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深藏——中國戲曲後花園中的活化石

2021-02-19 映象文山



圖文|《文化文山——文山》

中國戲曲後花園中的活化石——樂西土戲

壯鄉山水入畫來,歌海無處不飛花。 」樂西村孕育了聞名遐邇的著名壯劇藝術——樂西土戲,具有獨特的演出習俗、古樸的表演風格和悠久的民俗。樂西土戲自稱「戲布傣」,「土戲」為他稱,產生和流行於文山市西北部 48 公裡處的德厚鎮樂西村。樂西土戲是雲南三大壯劇的分支劇種之一,被國家文化部專家汪效禹譽為「中國戲曲後花園中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每年春節,是樂西土戲開場首演的日子,鑼鼓悠揚, 熱鬧非凡, 四鄉八裡的各族群眾紛紛趕來這裡看戲。樂西土戲演出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春節期間(初六至十五) , 有時二月過小年也演出, 而且白天和晚上都演。每次演出都以《香山記》為開場劇目,以《過五關斬六將》為收場劇目。



樂西土戲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民族戲種。據樂西土戲的主要傳承人代正義敘述,清光緒年間,樂西壯族布傣人中有個很聰明的人,出外見漢族唱戲,深受啟發,要了一些書回來,學著用壯族語言、配以民族音樂演起戲來,被稱之為「歌圩並蒂蓮」 。 據六代的師承關係推算, 樂西土戲至少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擁有業餘演員 30 餘人。2008 年 6 月,文山樂西土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使這個「百年老戲」的傳承與發展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樂西土戲保存和流傳的傳統劇目有50多個,如《香山記》 、《蟒蛇記》 、《槐蔭記》 、《大孝記》 、《柳蔭記》 、《鍘美案》 、 《秦雪梅弔孝》 、《古城會》 、 《木蘭從軍》 、 《過五關斬六將》等。取材相當廣泛,經過布傣藝人的不斷加工和豐富,都具有文山壯族的特點、風格及民族特色。

樂西土戲由點戲師傅(導演)按書中人物安排,用民族語言和曲調演唱。演出地僅限於本地,演員均為男性,女角為男扮女裝。1952 年,樂西土戲首次到文山公演《梁山伯與祝英臺》 ,縣政府給予了支持與獎勵。1958 年 4 月 1 日,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的大喜日子裡,樂西土戲帶著壯族布傣人的祝福,進入文山城演出《梁山伯與祝英臺》 ,並與雲南壯劇的其他兩個支系——富寧土戲和廣南沙戲首次匯合, 共同見證了自治州誕生的歷史時刻。 1959年,樂西土戲再次到縣城演出《陳世美不認前妻》時,有兩名婦女參加演出,打破了土戲女不登臺的傳統戒律。1989 年,樂西土戲代表文山縣的壯族劇種參加文山州首屆壯劇匯演,並獲獎。


樂西土戲音樂為曲牌式結構,分為唱腔音樂和器樂音樂。樂西土戲的唱腔按民族習慣稱為「唱調」 。唱調有四種,即[追召士]、[嚨阿西] 、[榮考吭]和[榮考埋]。 [追召士]為催請「祖先」下凡保佑和演戲師傅趕快出臺的歌,這種曲調專用於催促開場。 [嚨阿西]調專用於表現劇中大結局的場面,如親人團聚、戰事勝利等,而這種結局往往要舉杯祝賀,故又稱「擺酒宴調」。[榮考吭]是專門唱苦的調子,唱腔節奏自由,速度較慢,旋律悽涼哀傷。大凡劇中生離死別、含冤負屈、遭受磨難的內容都可用這個調子演唱。[榮考埋] 亦稱「歡調」 ,凡表現歡樂的情緒、喜悅的內心活動都用此曲調演唱。 樂西土戲的器樂音樂使用單一曲牌, 名為 [成嚨途] ,用於幕前幕間演奏。演出時,文場使用二胡、三弦和「比勒留」 (尖頭簫) ,武場使用牛皮鼓、大鑼和鈸。


樂西土戲的表演淳樸自然,以人物性格作即興表演。演出時,由點戲師傅(導演)作提綱式的點說引領,然後任由演員自由發揮,角色有生、旦、淨、醜,人物造型則是小姐莊重、書生文雅、大王魯莽、小丑放蕩不羈。男裝仿漢劇,女子著本民族生活裝。在表演語言上,除無法翻譯的專用名詞外,全部的唱詞、對白、獨白都用布傣語言。臉譜一般模仿漢族戲劇,如關公畫紅臉,包公畫黑臉,武將的臉譜有好幾種。表演中有一些道具,如女角不分老少全都提手巾。也有按角色特徵用扇子,如:秦香蓮用手巾,公主用扇子;道具還有刀、槍、劍、神鞭、文馬等。


