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屆上海電視節上,以蔣勝男《羋月傳》、顧漫《何以笙簫默》、fresh果果《花千骨》、海宴的《琅琊榜》為代表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成為電視節一景。在網絡小說進行劇本改編的高溫背後,伴之而來的新現象是,在改編權上「執牛耳」的不再是清一色的專業編劇,小說原作者紛紛親自披掛上陣。那麼,一名小說作家要經過怎樣一場長途跋涉才能攀至編劇的高度,其中又要經歷哪些錘鍊?我們結合前人經驗,外加行業人士點化,炮製出一道進階攻略。 (文/唐龍飛)
網絡小說作者向編劇行列進軍的第一步首先應當讓作品吸引大量的粉絲擁躉,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一部網絡小說要有名,小說作者的自我包裝意識少不了,這其中包括「硬包」和「軟包」兩個層面。
1、「硬包」找對題材
「硬包」當然是指網絡作者的真本事,一部小說的硬實力。開卷有益,前提是開對了方向。什麼是正路?答曰:電視劇改編市場所指引的那條路——合適的題材。國內最大的電視劇源頭內容提供商之一盛大文學,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其2012年售出的上百部影視改編版權作品中,現代都市(異能、婚戀)類、古代言情類、軍事類三大題材的作品位列前三位,歷史類、玄幻類作品分別排行第四、五位。在網易娛樂記者調研的一系列改編劇中,也基本印證了這一數據。(如下表)
從目前市場上已經獲知的網文改編電視劇來看,古代女性言情這一類的,改編成電視劇的可能性最大。結合歷史大背景,展現一個女人傳奇勵志的一生,穿插她的愛恨糾纏,這樣的網絡小說更能加分。此外,從過往經驗看,《裸婚時代》《AA制生活》這樣的話題性小說,被改編的機會也比較高。奔向編劇大本營的康莊大道上,網絡小說作者還應該考慮到當前的電視劇產業政策環境,顧及一些禁忌,比如說同人小說、靈異小說、以及屢吃禁令的清穿小說,就很難被改編的。
2、「軟包」提升人氣
那麼,什麼又是「軟包」呢?答曰:讓眾人拾柴,讓自己的人氣之火更旺。要達到這一目標,除了小說本身的魅力,也不乏作者的一些技巧。
【技能Get√】及時更新防粉絲棄樓如果連載小說更新不及時,新內容不吸引人,網友很快就會棄樓而走。fresh果果當初用了三年時間完成《花千骨》的連載,現在她不再會如此磨洋工,如果一部作品要獲得高點擊率,首先要有一定的存文,以便讓文章的更新獲得保障。
【技能Get√】建官網加強讀者互動早在幾年前,匪我思存就建立了個人網站。在官網上,匪我思存做了民意調查,以了解讀者的年齡構成,傾聽讀者的閱讀心得。當微博流行後,匪我思存便三不五時地在微博上發預告,提醒讀者官網何時發布一些新的短篇、小說番外之類的花絮文章。去年官網的註冊會員數已達十幾萬人,「有時凌晨看見幾千讀者還同時在線,我會心頭一驚。」
【技能Get√】回應讀者呼聲做調整小說作者體察民意,傾聽粉絲們的訴求,然後吸取精華反映在文章中也能討得讀者的歡心。《蘭陵王妃》的作者楊千紫在聽到許多讀者喜歡宇文邕這個人物的聲音後,便特意多加了宇文邕的戲份。《花千骨》中有關蠻荒那一段的內容,按照fresh果果的本意是會寫得更長的,但是因為很多讀者發帖期待「師父快點回歸」,她在連載的時候就大大地壓縮了。
《何以笙簫默》和《羋月傳》的原著作者都擔任了改編電視劇的編劇。
有了「知子莫若父」以及版權在握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作者積極爭取擔綱改編影視劇的編劇。《羋月傳》的作者蔣勝男這些年遇到過許多意向性買家,但他始終堅持不單獨售賣作品版權,一定要同時擔任電視劇的編劇。顧漫與克頓傳媒旗下的劇酷合作第二部作品《何以笙簫默》,也一再主動要求擔任編劇。2007年,匪我思存出售小說《來不及說我愛你》的版權時只是深入聊聊,情投意合後就籤授權合同。從去年開始,她意識到這種參與度已然不能保證電視劇成品符合原著的魂,也主動請纓做起編劇。
尤其是許多網絡小說作者,原本就有過編劇的專業受訓甚至本身就是編劇,這為爭得自家作品編劇的名分更添砝碼。《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作者海棠大學讀的就是編劇系,小說也基本上是按照劇本的感覺來寫的。一方面作為小說作者,對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比別人更清楚,另一方有著編劇系畢的科班學歷,製片人也認可她的專業能力,海棠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部作品的編劇。
那麼,大多數沒有過編劇文憑和經歷的網絡小說作者們,又該做些什麼功課,增加話語權重呢?答曰:補課學習。小說作者們可以選擇的學習路徑包括:按照編劇科班教學科目找相關教材充電、參加職業編劇培訓、報名參與各種劇本創作比賽、延請編劇導師手把手輔導等等。網絡小說作家楊千紫賣出小說《蘭陵王妃》版權的當年也是她接觸編劇行業的第一年。那時她參加了一個影視公司為網絡寫手準備的免費培訓,開闊了眼界。在此過程中,楊千紫發現,一部人氣小說要變成合格的劇本,光憑「感情動人」和「人物鮮活」是不夠的,編劇是有竅門的,她選擇跟隨高璇和任寶茹兩位編劇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專攻民國抗戰題材小說的卻卻也延請了兩位編劇老師手把手教習。《鐵道遊擊隊》的編劇於峰,作為抗戰方面的專業編劇,從故事結構、人物和臺詞方面對她給予指導。知名編劇於正則幫助她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將觀眾代入故事,用複雜的辦法構築故事衝突。
