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覆蓋晶片製造、設備製造等產業,中微半導體、艾為、概倫電子等企業項目落戶上海臨港;
2.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等入股芯鏈,領投北方創新中心助力產業生態;
3.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高端晶片專委會落戶重慶涪陵;
4.上海: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探索給予人才住房、戶籍等支持;
5.涉及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富士康、思特威等企業項目落戶崑山;
6.總投資30億元,光莆股份5G及UV半導體項目籤約邳州;
1.覆蓋晶片製造、設備製造等產業,中微半導體、艾為、概倫電子等企業項目落戶上海臨港;
集微網消息,10月27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東方芯港」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基地啟動儀式在臨港辦公中心舉行。
圖片來源:上海臨港
儀式上,中微半導體設備產業化項目、艾為消費電子晶片研發中心項目、江波龍存儲器研製銷售主體項目、三菲半導體光晶片晶圓基地項目、概倫電子EDA研發中心和半導體高端測試設備中試基地項目、北方廣微紅外產品研製項目等14個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覆蓋晶片製造、設備製造、關鍵材料、晶片設計等集成電路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投資額總計達225億元。
目前,上海臨港新片區已集聚集成電路億元以上規模企業40餘家,涉及總投資超1500億元元。包括晶片製造領域的華大、格科、新微、聞泰,設備製造領域的中微、盛美、凱世通,關鍵材料領域的新昇、天嶽,晶片設計領域的華大九天、概倫、國微、瀾起、寒武紀和地平線等。(校對/小如)
2.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等入股芯鏈,領投北方創新中心助力產業生態;
集微網消息,據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芯鏈融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鏈融創)出資1億,領投成為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0%。中芯國際、北京亦莊佔比各為25%並列為第二大股東。
相關資料顯示,增資前創新中心為中芯北方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7年9月,根據主要業務方向設立產業鏈國產化、技術開發與合作、技術服務、聯盟及產業鏈建設四個主要業務部門及相應的組織,旨在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鏈生態圈,搭建多層面溝通平臺。業內人士分析,創新中心項目為國產化設備提供驗證測試,提升集成電路生產線效率,降低生產線的建造與運營成本。
作為增資後的第一大股東,芯鏈融創由北京凱世通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凱世通)在內的26個國內半導體優質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是一家致力於集成電路、半導體技術產品開發、設計、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於2020年8月27日註冊成立。其中,北京凱世通持有芯鏈融創4%的股份。
工商信息顯示,北京凱世通是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主要業務為生產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開展機械設備、電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資訊和服務內容。其研發及製造集成電路核心設備的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等,是解決晶片國產化設備卡脖子的關鍵環節,相信北京凱世通入股芯鏈融創助力創新中心進行產業布局,或能獲得更穩定、優先的設備需求聯動。
3.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高端晶片專委會落戶重慶涪陵;
集微網消息,近日,國家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高端晶片專委會成立並落戶涪陵,這也是重慶本土擁有的第一個A類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據重慶日報報導,國家智能裝備聯盟理事長謝芬芬介紹,國家智能裝備聯盟是推動產業及技術發展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該專委會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在政府部門、企業、高校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下一步,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還將在重慶成立高端晶片產業基地,輻射西南,承接產業溢出資源,聚集世界級企業,吸引高端人才,全方位促進重慶市智能裝備和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校對/圖圖)
4.上海: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探索給予人才住房、戶籍等支持;
集微網消息,10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關於上海市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情況的報告。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據上觀新聞報導,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表示,接下來,上海將聚焦發展三大先導產業,推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從規模、質量上實現新的突破。增強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促進人工智慧賦能實體經濟,推動「智能+」深度融合應用。
此外,他還表示,上海將大力引進培育高端產業人才,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強緊缺產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探索在住房、資金、戶籍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數據顯示,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產業,上海正加快落實「上海方案」。
集成電路方面,上海已集聚企業超過600家,2019年產業規模1706億元,約佔全國22%,吸引了全國40%的人才,承擔了50%的國家重大專項,初步形成了張江為主體,臨港和嘉定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空間布局。今年1-9月集成電路製造產值增長5.3%。
人工智慧方面,上海已集聚重點企業1116家,佔全國20%左右,產業人才佔全國33.7%,2019年產業規模約1477億元;獲批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今年上半年人工智慧重點企業產出793億元,增長21.3%。
今年1-9月,上海製造業投資增18.7%,大項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明顯,其中,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投資增長超過100%,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投資增長超過20%。(校對/小如)
5.涉及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富士康、思特威等企業項目落戶崑山;
集微網消息,10月26日,2020崑山金秋經貿洽談會舉行,會議上,共71個項目籤約,投資總額達933.58億元,涉及光電、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領域。
圖片來源:第一崑山
以下為此次籤約的部分項目:
富翔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的富翔高端智能設備項目,總投資42億元;
淳華科技(崑山)有限公司的淳華5G無線通訊模組項目,總投資21億元;
深圳市兆紀光電有限公司的兆記光電中大尺寸高清超薄LED背光源智能製造項目,總投資1.5億美元;
深圳市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的華科創智銀納米大尺寸電容屏項目,總投資2億元;
江蘇艾森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艾森集成電路材料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1.5億元;
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封裝測試項目,總投資1億元;
銳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銳芯微電子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總投資2.2億元;
崑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希盟高端光電顯示項目,總投資3億元;
富士康科技集團的富鈺新型電子元器件項目,總投資2.4億元。(校對/小如)
6.總投資30億元,光莆股份5G及UV半導體項目籤約邳州;
集微網消息,10月26日,光莆股份公布,公司擬與江蘇邳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籤署《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邳州經濟開發區投資興建5G高頻新型柔性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和UV半導體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光莆股份擬以現金30億元投資該項目,預計分三期進行,一期總投資5億元,二期總投資5億元,三期總投資20億元。項目周期較長,每期投資金額尚存在不確定性。
5G高頻新型柔性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和UV半導體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項目,項目功能包括區域總部大樓、科研大樓、智造基地、配套用房等,主要從事5G高頻覆銅板,5G高頻柔性電路板、FPC+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UV半導體的研發、製造和銷售,項目一、二期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0億元;三期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到20億元。
5G高頻新型柔性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的設立,將有助於公司儲備的高頻新型材料關鍵技術快速應用,推進子公司的業務從FPC裸板向FPC+發展,增強FPC業務核心競爭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加快FPC業務獨立發展的戰略落地。(校對/圖圖)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