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超脫了「慢綜藝」,進入「禪綜藝」

2021-01-09 澎湃新聞

雖然國產綜藝《極限挑戰》最新一季第一集一整集都在拍人嗑瓜子,可要是沒有展示人和人的碰撞、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觀眾看明星在電視上嗑一個小時的瓜子也只是說說而已。

如果觀眾真肯看明星嗑一個小時瓜子,對韓國和中國綜藝節目形態產生重要影響的製作人羅英石最新的節目,收視率就不至於這麼慘。對,要說的就是那部稱呼樸信惠為「實驗對象A」、稱呼蘇志燮為「實驗對象B」的tvN新綜藝《林中小屋》。

羅英石原來拍的是「慢綜藝」,紅了之後,幾乎到了拍一檔被中國抄一檔的地步。國產版本「像但不是」,人物配置、節目內容都差不多,同料不同味。

泡菜味慢綜藝的核心其實不是「慢」。綜藝之所以活躍,宏觀上看,是由於大眾娛樂模式的更迭,電視劇電影化、電影好萊塢化,輕鬆的娛樂形式出現空檔,為綜藝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慢綜藝」從眾多綜藝節目之中脫穎而出,在於它反其道而行之,儘量減輕綜藝節目模式化的一面。

缺乏模式化的構成是「慢綜藝」難學難抄最主要的問題,缺乏模式化構成又能拍得好看,在於「慢綜藝」打破了模塊化的限制,廣泛地吸收借鑑其他領域的範式,電影、電視紀錄片、電視連續劇、訪談節目、調查類新聞節目、美食節目等使用的手法,都可以被「慢綜藝」拿來使用。因為沒有模式化的束縛,足夠自由,最終形成了「慢綜藝」多變、流暢但又獨特的敘事風格。

敘事是技術性的問題,技術可以填補內容上的不足,但並不能解決所有內容帶來的難題。沒內容,有技術,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中小屋》就是巧婦表演空氣烹飪。

《林中小屋》已經超脫了「慢綜藝」的境界進入了「禪綜藝」的狀態,把樸信惠、蘇志燮兩個人分別安排在濟州島上遠離人煙的小屋裡,每天安排他們做一件事,有時是在規定時長內吃一頓飯、有時是尋找大自然的聲音、有時是安排他們做運動……作為節目中的「實驗對象A」和「實驗對象B」,樸信惠和蘇志燮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兩個人時而像視頻主播一樣直面觀眾展示、描述所見所想,時而成為被採訪對象,時而像在拍《我獨自生活》。

雖說實驗對象獨自生活、每天吃喝,但是《林中小屋》並不是《我獨自生活》,也不是綜藝版本的《小森林》,更不是《孤獨的美食家》。它比較像《瓦爾登湖》改編的綜藝節目,有對大自然的歌頌、有對都市生活的厭惡、有對簡單生活的讚美、也有對現代都市生活的思考,但它不是一檔有可看性的綜藝節目,它像是韓語中級聽力練習附帶影像資料。

作為一套韓語中級聽力練習附帶影像資料,《林中小屋》適用的句式豐富,格式體非格式體、敬語非敬語任意排列組合,考察知識點全面,有對話、有閱讀、有名人名言,語速適中,中間有大量空白時間可以用來練習聽寫並加以校對,配樂豐富,減輕練習時的壓力。但當作一檔綜藝節目來看,它最大的作用是催眠。

《林中小屋》非常努力地試圖向觀眾展示一種理想的隱居生活模式,儘量降低自己對物質的依賴和欲望,多多親近自然、體會自然的美妙,努力動手創造比單純的消費行為更容易令人感到快樂,專心做一件事會獲得更好體驗……節目像所有開在購物中心裡的書店一樣,不停向顧客兜售一些生疏的名詞,但都也比較過時,從最開始的小確幸、斷舍離到顱內高潮,再到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實驗對象都嘗試一遍,表達一下自己通過嘗試獲得了幸福的體驗,這一環節就算過了,然後繼續做飯吃飯、聽山間鳥鳴、看雲捲雲舒。

無論是《瓦爾登湖》還是唐代的王維,隱居的生活都更像是為自己入世準備的一份道德答卷,《林中小屋》就是羅英石的道德答卷。它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成功後可以為所欲為,會拍出什麼?