轉變小說思維:簡化場景心理描寫 能狠下心打散原著情節
人氣小說《杉杉來吃》《花千骨》均以被改編成電視劇。
正式加盟編劇的「正規軍」之後,小說作者也將進入具體的創作階段。從小說作者到編劇身份,最難改變的就是這個小說思維,小說作者時常可以進行大段的場景描寫和心理描寫,但這些都是用鏡頭語言無法表達的。小說中的很多劇情,也未必適合讓編劇原封不動的搬到劇本中去,很多情節要打散、分化,甚至是下狠心做完全的改頭換面。
《玉簟秋》《芙蓉錦》的作者靈希就曾被編劇導師上了生動一課,以強化她對劇本邏輯組合重要性的理解。假如主人公一天中經歷過這樣幾件小事,順序分別是:男主角母親病倒、男主角與父親鬧矛盾、男主角把家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分給饑民、男主角自己家裡的糧船被人劫了。一部可供拍攝的劇本,絕對不能直接按照上面的順序平鋪直敘,而要通過演繹讓其變成一個有機有邏輯的組合,故事的發展脈絡應該變成下面的方式:男主角在路上看到饑民可憐,把自己家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分給了饑民,回來卻得知自己家中的糧船被人劫了。一邊是家中正面臨極大困境,一邊卻是散盡生活費,男主角自然會遭到父親的訓斥,父子發生矛盾,而母親在這雙重打擊下病倒。
蔣勝男正在著手改編其個人作品《羋月傳》,他破費心思的就是將原作中一些背景資料如何轉化成可供拍攝的劇本。原著的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說的是不一樣的語言,主角從楚國進入秦國的時候就遇上這種情況,語言不通,文字不通,貨幣也不能通用。所有這些資料性的鋪陳,不能直接拷貝小說,他只能用敘述技巧來打散,隨著劇情發展巧妙提示給觀眾。
藉助團隊優勢:拋棄單兵作戰方式 學會組團寫劇本對很多新手編劇而言,身份的突轉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網絡作家要改變單兵作戰的工作習慣,藉助團隊力量的補給。
對於許多轉行為新手編劇的作家,劇組往往會配備一名成熟的編劇或者是幕後團隊來輔助其工作。據《花千骨》製片人唐麗君介紹,為了保障fresh果果的編劇工作順利進行,慈文特別為她配備了一個由5、6個人組成的項目優化小組,以及 1名資深編審。fresh果果首次觸電編劇的經驗就值得後來者借鑑和仿效。第一步,她根據自己的作品濃縮寫出人物小傳,再由項目評估組集體討論是否合適,以防「歪樓」走偏;第二步,評估組研討梳理從小說到劇本應該有什麼改變,比如《花千骨》中男主內心戲多、外表難察,劇本就應根據攝製需要調整一些外化的表現,梳理完畢之後再由她拿出大綱,六七稿終得通過;第三步,評估小組對劇本的戲劇要素進行評估,之後編劇再做分集分場。同樣的,為了配合顧漫對《何以笙簫默》的改編,克頓還特意邀請了《步步驚心》的編劇墨寶非寶加盟,兩人搭檔合作,從分集大綱到劇本僅僅花了6-7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團隊合作帶來的高效率。
此外,劇本並不是編劇一個人的事,它更像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任務。一個新手編劇還要儘快開啟「全產業鏈」思維模式。既要考慮到電視劇投資商的資金回收,電視臺對於收視率的要求;還有諸如導演的可操作性,演員的可表演性等各種因素。
寫手飛躍成編劇:直接策劃原創劇本 成為題材專業戶一個網絡小說作者成功躋身編劇後,也由此開展了獨立的項目運作。由於有了成功的編劇經驗,再加上不俗的文字功底,網絡小說作者可以以原創劇本、策劃劇本為主,而不僅僅局限於小說改編,畢竟自己的作品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新晉編劇們倒不妨利用好在某些領域內豐富的研究資源,不斷地學習、研究、精進、最終成為某種題材類型的專業戶,力圖把自己的名字與某個類型題材建立起記憶聯想度。
從早年創作小說起,卻卻就開始系統地研究民國抗戰歷史,這也是她的「看家本領」。為了在編劇的領域牢牢站穩腳跟,卻卻專走類型化路線,而且不斷地深化。她對一些歷史專題進行系統研究和資料的搜集,比如口述史、地方史、教育史、淪陷史、經濟史、遊擊戰、租界史、特工戰、西北軍、新四軍等等,在這些裡面又重新進行細分,比如說口述史又分為民國女子口述、文人口述、軍隊將領口述和中共將帥口述等等,民國女子口述裡面又有女性革命家口述,女性文人口述和各個夫人口述等等。也正是因為多年的積累,現在只要卻卻拿到一個題目,甚至不管是哪個省市的題目,就能當場拿出無數的專業資料。
總結:學會轉變思路,不要倒在轉型期網絡作家轉行為編劇,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文字已經無法滿足我的yy了」。不過,對網絡小說家而言,這改編活兒的確有「帶著鐐銬跳舞的感覺」,從此只能儘量放低姿態,從貼近觀眾的角度入手,老老實實講故事。這一思維轉換過程,也是作者轉編劇夭折最多的一個階段,許多人在這個階段,或者被製片方換掉,或者放棄再去寫小說。但只要能突破這個坎,無論對劇情的掌控還是對小說的寫作,都是一種大大的提升。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