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有腔調的主機:分型工藝的Era+Zen3+5700XT裝機分享

2020-12-22 抖動數碼

轉眼今年進入最後一個月了,要說桌面還欠什麼?可能就是一臺高顏值的ITX主機,其實更多還是要在ATX之外再配置一臺ITX小鋼炮。機箱是我之前在雙11入手的FD的Era這款高顏值的ITX機箱,這款機箱從上市之初我就非常關注。趕上雙11的好價還是沒忍住就入手了,顏值上真的沒得說,五個配色可選。我選的是灰色的版本。另外銀色也是非常好看。

配置方面,我選擇了最近更新的5800X+5700XT的組合,整體桌面配合技嘉的G34WQC是不是十分和諧,而且機箱頂部的木紋頂蓋與我桌面的配色也相呼應。

裝機方面,雖然Era是一款ITX機箱,但是內部結構空間可調整的部分還是很大的。可以靈活選擇ATX電源或者SFX電源設計,也為空間上提供了不少便利。

電源方面我選擇的是酷冷至尊的SFX電源,考慮到未來升級電源選擇了V750這款750W電源。

機箱頂部可以支持240mm尺寸的一體水冷,不過我這裡選擇的是利民的AXP-100 C65 下壓式散熱。在這款機箱中也是十分和諧。

顯卡方面搭配的是三風扇的5700XT GAMING OC 8G,280mm的長度剛好可以裝進Era之中。但是對於要選擇30系顯卡的用戶除了考慮顯卡長度之外,顯卡的厚度也是要考量的。

另外如果像我一樣選擇3風扇顯卡的話,可以在顯卡尾部加一個3到5mm的墊片。以提升顯卡與機箱距離達到散熱的目的。

裝機配件開箱:

分型工藝 FD的Era機箱是我心儀很久的機箱,在雙11的時候價格更是一步殺到了800+的區間。讓我沒辦法不能選擇入手了。我選擇的是灰色版本,此外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配色就是銀色版本了。這兩個版本頂蓋採用的是木製頂蓋設計,相比玻璃頂蓋我覺得會更適合我的桌面風格。

機箱整體都是這樣採用斜向切割設計,整體機箱做了很多凹凸設計。卓越的線條美感相比之前大火的A4機箱又完全是桌面上的另一道風景。

官方給到的機箱尺寸為325*310*166mm,標誌性凸起的腰線斜插機箱側板,非對稱的開孔設計也很好的融入了機箱整體。

機箱頂部可以選擇安裝防塵網或者木製頂蓋,兩款頂蓋都採用磁吸設計。安裝方便,在日常使用時需要進一步提升散熱的話,可以輕鬆打開頂蓋以實現更好的散熱表現。

機箱內部結構一覽,可調節電源支架設計,讓你除了可以使用標準ATX電源之外也可以選擇SFX電源以獲得更大的DIY空間。

Era機箱看上去非常緊湊,但是一樣可以選擇安裝240mm的冷排之外,對於顯卡也沒有太大限制。最大支持安裝295mm的長度的顯卡。當然要注意一下顯卡厚度,實測發現最好還是選擇雙槽設計的顯卡。

Era機箱整體唯一有些讓我遺憾的就是機箱底部防滑腳墊了,在這個價位的機箱上這個設計有些寒酸了。

硬體方面,我選擇的是最新發布的AMD用戶打遊戲的首選,Zen 3構架的5800X,作為Zen 3先發四款處理器中我覺得性價比最高的5800X來講,8核16線程設計,基礎頻率3.8GHz,加速頻率4.7GHz,105TDP設計,對於喜歡有遊戲的玩家一定是不錯的選擇。進一步提升的遊戲性能是我選擇它的一大理由,而且搭配B550主板整體價格上相比Intel 10900K又便宜不少,對於預算不高又想在遊戲表現上又進一步提升的用戶可以考慮最新的Zen 3看看。

主板方面是我之前入手的技嘉B550I AORUS PRO AX,這代B550的PCIe 4.0晶片是直連CPU設計的。與X570I AORUS PRO WIFI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取消了南橋的風扇設計。在主板裝飾上也可以看到B550I AORUS PRO AX字樣。

