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美國著名鄉村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將在上海舉辦「紅」演唱會。儘管距離預訂日期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上周演唱會票剛在大麥網上線,便在一分鐘內售罄。這讓粉絲們表示驚愕,更有不少粉絲表示,「真的有如此火爆,該不會是演出商或是票務代理商將票高價倒賣給了黃牛,好讓黃牛猛炒大賺一筆?」一時間,該演唱會演出商成了網友們攻擊的活靶子。
這並不是第一次在中國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在不久前,因《來自星星的你》而火爆中國的金秀賢來京時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上萬張見面會門票一分鐘售罄。而對於觀眾而言,疑問都是「票都去哪兒了?」
為此,《法制晚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對於票的最終歸屬,他們一致認為大部分票還是被真正的觀眾買去了。畢竟對演出商而言,將票賣給黃牛其實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票務回應 大部分流向粉絲 黃牛搶票有可能
「一分鐘售罄」看起來有些誇張,隨之而來的「為什麼觀眾買不到票,而黃牛手中卻有大把?」「真的有可能一分鐘售罄嗎?」等問題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眾多觀眾猜測「演出商將票倒賣給了黃牛」。
一位在大麥網擔任要職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從技術層面上而言,大麥網、永樂票務以及中國票務在線等專業購票網站的後臺技術支持都相當好,同一時間可以承受幾十萬人次搶票。
至於是不是都被觀眾買去了,上述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絕對不是「虛」的,早前CBA聯賽總決賽的票也是一票難求,「這體育賽事比演唱會可要火得多了,但後臺數據顯示,當天在放票後的一分鐘內有20多萬個IP同時訪問網頁,這足以證明大部分還都是觀眾。」他坦言,現在的票務網站為了杜絕黃牛,也絞盡腦汁,除了網站實名認證,一個ID限購2張票之外,甚至想出了買票前回答問題的「絕招兒」。
不過,這也不能說黃牛就完全被杜絕了,「現在的黃牛也都對這些很精通,問題也不一定難倒他們,而且如果黃牛的多個帳號同時搶票,這個從操作上來說並無程序上的錯誤,我們也無能為力。」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
業內說法
演出商如賣給黃牛 或取消演出商資格
那麼演出商有可能與黃牛勾搭獲取高額利益嗎?記者採訪了數位業內人士,他們紛紛表示不太可能,但也並非絕對。張小姐曾在永樂票務網站工作,如今已經辭職轉行做宣發,她告訴記者,前些年這樣的情況很多,「演出商也是有成本壓力的,有的時候為了保本,他們會將一些票賣給黃牛,黃牛轉賣給觀眾,但這是需要冒極大風險的。」
張小姐稱,這些演出商賣給黃牛的票多數都是在票務代理很難銷售的,例如位置不好,觀眾不太喜歡的。然而行有行規,按照國務院出臺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如果被抓到將票賣給黃牛,演出商將面臨三到五年的整頓,數額巨大者更有可能被取消演出商資格。
很多人認為這交易是隱秘的,但黃牛就是「透風的牆」。幾年前,李宇春演唱會的演出商就曾與黃牛勾搭,最終招來「殺身之禍」。當時的情況是演出商將票賣給了黃牛,並給了黃牛李宇春眾多粉絲後援會聯絡人的名單,黃牛一一打去售票,結果此事被公之於眾,演出商喪失民心,雖然因為不滿足《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未受到處罰,但也從此隱於江湖。
「炒作手段」 只為製造關注度
大牌藝人開演唱會,一票難求不意外。但在採訪中,也有演出商告訴記者,有時候所謂「一分鐘售罄」只是別有用心,希望博取關注的「炒作手段」。
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演出商告訴記者,「有的演出本來開票就很少,刨去給贊助商、場館、安保等的工作贈票,剩下真正出售的票也就幾千張或者更少。藝人紅點的,一分鐘售罄是很容易的事情。買不到票的觀眾只能去找黃牛買票,這對黃牛來說,是利好消息。黃牛忙著收票,炒出天價來就又為演出製造話題,關注度上去了,對贊助商也就有交代了。」
不過,也不是對所有的黃牛都是利好消息。這位演出商給記者說了這麼件事兒。有一年,某天后復出演唱會,北京和上海場火爆非凡,黃牛票炒到萬元天價。但是到了第二年其他城市的巡演,黃牛把票囤在手裡,炒得很高,可觀眾不買帳,最後到了演出當天黃牛還有一堆票在手上,虧得不輕。
記者問及,開票如此少,怎麼回本。他表示,「很多演出還沒演呢,靠贊助商已經回本了。」
搶票貼士 一分鐘購票有訣竅 提前一分鐘機率高
有沒有可能一分鐘內完成付款?記者從幾家票務代理商處獲悉,這絕對有可能。大多數代理商認為,只要伺服器不癱瘓,「付款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不過,這也是要看購票人的網絡帶寬的,簡單來說,帶寬越高,網絡越流暢,搶到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而大麥網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與以前相比,通過手機客戶端搶票的粉絲越來越多。雖然從程序上來說,手機客戶端與網頁「搶票」一樣,都是在拍下後進入相同的付款流程,但是因為手機客戶端往往都綁定了購票人的帳戶,省去了登錄的時間,也不會因為關閉頁面而造成重新登錄,所以搶票速度更快。
除此之外,曾在永樂票務工作的張小姐也透露了一個搶票的「小訣竅」:提前一分鐘登錄頁面搶票機率會更高。假設一場演唱會的門票是10點開票,那麼9點59分登錄到開票的頁面,或有可能搶得先機,提高搶票成功率。
「淘」票風險高 慎防「空手套白狼」
正規的票務網站上買不到票,有觀眾會選擇去網上「淘票」,比如在淘寶網或是拍拍網上找賣家買票。但從觀眾的反應來看,有些線上賣家比黃牛還可惡,不少觀眾怒斥他們「空手套白狼」。
某歌手粉絲後援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一般不建議粉絲去淘寶上買票,「大多也都是黃牛開,很多天貓店也是。他們提供的都是『現場票』。」所謂現場票,顧名思義,就是演唱會當天去現場才能拿到票。「這是很不保險的,這些賣家會先讓買家付款,然後他們去收票,就是空手套白狼。收到了(他們)就現場交付,交不了貨,就找人給帶進場子裡,如果也找不到人,就乾脆玩失蹤,退款了事。」
記者隨後也採訪了一位不願透露店名的淘寶賣家,據他透露,他們的票是通過個人關係找主辦方要來的,一般時候都能給上,如果給不上,就只能退款。
如果買家不願意退款,要維權怎麼辦?「那就去和淘寶投訴吧。」記者從淘寶客服獲悉,如果確實是賣家沒有按約定的時間發貨,需要向買家支付該商品實際成交額5%的違約金,最低金額為1元,最高金額不超過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