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將小丑演成了經典,無數人都稱「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很多人看了都覺得非常震撼,因為他演的實在是太瘋狂了!
希斯萊傑一戰封神,無數人說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這句話,一個演員能達到這種地步實在是非常優秀了。
但是今年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豆瓣剛開9.7,現在9.2。有人也是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這句話被打破,傑昆菲尼克斯也是登上了巔峰。
「有些電影能定義一個演員的職業生涯巔峰,很多好演員一生都未必能有代表角色作品。Heath Ledger重新定義了Joker這個角色,把他推向了無法觸及的巔峰,十一年後,Joaquin再次重新定義了這個角色,披上了更黑暗扭曲的大衣,並列在了那以為再也無人能觸及的峰頂,登峰造極,將成不朽。」
「在全球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日,這部有著黑暗騎士伏筆的漫改超英電影就顯得極為應景。人物演繹堪稱完滿,營造的歌譚氛圍雖顯微弱,但現實境況恰好可代入,因而類似電影的大爆或許只是這個病入膏肓時代的最新註腳。就像無盡的汽油燃燒瓶 小丑才剛投擲。」
「希斯·萊傑演得是個人的癲狂,菲尼克斯則是在詮釋思想的脫韁。小丑這個角色之所以始終與蝙蝠俠共同出場,是因為它如尖刀太過銳利,沒有象徵主流價值的刀鞘來藏,就會將其影響力導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導演選擇用創作社會邊緣人物的方式來重新刻畫「小丑」,但從開始生活的絕望,到後段的覺醒反抗,再到最後成為精神領袖。電影刻畫的又根本就是一段反政府領袖的成長史。導演在視聽技法的呈現上,不斷用儀式感極強的鏡頭於光影,完成角色偉人化的塑造。只是他更加激進和瘋癲,把掩藏在倫理準則之下的社會矛盾無情揭露。此次他不再是鍾情於犯罪的瘋子,而真正成為少數派的領袖。因為導演賦予「小丑」的人格魅力,這場虛構的「革命」足以為觀眾帶來比現實更強烈的思考和敬畏。《小丑》無疑將是今年最優秀的恐怖片,觀眾也將首次真正感知到「小丑」的意識形態。」 —來自豆瓣影評
傑昆菲尼斯的確把小丑重新定義了,就像豆瓣影評說的「希斯萊傑演的是個人的癲狂,傑昆菲尼斯則是在詮釋思想的脫韁」,兩人都把小丑演繹成了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