除了他嚮往已久的火爐,羅英石也在《林中小屋》裡拍了他熱愛的自然,星空、潺潺溪流、蛙鳴、鄰村來巡視山林的土狗、健康且勤於思考樂於創造的生活。但這份道德答卷看上去十分虛偽——獲得成功,被都市裡的銅臭、聒噪的名利漩渦洗禮之後才有資格嫌棄這些東西。

日韓兩版電影《小森林》和一眾歸田園居型視頻拍客的成功都說明,想要讓隱居生活看上去誠意滿滿且有看點,除了簡單、「有機」的生活,還得安排鏡頭裡的角色從事勞動生產並在鏡頭前端出可口的美食。《林中小屋》只做好了第一點,勞動生產活動和美食環節也跟著被簡化掉了,樸信惠部分勉強展示了這兩點,但靠一隻香蕉就能解決一餐、日常也就劈柴燒火的蘇志燮部分並不能提供看點。

忍著困意提高收視率支持自己喜愛的製作人,是一種粉絲行為。對於收視率的主體,綜藝並不是滿足個人私慾、表達個人感想的產物,不是教育大眾的工具,更不是傳遞幸福理念的布道場。觀眾要的還是有可看性的內容。

禪意濃的羅英石拿出了一部催人入睡的綜藝《林中小屋》,他這一佛,觀眾也算是服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慢綜藝」落伍?韓國已經有「禪綜藝」了
    如果觀眾真肯看明星嗑一個小時瓜子,對韓國和中國綜藝節目形態產生重要影響的製作人羅英石最新的節目,收視率就不至於這麼慘。對,要說的就是那部稱呼樸信惠為「實驗對象A」、稱呼蘇志燮為「實驗對象B」的tvN新綜藝《林中小屋》。羅英石原來拍的是「慢綜藝」,紅了之後,幾乎到了拍一檔被中國抄一檔的地步。國產版本「像但不是」,人物配置、節目內容都差不多,同料不同味。
  • 用紀錄片思維做暖流節目,從《林中小屋》看慢綜藝的變與守
    受眾因為種種條件限制無法踐行的生活方式,都可以通過觀看這些慢綜藝節目達成現實投射。而出演嘉賓們參與過程的完整再現,可以幫助受眾產生自我願望達成的「代替滿足感」。 但是,隨著旅行、民宿等慢綜藝題材的不斷精進與開發,此類型模式儼然從開採期進入到了消耗期。如何實現內容突圍,是創作者務必要思考的問題。
  • 當我們看「慢綜藝」時,我們在看什麼?從《林中小屋》說起
    韓國綜藝《林中小屋》於4月6日在tvN首播,蘇志燮和樸信惠分別住進了濟州島上的兩間林中小屋,嘗試與世隔絕的生活。*《林中小屋》官網截圖。沒有所謂的戲劇衝突,只有一人一屋的日常。唯一稱得上「環節」的部分,是節目組以「幸福促進委員會」的名義給兩位嘉賓分派任務。
  • 慢綜藝《林中小屋》:探索一個人的生活究竟可以簡約到什麼程度
    提到《林中小屋》是不是很多人想到那一部懸疑電影,其實今天說的《林中小屋》是一檔韓國的慢綜藝節目。這檔節目是韓國著名綜藝節目導演羅英錫的作品,《林中小屋》請來了蘇志燮和樸信惠作為嘉賓。雖然這檔節目可能不像羅PD其他節目那樣火,但還是收穫了很好的口碑,尤其對喜歡慢綜藝的人來說,這次重新突破了大家的想像,讓人驚嘆:原來人的生活可以簡約至此!這檔節目還是很有探索精神的,《林中小屋》把蘇志燮和樸信惠分別送到森林中的小屋中生活,沒有手機和網絡,以試驗的形式觀察嘉賓自發性與世隔絕的場景,並記錄下嘉賓的生活和心理狀況,通過節目讓人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使我們覺得幸福。
  • 被稱為最佳伴睡綜藝,羅PD的《林中小屋》有多佛系?
    被中國綜藝愛好者們親切地稱為「老羅」(或羅PD)的韓國綜藝金牌製作人羅英錫,最近在tvN電視臺推出了他的新作《林中小屋》。羅英錫以往製作的綜藝節目,如《三時三餐》、《尹食堂》等,都冒著「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是最佳的伴飯綜藝。
