關教材充電、參加職業編劇培訓、報名參與各種劇本創作比賽、延請編劇導師手把手輔導等等。網絡小說作家楊千紫賣出小說《蘭陵王妃》版權的當年也是她接觸編劇行業的第一年。那時她參加了一個影視公司為網絡寫手準備的免費培訓,開闊了眼界。在此過程中,楊千紫發現,一部人氣小說要變成合格的劇本,光憑「感情動人」和「人物鮮活」是不夠的,編劇是有竅門的,她選擇跟隨高璇和任寶茹兩位編劇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專攻民國抗戰題材小說的卻卻也延請了兩位編劇老師手把手教習。《鐵道遊擊隊》的編劇於峰,作為抗戰方面的專業編劇,從故事結構、人物和臺詞方面對她給予指導。知名編劇於正則幫助她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將觀眾代入故事,用複雜的辦法構築故事衝突。

轉變小說思維:簡化場景心理描寫 能狠下心打散原著情節


人氣小說《杉杉來吃》《花千骨》均以被改編成電視劇。

正式加盟編劇的「正規軍」之後,小說作者也將進入具體的創作階段。從小說作者到編劇身份,最難改變的就是這個小說思維,小說作者時常可以進行大段的場景描寫和心理描寫,但這些都是用鏡頭語言無法表達的。小說中的很多劇情,也未必適合讓編劇原封不動的搬到劇本中去,很多情節要打散、分化,甚至是下狠心做完全的改頭換面。

《玉簟秋》《芙蓉錦》的作者靈希就曾被編劇導師上了生動一課,以強化她對劇本邏輯組合重要性的理解。假如主人公一天中經歷過這樣幾件小事,順序分別是:男主角母親病倒、男主角與父親鬧矛盾、男主角把家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分給饑民、男主角自己家裡的糧船被人劫了。一部可供拍攝的劇本,絕對不能直接按照上面的順序平鋪直敘,而要通過演繹讓其變成一個有機有邏輯的組合,故事的發展脈絡應該變成下面的方式:男主角在路上看到饑民可憐,把自己家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分給了饑民,回來卻得知自己家中的糧船被人劫了。一邊是家中正面臨極大困境,一邊卻是散盡生活費,男主角自然會遭到父親的訓斥,父子發生矛盾,而母親在這雙重打擊下病倒。

蔣勝男正在著手改編其個人作品《羋月傳》,他破費心思的就是將原作中一些背景資料如何轉化成可供拍攝的劇本。原著的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說的是不一樣的語言,主角從楚國進入秦國的時候就遇上這種情況,語言不通,文字不通,貨幣也不能通用。所有這些資料性的鋪陳,不能直接拷貝小說,他只能用敘述技巧來打散,隨著劇情發展巧妙提示給觀眾。

藉助團隊優勢:拋棄單兵作戰方式 學會組團寫劇本

對很多新手編劇而言,身份的突轉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網絡作家要改變單兵作戰的工作習慣,藉助團隊力量的補給。

對於許多轉行為新手編劇的作家,劇組往往會配備一名成熟的編劇或者是幕後團隊來輔助其工作。據《花千骨》製片人唐麗君介紹,為了保障fresh果果的編劇工作順利進行,慈文特別為她配備了一個由5、6個人組成的項目優化小組,以及 1名資深編審。fresh果果首次觸電編劇的經驗就值得後來者借鑑和仿效。第一步,她根據自己的作品濃縮寫出人物小傳,再由項目評估組集體討論是否合適,以防「歪樓」走偏;第二步,評估組研討梳理從小說到劇本應該有什麼改變,比如《花千骨》中男主內心戲多、外表難察,劇本就應根據攝製需要調整一些外化的表現,梳理完畢之後再由她拿出大綱,六七稿終得通過;第三步,評估小組對劇本的戲劇要素進行評估,之後編劇再做分集分場。同樣的,為了配合顧漫對《何以笙簫默》的改編,克頓還特意邀請了《步步驚心》的編劇墨寶非寶加盟,兩人搭檔合作,從分集大綱到劇本僅僅花了6-7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團隊合作帶來的高效率。