南橋就沒有PCH小風扇設計了。拆開下面是兩層散熱盔甲設計,南橋下方還有一個M.2 的SSD散熱金屬片。採用雙層結構設計,做工細節都相當到位。CPU一側的M.2接口是支持PCIe4.0的,如果選擇搭配支持PCIe4.0的 SSD的話安裝在這一側才可以發揮PCIe 4.0固態的最高速度表現哦。

技嘉B550I AORUS PRO AX採用CORE供電6相,SOC供電2相總共8相的組合,搭配的是直出90A DrMOS。似乎比大哥X570 AORUS PRO WIFI還要強。但是價格更便宜不少,還多了2.5G網絡接口。對於網絡有高速傳輸需求的用戶,選擇B550I也行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技嘉B550I AORUS PRO AX還保留著X570I AORUS PRO WIFI的金屬背板設計,可以更好保護主板以及輔助供電更好散發熱量,需要注意的是主板背面是一個PCIE 3.0 X4 M.2插槽。這款B550I AORUS PRO AX只有正面的M.2 SSD是PCIE 4.0規格的。

I/O接口方面,1個USB 3.2 Gen2 Type-C接口、 5個USB 3.2接口,其中白色的接口可以方便更新Bios,2個HDMI+1個DP接口的加入,搭配4750G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也期待Zen 3有核顯的性能表現如何了?

固態方面選擇了技嘉的AORUS Gen4 SSD 1TB黑雕盤PCIe 4.0,相比金雕版本性價比更高些。沒有採用純銅散熱片的設計讓這款黑雕可以更換的裝在本身有散熱片的主板上。

AORUS Gen4 SSD整體採用黑色設計,基於群聯Phison PS5016-E16主控,搭載96層3D TLC NAND顆粒,有500GB/1TB和2TB共三個容量。性能上,得益於PCIe 4.0通道優勢,性能表現優異,全系均可提供5000MB/s連讀,2TB和1TB連寫均為4400MB/s,500GB版本是2500MB/s,4K隨機1TB和2TB版本均為750K IOPS和700K IOPS,500GB版本為400K IOPS和550K IOPS。

我入手的是1T的版本,本身看似沒有預裝散熱片,但是其頂部其實是覆蓋了一層銅片來幫助散熱。所以搭配主板原裝散熱片安裝效果可能更和諧。

SSD背面有產品SN一類的信息,這款SSD也可以享受5年的質保。 另外其高達1G的緩存設計,也是我選擇它的一個重要理由。

金士頓的HYPERX FURY雷電系列內存,規格是DDR4 3733MHz 16G*2。一步到位3733起步,相比很多3200Mhz的條子來講,讀寫速度的提升還是不小的。而且價格相差也並不很大。

這個最新的FURY 雷電系列 與之前最大的變化就是「機槍型」散熱馬甲了,採用低矮式散熱盔甲。與RGB版本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款取消了燈條設計。低矮的馬甲高度也更接近一般普條,有著不錯的兼容性。外觀看起來也不那麼鈣。當然這次更新的FURY優勢肯定還在於其顆粒了,畢竟可以直接提供3733Mhz的XMP默認頻率。

這款內存整體還是延續了之前金士頓駭客神條的風格,插入效果,不支持RGB確實有些單調。不過怎麼說,如果是實用玩家來講,更高的頻率更大的容量才是用戶應該看重的。除了我上手的16G x 2版本最大還有32G 單挑可選。32G單條版本最高還有3200Mhz的。對於有大容量需求的用戶來講這樣未來128G也更容易達到。

選擇的是技嘉的 AMD 5700XT GAMING OC 8G。之前的技嘉的AMD顯卡並不在國內銷售,而在今年4月的時候技嘉終於在大陸地區開始售賣自家的A卡產品了。不知道後續是否會有6800XT系列顯卡可選呢?刀鋒式抗擾流三風扇設計使得顯卡的辨識度不算很高,但是這是一款雙PCIe厚度的顯卡,對於ITX用戶來講,配置上不只是需要考慮顯卡性能還要對顯卡的尺寸進行充分考慮,不過實測Era還是可以順利裝下三風扇顯卡的。

顯卡側面有技嘉的logo,支持RGB燈光設計。供電方面採用8+6Pin供電設計。

一樣配置金屬造型強化背板,在防塵的同時還可以更好的幫助散熱。顯卡尺寸:280*114*49.5mm,這款Era機箱最大可以安裝295mm的顯卡,對於這款5700XT的安裝是沒有什麼風險的。