  • 一個豆瓣評分9.4的綜藝,《林中小屋》蘇志燮告訴你要好好睡覺
    繼羅PD的「下飯綜藝」一個個都大火了之後,老羅新的「催眠綜藝」也已經開播啦,沒錯,就是林中小屋,以往的《三時三餐》《兩天一夜》可以看出羅PD製作綜藝很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治癒的慢綜藝獨樹一幟。回歸自然、追求簡單樸素的悠閒生活,是他最想傳達給觀眾的,而這也是《林中小屋》所呈現的理念。節目的另一大亮點則是兩位嘉賓,第一位是很少在綜藝中露面的氣質型男蘇志燮。
  • 這可能是看著會睡著的綜藝——《林中小屋》
    近日《林中小屋》這部韓國綜藝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節目以「自發性與世隔絕紀錄片」為主題,展現了「實驗對象A」樸信惠與「實驗對象B」蘇志燮兩位韓國人氣演員各自在森林小屋裡的極簡生活
  • 韓國新綜藝《林中小屋》,明星實驗對象首次回應接拍疑慮
    最近,韓國tvN電視臺推出的新綜藝《林中小屋》,大概要把一直以來綜藝的「下飯」作用,改為「助眠」了。該節目的導演正是曾經成功推出過《尹食堂》《新西遊記》《花樣》系列等王牌綜藝的「羅PD」羅英石。此次《林中小屋》以「自發性與世隔絕紀錄片」為主題。
  • 推薦一部冷門高分韓綜——林中小屋
    在此,是要介紹一部非常冷門的韓國2018年的綜藝,豆瓣評分8.6的《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是由羅英錫製作,邀請了韓國娛樂圈很重要的兩位演員,蘇志燮和樸信惠。這兩位演員都沒有多少真人秀綜藝的經驗,尤其是蘇志燮一直保持著演員的神秘感。
  • 一個開創了慢綜藝的導演,一個讓人感受到慢綜藝極致的男人
    後來系列地去了解了他的綜藝,看得最多的是《三時三餐》還有《林中小屋》《兩天一夜》這些,不同的綜藝羅PD給人的感覺都不相同。這些就是他的綜藝節目吸引我的地方,他的節目讓人感覺到溫暖,得益於他對於周圍事物的觀察。就比如《三時三餐》除了一日三餐外,他還喜歡拍攝所在村子裡的風景,介紹村民的生活,貓狗,路邊的野花野草也能成為他攝像下的素材,看著就很溫馨,感受著一天時間的變化,真的將慢綜藝做到了極致。
  • 發現幸福的《林中小屋》
    撰文 :靈叢《林中小屋》是一部明星真人秀,節目安排明星置身木屋中,通過各種挑戰和體驗,去發現自我、感受幸福和尋找重返都市的能量。這部綜藝是羅英石導演的理想之作,節目一經播出就引起韓國社會的高度熱議,媒體評價節目將「文化綜藝」提升至「禪綜藝」的高度,視頻曾被豆瓣高評至9.1分。站在森林療養師的立場,這樣一部作品也很值得借鑑,整個節目就是一系列森林療養課程。
  • 羅PD又一神作| 《林中小屋》:與世隔絕的治癒生活
    不同於以往的慢綜藝講究的是群體共享生活,《林中小屋》卻是在最原始的生態環境中獨自生活。 《林中小屋》的嘉賓是蘇志燮和樸信惠一男一女兩位藝人,二人在同一個樹林中的兩間小木屋內分別拍攝,單看海報就能感受到一股悠悠的靜謐感。
  • 韓國的綜藝真沒話說!《林中小屋》讓樸信惠和蘇志燮更懂生活
    去年樸信惠曾經參加過韓國的一檔綜藝,叫做《林中小屋》,不是那部怪嚇人的電影!!小屋裡面是沒有自來水源的,都是一小桶一小桶的水,所有的洗漱或是做飯洗碗都要用這樣的桶裝水來完成。參加綜藝的樸信惠和蘇志燮表示,用了桶裝水才知道平常用水有多浪費,不知不覺一桶就用完了,而無意識使用的水比想像中的更多!
