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會中,男女之間的感情,仍然存在著門當戶對的門檻。
一對家庭條件懸殊很遠,個人發展差距很大的戀人,在生活裡始終會有很多矛盾。
這就像是兩條平行線,雖然一直肩並肩走著,可是卻永遠也走不到一起,若每天要生活在一起的人,思想和心靈上聊不到一起,那也會逐漸疏遠,最後不歡而散。
可現實有時候卻告訴我們,即便看起來門當戶對的婚姻,也未必可以一直走下去。
陳潛和李薇是一對高材生夫婦。
妻子李薇畢業於北大,在事業單位工作,收入和發展都很穩定,是很多人理想中的另一半類型。
丈夫陳潛也是北大畢業,後來去了哈佛進修,之後又成為清華教授,履歷也是十分優秀。
這樣看來,陳潛和李薇是名副其實的門當戶對,更是很多人眼中的金童玉女,可他們之間的婚姻,卻是一地雞毛。
「女兒出生3天,丈夫把我拉黑了」
沒錯!在李薇生產之後,也就是女兒剛出生的第三天,陳潛就離家出走,拋棄了虛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甚至連孩子生病了都不聞不問。
妻子只能通過發信息的方式去聯繫陳潛,可是都沒有得到回應,最後還被對方拉黑了。
或許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看起來如此般配,身份和學歷以及經歷都如此合適的一對夫妻,也會出現在這樣的情況呢?
從李薇與陳潛的聊天記錄中了,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
在他們結婚之前,陳潛處於無業的狀態,而李薇不僅有著穩定收入,而且收入水平還比較不錯。
因此生活開支,以及陳潛個人身上的支出,都落到李薇頭上。
他們用「婚姻隱含了需要互相包養的契約」來形容夫妻之間的關係,或者說用來形容他們當下的生活狀態。
顯然,這樣的描述方式是不恰當的,也有可能因此而傷害了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的自尊心。
李薇對陳潛的付出,更多是出於利益等價交換,而不是出於愛這個男人。
因為她認為,陳潛承諾了之後會加倍補償自己,所以當下自己的付出是有所期盼的。
這一點其實也道出了他們之間婚姻的真相。
實際上,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只不過是一場交易。
大多數人成為夫妻,都是因為愛情,一切在愛情的基礎上才變得更有意義,也變得更不計較得失。
但如果沒有愛情,或者是愛情的佔比較少,那麼雙方就會更在乎利益,而且是自身的利益。
當夫妻之間以這樣的方式去算計和相處時,關係終究會面臨破裂,好的話可以和平分開,不好的話則鬧得滿地雞毛。
回到李薇生產完第三天被丈夫拋妻棄女的這件事情中。
夫妻之間可能本就存在很多的問題,只是後來的某一件事情,徹底壓垮了陳潛內心的稻草,所以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這不足以成為他不負責任的理由,所以在這件事情中,男方是錯誤至極的。
但站在愛情和婚姻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確不應該讓婚姻過度利益化。
雖然愛情與生活中,都離不開利益,但這兩者之間,都需要做好一個權衡。
始終要明白的是,婚姻不是一場交易,而是一個愛與被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