電源方面是來自酷冷至尊的SFX Gold系列V750,這也是酷冷今年才推出的一款SFX結構的金牌電源。最大有850W可選,對於想玩ITX機箱有想上頂級的3080或者3090顯卡的用戶選擇這款電源是沒問題的。而我選擇V750這款750W的金牌全模塊電源也是為了戰未來的考慮,後期升級顯卡可以有足夠的支持。

電源部分,依舊採用全模組設計,搭配12cm風扇支持被動散熱。整體尺寸非常小,堪比手辦的感覺。

另外一個讓我選擇酷冷至尊V750的一個原因就是其充足的接口配置。除了常規接口之外,CPU 8Pin給到了兩個,這樣的設計讓這款V750 Glod可以提供更好的供支持。

四組8Pin PCIE/CPU供電接口設計好評。

供電線方面提供了兩根CPU 8Pin供電線,長度為450mm。此外PCIE 6+2Pin供電線也提供了兩根對於高功率的顯卡也沒有問題。

另外堪比手辦的做工也是我選擇的一大理由,全日系電源與高效率的變壓器主力產品在日常使用上不會有什麼壓力。另外這款SFX規格的V750 Glod也是一款支持10年質保的產品,這點在SFX電源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簡單跑分測試:

選擇的處理器是AMD R7 5800XT升級嘗鮮,同時也很期待在ITX平臺上看能榨出多少性能。默認下通過CPU-Z測試上看到5800XT的多核性能6583.2,單核658.1。單核跑分提升得真是不少,多核性能也是非常給力。

通過Cinebench R15以及R20測試可以看到:R15測試R7 5800XT多核分數為2534cb,R20測試CPU多核分為5907 pxs,單核 618pts。

顯卡方面技嘉 5700XT溫度表現控制的不錯,在甜甜圈烤機10分鐘左右時溫度在75℃上下。測試時室溫21℃,可見ITX機箱對於散熱還是要有多些考慮。

技嘉AORUS Gen4 SSD 1TB黑雕盤PCIe 4.0讀寫方面最高也是可以達到4969.3MB/s、4333.3MB/s的讀寫速度。而且可以看到這款PCIE 4.0的SSD搭配主板散熱盔甲,整體運行溫度控制的很好。

技嘉B550I AORUS PRO AX主板背面是一個PCIE 3.0 X4 M.2插槽,只有正面的M.2 SSD是PCIE 4.0規格的。所以如果你把技嘉AORUS Gen4 SSD 1TB黑雕盤裝在主板背面的PCIe 3.0接口上讀寫速度如圖,可見整體讀寫速度也都可以超過3000MB/s。

另外也測試了在不同接口下的開機速度,實測發現在PCIe 4.0接口下開機速度相比技嘉AORUS Gen4 SSD 1TB插在背後的PCIe3.0接口下有10秒左右的開機優勢。

金士頓的HYPERX FURY雷電系列內存讀寫測試,通過AIDA 64測試可以看到在3733MHz下讀寫速度45G/25G/44G/ ,延遲75.6ns。內存時序C19-23-23-42。

總結

以上就是這樣,上手這款FD的Era機箱來講算是給我的2020主機之路畫上一個句號吧。現在真的很喜歡裝ITX主機,甚至是有些迷戀。有朋友裝機的話我也會首先推薦ITX的配置,而且我也聽到不止一次有朋友跟我說後悔選擇ATX主機。畢竟大多數用戶還是實用為主,真的說後期升級的玩家還是少數。那麼ITX小巧的體積,以及一定的便攜性還是會吸引很大一部分玩家的。

性能方面,來自AMD的Zen 3架構確實帶來了不小的提升,特別是單核性能。之前一直被詬病的遊戲體驗這次迭代後改善的非常明顯,可以說AMD的執行力還是非常強的。顯卡方面機箱的原因可選的新顯卡並不是很多,相對買不到的30系顯卡來講,可能要更多考慮公版顯卡或者老顯卡了。不過上一代的5700XT的性能並不算弱,另外如果你選擇的也是3A平臺的話,可以通過bios升級開啟SAM(狂怒)模式來提供額外10%的性能表現。