  • 樸信惠半小時就答應出演的《林中小屋》,魅力究竟在哪裡
    五一期間看了羅pd的新綜藝《林中小屋》之後,姐真是對這個韓國綜藝金字塔頂尖上的男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畢竟拍個花樣系列讓人想放下一切去旅行、拍個姜尹食堂讓人不到佳節就胖三斤、拍個「與世隔絕紀錄片」就讓人恨不得跑到山林裡隱居也不容易。
  • 羨慕 | 看蘇志燮做飯樸信惠劈柴 《林中小屋》才是我嚮往的生活!
    羅PD又出新花樣兒了,他拍了我夢想去隱居的深山老林,對,就是那種連電都沒有要自己發的林中小屋。
  • 歲月還是靜好|羅英錫和他的「慢綜藝」
    羅PD最善拍攝慢綜藝,何謂慢綜藝呢?其實要想理解「慢綜藝」的意思只需要將它與「快綜藝」作對比,其差別便顯而易見。就比如最典型的「快綜藝」——《快樂大本營》。對於喜歡看綜藝節目的觀眾來說《快樂大本營》應該都非常的熟悉,作為一檔火了20年的綜藝節目,其最大特色便是以快樂家族為主體挖掘或調侃每一期不同明星嘉賓背後的故事。而慢綜藝則固定嘉賓,展現自己臺下的個人魅力,讓他們體驗一種與當下大多數人節奏相反的生活,並從中反省當下,感悟人生。羅PD的綜藝有三大特色,一是沒臺本,二是無劇情,三是不撕逼。
  • 《林中小屋》
    當晚,幾位大學生在小屋中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我們的女主小娜選擇大冒險,朋友要求她進入地窖中,隨後幾位好友先後進入地窖之中,小娜無意之中發現了一本日記,念下一段日記中文字後,召喚了地底的喪屍。然而他們此時並不知道危險已悄然接近。上圖中金髮妹我們先叫她小金,另一個叫猛男。猛男和金髮妹是一對情侶,在當晚他們從地窖上來之後,小金和猛男到森林中約會。
  • 樸信惠、蘇志燮的《林中小屋》 :逃離塵世並沒那麼完美
    這就是韓綜《林中小屋》的所有布置了。 隱居,對塵世中人來說一直是個充滿誘惑力的詞,《林中小屋》的策劃初衷就是讓嘉賓去代替你完成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想。 導演羅英錫是韓國綜藝節目的爆款製造機,《兩天一夜第一季》、《花樣爺爺》、《花樣姐姐》、《三時三餐》等爆款綜藝均出自他手。
  • 這真的不僅僅是恐怖片《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拍攝於09年,那時候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還不是雷神錘哥,但後因MGM陷入財政危機,這部電影輾轉流徙到了獅門手中,到今年才得以和觀眾見面。這也算是一件幸事,獅門恰好也是拍小成本恐怖片發家的影業公司,這次《林中小屋》的口碑風評,或多或少也給獅門影業更多挺直腰杆的勇氣,以《電鋸驚魂》等血漿片為名的獅門,這次又帶給了觀眾一次震撼的視聽經歷:You think you know? Think again.  《林中小屋》是一部給恐怖片死忠的獻禮,也是對恐怖片產業的一次嘲諷和揶揄。
  • 豆瓣評分9.1卻仍有人吐槽不合胃口,你被這檔佛系綜藝治癒了嗎?
    八八說的,就是最近韓國的王牌製作人羅PD的新節目——《林中小屋》。除了樸信惠和蘇志燮的粉絲,守著《林中小屋》的大部分觀眾大多可以說是羅PD的忠實粉絲了。喜歡下飯綜藝或是助眠綜藝,這是個人取向的問題。雖然八八也覺得可能前兩集裡《林中小屋》的說教意味有點濃,但並不影響它的觀感。因為它雖然很慢,卻並不無聊啊。