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漫改電影。
《小丑》上周末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了首映。
國內外評分幾乎同時開放,並瞬間迎來爆炸。
豆瓣開分9.7,粉絲和無腦黑較量一番後,評分已經回落到9.2。
而在國外,評分依舊保持穩定。
IMDB9.7(4129評)。
爛番茄88%的新鮮度,專業評分9.05分。
這幾年,DC漫改電影無論從口碑還是票房,幾乎都被漫威吊打。
好在去年的《海王》及時續了一口命。
到了今年的《小丑》,火爆的口碑終於給了DC粉一次炫耀的機會。
但也別太嘚瑟。
雖然是DC漫改電影,不過出品方為華納。
DC除了IP,並未參與到主要製作中。
故事更是和DCEU沒多大關係。
從各個跡象來看,《小丑》似乎回到了曾經超英電影的巔峰 — 克里斯多福·諾蘭《蝙蝠俠》三部曲的感覺。
當年,諾蘭一手打造了暗黑系的超級英雄故事風格,將商業性與藝術性高度融合。
特別是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至今為止都是公認的DC最佳。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電影排行榜中,前位名次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那麼《小丑》能否超越諾蘭的經典呢?
從《蝙蝠俠》漫畫誕生到形形色色的翻拍作品,小丑一直都是蝙蝠俠最強勁,最著名的宿敵。
同時,他也是常年穩居美媒票選TOP100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被IGN評選為史上最偉大漫畫反派角色。
這部電影是一個純粹全新的小丑起源故事,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也沒有從漫畫書中汲取任何靈感。首映之後,證明導演的選擇沒有錯,國外影評人們紛紛給予《小丑》高度評價:
「黑暗的趣味,激動人心,悲情動人。」
「我不敢相信《小丑》居然有這麼好。這是一部傑作,有趣又黑暗,美麗而充滿憤怒,而且真TM的很酷。」
提前看到該片的中國觀眾也對《小丑》讚譽有加:
「黑暗且美麗,這是一部無可比擬的DC電影,它值得每一個獎項。」
儘管有希斯·萊傑版的「小丑」經典在前,但在對電影《小丑》的高度讚美裡,大家尤其對新版「小丑」扮演者的演技,毫不吝嗇地讚美。
這位身為威尼斯和坎城雙料影帝的瘋狂天才型演員,45歲的傑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再次展現了他強大的表演能力。
「一切都由傑昆·菲尼克斯強大的、奧斯卡級的表演支撐。」
「傑昆的表演是大師級,每一個鏡頭都莊重無比。」
但如果一直拿著經典說事,那麼小丑的角色就永遠得不到突破。
傑昆·菲尼克斯曾說過,小丑是他一直期待嘗試的角色。
而他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和氣場。
▲希斯·萊傑和傑昆·菲尼克斯
和希斯·萊傑一樣,菲尼克斯同是一個敬業的戲痴型演員。
在他四十多歲的人生中,演藝生涯超過了三十年,但是他並沒有成為聚光燈下的巨星。
他塑造的角色,大多是游離在社會邊緣的典型人物。
在他們的身上都能聞出「孤獨」、「偏執」、「陰鬱」、「瘋狂」的味道。
科幻電影《她》中,他是一個愛上人工智慧的孤僻撰稿人。
▲《她》
《大師》中,他是一個誤入邪教,迷茫痛苦的退伍軍人。
▲《大師》
憑藉這部電影裡的演出,菲尼克斯獲得威尼斯影帝。
此後,又因《你從未在此》的殺手角色獲得坎城影帝。
▲《你從未在此》
為了塑造小丑,菲尼克斯這次不惜減重47斤。
在預告片中,他已經骨瘦如材。
纖弱的身體正好對應了小丑極不穩定的精神狀態。
事實上,菲尼克斯是典型的好萊塢方法派演員。
他會脫離現實中的自己,完全進入到角色的世界中。
在拍攝電影時,一些危險的撞車鏡頭他堅決不用替身。
甚至有人拍到他一身角色扮相在紐約街頭神經質地狂奔。
同時,離開鏡頭裡的角色。
在現實中,菲尼克斯也是一個徘徊在天才與瘋子之間的人。
由於長期沉迷於酒精和禁藥,在2005年菲尼克斯還因酗酒進了康復機構。
在2008年,菲尼克斯甚至覺得從此不再做演員,開始了嘻哈說唱事業,不過成果不佳。
他這樣放肆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讓人想到他英年早逝的哥哥瑞凡·菲尼克斯。
▲瑞凡·菲尼克斯和傑昆·菲尼克斯
不可否認,小丑的確是如深淵般的角色。
在他為觀眾帶來藝術魅力的同時,他散發出來的黑暗氣質,也確實很容易讓飾演者上癮。
硬扯到希斯·萊傑的唏噓結局,多少還有點命運玄學的味道。
總而言之,傑昆·菲尼克斯的自戀式的演技,似乎已經讓小丑這一角色重新煥散發光芒。
至於影片究竟會如何,就讓我們靜默以待吧。
註: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