以上就是這樣,希望給雙12考慮新主機的朋友一些參考。

相關焦點

  • 裝機 │ 一套全配齊!2萬元頂級電競主機這樣裝
    大家好我是帥氣又寵粉的魯sir,上一期網友留言說1.7萬元的主機還是太便宜,要看2萬元帶顯示器的,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魯sir終於流下了貧窮的淚水。但是流淚歸流淚,自己的粉絲跪著也要寵著。今天必須給各位安排上。還是國際慣例,先整體來看一下2萬元能裝出什麼樣的主機。上期有網友說不要捨不得砸錢在顯示器上,這玩意兒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它代表的是整機結果。
  • 【裝臺機】3000元撿垃圾裝臺水冷主機
    那咱們今天就來玩點野路子,既要高冷又要便宜還不用理賠的裝機!咱們來挑戰一下3000元左右裝一臺新舊搭配撿垃圾的分體式水冷主機吧。(開篇提示:撿垃圾純屬個人裝機娛樂,玩家請勿模仿)。    老規矩,先上成果圖吧!
  • 【裝機實操】裝一臺普通風冷家用主機
    大家好,老哈又來水帖啦~上次咱們裝的是一臺分體式水冷主機,那這次就給大家帶來一臺普通風冷家用主機的裝機實操吧~【前言
  • 提著玩的ITX主機?酷魚S3裝機
    這臺ITX主機的背景是這樣的,其實一直想裝臺ITX主機玩,借著雙十一之前有朋友換主機以後,老的一套準備在真的成為「垃圾」之前,被撿了回來,本來只是想的
  • 高效生產力工具,3800XT配微星B550主板裝機
    前陣子剛首發價拿下一顆3600XT裝了機就看到一些平臺放水,一下老幾百的差價也著實讓人心痛。好在入手3800XT時學乖了,直接車價入手,正好搭配新到的微星B550戰斧主板好好折騰一番。銳龍7 3800XT依然是採用7nm工藝,同樣的8核16線程,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TDP 105W,基礎頻率3.9GHz,與銳龍7 3800X不同的地方是它將加速頻率提升到了4.7GHz,增加了200MHz。首發價格上,XT也要高上不少,不過目前電商平臺各種花樣的促銷價,真要入手還是沒那麼恐怖的。
  • 裝機怎麼挑?5700XT海外三風扇電源套裝省時省事
    如果考慮A卡的話,5700XT系列是較為性價比的一檔,目前各家非公版中,XFX的5700XT海外三風扇版還是具備不錯的價位優勢的,同時支持較高的頻率。5700XT海外三風扇支持雙BIOS設計,普通模式下BIOS將會採用更為穩定的頻率設置,同時降低風扇轉速,提供靜音環境;如果是遊戲情況下,性能模式會更加合適,更高的頻率讓顯卡性能全面提升。
  • 2021年最佳玩電競遊戲電腦主機清單配置 裝機師傅經驗推薦
    現在玩遊戲尤其是電競遊戲是非常火爆的,尤其是pc端也就是桌上型電腦上,因為他在視野更好看著舒服,畫面更逼真,流暢度上也好,所以也一直佔據主導位置,經常有一些小夥伴諮詢電腦裝配說什麼電腦配置性價比最高?其實合理的搭配只要選擇一線硬體性能上都是不差的,就怕你亂搭配而且要結合硬體參數這樣電腦配置才會更加兼容,目前來說上高端都是推薦I7裝機的現在也是推薦十代處理器下面就分享幾款希望可以幫助你。
  • 6000塊給朋友裝了臺主機,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給朋友裝臺電腦,倒貼錢不說還得一直負責解答各種小白問題? 這種事相信很多裝機朋友都遇到過,而且經歷過一次之後,都不會想再有第二次,箇中辛酸,體驗過的都懂。這不,又有朋友找我給他裝機,硬著頭皮又接下了。朋友純小白1個,主機預算6000,主要玩遊戲,挑來選去,選中了96KF配2060的搭配,最後我是賺了還是虧了,各位老鐵幫我評評理...
  • 裝機 │ 5500元家用遊戲主機推薦—AMD平臺
    上一期有網友留言想要一套AMD平臺的配置,滿足各位,這就安排上!本期接著教大家裝一臺5500元的家用遊戲主機,5500元的主機在性能方面算主流水準,遊戲表現上PUBG、守望先鋒、戰地1、戰地5、逃離塔科夫、人類一敗塗地等大型遊戲都是穩得很,一點問題都沒有。