此外,劇本並不是編劇一個人的事,它更像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任務。一個新手編劇還要儘快開啟「全產業鏈」思維模式。既要考慮到電視劇投資商的資金回收,電視臺對於收視率的要求;還有諸如導演的可操作性,演員的可表演性等各種因素。

寫手飛躍成編劇:直接策劃原創劇本 成為題材專業戶

一個網絡小說作者成功躋身編劇後,也由此開展了獨立的項目運作。由於有了成功的編劇經驗,再加上不俗的文字功底,網絡小說作者可以以原創劇本、策劃劇本為主,而不僅僅局限於小說改編,畢竟自己的作品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新晉編劇們倒不妨利用好在某些領域內豐富的研究資源,不斷地學習、研究、精進、最終成為某種題材類型的專業戶,力圖把自己的名字與某個類型題材建立起記憶聯想度。

從早年創作小說起,卻卻就開始系統地研究民國抗戰歷史,這也是她的「看家本領」。為了在編劇的領域牢牢站穩腳跟,卻卻專走類型化路線,而且不斷地深化。她對一些歷史專題進行系統研究和資料的搜集,比如口述史、地方史、教育史、淪陷史、經濟史、遊擊戰、租界史、特工戰、西北軍、新四軍等等,在這些裡面又重新進行細分,比如說口述史又分為民國女子口述、文人口述、軍隊將領口述和中共將帥口述等等,民國女子口述裡面又有女性革命家口述,女性文人口述和各個夫人口述等等。也正是因為多年的積累,現在只要卻卻拿到一個題目,甚至不管是哪個省市的題目,就能當場拿出無數的專業資料。