清末民初,樂西村是文山通往蒙自和開遠的「咽喉要衝」,商賈雲集,商業文化繁盛,樂西土戲風靡一時。壯族布傣土司特別崇敬和膜拜「武聖」關雲長, 「忠、孝、節、義」的傳統倫理道德影響深遠,並建有關聖廟。為此,樂西土戲演出「三國戲」時,只演關公勝的劇目, 不演關公敗的劇目。 在每次演出過程中, 有戲前準備、踩臺、催場、掃臺等一整套習俗和祭祀活動,演《關公戲》和《香山記》時,扮關羽和觀音的演員要提前三天沐浴淨身,在演出的頭天晚上,已婚的演員絕對不能同房,以示崇敬。

我知道你知道的文山
我更知道你不知道的文山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映象文山客服電話:13887672802

推廣

文山首屆海寧皮草節

10月2日至11月1日盛大開幕

全場1折 | 假一賠十 | 絕對正品

優惠力度史無前例 買貴差價3倍返還

地址:文山市東風路光大購物中心一樓

相關焦點

  • 「中國戲劇活化石」青陽腔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國戲劇活化石」青陽腔的前世今生中新社記者 張強在安徽省青陽縣青陽腔博物館裡,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省級傳承人江進正在教她的學生李婷娜練習新排的青陽腔曲目。舞臺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古老戲曲青陽腔在其間得到傳承。12月17日,安徽省青陽縣,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省級傳承人江進(左)教學生練習青陽腔。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記者近日跟隨青陽官方主辦的採風活動來到青陽腔博物館,探訪青陽腔的前世今生。
  • 中國戲劇的活化石,靠一齣戲救活了
    中國戲劇的活化石,靠一齣戲救活了 2020-04-01 11: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開始售票了
    「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將在感恩節長周末前夕,於2018年10月6日7:15PM,在何伯釗劇院隆重舉行 。 該戲曲藝術節由北美中國戲曲藝術聯盟發起並主辦,並與加拿大國家京劇院聯合出品,加拿大演藝聯盟承辦。 8月17日11:30AM-2:00PM,在首席媒體贊助商新動力傳媒集團,舉行了「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新聞發布會。
  • 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
    12月18日晚,從在浙江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推優表彰盛典上傳來喜訊,由陝西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西安演藝集團、西安秦腔劇院、西演·西安易俗社共同推動打造,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新近拍攝完成的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榮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
  • 文山鄉愁-大美文山
    這個地方,一定是三七的故鄉——中國文山。 當彩雲沿著雲貴高原的東南走向,一路邈邈歸去,卻依依不捨的,就是南國高原——七鄉文山 多少人一直愛慕南國神草——文山三七的神奇魅力,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文山三七神秘的基因密碼,傳奇的前世今生? 什麼叫得天獨厚?
  • 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來了:就在這個金秋十月!
    「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 由北美中國戲曲藝術聯盟和加拿大國家京劇院聯合出品,加拿大演藝聯盟承辦。與會媒體、到場議員與嘉賓雲集,紛紛向主辦方表示祝賀。主辦方由北美中國戲曲藝術聯盟秘書長夏浩先生致辭,並對10月6日在何伯釗劇院即將舉辦的「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演出活動,向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議員、媒體記者以及到場嘉賓,做了詳細介紹。10月6日在何伯釗劇院舉辦的「加拿大首屆中國戲曲藝術節」演出活動,將是一場歡樂、友愛的藝術盛會。
  • 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斬獲大獎 奪得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
    12月18日晚,從在浙江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推優表彰盛典上傳來喜訊,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西安演藝集團、西安秦腔劇院、西演·西安易俗社共同推動打造,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新近拍攝完成的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榮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
  • 上鐵「文山號」雲貴湘軟臥旅遊專列產品發布!現在報名有優惠!
    上鐵「文山號」雲貴湘軟臥旅遊專列產品發布!現在報名有優惠!列車到達凱裡站後,我們將在兩天時間裡遊覽世界自然遺產[小七孔景區]以及苗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西江千戶苗寨]。
