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0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堡仔 譯言
婚姻是什麼?愛情的開花結果,抑或謀生的經濟交易?在婚姻中,妻子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是「房間裡的天使」,還是擁有自己愛好和追求的獨立女性?如果你在憧憬純潔的愛情,如果你想追尋基於愛情的婚姻,如果你想更了解戀人的想法,如果你想給妻子無微不至的呵護,如果你想保持單身而害怕周圍人指指點點,如果你想更了解婚姻……在這部作品裡,作者都給出了完美的闡釋。作者西塞莉·漢密爾頓關注女性命運,真實再現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處於不平等地位的生活狀態。如何對待愛情、不是基於愛情的婚姻是否會幸福、婚姻生活中為何女性要屈從於男性……
作者通過剖析婚姻結構,探討很多女性進入婚姻的原因。《婚姻如交易》這部作品值得一讀,它像一盞明燈,照亮婚姻生活中的陰影,給人以啟迪,發人深思。
西塞莉·漢密爾頓(Cicely Hamilton,1872—1952),英國女作家,曾做過演員和記者。西塞莉以其女性作品而廣為人知,成名作是 《如何贏得選票》(1909)。她極力譴責婚姻的結構,把結婚看作是對婦女在經濟上的安排,因為女性除了自身以外再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可以用作交易,《婚姻如交易》這部作品就是對其思想的完美闡釋。在1909年西塞莉還發表了《偉大女性的盛會》,這部作品使簡·奧斯丁第一次作為 「知識女性」登上舞臺。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尼採曾發表了意義重大的觀點:女人是一個謎,謎底就是生兒育女。生育當然能解釋女人的一些特點——比如在兩性關係中女人相對更難以取悅,但並不是指所有女人。如果是的話,那就不再是謎,而尼採所說的謎就不復存在了。並不是只有他評估過女人的「神秘」特質;她高深莫測,反覆無常的性格,她特有的「不確定、忸怩作態、難以取悅」的表演天賦已被一次又一次地加以驗證,這被認為是一種魅力也是一種缺陷。魅力之處在於難以預料,缺陷在於不講道理。簡言之,女人不僅是妻子和母親,還是徹頭徹尾難以理解的妻子和母親。
在我看來,對這個謎的解釋非常簡單,永遠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和衝動的是從未查明或找到的最基本的自然法則。或者更確切地說——支配我們的自然法則是同樣大而簡單的法則,同樣地,這些法則也支配著其他動物,包括男性在內——雖然這些法則已確立,但一些男性知識分子固執且態度堅決地拒絕承認,這些適用於我們的法則也適用於其他生物。作為這些法則的一個替代,他對討好他自己的部分有自己的解釋。顯然,他認為我們異地而棲,受各種奇怪的風俗和禮制支配——這些風俗禮制在宇宙中都是「獨一無二」 的。一旦自然第一法則適用於我們,我們就不再那麼高深莫測,飄忽不定了,就不會對自以為聰明之人和詩人用經驗法則判斷我們時感到驚訝,也不會對難以預測和自相矛盾的結果驚嘆不已了。
我不知道男性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我們,是不是基本上毫無可能性,但至少現在還未實現。(當然,以科學眼光看待母親或婚姻也是如此。)男性對我們的態度令人捉摸不定——有時候說變就變——時而崇拜,時而不屑,時而柔情,時而野蠻,諸如此類交替出現,思想解放而演繹。結果是不同階級、不同年代和不同的人對女人對事物的看法已經制定了各自不同的評測標準——彼此之間的觀點總會發生衝突。例如,伊斯蘭教徒從他的視角仔細觀察後,斷言女性是沒有靈魂的軀體,要區別對待;行吟詩人似乎發現女性在做事和歌唱時需要精神鼓勵;基督教的早期教父對這個問題習慣於給出焦慮的考慮,時不時地把她當作罪惡的化身貶低她。現代男性對女人的理解是什麼?我已經解釋過了;男性希望其理論能夠實現,把多種特質靈感和善僕特性綜合在一個女性身上。對此,他卻經常感到失望。
所有這些經驗法則理由都不充分,建基於不充足的知識和探究之上,每一個都被依次接受,採取行動,發現不足。以上提到的每一年代和階級,對於女性的生活圈子(圍著男人轉)都有自己的理論;都一個接一個地發現自己處在不辭勞苦的天文學家的位置上:已經心滿意足地勾勒出對新發現天體的運形軌道後,忽然發現計算打亂了, 天體穿過太空脫離出來,朝著一個迄今為止還未預測到的引力中心前進。早期先祖們的理論在彰明之前就被推翻了——因為戴罪之人早已匍匐在十字架腳下痛苦流涕地懺悔,男性因此而愛慕她。現代天使對烹飪書的置若罔聞,就表達了一種對家庭服務明顯的厭惡,對堅決地進入自由職業的態度就會歡欣鼓舞,樂意之至。那些推崇尼採理論的人,認為母性是女人生存的秘決和行當,而又難免對這些報導困惑不已:近代英國主教悲嘆女人經受分娩的痛苦和懲罰的不情願,美國國會為刺激不斷下降的出生率有所上升,而採取每出生一個孩子就補貼一美元的政策。我們會有種強烈的直覺,在大量的案例中,通過四先令兩便士的出資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有點誇張了。難怪女人在她的不可靠性方面是個謎;她已打破了生存之道的每一個法則,而且每天都在這樣做。
事實上,以狹義的觀點來看,女人的存在——就只是為了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對這種現象已有了各種各樣的解釋。男性在這兩個觀點中搖擺不定——一個觀點是她是為當代人類的整體利益而存在的;另一個觀點認為她為下一代的整體利益而存在的。後者觀點目前最受歡迎。有一個看法是男性堅決地拒絕去承認,她的存在是為了她自己的利益。結果是,女人就是這樣一種動物。男性要求她們遠離並蔑視自然第一法則——自我保護。
當然,用這麼多詞表述似乎非常荒謬,就是適用於女性的第一法則,也適用於男性、鳥類和甲蟲。這顯而易見的觀點,冷血之人或喜冷嘲熱諷之人也不會反駁;但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我完全有理由斷言,除去那些在通用法則運作中的大部分女人外,一般男性在精神上或無意識中也會這麼想。
原標題:《婚姻到底是各取所需還是一場交易》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