總結:學會轉變思路,不要倒在轉型期

網絡作家轉行為編劇,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文字已經無法滿足我的yy了」。不過,對網絡小說家而言,這改編活兒的確有「帶著鐐銬跳舞的感覺」,從此只能儘量放低姿態,從貼近觀眾的角度入手,老老實實講故事。這一思維轉換過程,也是作者轉編劇夭折最多的一個階段,許多人在這個階段,或者被製片方換掉,或者放棄再去寫小說。但只要能突破這個坎,無論對劇情的掌控還是對小說的寫作,都是一種大大的提升。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攻略網絡寫手進階編劇:與小說捆綁銷售 同團隊合作
    在網絡小說進行劇本改編的高溫背後,伴之而來的新現象是,在改編權上「執牛耳」的不再是清一色的專業編劇,小說原作者紛紛親自披掛上陣。那麼,一名小說作家要經過怎樣一場長途跋涉才能攀至編劇的高度,其中又要經歷哪些錘鍊?我們結合前人經驗,外加行業人士點化,炮製出一道進階攻略。
  • 文化孤兒(十七)編劇和網絡寫手誰更強
    四十一、編劇與網絡寫手,誰才是掌握了市場脈搏的那個人?傳統作家與編劇,向來沒什麼利益衝突,雙方主要是合作關係,相處融洽。但在網絡文學這裡,有點不同。先說女頻小說與電視劇的關係。有人說傳統作家轉編劇不僅有困難,還有點掉價,因為劇本除了臺詞之外,文字標準相對而言要簡單些,發揮不出傳統作家在文筆上的優勢。而網絡寫手則與編劇有點類似,更注重敘事而非文筆,重視畫面感而非內心活動,同時也都更重視大眾的心理。但在網絡小說的男頻這裡,作者與編劇的分歧為什麼就變大了呢?很多編劇拿到需要改編成劇本的網絡男頻小說,往往會喊著「看不下去」、「沒法改」。
  • 網絡寫手收入已兩極分化,憑點擊難生存
    一份榜單顯示去年排行第一的唐家三少僅一年的版稅就達到5000萬,超過了演員周迅的4800萬。有媒體統計,連續三年蟬聯收入冠軍的唐家三少,資產早已過億。  憑藉居高不下的人氣基礎,網絡小說已經成為娛樂大資本的必爭之地。被業界視為網絡小說人氣「扛鼎之作」的《鬼吹燈》與《盜墓筆記》都於今年被影視化。
  • 《琅琊榜》、《花千骨》、《他來了,請閉眼》……辣麼多網絡小說都改編成影視劇了,網絡寫手的收入到底咋樣?
    、銀幕,讓原本一直掙扎於溫飽線的網絡小說寫手也一舉成了熱門行業,在2014年的網絡作家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唐家三少一年版稅收入居然已經高達5000萬之多,而從「福布斯排行榜」上來看,周迅2014年的年收入才4800萬。
  • 網絡寫手生存現狀:3%月薪超萬元 九成人沒錢拿
    以上遊網絡寫手而言,遊戲版權的價格都是10萬~20萬這個區間,基本上都是賣斷。比起遊戲,很多網絡作家更喜歡出售漫畫、動畫和動漫周邊產品的版權,因為有持續性收入。」不過在夕月看來,目前收入最高的還是影視劇,「如果你自己不擔任編劇的話,只是版權就可以賣到10 萬~50萬,而且大部分公司會收購你一系列作品,很多人輕輕鬆鬆就收入幾百萬。
  • 入獄的墨香銅臭,轉型的耽美寫手
    上千萬的版權費在如今IP潮退之時可算巨資,馬伯庸這種知名網絡寫手的影視化版權價格才能與之抗衡到後期個人志成了寫手賺錢的主要途徑,收費網站的稿費對於職業寫手來講太低了,很多寫手的小說也不可能獲得書號走正經出版,那麼有更好的賺錢途徑,為何而不為?基本上現在出名的耽美寫手早期幾乎都有過出個人志的經歷。
  • 【業界資訊】網絡文學的逆襲:粉絲高興,「打賞」寫手10萬元
    今年暑期檔上演的話劇版《盜墓筆記2》,又一次讓外界看到網絡文學改編產品的「吸金大法」。無論這部話劇的爭議有多大,但其在上海演出45場、狂卷2800萬元票房,卻是事實。    1個月前,盛大文學攜6部網絡文學作品,舉辦了一場手機遊戲版權拍賣會,成交價同樣是2800萬元。
  • 人物|常書欣:網絡寫手老常的「大神」之路
    喜歡看網絡小說的他想著,自己是否可以嘗試一下這個行當?彼時,距離網絡文學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發表已十年,網絡作家風起雲湧,網絡作品蔚為壯觀。網絡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讀者。網絡小說接地氣的地方就是作者可以和讀者互動,讀者可能認為你寫得很好會對你打賞,也有可能被拍磚吐槽,甚至書中已經死去的角色也可以因為網友的強烈抗議又活了過來……一部網絡小說,前面可以免費閱讀一部分,後面按VIP等級收費,網站與作者按讀者訂閱量分成,點擊量越高,證明該書的價值越高。
  • 網絡寫手|每天要寫三千字 月入保底七百元
    最近網絡女作家藤萍以一年2500萬元的版稅引發話題,在網文江湖中廝殺的寫手圈也再度引發關注。昨日是世界讀書日,記者走近幾位廈門本土網絡寫手,請他們現身說法,或許他們的生存狀態和您想像的大不相同。怎麼寫?