  • 粉色的ITX主機裝機show
    這次攢機裝了一臺ITX小主機,並且採用一些少見的粉色硬體,讓主機別具風味。ITX主機展示
  • RX5700與RX5700XT也很香
    [PConline 導購]這兩年的AMD可以說是非常的風光,新推出的Ryzen處理器給市場帶來了一股活力,還帶來了全新RDNA架構的RX 5700與RX 5700 XT顯卡,而且這兩款顯卡也是採用7nm工藝製程,無論在發熱還是耗電上,7nm工藝都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表現。
  • 不足18cm非公小A卡,憾訊RX5600XT itx顯卡簡測
    mac pro垃圾桶的出現興起了一陣子的迷你主機熱,不少機箱廠商看準時機推出相應的迷你PC機箱,例如A4大小的itx主機、小立方迷你機箱等等。除了機箱,硬體商也在出迷你品。最近在幫朋友組裝迷你黑蘋果主機,就買了一塊不足18cm非公小A卡撼訊RX5600XT itx顯卡。
  • 300毫升可樂瓶高度Mini主機!intel四核i3-8100超迷你主機配置推薦
    伴隨著電腦硬體的功耗越來越低,我們完全可以考慮小巧便攜的迷你機箱,而今天裝機之家帶來一套intel四核i3-8100超迷你主機配置推薦,該主機體積十分小巧,主機箱高度只有300毫升可樂瓶,便於攜帶,適合廣大普通家用、辦公人群。
  • 一次RGB遊戲主機打造,九州風神玄冰50機箱裝機實測
    一直想給自己裝一臺炫酷的RGB主機,除了機箱其他配件也早早就備好了,但是在選擇機箱時卻犯了難,想要展示機箱內的RGB燈效,側透應該說是最起碼的要求,但面對琳琅滿目並價格不一的側透機箱,有選擇困難的我,真的懵逼了。猶豫再三,最終選了九州風神新近上市的玄冰50這款中塔側透機箱(帶三個ARGB風扇)。
  • 3A黑蘋果主機!AMD YES!5900x+技嘉B550超級雕+RX5600xt黑果記
    此前就寫了AMD黑蘋果的裝機單,這次就應要求,使用技嘉B550 AORUS MASTER主板,搭配Ryzen 9 5900x處理器和RX5600xt顯卡組裝3A黑蘋果主機實戰一番。硬體選購此前就有吐槽,說2020年了玩黑蘋果哪家主板都一樣。
  • 周末幫別人裝了一臺「吃雞」的定製主機
    上周末幫別人裝了一臺訂製主機,最後的呈現效果有不錯的參考性,加上有不少新品,也就發上來給大家參考。
  • 桌面顏值擔當小主機,過氣三代銳龍配3060Ti顯卡裝機分享
    視頻輸出接口方面,3060Ti顯卡也依然延用3個DP 1.4a接口和1個HDMI 2.1接口的設計,可以更好的滿足玩家需求。顯卡的整體功耗最大為220W,單8PIN外接供電設計。對於電腦DIY玩家來講,ITX主機一直是向裝又不敢裝的存在,一是擔心散熱,二是配件價格更高。
  • 電商裝機不能說的秘密最終章:4款電商爆款主機橫評
    前言:小黃:「老黃,我要裝機,幫我寫個配置,預算4K左右」,老黃:「現在年底加班都往死裡加,哪有時間給你寫吖」,小黃不爽ing...機智的老黃補了一句
  • 【轉載】奶白信仰——TT挑戰者H6開箱與白色MAC主機打造計劃
    某朋友就搞來一臺TT曜越的白色機箱挑戰者H6機箱,並讓我計劃一下如何組裝出一臺白色Hackintosh主機。外觀展示對於主機外觀,鹹魚白菜各有所愛,有些人喜歡帶RGB背光的,有些則喜歡奶白色的。作為中塔機箱,空間寬裕,可以安裝3個120mm風扇或3個140mm風扇,或者安裝7盤位硬碟籠子。
  • 史上最簡單裝機 下單三次就組裝成一臺電腦
    最終成品是一臺超小主機今天我們就來嘗試一下最簡單的裝機,只需要下三單,就可以組裝成一臺能夠使用的電腦主機,而且是一般來說越小越難裝的迷你主機,性能方面,辦公和輕度遊戲使用也都足夠了,絕對是裝機苦手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