  • 中國戲曲與戲曲中國
    曾在19世紀來到中國的美國人史密斯說:「我們必須注意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中國人作為一個種族,具有強烈的做戲的本能,很輕微的刺激,都能使一個中國人進入戲劇,把自己當做戲裡的一個角色。」(出自亞瑟·亨·史密斯《中國人的氣質》一書,敦煌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閱後愣半天。前半句好理解,後半句極具穿透力,閱後有電擊的感覺。
  • 中國戲曲的種類及簡介
    中國戲曲的種類及簡介一、中國戲曲介紹: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是傳統文化中一朵經久不衰的奇芭。
  • 中國戲曲種類及其簡介 中國戲曲知識大全
    ,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木偶戲  古稱傀儡戲、傀儡子,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中國的木偶...中國木偶戲 民間傳統藝術...中國皮影戲民間戲曲藝術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越劇五女拜壽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國評劇 傳統戲曲大全
  • 論元明清小說戲曲中的「燒夜香」敘事
    其實,元雜劇中的「燒夜香」敘事並非沒有靈異要素,而是往往以靈異的變形、更具有表演性的「巧合」呈現出來。綜言之,無論是戲曲還是小說中的「燒夜香」敘事都著意強調女性、夜晚、花園、私情、靈異(或巧合)五個基本要素。也正是基於以上五個要素的敘事建構與意義生成,「燒夜香」漸成元明清小說戲曲中常見的敘事單元。
  • 文山讀書郎!免費送!華娜皇家馬戲團門票啦!~!~!
    「文山好聲音」眾多音樂達人匯聚展開激烈角逐在決賽現場的終極對抗中一位手抱吉他自彈自唱的參賽者過關斬將一戰成名斬獲銀獎!他歌聲中的生活氣息正是我們每天所經歷的悲喜,這正是王勇的音樂之路,也是他之所以一直唱下去的動力。
  • 中國戲曲概說
    「戲曲」一詞始見於《水雲村稿》中〈詞人吳雲章傳〉,指南宋流行於民間的永嘉戲曲,是南戲戲文發展之濫觴。
  • 中國戲曲種類介紹
    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
  • 媒體探訪:「文山是個好地方!」
    文山在哪裡?  在這次活動中,一些媒體記者是首次親臨文山,他們被文山豐富多彩的歷史、人文、民族、地理風貌所吸引,但對於「文山在哪裡?」的確知之不多。  從歷史上說,文山是鄧小平、張雲逸等領導的紅七軍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滇桂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區。從19世紀末的中法戰爭到上個世紀40年代的抗日戰爭,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再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還擊戰、老山防禦作戰,近50年的時間,文山州一直是戍邊衛國的前哨,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文山州才開始戰後恢復建設。
  • 陳小春快手直播文山三七
    為能把文山三七推廣的更好,突出雲南文山少數民族的特點,她穿上壯族服飾,把文山三七李三七品牌帶到了浙江寧波陳小春直播間,和陳小春同臺直播 ,引來1296萬粉絲觀看,當晚爆發70多萬單。連續喝下幾口雲南文山三七花精後,春哥直言:「OK ,這個很OK!絕對沒毛病!!!」
  • 中國少數民族戲曲走向
    不少外國朋友稱中國是「戲劇大國」,在這個「戲劇大國」之中還有一個部族,這就是奇妙而獨特的中國少數民族戲曲。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除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大多地處邊陲或是山鄉,因為歷史上統治階級實施民族歧視政策和交通不便等政治經濟上的原因,造成了少數民族與外界的交流較少,這就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民族習俗、宗教信仰、心理特質乃至語言文字。
  • 佛教與中國戲曲
    其次,佛教中的許多故事,常常被引入戲劇,豐富了戲劇的題材。戲劇中的有些情節,也取自佛經,如元雜劇的《沙門島張生煮海》,情節類似於晉譯《佛說墮海者著海中經》中所述佛與五百力士入海求珠的故事;李行道的《包侍制智勘灰闌記》所說之二婦人奪子的情節,更與《賢愚經·檀膩鞘品》中的國王斷案的故事相仿。另外,古代戲曲中常有關於人鬼、陰陽二界的描寫,這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響的結果。
  • 【戲曲知識】中國戲曲名家
    ● 其他戲曲名家譚鑫培—— 一代宗師        譚鑫培,本名金福,字望重,清朝末年戲曲老生藝人,主攻老生,曾演武生。譚鑫培是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譚派藝術的創立者,被尊為京劇界鼻祖。京劇在開山鼻祖程長庚手裡創出基本模樣,而在譚鑫培手裡,聲腔盡脫原始本色,最終確立起在中國戲曲中的國劇地位。因此譚鑫培也被尊稱為第一個「伶界大王」。而京劇史上有「伶界大王」之稱的也只有兩位:譚鑫培、梅蘭芳。       譚鑫培對京劇藝術的革新,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行內有「無腔不學譚」之說。他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北京城裡處處傳說:家國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