  • 一個段子3000元 微劇本寫手在義烏很吃香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承接企業宣傳視頻、製作微廣告和製作娛樂微視頻等。「前兩類業務依靠公司團隊還能做得有聲有色,但在娛樂視頻這一塊,實在缺乏好劇本。」黃剛介紹,自從今年春節以來,找微劇本和微編劇的工作就沒有停過,但效果並不理想,有時候為了保持公司娛樂板塊的運作,只能去網上收購。
  • 從50名網絡電影編劇看網絡電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編劇門檻較低,魚貫而入2014年,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技術革命提供了內容革新的可能,以純娛樂為導向的網絡電影誕生,「網大編劇」快速興起。一時間,編劇專業畢業的,寫網文小說的,甚至編劇業餘愛好者等科班非科班的寫手,都積極加入網絡電影,尋求他們的一席之地。
  • 幾千月薪就能招聘小說寫手,誰在網文工廠收割流量?
    電話那頭,有多年寫作經驗的網文作家古蕭很無奈,「造文工廠」比比皆是,去網站上搜一個熱門的小說標籤,用相似套路寫就的小說層出不窮,「看完了,你或許能記住書名,但記不住作者,同質化太嚴重了。」
  • 當網絡寫手一年,月入6000,我如何靠自媒體賺錢?
    17k是一家注重渠道的小說網站,重男頻,本身讀者不算多,但全勤福利最為豐厚。晉江重女頻,適合女性網絡寫手發展。3、小說網站開書創作的稿酬這種方式投入精力多,風險大。所能得到的稿酬天差地別,成功者,年入千萬元,失敗者,沒有分毫酬勞。作為網絡寫手,在網站上寫一本書籍,需要經歷籤約和上架兩個關鍵點。
  • 攜程的捆綁銷售是中國特色 還是國際潛規則?
    捆綁銷售,似乎成為了國內OTA的「明文規定」。攜程的捆綁銷售並非個例,幾乎國內所有的OTA平臺都存在這種行為,飛豬、途牛、去哪兒、驢媽媽無一倖免,如此看來,國家三令五申禁止捆綁銷售成了耳旁風。急速預訂默認捆綁銷售,且保證50分鐘內出票,普通預訂不捆綁,但最晚於航班起飛前150分鐘出票。雖然有所改善,但是誠意稍顯不足,此外在火車票業務上,依然存在默認銷售保險的情況。
  • 武漢白領網上兼職網絡寫手:日碼萬字 月入過萬
    每個人的需求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聲,每個人也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兜售」自己的智慧和才華。於是,一批「網絡淘金族」應運而生。他們在網上通過一筆筆看似虛擬的交易,收穫著不小的財富。  今起,本版推出「網絡淘金族」系列報導,揭秘他們在網上掘金的酸甜苦辣。  「寫風」是一名武漢白領,也在網上兼職。下班後,他加入網絡寫手的大軍,賺取第二份工資。
  • 湖北首例網絡寫手非法出版「個人志」案件一審宣判 8人獲刑
    「該案是湖北省查辦的首例網絡寫手非法出版發行「個人志」(作者不經過出版社自己印製的出版物)的刑事案件,對所涉及的寫手、籌劃運作人員、編輯、印刷場所、分銷網店等進行了全鏈條打擊。」湖北省「掃黃打非」辦公室副主任廖明玉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介紹。
  • 國內知名編劇與影視公司漸成「捆綁合作」
    2、 直接與編劇工作室合作,一次項目的成功很可能滋生日後多部項目的研發,例如於正工作室此前便是依附於歡瑞的,於正早期的作品也都有歡瑞的參投。 3、 購買IP小說版權,由小說作者直接擔任編劇,亦或是邀請常合作編劇扶持,共同完成創作。 但不管是以上哪種合作方式,但凡成功的合作都並非「一錘子買賣」。
  • Apple Music與主要唱片公司續籤了授權,但尚未籤約捆綁銷售
    據報導,蘋果音樂已經與各大唱片公司達成了新的多年合作協議,但將這項服務與Apple TV+和Apple News+捆綁在一起似乎仍遙遙無期。據報導,音樂公司表示,與Spotify相比,與蘋果音樂合作更容易。雖然情況可能如此,但蘋果音樂與唱片公司的新協議不包括任何有關蘋果「超級捆綁」的協議。
  • 北流玉林現有數百人寫網絡小說 數名「大神」收入過百萬
    中秋假期,畢業於玉林師院的新浪博客十大情感男寫手、「80後」情感作家「矛盾王子」從廣東回來,專程拜見老師和朋友,並約見數名同在網絡馳騁的「大神」級青年寫手。在網絡文學界,優秀寫手以更新質量高、速度快,為常人所不能為,被稱為「大神」。
  • 一個網絡寫手的紊亂往事!
    詞曲:喇嘛哥演唱:溫政達像我這種追溯上十八代都與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不要說成為網絡寫手,就是坐在鍵盤前敲字的這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